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

庖丁就在條登上綁着奄奄一息的交代着,都察院來了一個右都御史,名叫王文。

王文何許人也?

自然不是那個已經被大明皇帝剝皮揎草的奸細宦官王文了,而是右都御史王文。

大明的都察院設有左右兩都御史,雖然表面是平級,都是正二品,但是以左爲尊,此時左都御史,總憲之位高懸,王文掌管都察院事。

陳鎰跑去張秋和徐有貞組隊去了,王文就成了都察院的話事人。

王文和于謙有舊,不是舊怨,而是同病相憐…

他們都是屬於那種不樂意給皇帝、太后獻壽禮的人,所以永樂年間中了進士,然後一直在地方巡按。

和于謙一樣,都是那種梗着脖子要做事的人。

朱祁鈺申斥都察院,王文以剛正之名,逐漸在都察院裡,變成了扛鼎之人。

大理寺卿霍瑄和順天府丞夏衡,也趕到了稽王府內。

都察院、大理寺、錦衣衛、順天府衙、刑部在短短几刻的時間內,就趕到了稽王府。

盧忠的辦案手段,雷厲風行,三個庖廚見一個人說了,另外兩個人也開始交待。

不過盧忠並沒有立刻寫供詞。

而是讓刑部和順天府帶走一個人犯,都察院和大理寺帶走一個人犯,他自己一個人犯,分開審理,再將三分供詞比對之後,立刻拿人。

很快,三分供狀就擺在了所有人的案頭。

“這個名叫王亮的人,是誰的家人?王亮指派了這三個庖廚,帶藥進了稽王府。”王文皺着眉頭問道。

案件非常清楚,是一個王亮的人指派。

盧忠在案犯交待的時候,就已經去拿人了,這人可不是那些丐籍的乞丐,或者無籍的盜寇,乃是有根有底。

盧忠的緹騎很快就回來了,不過帶回來的卻是一具屍體,已經懸掛房樑一個多時辰了,也就是說庖廚下毒之時,這王亮已經被懸樑自盡了。

案子,到這裡就斷了。

稽王妃錢氏看着那王亮屍體的面目,面色變了幾次,最終說道:“本宮能看看這案卷嗎?”

王文將手中的罪狀和案犯的戶籍,交給了稽王妃。

王亮何許人也,他們不清楚,錢氏卻是一清二楚。

“驚擾王妃,臣等必然盡心竭力,將此事督辦周全,他死了,沒關係,他的家人還活着。”盧忠看到王亮屍體的時候,嘴角抽搐。

這王亮以爲這一死,就能一了百了嗎?

大明的錦衣衛,大明的北鎮撫司,是連死了的人,也要剁腦袋的!

前面欽天監監正彭德清死獄中,那也要給他把腦袋摘了的!

酷吏是什麼?

就是你死了不要緊,總會把你家裡裡裡外外,翻得乾乾淨淨,連你青樓裡養的小女人,都不會放過。

這指示庖廚的人死了,沒關係,盧忠最爲陛下手中那把金刀,會讓所有人都看看,他的辦案能力。

錢氏面色陰晴不定,深吸了口氣說道:“盧指揮辛苦,請奏稟陛下,本宮欲往慈寧宮求見太后,還請陛下恩准。”

興安立刻差遣了一個小宦官,跑去請示在講武堂上課的陛下。

沒多久,小宦官就回來高聲說道:“陛下說:準。”

