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

朱祁鈺願意看到地方之間的競爭,捲來捲去。

要知道官員之間的競爭是零和博弈,參與的各方,在嚴酷的競爭中,一方得利另一方必然受損,整個社會的利益不會增加一絲一毫。

零和博弈之中,參加遊戲的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爲“零”,故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在零和博弈之下,因爲官員的晉級名額有限,必然導致地方官員的短視,只看短期的利益,而置長遠的發展於不顧。

雖然地方之間的競爭,不利於形成統一市場,會導致整體效率低下,但是在一個百舸爭流的時代,地方與地方之間的發展模式不同,有利於競爭,有利於試錯,對長遠是有利的。

統一的大市場,會導致壟斷,容易造成僵化。

在不進則退的官場裡,地方與地方的競爭,可以實質性的形成一種末尾淘汰制度,迫使地方衙門必須想方設法的做出改變。

朱祁鈺硃批,讓李賓言對松江府的發展方式進行經驗分享,是對李賓言的不公平,可是李賓言佔據了松江府的天時地利人和,對其他人而言,也是不公平。

“朝中對朕這次動武,沒人罵兩句嗎?”朱祁鈺問起了另外一件事,這次動兵,居然沒收到罵他亡國之君的奏疏,着實有些反常。

蠻夷朝貢乃洪武祖制,間有未順。

馭夷狄之道,守備爲先,征討次之,開邊釁,貪小利,斯爲下矣。

當修文德以來之,遣使以喻之,彼將畏威懷德,莫不率服矣,何勞勤兵於遠哉?

羈縻之道,服而赦之,勿極武窮兵,過深殘掠。

修文德以來之道,可是大明的政治正確。

這是洪武年間形成的祖宗成法,朱祁鈺眼瞅着又要對安南的黎越僭朝動手,朝中居然沒有反對意見?

就是把太祖高皇帝拿出來說一說也是應該。

朝中的鴿派呢?

“沒有。”興安也頗爲奇怪的說道:“怪哉。”

宣府之戰中,也先不甘失敗,不顧天時,在春天動武,不顧宣府易守難攻的地利,不顧瓦剌人京師之戰新敗士氣不振,要奇襲大明宣府重鎮,非要在宣府和大明新皇帝碰一碰。

大明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大明新勝士氣如虹,就這,朝中反對宣府之戰的也有的,希望通過遣使言和來保證邊方安穩。

眼下朱祁鈺又要興刀兵,下達了一連串的委任,居然一本反對的奏疏都沒收到,實在是有些奇怪。

這些文臣朝士們,多少不準備幾句:國雖大好戰必亡;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

朱祁鈺都會整了!

朝中的鴿派去哪裡了?

興安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那是交趾十五府啊,是大明確確實實丟到的土地,永樂年間,武威煊赫,到了宣德年間,忽聞大明軍無以爲繼,屢戰屢敗,不得不退出交趾,復認安南。”

朱祁鈺瞭然,退出交趾,復認安南,那是烙印在大明身上的一道深深的烙印,是一道恥辱,是不能談及的過往,是仁宣之治上的一道傷疤。

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的仁宣之治中,夾雜着如此一道恥辱,實在是讓大明所有人,念頭無法通達。

很簡單,黎越僭朝黎氏稱帝,黎朝開國皇帝黎利,自稱越太祖,大明怎麼稱呼?只能以安南王稱呼。

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大明眼下兵強馬壯,而且皇帝開海以來,但求共贏不求私享,只營水師不言商貿的開海政策下,再次郡縣安南,是遲早之事。

再言和不言戰,說什麼用愛消滅仇恨這種鬼把戲,着實是有些可笑了。

即便是從最功利的角度而言,打交趾,有利於開海,即便是學閥出身的朝士們,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陛下,其實臣以爲還有一方面原因。”興安斟酌了一番說道:“朝臣們都知道陛下打仗,那講究一個料敵從寬,陛下登極以來,未聞敗,只聞勝。”

“世局常迷亂,國事多艱難,勝仗可解百般愁啊。”

興安這個思路,朱祁鈺也是頗爲認同,他點頭說道:“秦自商鞅變法後國勢漸強,但是依舊不敢言戰,直到趙國侵衛國,魏武卒精銳盡出圍困邯鄲之際,秦孝公力排衆議,出兵奪回秦人心心念唸的河西之地,秦人才知大秦可勝。”

