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

李賓言和王巹在細細商量着造船事宜,他們找到了不少舟師、工匠坐下來一起商量。

正如於謙所言,朝廷一聲令下,並不難找到船工。

給朝廷效力那是士子纔有待遇。

而且,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一下子將整個江南造船業的勞動報酬,拉到了一個民間造船廠,根本無法接受的地步。

一年摺合近三十枚銀幣的勞動報酬,還有相應的房舍、時蔬、肉、米等物。

一個七品的縣令是85石米,哪怕是京師最新的定俸,實發年俸也才五十銀幣。

一個秀才,一個月纔給七鬥米!

而且還有定級,是朝廷認可的的匠爵。

一共四階十六級,以學徒、工匠、住坐工匠、大工匠四階,劃分了十六個等級,按照工匠的能力,進行考覈區分。

如果能做到大工匠,可以直接上奏疏至工部,送入文淵閣。

這是朝中官員纔能有的待遇!

有重大發明的時候,還會有頭功牌、奇功牌的恩賞。

一時間,整個江南地面,聞風而動。

于謙說大明不缺爲朝廷效命的人,只要朝廷肯要。

朱祁鈺表示越是忠貞之臣民,越是不可辜負,要給實實在在的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相應福利待遇。

雙管齊下之下,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呢?

李賓言很快就找到了三名大工匠,開始了松江造船廠的具體工作。

首先就是木頭。

最好的造船的木頭,不是橡木,而是一種來自於緬甸宣慰司瓦城的柚木料,有豎截面有水漬紋上佳。

放在日光下暴曬,會呈現一種油光的金黃色。

這種柚木長十二丈左右,更加堅硬,比橡木腐蝕的速度更慢,而且柚木比橡木的油性更大,更加耐水。

最主要的是:柚木能防止蛀船蟲。

在大海上,最大的威脅自然是無處不在的風浪,第二大威脅就是蛀船蟲,這是一種隨處可見的蛀船蟲,廣泛分佈在海洋之中。

它們會寄生在船舶的倉底,即便是橡木也不能倖免別他們啃噬,最終導致船艙穿孔,而且這些蛀船蟲非常難以清理,最終只能換板。

柚木卻很硬,可以有效的抵禦蛀船蟲的侵蝕。

柚木也有缺點,比如木刺會變多,船工在行船的時候,要再小心不過。

此刻的大明朝並不控制交趾,所以根本搞不到上好的柚木,上好的柚木需要五十年的時間,才能用於製造船舶。

而且根據大工匠們的描述,有一種秘訣可以讓船舶用五十年不腐朽,而不用這個秘訣,三到五年就得大修。

那就是刷桐油。

桐樹廣泛分佈在南方諸多省份,乃是防腐利器,同樣可以製作油墨。

其中產量比較大的有云貴川黔。

這還是木料這一件事兒。

李賓言陷入了忙碌之中,造船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單單一個船板就有這麼多的學問和門道。

松江市舶司的造船廠,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留在南方的另外一位巡撫李賢,此時正是愁雲滿面。

他在收到朝廷聖旨之前,剛剛把將近三百人的彈劾名單送往了京師。

都是些貪官污吏,幾乎過半的貪官污吏,達到了斬首的地步。

有一個縣令,三年居然貪了整整十萬兩金花銀!

舊南衙十四府,貪腐積弊之深,觸目驚心。

李賢在奏疏裡憤怒至極,請求陛下開解刳院,以儆效尤。

但是按照李賢的預計,僅僅貪腐問題,應當不會送到解刳院,因爲“貢獻”還不足以進解刳院。

解刳院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但是這其中有兩人是通倭大罪,是完全夠進解刳院了。

這兩人在舟山海戰中,是和倭寇勾結在一起,提供大明水師調動的情報。

在查貪腐的時候,一併查出來的。

左鼎口,練綱手,果然名不虛傳,幾個月的時間,把這些人,裡裡外外查的明明白白。

本來只有兩百人的貪腐名單,經過反覆追查,就變成了近三百人。

江南吏治一時間有了清明之象。

查貪抓腐,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練綱和左鼎沒有辜負朝廷的期許。

在歷史的岔路口上,練綱和左鼎,最終選擇了朝廷。

所以左鼎和練綱,也被宗族給除名了,都是不孝子孫,他們對出身吉安府的同鄉,也未曾手下留情。

左鼎和練綱,已經沒有了任何退路可言。

現在李賢手中有兩件亟待解決的大事,寶源局吸儲和龍江造船廠復工。

都是棘手的事兒。

寶源局吸儲,要勸地主老財們把銀幣、銀子從地裡取出來,換一張張的薄薄的銀票。

這不是明火執仗的搶劫,是什麼?

