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

大明的軍隊,十分的忠誠,這不是石亨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大明的十二團營的庶弁將是講武堂培養的,這是大明軍隊的中堅力量,大明的俸祿是朝廷支付了一部分,其餘都是大明皇帝賞賜的。

大明軍隊紀律是由掌令官進行維持的,掌令官是天子親徒教諭而出,上上下下都是天子耳目。

這隻大明最能打的十二團營,不是他石亨的,是大明皇帝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于謙要掌令官,石亨可以不給,因爲于謙只是總督軍務,但若是陛下的敕諭,他必然要遵守,違抗聖旨,自然有人爲陛下盡忠。

忠誠!

李永昌雖然平日是隻發掌印火牌,但是李永昌可是配永樂劍在軍中,一旦石亨抗旨不遵,其下場,就是必死無疑。

但是石亨爲什麼要抗命呢?

他沒理由。

這麼強大的一支軍隊在他手裡,他只要不亂來,國公之位就在不遠的地方,向他招手。

于謙笑着說道:“那我去組織百姓,武清侯真的不要去看看嗎?”

石亨的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這于謙,越來越像陛下,整天下鉤子釣魚。

當我石某人是吃豆腐長大的,滿腦子都是漿糊不成?

開玩笑,能上你這個當?

于謙站起身來說道:“那武清侯忙着。”

“送於少保!”石亨樂呵呵的說道。

大明的朝堂上,怎麼這麼多釣魚佬,要釣魚去河裡釣去!

石亨面色一整,坐直了身子,十分嚴肅的說道:“集寧被焚,百姓大亂,四散奔逃被大軍收束。”

“我命令全軍,枕戈待旦,稍有異動,立刻大兵進剿!絕不姑息!”

軍隊是壓艙石,軍隊有着極其鮮明的底線思維,那就是保持穩定的最後手段。

一旦集寧這些四散而逃被收束的百姓,在某些人的鼓動之下,揭竿而起,偷襲大明武庫、糧倉等地,那就不能怪他石亨了。

陛下雖然不擅謀,但是擅略,這一點上,陛下也多次在軍事會議上,說的很明確了。

“喏!”諸將領正襟危坐,大聲高喊,這是將令,不遵者斬!

石亨深吸一口氣說道:“明軍威武!”

“明軍威武!”

于謙要的掌令官很快就齊聚一堂,于謙看着站的筆直的掌令官,笑意盎然的說道:“大明的軍隊所向披靡橫掃集寧瓦剌殘部,瓦剌人望風而逃,讓出了卓資山和集寧。”

“這是大明軍的軍事勝利,我們不止一次見識到了大明軍隊的強大實力,正是這種實力,讓瓦剌人、讓草原人望風而逃!”

“那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明軍隊,又回來了。”

“但是,陛下明旨,只有軍事勝利,是遠遠不夠的!軍事勝利只能讓敵人失去抵抗能力。”

“我們掌令官的存在,就是爲了保證大明的政治勝利,進而讓敵人最終屈服於我們的意志!”

于謙說的是陛下當初出戰之前,叮囑的原話。

這番話,在於謙看來,已經非常淺顯直白的講明白了,什麼叫叫做內聖外王之道。

楊洪一直想知道,景泰年間大明軍隊的勝利,和永樂年間的勝利,有何不同。

就是這四個字,政治勝利。

“軍事勝利依靠的是手段,是意志,政治勝利依靠的是什麼呢?”

“陛下在授課的時候,已經講的很明白了,民爲邦本,以民爲本。”

“諸位掌令官已經跟隨大軍征戰三個月有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們的體會,一定比我要講的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那麼檢驗你們的時刻到了。”

“現在,每五人爲一隊,組織百姓結成甲、裡、鄉,準備安置百姓,組織百姓夏耕,組織百姓修建官道驛路,挑選裡甲首、里正,義勇團練隊正。”

“組織百姓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保衛自己的家。”

“現在出發吧!”

于謙爲什麼不耗心力?

當初于謙、石亨和陛下,論岳家軍戰鬥力極其強悍,朱仙鎮八百騎兵衝擊金軍十萬大軍的那種捨我其誰的氣勢,到底是如何養成的。

于謙說,做在前面。

陛下知行合一,把事情,面面俱到的做在了前面。

于謙更覺得自己閒庭若步的來到了前線,然後回去再撈一塊奇功牌。

得來全不費工夫。

大明軍隊的強無敵,是大明皇帝的強無敵,這一點上,無論是于謙還是石亨,觀點上,出奇的一致。

“明軍威武!”掌令官站直了身子,齊聲高呼!