“秦孝公薨,秦惠文王繼位,公孫衍佩五國相印,合縱伐秦,甚至連他們鄙視的義渠國都聯合在內,卻被秦國在函谷關打的潰不成軍,大敗而回,自此秦國再不怕所謂的合縱之術,知一統天下可期。”

秦惠文王和秦莊襄王期間,蘇秦等人多次合縱,共謀伐秦,但是效果甚微,大軍集結則秦軍避讓,大軍散,則秦軍得寸進尺,如此反覆,六國疲憊。

朱祁鈺繼續說道:“秦武王舉鼎而亡,秦昭襄王繼位,三伐齊楚魏,長平之戰大敗趙軍,滅東周,迎九鼎,秦人知東出鯨吞天下可定。”

“至始皇帝時,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自此百代皆行秦政制,千年鹹用始皇心。”

朱祁鈺的手指在桌子上飛快的敲動着,想了許久說道:“黎越僭朝越是不得人心,大明才能長久統治。”

“傳旨李賓言在松江府明年的占城米增加三成,多囤些糧。”

“傳旨陳汝言、定西候蔣琬,鎮南關不容有失,若是失關,則提頭來見。廣州市舶司交趾一應商舶抽分減半,三年後復。”

“把徐承宗寫的書信給朕拿來。”

朱祁鈺思考良久之後,在書信上,又加了四個字:“莫要自誤。”

朱祁鈺硃批過的書信,被三名緹騎帶着,乘船至廣州府,而後有船送緹騎至安南國,通過徐承宗在安南國的關係,最終聯繫上了柳溥。

唐興帶着書信和兩名緹騎,來到了柳溥在升龍城(今河內)位於還劍湖側的宅院。

此時的還劍湖的岸邊,依舊是綠樹成蔭。

黎越僭朝的開國王名叫黎利,相傳黎利在造反之初得到了一把劍,名曰順天,在跟大明博弈之後,終於建立了黎朝。

而後黎利泛舟綠水湖之時,一金龜從湖中探出了腦袋,對黎利說:敵人已經離開,把劍還我。

這順天劍便應聲落入湖中,這湖改爲了還劍湖。

升龍城(今河內)是黎越僭朝的都城,圍四十里,居五十萬衆,有內城、外城、草市等,與大明城池不同的是,這升龍城城內,奇臭無比。

顯然升龍城,並沒有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連防城都比不上,甚至連糞道主的營生,都沒人做。

唐興帶好了口罩自言自語的說道:“真是好地方啊,撒把糧食,不管不顧,就能收成不少,這麼好的地方,給這幫懶蟲給種了,真的是太浪費了。”

“這就是柳溥在升龍城的家?住這種地方,虧他能待得住。”

柳溥在大明是世侯,只要不作亂,就是世襲罔替的武勳,他在京師的東城可是有一條街以安遠侯府命名,可是他在升龍城的住宅,只是一個三進出的院落。

周圍臭氣熏天,穢物環繞。

柳溥知道改悔了嗎?

唐興在正廳見到了柳溥,過去那個壯漢,現在略微有了幾分佝僂,兩鬢斑白,眼睛有些深陷,面露幾分菜色,看起來有些虛弱。

“敢問天使高姓大名?”柳溥十分小心的問道。

唐興大大咧咧的說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免貴姓李,名賓言。”

“李巡撫?!”柳溥大驚失色,李賓言可是陛下的心腹,松江巡撫。

但是柳溥認真打量了一番才發現,這李賓言大概只是同名同姓的緹騎罷了。

唐興笑着說道:“非也,非也,柳溥,這是魏國公徐承宗給你的書信,有陛下硃批,看完之後,給某個答覆。”

柳溥雖然還沒看信,但是也多少知道了來意。

當柳溥看完了書信之後,已經是老淚縱橫,拿着書信顫顫巍巍的面北而跪,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五叩的大禮,長嘆道:“陛下寬仁啊,罪臣,罪臣…”

柳溥已經說不出話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逃離廣州府後,這些日子,過得多麼的艱辛,忽然收到了皇帝的來信,並且勸諭他莫要自誤,他知道,他這一生僅有的機會來了。

陛下的信譽是極好的,若是柳溥在此戰中立功,會將他的家人一起送到占城來,以海外世侯爲繼,這是何等的寬仁?