“諸位都散了吧,皆等陛下聖裁便是。”錢氏在坐上轎攆的時候,開口說道,她坐直了身子,放下了轎攆的門簾,向着皇宮而去。

興安和盧忠帶着人清理着稽王府院子內的亂七八糟的一干人等,該收押的收押,該斬首的,等待增補後斬首,該流放的,也該安排地方了。

這次瓊州是不行了,奴兒干都司黑龍江入海口的永寧寺,就不錯。

錢氏憂心忡忡的來到了宮裡。

孫太后看着左右宮人,這都是皇帝的人,稽王府發生的事兒,她已經清楚了。

“你們都下去,我跟稽王妃有話要說。”孫太后揮了揮手,衆宮宦應聲離開。

這就是孫太后至今不跟朱祁鈺翻臉的原因,雖然庶孽皇帝看的極嚴,頗有防備。

但是她畢竟是太后之尊,想幹什麼都可以,只要不跟皇帝作對就行。

錢氏事無鉅細的將事情稟報給了孫太后。

孫太后面色數變,聽到孩子們沒事,是奢員死了,才鬆了口氣。

錢氏略微有些心生不寧,心不在焉的說道:“那奢員已經送去順天府衙,待仵作驗屍之後,便會厚葬,家人也會得以撫卹。”

“左右不過是個宦官罷了。”孫太后不甚在意,一個宦官而已,爪牙罷了。

錢氏猶豫再三,才猛地擡起頭說道:“太后,爲何要害我稽王府衆孩兒!”

孫太后目瞪口呆的看着錢氏,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

她猛地拍桌而起,盛怒至極的說道:“大膽!簡直是胡言亂語!本宮爲何要害你稽王府孩兒!”

錢氏被這訓斥嚇到了,但還是憤怒的說道:“那名作王亮之人,盧忠、興安、王文、夏衡、薛瑄他們不知道。”

“錦衣衛、東廠、都察院、順天府、刑部、大理寺,不曉得那是誰的家人,但是兒媳一清二楚!”

“這王亮是王振的宮外養子走狗!乃是由會昌伯府舉薦的!”

錢氏的記憶很好,她掌管中宮的時候,是知道王振,有多少徒子徒孫的,宮裡的宮外的,她都清楚,也曾見過幾個人。

這王亮別人不清楚根腳,錢氏一清二楚。

“胡說八道!”孫太后一甩手,憤怒的說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會昌伯孫忠怎麼會加害稽王府衆多孩兒!”孫太后依舊不敢置信。

但是一向恭順有理的錢氏,只知道哭哭啼啼的錢氏,這麼大膽的直面質疑,想來是確信了,纔會開口。

“母親,你可敢將會昌伯宣來,當面對質!”錢氏也是氣急,站了起來,她面目有些猙獰的繼續說道:“若是兒媳誣陷母親,自然不孝,回府之後,自然會給母親一個交待!”

“但若是會昌伯真的做下來此事,又當如何!”

“瘋了!你瘋了!”孫太后高聲呼和道:“來人,請稽王妃回府!”

宮外的宦官們聽到了爭吵,但還是走進了宮裡。

錢氏面色變了數變,還是俯首說道:“臣妾告退。”

錢氏一甩袖子走了。

孫太后卻是面色變了數變之後,高聲說道:“來人,去問問陛下,本宮要見自己的父親,看陛下答應不答應!”

一個宦官身體猛地顫抖了一下,俯首說道:“臣領命。”

宦官匆匆的跑向了講武堂。

此時的講武堂內,朱祁鈺已經下了課。

掌令官們今天上的是如何以羣衆爲基礎,開展工作,比如尋找流匪的老巢,比如組織耕種強收,比如戰區堅壁清野、如何有序撤回城內等等。

朱祁鈺坐在了主樓二樓的長桌之前。

于謙、王直、金濂、石璞、王文等一衆朝臣坐在了左側,石亨、盧忠、劉安、孫鏜、範廣、楊俊等一衆武將坐在了右側。

興安帶着李永昌立侍左右。

朱祁鈺面沉如水,一言不發,整個二樓安靜到了極點。

朝臣們聽聞了今天的事兒,就不約而同的來到了講武堂,稽王府下毒之事,非比尋常,他們必須最快的知道陛下的打算,然後才能做事。

這毒到底是誰下的?

陛下已經迫不及待的對孤兒寡母們下手了嗎?

陛下的劍到底要指向哪裡,是文臣武將宦官們都在犯嘀咕的事兒。

一個宦官匆匆的走了進來,看着文武兩列,緹騎、宦官,心驚膽戰,這是要幹嘛?

