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

朱祁鈺對倭國的基本態度就是他不在乎,他對倭國唯一在乎的就是白銀,當然,現在還多了一個倭婢。

不在乎倭國,是因爲倭國是一個狹長的海島,他完全沒有任何的縱深,一旦開戰,倭國完全是退無可退。

只要中原王朝處於健康的狀態,那麼倭國就不可能有可乘之機,並且隨時會有滅國的危險。

“就倭國眼下的局勢而言,袁彬啊,你認爲應該怎麼辦?”朱祁鈺讓興安上了茶,說起了倭國的事兒。

袁彬想了想說道:“眼下對倭國的處置,臣以爲主要看目標,若是求大治,則就要大亂。”

“先提刀上洛,殺掉足利義政和神宮裡的天皇,天下大亂,而後才能大治。”

“他們的幕府將軍是他們的實際統治者,而天皇則是他們的圖騰,只有將圖騰剷除,才能出清所有舊賬。”

顯而易見,袁彬也思考過很多次這樣的問題,在袁彬看來,倭國是需要從上到下的全面打掃一遍。

出清舊賬是個大學問,不是誰都能夠做到,唯有大亂,方有大治。

朱祁鈺沉默了下問道:“那若是不求大治呢?”

袁彬立刻回答道:“也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難波京和瀨戶內海,瀨戶內海是本島和四國島之間的狹長海域,東西長於八百里,南北寬約十到一百里,內海之內,大約有五百二十五個島嶼,航運及其發達。”

“不客氣的講,誰控制了瀨戶內海,誰就控制了倭國。”

“目前市舶司就建在其中,對瀨戶內海,形成了近乎於實質上的控制。”

“其次則是對馬島和濟州島,控制這兩個島嶼,則可以阻攔倭寇西進,再加上最重要的琉球,可阻止倭寇南下,大明可再無倭患之憂。”

“將其牢牢鎖在貧瘠的島上便是。”

“陛下,如果把倭國周圍看成是一個鎖的話,那麼鎖芯就是琉球,即便是沒有濟州島和對馬島,只要琉球在我大明之手,則高枕無憂。”

朱祁鈺對着興安說道:“拿堪輿圖來。”

興安差小黃門擡來了巨大的堪輿圖,而這堪輿圖上,正是倭國,這張堪輿圖的精細程度,遠超倭國國內的鬼畫符。

大明人比倭國人更加知道倭國的模樣。

“萬國海樑的琉球。”袁彬拿起了長長的梨木杆兒,輕輕滑動着說道:“陛下請看,如果倭國盤踞琉球,則可以從琉球,襲擾我大明海疆。”

“從琉球可至泉州、福州、溫州、台州、寧波市舶司、松江府市舶司,這也是大明沿海倭患最嚴重的地方。”

“一旦倭國對我雞籠島有圖謀之心,則可南下至澎湖,切斷大明和雞籠島的聯繫,而後圖謀雞籠。”

“最後鎖住我大明海疆,倭寇可隨時泛舟乘船,襲擾我大明漫長海岸線上的任何一點,而我大明治倭乏術,恐釀大患。”

“對於我大明而言,雞籠島,就是大明海疆的鎖芯,一旦被鎖,大明出海則是妄言。”

袁彬的預言是對的,在嘉靖年間,因爲嚴酷的禁海政策,導致大明在海洋進一步收縮,倭寇越禁越多,越剿越亂的困局,直到出現了戚繼光纔得到了緩解。

袁彬的長杆點在了對馬島和朝鮮南部大部分地區說道:“倭國若是圖謀我大明東南未果,則會想方設法,從對馬島,攻佔朝鮮或者朝鮮南部。”

“最差也要圖謀朝鮮南部自治,以進攻我大明領土。”

島國最希望擁有的便是縱深,他們從骨子裡想的就是登岸擴土,倭寇對中原的覬覦,甚至可以追溯到漢代。

朱祁鈺也拿着長杆說道:“袁指揮啊,若是咱大明在朝鮮戰敗,水師再被倭國擊敗,那該當如何?”