而龍江造船廠更加複雜,因爲龍江造船廠荒廢了。

龍江造船廠的前身是宋高宗趙構在紹興四年設立的官辦造船廠,在宋朝它的名字叫龍灣造船廠。

龍灣造船廠在淳祐九年到景定二年,短短12年之間,共造、修船3219艘,其中最小的一艘船,都有四百料。

而從永樂年間開始的大規模擴建龍江造船廠,又設寶船廠,寶船廠有上四、下四共計八個寶船船塢。

永樂六年起到永樂十八年,十二年的時間,共下水3500餘艘。

洪熙元年到正統十四年,共計二十五年的重文輕武大方略下,寶船廠的八個船塢和龍江造船廠,徹底被廢棄。

近三百年的時光,圍繞着龍灣造船廠、龍江造船廠和寶船廠,聚集起來造船廠的所有產業鏈,悉數被破壞。

和這個命運相同的還有蘇北的清江船廠、山東的清河船廠、福建的臺南船廠和遼東的吉林船廠。

永樂二十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國,因爲船隊規模太大,當時的劉家灣容不下,載滿了外國使臣的封舟,不得不停靠在崇明島巡檢司。

李賢手中有一份永樂二十一年,鄭和向朝廷上奏,鄭和請旨疏浚長江水路,擴大雲貴川黔的商路,溝通東西。

目的自然是平衡發展不均衡帶來的種種問題。

可是隨着永樂皇帝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仁宗皇帝一紙詔書,禁絕南下西洋。

「一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

「諸番國有進貢使臣當回去者,只量撥人船護送前去,原差去內外官員速皆回京民,稍人等各發寧家。」

李賢已經無法評估這道聖旨的危害了。

龍江造船廠被廢置之後,船塢塘被填埋爲田地;所有官營船廠的船匠、鐵匠、索匠等被遣散;桐樹漆園被搗毀;依靠南下西洋存在的諸多工坊再無以爲生;長江流域的疏浚完全停滯……

十年聚勢,百年聚氣。

龍江造船廠,從宋高宗趙構設立龍灣造船廠的紹興四年到洪熙元年,近三百年的時間,聚攏的大勢和人氣,消散一空。

李賢手中有份未完成的圖紙,上面畫的是一種萬料大船,它沒有名字單純的叫做萬料船,這是龍江造船廠當年的野心。

根據陛下的指示,這萬料船,唯利大洋,其實造多了,並沒有什麼用,但是萬料船,不就是代表着大明的探索嗎?

“該死!該死!該死!”李賢用力的拍了幾下桌子,憤怒無比。

魏國公徐承宗喝了口茶,權當沒聽到。

李賢罵的該死,沒有主語,誰知道在罵誰,其實可以過分解讀一下,彈劾李賢一個目無君上。

“現在當務之急,是勸說百姓離開那些坑塘,我們要復建船廠,這些周圍的百姓,都可以用。”徐承宗是個向前看的人,他不願意翻舊賬。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明的各大船廠,只有內庫和百姓受益,這也是當時朝中形成加大海禁、停止西洋活動的風力的主要原因。

事情已經發生了,當初的人都已經死了,多說無益。

李賢的怒火稍微平息,徐承宗的話有幾分道理。

人活着,總要向前看。

徐承宗認真的想了許久,龍江造船廠復工,千頭萬緒,他需要簡明扼要的說明情況。

作爲南京守備,徐承宗有很多話要說。

他十分嚴肅額說道:“在龍江造船廠的上四塢的舊址上,有個博愛鄉有七個村,四萬餘人,她們都是畸零戶,這七個村,收養了兩萬五千多孤兒。”

“這些孤兒,都是女子。”

李賢猛地瞪大了眼睛,呆滯的說道:“都是女子?”

