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

朱祁鈺看着朝臣們不說話,點頭說道:“既然沒人反對,那就制詔吧。”

胡濙這地,都洗到了一千多年前,讓朝臣們怎麼去反駁呢?

無從反駁。

大明駙馬都尉畸形,是歷史遺留問題,用太祖高皇帝的原話說,在創業之時因功結親者,尤當加厚,其官品不可太高,雖高亦止授以優閒之職。

洪武三十年,太祖高皇帝已經意識到了駙馬都尉,應該回歸他的歷史該有的地位,秩五品,所以纔會賜死歐陽倫。

可惜,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沒有精力去處理這等微末小事了。

畢竟太子朱標死了,如何讓朱允炆順利平穩登基,坐穩天下,纔是朱元璋的頭等要務。

可惜的是,朱允炆手握天大的優勢,被燕府打出了【奉天靖難】的結局來。

這是朱祁鈺在兵推棋盤上,在不使用興安的前提下,絕對打不出的結局。

但是朱允炆硬生生的送出來了。

“山東密州私市,諸位明公,就從無耳聞嗎?”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起了第二件事。

密州市舶司私市,規模一定極其龐大,否則朱祁鈺這個如臨九霄的皇帝,是不可能知道。

在朝臣之間,這大概是公開的秘密了吧。

于謙搖頭說道:“陛下,臣誠不知。”

王文也是問心無愧的說道:“陛下,臣亦不知。”

于謙、王文,巡撫地方十餘年,唯獨沒有巡撫山東,而且多數都在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巡撫,他們不知道幾千裡意外的是,也不稀奇。

但是其他人呢?

朱祁鈺看向了胡濙、王直、俞士悅、金濂、石璞。

石璞俯首說道:“臣誠不知。”

工部是六部之末,石璞以前的地位,也就是和勳臣外戚爭奪下帝陵的修建權力,工部早就沒有了永樂年間,修建北京皇城時候那種煊赫一時的地位。

王直嘆了口氣說道:“臣略有耳聞,但不知其詳,家中曾有書信談及貿易之事,臣實在是一竅不通。”

王直在京活動一應由宗族提供,這件事,朱祁鈺知之甚詳。

金濂俯首說道:“陛下,臣之前掌刑部時,曾略有耳聞,卻不知已經鬧大了這個地步,之後就隨軍征戰福建,對此事不甚瞭解。”

金濂說的是實話,他從未履任山東,家境普通,父親、爺爺都是普通的百姓,他想參與到這等買賣,也沒人帶着他一起做。

胡濙左看看右看看,爲陛下洗地了這麼久,終於輪到他爲自己洗地一次了。

但是這個時候的胡濙,卻是認真思奪,一言不發。

他不清楚,陛下到底是打算抓着這件事拿他開刀,還是說涉事不深,可寬宥。

他深吸了口氣說道:“陛下,臣收過倭銀,不足一千兩。”

朱祁鈺點了點頭,看着胡濙認真的說道:“是送到內承運庫那些嗎?”

胡濙聽聞此話,長鬆一口氣,陛下不是藉着密州市舶司私市要他下課,而是想了解此事詳情。

朱祁鈺登基,大赦天下,這個大赦天下的用意,就是給一些人調整,新朝新氣象,新朝雅政之後,依舊不收手,自然要重拳出擊。

彼時朱祁鎮帶頭髮財,甚至讓手下的大太監們,往塞外售賣火羽等物。

這樣的風氣之下,你讓胡濙或者在朝的任何一個官員,獨善其身?

並非人人都是于謙,連皇帝的萬壽節都不帶寫賀表,送賀禮的。

朱祁鈺並沒有打算翻舊賬,只是在問胡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禮部掌管船證勘合之務,這麼大一個市舶司,就在密州建着,往來船舶每日百餘艘,胡濙要說一點都不知道,明天胡濙就得致仕回家了。

胡濙十分認真的說道:“其實認真想想,這件事發端於永樂五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歸朝,俘虜了海盜陳祖義,攜帶諸國使臣至南京。”

“但是更帶回來一船又一船的香料等物,這些香料和海外奇珍,頗受追捧。”

“駙馬都尉王寧,就曾上書請求勳臣外戚參與海貿經營等事,可是未得勘合。”

“而後駙馬都尉王寧坐事下獄,就是他私造海船,揚帆出海至倭國、朝鮮等地,販售往來,被朝鮮王稟奏,才因此被太宗皇帝坐罪下獄。”

“王寧有二子,次子王貞慶,與會昌伯孫忠有舊,與劉溥,號稱金陽十子,長於工詩,現在都在長洲詩社做筆正。”

胡濙大概簡單的梳理了一下其中的關係。

朱祁鈺愣了愣說道:“可是信國公湯和曾孫湯胤勣,所在的長洲詩社?”

陳循作爲文淵閣大學士,點頭說道:“陛下聖明,正是那個長洲詩社。”

朱祁鈺對湯和有印象,因爲湯和給當時在皇覺寺的朱元璋寫信,讓他一起來造元朝的反。

湯和的曾孫湯胤勣,把女兒嫁給了孫忠的孫子孫璉做繼室。

這一下子全都串聯起來了。

朱祁鈺點了點頭,無外乎就是致富神話罷了。

一個個致富神話的背後,不就是這層層疊疊,理不順、理不清楚的關係網嗎?