柳溥跪在地上,捧着書信,顫顫巍巍的說道:“即便是沒有罪臣,陛下征伐交趾也只是廢些功夫罷了。”

“你這會兒倒成了明白人了?”唐興一樂,看着柳溥嗤笑的說道:“那會兒響應僭朝作亂之事,怎麼不見你明白呢?”

“陛下的寬仁,不是對伱的寬仁,你這喪家之犬,何德何能以承天恩?”

“陛下的寬仁,是對大明軍士的,若是能讓大明少死幾百軍士,善莫大焉。”

唐興知道陛下的想法,陛下的寬仁是對大明軍士的寬仁。

陛下只是想,能讓大明大軍少被埋伏几次;能讓大明大軍找到安營紮寨之地;能讓大明大軍減少傷亡;能讓大明獲勝的機率大上幾分。

這原諒喪家之犬柳溥只是順帶手罷了。

當初備倭軍和備操軍進京之時,很多有婚約的軍士,被退了婚,幾個耆老丈人說的很明白,若是死了,女兒還能得到撫卹,若是沒死,傷了,殘了,耽誤了女兒一輩子。

陛下有寬仁之心,不過不是對柳溥,而是對大明軍士。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大明軍士爲何忠誠?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那也是寬仁。”柳溥將書信小心收好,頗爲認真的說道:“罪臣定當盡心竭力爲大明郡縣安南,事後,自當以死酬天恩浩蕩!”

螻蟻且偷生,更何況他一個勳貴?

唐興是不相信柳溥會以死謝恩,說說而已。

“眼下黎越僭朝是什麼局勢?”唐興說起了正事,大明對交趾一直在刺探,可終究是管中窺豹。

柳溥嘆氣的說道:“一言難盡。”

“廢太子諒山王黎宜民兵變,殺了安南國王和宣慈太后,但是他兵變雖成,朝中不服者廣衆。”

“倘若是隻是殺了國王也就罷了,他還把宣慈太后給殺了。”

柳溥將其中事兒,一一道來。

安南國王黎邦基一歲登基,十二歲親政,其實朝政一直把持在宣慈太后阮氏英的手中。

而阮氏英的父親阮熾,是黎越僭朝的元國公。

主少國疑,大明經歷過一次,黎越僭朝也在經歷。

而黎越僭朝有一個世仇,那就是南邊占城王國。

占城國王摩訶賁,趁着安南國內局勢不穩,進攻黎朝,打下了好大的領土,黎越僭朝可謂是內憂外患。

垂簾聽政的阮氏英先殺權臣鄭可,再攻打占城王國,俘虜了占城國王摩訶賁,名聲大噪,內外鹹服。

“黎宜民這王位,坐不穩啊。”柳溥講完了其中的緣由,感慨的說道。

唐興再問道:“朝中何人反對黎宜民坐王位?”

柳溥知無不言,趕忙說道:“前任國王黎元龍有四個兒子,老大就是黎宜民,老二夭折,老三是剛被殺了的黎邦基,老四是黎思誠,這個老四在朝中名望極高。”

“那元國公阮熾公然支持老四坐王位,眼下亂的很。”

唐興眉頭緊蹙,他敏銳的把握住了重要的情報問道:“這個元國公阮熾,不是那個什麼宣慈太后的爹嗎?黎宜民把人家閨女外孫都殺了,怎麼還留着這個元國公?”

柳溥嘆息的說道:“黎宜民不敢。”

“不敢,不是不能對吧。”唐興滿臉古怪的確認道。

柳溥點頭說道:“對,是不敢,黎宜民怕把元國公給殺了,舉國造反,可是他不殺元國公,元國公要殺他啊!”

這可是黎越僭朝,這裡的政鬥,可不是大明那般軟刀子不見血,這裡的政鬥,就是刀刀見血,拳拳到肉。

唐興嗤笑的說道:“他都宮變了,還不殺乾淨,那不是找死嗎?”

“投名狀有了,借這個元國公人頭一用!”

(本章完)

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30章 無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
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730章 無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