“然也。”徐承宗點頭。

畸零戶,即鰥寡孤獨及無田糧當差之戶。

大明編造賦役黃冊時,將此等人戶置於裡甲一百十戶之外,附十甲後,由里長帶管。

在成年之前,這些畸零戶生計,悉數歸全裡負責。

但是名爲博愛相的七個村社,可不是那麼簡單,這兩萬五千口的女子畸零戶。

其實都是在養揚州瘦馬。

徐承宗表述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徐承宗繼續說道:“一共有七個耆老,他們全姓李,現在宗族長名叫李成立,揚州人,此人自宣德起,就是入京宣諭聽旨的耆老了,一共七次入京面君,人皆稱博愛。”

“這還僅僅是一處博愛鄉,據我所知,大約有六個類似的鄉,皆是如此,只養畸零女戶,不僅可以免稅賦差役,還能賺很多錢。”

“陛下復建龍江造船廠的聖旨剛張貼了黃榜,李成立就發動了博愛村所有的畸零女戶,年齡從五歲到十四歲不等,準備在朝廷有所動作的時候,做些什麼。”

一時間南京巡撫衙門陷入了安靜之中。

棘手,無論哪件事兒都非常的棘手。

徐承宗玩味的說道:“其實不難想象,李成立組織這些畸零女戶,肯定是撒潑打混、哭天抹淚、索要鉅萬、若是狠狠心,再搞出幾處人命來,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朝廷執意要復建龍江造船廠,那好辦,幾個類似的村社的畸零女戶,嘯聚與此,再鬧出些羣體糾紛來,嘖嘖。”

“李巡撫苛責過重鬧出命案,官逼民反,朝中的風憲言官能饒過李巡撫嗎?”

李賢眉頭緊蹙的說道:“他們就不能幹點人事嗎?”

“別說朝中風憲言官,就是陛下,就是我自己,都無法饒過我自己。”

徐承宗平靜的說道:“三倍利,則無法無天。”

徐承宗作爲一門兩公爵的徐家,他自然是極爲擅長站隊,陛下眼下勢大,等閒不會輸,但是要贏得漂亮纔是。

總不能建一個龍江造船廠,把李賢給兌出去吧。

這不合適。

徐承宗坐直了身子說道:“李巡撫以爲,他們,也就是揚州李氏,爲何膽子這麼大,明知道陛下的旨意不能違抗,他們還要做呢?”

“倒是有點想法,你先說說看。”李賢自己家就有一個劉玉娘,乃是畸零女戶,民籍卻出身煙花世界。

很少有人討論煙花世界的成因,徐承宗也是第一次。

徐承宗感慨的說道:“朝臣都說陛下英明,陛下是真的英明啊。”

“其實很簡單,朝廷無法安置這些女戶,所以李成立他們才如此的膽大妄爲。”

“你比如我,魏國公徐承宗,爲何在陛下南下平叛活了下來?”

“還不是因爲我還有點用?陛下拿我安撫天下勳貴,只要不造反,不附逆作亂,就不會有事。”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

“正是因爲朝廷無法安置這些畸零女戶,所以他們才如此的膽大包天,因爲朝廷要用他們。”

“殺一個李成立,打散一個揚州李氏,又有何用呢?不過是揚州王氏、蘇州陳氏、橫林費氏,換來換去,還是他們那些人。”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畸零女戶,才能對他們下手。”

李賢看着這魏國公,滿是好奇的說道:“你講的很對,我也是這麼想的,你是怎麼想到的?”

徐承宗想了想說道:“還不是陛下那些發的邸報嗎?”

“我細細研讀了一番,才明白了這些道理,所以,我才說,陛下英明。”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果陛下發了邸報,我不好好研讀,那我魏國公府,下一代就再無人能承襲爵位了。”

李賢點頭,徐承宗指出了問題的關鍵,畸零女戶。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一百九十六章 來自太太團的支持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皇帝陛下財務狀況良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