一旦理清楚,其實就不難理解,他們在爲誰搖旗助威。

金陽十子也好,鳳陽詩社十四筆正也罷,他們依附於誰,就替誰說話。

食利者總是如此,緊密的聯合在一起。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決定派出以天子緹騎,日夜兼程趕往密州,詳細勘察密州市舶司私市之務,但是山東按察司僉事,也要定個能臣幹吏。”

這個密州市舶司經營了十數年的時間了,利益龐大且難以切割。

而且事涉外戚,想要徹底查辦清楚,絕非易事。

李賓言左看看右看看說道:“陛下,要不讓臣去吧。”

王文一直說讓李賓言出去歷練歷練,這次是個絕好的機會,李賓言看沒人願意得罪人,他只好站出來。

彈劾駙馬都尉趙輝,陛下的姑老太爺,是他在年末的時候,捅的簍子,這簍子眼看着越捅越大,只好自己去了。

現在這個案子和京察的趙縉案摻和在一起,越來越複雜,水越來越深,自然得他去。

王文其實不太願意讓李賓言去,山東的水太深了,李賓言太直了,去了怕是出事,比如驛站失火、山賊強劫、不慎翻車、落水、水土不服等等原因。

于謙是從正統三年就以兵部右侍郎巡撫地方了,對於地方的事兒,于謙非常的熟悉。

于謙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臣以爲密州市舶司之事,並不難。”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可一旦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私設密州市舶司,在上下貪腐的時候,不就是個私市嗎?問題可大可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不過罰酒三杯。

但是既然鬧到了廷議之上,這件事就算是上稱了。

私設密州市舶司,想要查清楚並不是難事。

于謙繼續說道:“但是山東的按察司已經糜爛不堪,李賓言出身諫臺,到山東也可重新梳理山東按察司。”

“吏治先治風憲,陛下既然要抓風憲之事,李賓言正好過去試試。”

于謙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並且認爲李賓言的自薦,也很有勇氣,此次山東之行,主要是重建山東的按察司。

這按察司爛了,山東的吏治絕對好不了。

至於密州市舶司,怕是收到消息就開始收拾細軟,準備跑路了,即便是沒有也是惶惶不安,如同待宰的牛羊罷了。

朱祁鈺左看看右看看,點頭說道:“李御史,莫要辜負朕的期望,你掛吏部右侍郎印綬,前往山東。”

吏部右侍郎乃是正三品,但是按照外放爲品秩自動減一級,其實李賓言只是從三品罷了。

“臣定不負聖眷。”李賓言領命。

廷議還在繼續,朱祁鈺繼續說道:“夏卿,太僕寺的新馬政出來了嗎?”

太府寺卿夏衡站了起來說道:“陛下,做好了。”

他將手中的幾本奏疏分了下去說道:“陛下,太僕寺的新馬政爲三個方向,齊頭並進。”

“第一要務,胡馬不可久用,不可爲依仗,否則北虜以此挾重,反而讓朝廷用兵,處處掣肘,臣以爲在河套、順聖川設立兩個軍馬場,選育良種。”

“臣依據陛下所言財經之法,以四倍所需倍之,覈定馬倌月俸,此非定策,隨查隨補。”

朱祁鈺看着那封奏疏,大明要在春耕之後,對集寧發動進攻,收復集寧,營建城池,恢復洪武年間舊衛所,加強對河套地區的控制。

夏衡在安排上,居然緊跟陛下的角度,絲毫沒有考慮到集寧打不下來,又當如何。

夏衡繼續說道:“第二自然是宣府貢市,臣也擬了個流程,整頓宣府私市,合併馬市爲貢市,確定馬匹膘肥年齡,馬價折銀等事。”

輪廓文章,夏衡的這個互市的種種制度,做的都不差,都已經正三品大員了,能力是極強的。

朱祁鈺看着貢市的制度,搖頭說道:“太僕寺爲何要用鹽引、糧食、鐵器、茶葉等物,以物易物呢?爲何不用銀幣?”

大明一個月鑄銀幣三十八萬,隨着朱祁鈺加高了勞動報酬,又給了兵仗局一塊奇功牌,這月鑄銀幣的速度正在加快。

大明上下抱着,三十年後,讓陛下還請過去欠款的同時,不能欠天下的錢。

夏衡愣愣的說道:“可是銀幣國內都不夠用啊,隨意用給馬市,那大明用什麼?”

朱祁鈺嘆氣,他就知道是這樣。

他無奈的說道:“韃靼人、兀良哈人,也要用銀幣在貢市購買自己所需,我大明物產豐饒,這銀幣流出去,還能流回來。”

“照朕說的做吧,就以銀幣爲交換媒介,讓他們帶着銀幣去貢市裡購買所需之物。”

“定要嚴格控制火器、鋼羽等物向草原流動。”

利用鑄幣權割韭菜這件事,對於大明朝臣們而言,是一個新命題,畢竟大明連官鑄錢,都等同虛設。

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
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738章 軍備?哪有銀子來的痛快?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