袁彬素來知道陛下料敵從寬,但是萬萬沒料到,陛下都把倭國給寬到了這種地步。

“這怎麼可能輸呢?”袁彬不解的問道。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朕把京營糧餉挪用去修園子,於少保把水師的糧餉貪墨爲家財。”

“額…”袁彬錯愕的愣在了原地,他徹底繃不住了,疑惑了很久說道:“臣愚鈍,想不出如何輸給倭國。”

“倘若是輸了,以倭人之秉性,怕是胃口越來越大,決計不會滿足雞籠、朝鮮,還會繼續西進,直到徹底失敗。”

“王者之師方可言勝,倭寇爲寇,七分獸性,根深蒂固。”

“古之行軍,以仁爲本,以義治之,王者之師,有征無戰。王通不義,所以在交趾戰敗。”

王通在交趾,坐看柳升陷入死戰而不救,只求和黎利媾和而不肯出戰,最後和黎利私自議和,大明才失交趾。

黎利能夠在交趾做大,也是仁宗皇帝從交趾調走了黃福,大明在交趾的統治變得大缺大德,最終導致了大明失去交趾,也失去了海洋。

王通在南衙僭朝爲官之時,還提出了挖開黃河,阻止大明王師南下的步伐,最後被朱祁鈺送進了解刳院裡,明正典刑了。

就以袁彬對倭寇的瞭解,能夠想象得勝之後的倭寇,會如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得人心,即便是可以短暫獲勝,也決計不可能長久統治下去。

最終的結果,還是敗北。

袁彬在大明的疆域裡滑動了一下,又點在了倭國的本島說道:“即便是倭國勢強,強佔我大明半壁江山,也無取勝的可能,但是隻要大軍逼迫到倭國本島,則倭國只能投降,它沒有縱深可言。”

朱祁鈺看着面前的堪輿圖,認真的思量着袁彬的話,頗爲認真的說道:“所以說,琉球不能丟,雞籠也不能丟。”

琉球是萬國海樑,是倭國的鎖眼,而雞籠島的鎖眼是澎湖。

想要統治這兩個地方,大明需要維持一個極其龐大的水師,才能保證這兩個門戶的鎖眼,牢牢掌控在大明的手中。

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長杆說道:“貪墨鉅萬,導致水師傾覆,再把澎湖、雞籠、琉球、朝鮮送給倭寇之人,可能稱之爲忠臣良相、國之柱石?”

袁彬打了個哆嗦,嗤之以鼻的說道:“乃國之巨賊。”

“當送解刳院?”朱祁鈺再問。

袁彬俯首說道:“送解刳院千刀萬剮,也算是便宜他了,這種人怎麼可能是忠臣良相?”

袁彬想不明白,朝鮮、琉球、雞籠、澎湖,全送給了倭寇,不被罵的狗血淋頭,還能爲國之柱石?

國賊耳。

“於少保。”袁彬回過神來,纔看到了于謙,趕忙見禮。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于謙俯首見禮。

朱祁鈺笑着說道:“朕安,平身,什麼時候來的?”

于謙站直了身子說道:“就在陛下說,陛下挪用了京營的糧餉去修園子,臣貪墨了水師的糧餉爲家財的時候。”

朱祁鈺笑了起來,于謙也是笑了起來。

于謙疑惑的說道:“常言道,傾巢之下,安有完卵。貪墨鉅萬,就是貪一千萬兩銀子回家,那不過是給倭寇做嫁衣罷了,何必呢?”

于謙是一個極其極其清廉的朝廷重臣,兩袖清風就是他的典故。

他這種人,是無法理解這些國之巨蠹的想法。

按理來說,貪官的財富,來自於權勢和腳下的土地,失去了權勢,就什麼都不是了。

想要賺的更多,不是應該讓腳下的土地越來越強盛嗎?那不是賺的更多?還能世襲罔替!

雙贏。

但是往往結果並不美妙了,北宋末年的時候,宋徽宗本人搞艮嶽宮,蔡京賣官鬻爵,整個北宋被這一對君臣,敗光光。

朱祁鈺笑着說道:“他們能想明白,就不當貪官了。”

朱祁鈺看着堪輿圖上琉球和澎湖的地方,這也是大明四大海外市舶司的兩處。

他搖了搖頭,不再談論這個話題,而是笑着說道:“興安去請寧陽侯陳懋過來,朕要下棋。”