大明前左僉都御史王復,此時也在集寧。

王復奉天殿上,認爲與民爭利是不對的,王復家中,世代以海貿爲生,他所看到的,所見到的,都是勢要豪右之家在做善事,畢竟那些惡事,大善人們等閒是不會讓孩子們看到的。

正如渠成義、渠成仁、渠成德三兄弟一樣,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事,既見不得光,更見不得人,只要被發現,就會傾覆。

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作惡,所以他們會讓孩子們,看到自己做的惡嗎?

不會。

所王復以庶民的身份加入了十二團營,他要看看,到底陛下是對的,還是錯的。

其實還是那個最初的問題。

縉紳離開了百姓那肯定活不成,那百姓們離開了縉紳能不能活呢?

在王復的潛意識裡,百姓和縉紳相扶依存,就像是海里的寄居蟹離不開蚌一般。

王復並不是一個貪官污吏,更不是一個賣國求榮之徒,他因爲讀書識字,而且有豐富的跟百姓打交道的經驗,成爲了一名掌令官。

他跟隨着衆多的掌令官,開始組織百姓。

他是進士出身,在地方擔任推官,隨後做了檢閱邊事給事中,隨後做了監察御史,在地方巡撫了三年回京。

他不是沒有和百姓們打過交待,但是面前如此悽慘的百姓,他真的是第一次見到。

王復搜腸刮肚,找到了一個很合適的形容詞,那就是麻木不仁。

王復站在臺上,看着臺下三四百人,如同餓狼一般的眼神,有點驚懼。

這是集寧的百姓。

此刻的他們身無分文,此刻他們無家可歸,此刻的他們瘦骨嶙峋,此刻的他們眼神中只有冷漠和心如死灰。

一個個都像是活死人一般。

王復十分驚懼這種眼神,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

“你把俺們叫過來,是要開飯嗎?”一個百姓愣愣的問道,這個四十多歲的讀書人,站在臺上已經發呆很久了。

有屁趕緊放。

王復這纔回過神來,振聲說道:“把你們叫過來,是要問問你們,誰把你們變成這樣的?誰搶了你們的糧食?誰搶了你們的牲畜?誰姦淫了你們的妻子?誰殺死了你們的家人?”

“是大明軍嗎?”

這些百姓們的眼神終於有了變化,他們左看看右看看,想起了當初的屈辱,面對屠刀時的惶恐,自己妻兒老小的歇斯底里的掙扎。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怒火!

王復退了一步,他害怕了,他第一次如此害怕一羣一無所有的人,而且是在軍卒們重重包圍之下,那是什麼樣的眼神?

那是一種想要把一切的一切全都毀滅的眼神!

彷彿要燒燬這世間一切的污濁!

王復終於知道了,完全理解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八個字的沉重含義。

王復往前走了一步,深吸了口氣大聲的說道:“是大明軍嗎!”

他一甩袖子,如同被激怒了一樣,憤怒的說道:“不是!”

“是瓦剌人,他們搶走了你們的糧食,他們搶走了你們的牲畜,他們姦淫了你們的妻子,他們殺死了你們的家人!是他們!全都是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

王覆被激怒,是生氣自己不爭氣。

爲什麼要怕?又不是大明軍做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要毀滅的應該是瓦剌人!

一個百姓,忽然大聲的喊道:“大明軍不會嗎?”

王復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不會!大明的軍隊把馬上就要當土匪的你們,聚集在了一起,給了你們糧食,讓你們活了下來,就這一點,瓦剌人會這麼做嗎?”

王復看着這羣百姓的目光,終於鬆了口氣。

這是第一步,確定到底誰是敵人,大明皇帝在教諭掌令官的時候,說的第一要務,《確定誰是敵人》。

大皇帝陛下的這些奇思妙想,背後肯定有百尺高樓那麼高的高人指點,否則就是大皇帝有百尺高樓那麼高。

王復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我把你們叫到一起來,是看你們整日裡無所事事,你們就要這麼如同死了一樣的活着嗎?你們家人拼命爭取的讓你們活下來的機會,就這樣浪費掉嗎?”

剛纔頗爲大膽的百姓,哀嚎了一聲,歇斯底里的說道:“我們什麼都沒有!是這天殺的老天爺不讓我們活下去!是那羣該死的,該下十八層地獄的瓦剌人不讓我們活不下去!不是我們不想活下去!”