這裡集中了朝堂上所有實權人物和武官!

宦官俯首說道:“陛下,太后要召見會昌伯。”

“準。”朱祁鈺點頭說道。

孫太后要見父親,這是天倫,朱祁鈺作爲皇帝,的確可以限制,但是那麼做,只會消耗自己的名望罷了。

他的名望是要用去北伐、要用去開海的,是要去抑制土地兼併的,是要幹大事的,用在這種事上,太浪費了。

“朕是不願意黨爭的。”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自古黨爭稍起,就是朝堂烏煙瘴氣,朝令夕改,民不知法,法不束民。”

“往前數一數,歷朝歷代,黨爭二字,都是讓朝堂禮樂崩壞,進而國家陷入危亡之中。”

“北宋的時候,圍繞着宋太祖皇帝的革故鼎新,圍繞着宋太宗皇帝的祖宗之法,北宋的黨爭,從頭到尾,都沒停過。”

北宋的朝政是怎麼徹底敗壞的?

趙大說要革故鼎新,無萬世之法。

趙二說要遵祖宗之法,朝廷禮制,不可擅動。

每一個北宋皇帝親政就會革故鼎新,每個太后臨朝稱制,就會尊祖宗之法,全面消除新法。

最後北宋的朝廷,搞的烏煙瘴氣。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朕只想北伐。”

“給大明億兆百姓一個交待,給大明臣工一個交待,給大明列祖列宗一個交待。”

“朕給太后送禮,還把於少保一起拉上,就是不想黨爭,就是想着把瓦剌人給滅了。”

朱祁鈺是非常認真的說這件事。

他是皇帝,他要是帶着頭搞黨爭,京營大權在握,緹騎在手,就是費點勁兒而已。

印把子、槍桿子、錢袋子都在朱祁鈺手裡握着。

只不過現在是一鍋夾生飯,飯還沒熟透呢。

朱祁鎮還活着呢!

于謙當然知道朱祁鈺的決心有多大。

皇帝除了上朝,就在講武堂待着,明明對兵事沒什麼天賦,還天天兵棋推演找虐,陛下要領兵指揮打仗嗎?

陛下只是不想被矇蔽。

的確是有點像窮兵黷武的亡國之君。

陛下做的一切,是爲了北伐大業,朝堂安穩點,所有人力往一處使。

這宣府之戰搞得就很好,大明通力合作,瓦剌人送了七千傷亡,狼狽逃竄。

大明只要萬夫一力,自然是天下無敵!

朱祁鈺十分認真的說道:“諸公,朕施政以來,全仰諸公通力合作,守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守住了大明的顏面,希望諸公與朕,同心同德!”

朱祁鈺沒有辯解稽王府投毒一事,雖然朝臣們多多少少都會有猜測,甚至他們有的人還在等着陛下的劍指過去。

但他是皇帝,他爲何要辯解呢?

他就是再辯出花兒來,信的人,還是會信!

在場所有的人,能坐在這兒的,都是自己來的,朱祁鈺並沒有叫他們過來。

他們或被迫或自願,上的他這條船,自願的也好,被迫的也罷,都是船上的人。

忠誠皇帝的有,忠誠大明的也有,爲了自己身家性命的也有,但是大家現在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廢朱祁鎮爲正統帝!立朱祁鈺爲景泰帝!削太上皇帝號!廢朱見深太子位!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了。

朱祁鈺作爲掌舵人,要保證這艘船不會翻船。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臣等領旨!”于謙深吸了口氣,面色凝重的說道。

自古危亡之事,莫過於:君出、虜入、播遷、黨禍,四者旦夕之勢,而存亡之判也。

“陛下,會昌伯似乎是和太后吵了起來。”一個宦官又匆匆的跑了進來。

朱祁鈺和朝臣們愣住了。

這是什麼拳法?

打的朱祁鈺有點懵…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