朱祁鈺製作好了新的兵推棋盤【郡縣安南】,在這個兵推棋盤中,將模擬大明軍征伐安南。

這場兵推棋盤,也做了部分的實力優化,稍微增強了一些安南的實力,比如老撾、真臘、緬甸、暹羅等麓川諸國,馳援安南等增益。

第一把,朱祁鈺手持大明,于謙手持黎越僭朝。

朱祁鈺制定了的戰略是:東西對進。

簡單來說,就是黔國公從西,大明京營從東,東西對進,最終圍困升龍城,一舉消滅黎越僭朝。

很快,朱祁鈺的東西對進的謀劃,就被于謙所察覺,隨後在短短不到四十個回合之後,大明軍在圍住堵截之下,被迫退出了安南境內,大明完敗,黎越僭朝大獲全勝。

朱祁鈺嘴角抽動了下,他當然想到了自己會輸,萬萬沒料到會輸的這麼徹底,自己這東西對進的戰略,可是他謀劃整整數年的計劃,結果在於謙手中,就落了個精銳受損,班師回朝,【被迫議和】的結局。

“啊這…”興安準備好了許多的妙招,比如海嘯、比如山洪、比如山崩等,但是陛下敗的實在是太快了,興安都沒反應過來,沒開始讀條,就結束了。

“於少保這料敵於先,實在是讓朕無話可說。”朱祁鈺以爲十拿九穩,怎麼也要勝一場,結果卻是沒有任何的意外。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制定的東西對進,在堪輿圖上看,是一種絕佳的方略。”

“可是在兵推之中,就發現,東西兩路進軍,合圍升龍城的方略,意圖太過明顯,東西兩路大軍無法協同,都是各自爲戰,反而給臣可乘之機,可以一一擊破。”

于謙派出了小股部隊騷擾,集結了優勢兵力,將西路軍吃下,士氣大損才與大明主力接戰。

朱祁鈺認真的捉摸了下,說道:“再來一局。”

這一把,朱祁鈺再次敗下陣來,只有三十五個回合。

大明主力六萬京軍,被朱祁鈺給一戰敗了個精光,徵夷將軍陳懋、總督軍務于謙、左右參將全數戰死,朱祁鈺打出了【全軍覆沒】的結局。

朱祁鈺呆滯的看着這一幕,這不是翻版的土木堡之變?

于謙面露不忍的說道:“陛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變,才能取勝,陛下要決戰的意圖太過於明顯,臣只要設下餌料…”

于謙沒說完,他就打了個圈套,陛下就一頭鑽進了口袋裡,被他打了個殲滅戰,于謙手持黎越僭朝,看着倒下的陳字牙旗和倒下的于謙的立牌,五味成雜。

于謙想了想,趕緊往回找補說道:“陛下,知勝之道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大明猛將如雲,陛下,將能,就不用陛下耗費太多心神了。”

在於謙看來,陛下早就做到了將能而君不御,更多的是保證後勤,還有打贏軍事勝利之後的政治勝利、經濟勝利、文化勝利。

在於謙看來,軍事勝利是勝利,政治、經濟、文化的勝利,則是階段性勝利,涉及到了軍事行動之後的長治久安。

大明從來不缺少軍事勝利,但是缺少政治、經濟、文化的勝利。

不會打仗,不擅長指揮,並不是什麼太大的缺點。

朱祁鈺將舞臺讓給了大明的軍將,津津有味的在旁邊圍觀,換上了將領之後,【郡縣安南】的兵推棋盤,就變成了大明單方面的碾壓,無非時間長短罷了。

大明的實力還是超脫太多了,黎越僭朝即便是握着升龍軍,也不是對手。

興安準備好了賜席,袁彬是今日的主角,自然是被敬了不少的酒,朱祁鈺卻沒有喝酒,他向來滴酒不沾,讓自己始終處於一個清醒的狀態。

這一場賜席,朱祁鈺也算是明白了,袁彬爲何執意要回來。

他不想留在倭國,袁公方也好,日本國王也罷,對袁彬都沒什麼吸引力,袁彬去倭國就是爲陛下搞銀子去了。

袁彬並沒有喝的酩酊大醉,這是御前失儀。

朱祁鈺看着袁彬的背影,無奈的搖頭說道:“他不去也得去啊,倭國那亂戰的局面。”

興安收到了一份急報,俯首說道:“陛下,升龍城傳來了消息,黎宜民和黎思誠在升龍城火併了。”

朱祁鈺頗感興趣的說道:“哦?誰贏了?”

李鴻章也配稱之爲國之柱石?什麼狗屁的年少不知李鴻章,年老方知真中堂。就是一國賊,就是在萬惡的舊社會,他也是個專權擅勢,持招國事以爲輕重於私門,成黨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勢,擅矯主命以自顯貴的賊臣罷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