王復往前探出一步,面帶兇狠的說道:“你們沒有手嗎?沒有房子,你們不會再建嗎?土地荒蕪了,你們不會耕種嗎?”

“你們難道就打算混下去,一直混到死,草蓆一卷,到了下面,見到了自己的親人,好不容易纔活下來!告訴他們,你們是窩囊死的嗎?”

“告訴我!你們就這樣要窩囊到死嗎?”

這個百姓糯糯的說道:“可是我們沒有農具,沒有工具,更沒有種子,也沒有牛羊,什麼都沒有,我們拿什麼去做呢?”

王復扶手而立說道:“你說的,大明有。”

這是第二步,確定了誰是敵人之後,就是開始確定勞動是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

告訴他們並非一無所有,他們還有雙手,失去的可以都再次擁有。

《點燃活的希望》。

否則一羣活死人,大明也不會寬縱他們。

只要他們自己不求活,他們最後的下場,也不過是落草爲寇,最後被大明軍隊剿滅,身首異處。

走到這一步,王復終於鬆了口氣,只要他們還肯活,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他大聲的說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糧吃、沒衣穿、沒被蓋、沒房住,我們就自己造,而不是這麼賴着,跟死了一樣賴着!”

“大明不欠你們的!”

“動起來,全都動起來!用大明發下去的工具,去開墾,去耕種,去建房子,去建自己的家!”

“用自己的動手的方法,填飽自己的肚子!用自己的動手的方法,織造遮體的衣服!用自己動手的方法,建設自己的家,遮風擋雨!”

“自己不動,難道指望着老鴉往嘴裡拉屎,然後吃飽不成!”

“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這些百姓終於有所意動,有些人撓着頭,左看看右看看,依舊是帶着迷茫。

第三步灌輸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理念,否則這羣傢伙整天指望着大明賑濟,否則就落草爲寇!

這種擺爛的心態,絕對要不得,大明軍擱旁邊日夜操練,就等着他們亂起來,拿戰功呢。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那個頗爲大膽的百姓終於鼓足了勇氣大聲的說道:“可是,該怎麼做呢?”

王復笑意盎然的說道:“不知道該怎麼做沒關係,待會兒,軍卒們會把你們編民爲裡,每丁一戶,每十一戶爲一甲,每十甲爲一里。”

“甲首、里正,暫時由大明軍暫領,他們會告訴你們,該怎麼去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同樣大明的軍士會保護你們一段時間,但是你們自己也要訓練義勇團練,驅散野獸,對付匪寇。保護自己的糧倉,誰要敢隨便伸手,把他們的爪子全都剁下來!”

王復說完自己都愣了愣,誰在向百姓的糧倉伸手呢?

他略微有些呆滯,但是他很快就回神了,這不是走神的時候。

大明並不缺少基層組織經驗,因爲當初大明從洪武年間,就開始大規模從南方向北方遷民,而後永樂年間,也有幾次大規模的遷民活動,比如向蜀中遷民,比如向遼東都司遷民。

只要確定了敵人、還想求活、願意自己動手、那組織起來,對於大明而言,並非難事。

王復深吸了口氣說道:“那麼在此,我想問問你們,如果你們中間有瓦剌人或者瓦剌人的奸細,鼓動你們造大明的反,造大明皇帝的反!”

“他們,該不該死?”

這些百姓們聽到這個問題,怒火一下子就點燃了,憤怒至極的喊道:“該死!”

王復伸出手,壓住了百姓們的吼聲,他點頭說道:“那既然該死,一旦發現,立刻告訴包圍村落的軍士,讓他們負責抓捕!”

“而且我告訴你們,還有功賞牌可以拿!全銀的!”

王復其實不想說還有功賞牌。

現在連集寧這羣人也有功賞牌可以拿!

可是他們文官們的功賞牌,卻是沒有穩定的產出途徑,除非天大的幸運,否則想得到一塊,難上加難!

李賓言真是踩了狗屎運的傢伙!

王復藉着說道:“太醫院的欣克敬欣院判,已經帶着太醫院的太醫,前來集寧府,要做什麼?”

“自然是設立惠民藥局。”

“如果有醫術在身,可以到府衙去報名,如果有病,也可以到惠民藥局看病。”

既然要設立府州縣鄉,真正的統治這片地區,那自然是內地的府有什麼,集寧府也會有什麼。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二十章 登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二十章 登基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