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

“於少保,你信嗎?”朱祁鈺握着奏疏,徐有貞是賭自己執政不了三十年嗎?

于謙搖頭說道:“我不信,三十年不決堤,那到了前元,不封個宰相,是說不過去的。”

于謙說的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典故。

元末的時候,黃河這條燭龍肆意的神龍擺尾,前元強徵民夫修治黃河決口,這一徵,挖出一隻獨眼石人,天下皆反。

黃河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被徹底激怒的。

當時的東京留守杜充,轉進如風,挖開開封段黃河口,意圖阻攔金國大軍南下,倉皇南逃。

宋朝京師開封,被淹到了開封鐵塔附近,自此黃河奪淮入海,這條燭龍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常公精神在大宋,還是大宋陰魂在民國,這就說不清了,反正這一對兒臥龍鳳雛,把黃河折騰的夠嗆。

金國和黃河較了一輩子的勁兒,最後被黃河一尾巴打的暈頭轉向,直接被蒙古和南宋聯手給滅了。

南宋搞了一處端平入洛,意圖再回他們的都城開封,結果淮河流域一片灘餘,後勤補給不利。

等到了元朝,直接因爲修黃河徵調民夫,導致了全國範圍內的起義。

黃河這條燭龍,它真的不好治。

“黃河清則聖人出,若是這徐有貞,真的能拿的住這燭龍,也算是大功德一件了。”朱祁鈺十分肯定的說道。

于謙認真的思考了半天,猶豫的說道:“他靠什麼治水啊?又不讓京營去,有人嗎?”

于謙思來想去,也不知道徐有貞到底準備怎麼做,他嘆息的說道:“能依靠的就只有百姓了。”

大水漫灌,縉紳早就溜之大吉,徐有貞依靠誰?

只有依靠最多的百姓。

朱祁鈺從袖子裡翻了翻,笑着說道:“說起百姓來,朕這裡有份密報,是瓦剌虜營的,那喜寧在中軍大帳,大言不慚,朕之農莊法,乃是亂命。”

“並以此鼓動了也先再次南下。”

于謙拿過來看了半天,喜寧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百姓最過於狡猾奸詐,不可信。

于謙卻是搖頭說道:“讒臣不會胡攪蠻纏,那還是讒臣嗎?”

“奸賊喜寧,這喜寧說百姓們,表面忠厚但最會撒謊,不管什麼,都說謊!”

“一打仗就去殺殘兵搶武器,所謂百姓,最吝嗇、最狡猾、最懦弱,不可依仗,更不可信。”

“他怎麼不說,是誰把他們逼成了那副模樣?一到春秋二稅,明明拼不過,還是要拼一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糧食。”

“打仗那些兵匪踐踏農田、燒燬村莊,不打仗的時候,縉紳們隨意差事、私役成風,還動不動就藉着青苗貸,把人家女兒、妻子強佔了,那百姓能怎麼辦呢?”

于謙對最廣大的百姓抱有極深的同情心,這和他十九年來,巡撫地方有很大的關係。

他看到的,比他說的還要可怕的多。

比如他就親眼見到過縉紳勾結山匪,但凡是不接受攤派的村寨,都直接燒殺搶掠。

于謙平匪的時候,可是見到過嘯聚山林的山匪,將孩子烹着吃,還把孩子的頭骨串起來,掛在脖子上當裝飾物。

當然那縉紳連帶着土匪,都被于謙奏請之後,盡數殺了。

不過他沒說,陛下已經足夠暴戾了,作爲一個臣子,他要始終謹言慎行,不能讓陛下的心性更加暴戾。

“該殺!”朱祁鈺的臉色一變,語氣森嚴的說了一句。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喜寧其實有一點說的沒錯,百姓是愚昧的,是盲從的。”

“臣在推行農莊法的時候,就發現。”

“相比較之下,他們更願意相信,陛下是真武大帝轉世,也不願意相信,那些農莊法的好處,所以,他們是需要陛下的聖訓教化。”

朱祁鈺認真的品味了一下於謙這段話的含義,喜寧是個讒臣,貳臣賊子,于謙當然不是在肯定喜寧的話,只不過是藉着喜寧說的事,勸諫陛下行仁政。

于謙俯首說道:“是謂:凡,人君有動作,兆億庶衆鹹瞻仰,以爲則而行之也。”

皇帝有任何的動作,天下百姓都會瞻仰,以爲是行爲準則,而跟着一起做。

于謙不反對陛下的嚴刑峻法,朱祁鈺要殺什麼人,要做什麼事,他從來也不攔着。

他只是希望,天下皆私,陛下公耳,執掌神器的陛下,做天下之表率。

朱祁鈺知道于謙的意思,百姓是需要領導的,否則這股澎湃的力量,只是無序的,也是無法使用的,甚至對大明是有害的。

“謹受教。”朱祁鈺接收了于謙的諫言。

陳循那廝,講的其實也是這一套的君君臣臣,但是陳循只會唸經,從來不根據實際案例去講,而且還喜歡摻私貨。

于謙趕忙俯首說道:“微臣唐突。”

朱祁鈺有些感慨萬千。

他繼續往前走着,語氣頗爲森嚴的說道:“聖賢書,教人道理,可總有人抱着這聖賢書,覺得讀了書,就高人一等,讀懂了道理,卻一點人事兒不做。”

“三分人樣,沒學會,七分獸性,根深蒂固!”

朱祁鈺說的就是那些個與當地鄉紳勾連,爲禍鄉里的官僚,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別說聖賢了,連人都不做了。

于謙無奈的搖頭說道:“正需要陛下去約束他們,訓誡他們,管教他們,陛下乃是天下人君父,諄諄教導,若是死性不改,那自然是雷霆之怒而下。”

“聖賢書的道理是道理,也只是道理,若是道理,天下通用,那國師楊禪師,現在也感化瓦剌人,把稽王送回來了。”

殺人誅心的朝臣們,把楊禪師一干人等,送去了迤北,度化瓦剌人,讓他們送回稽王。

楊禪師的大隆興寺和崇國寺,都被改成了掌令官講義堂和武廟了…

道理說得通,就講道理,道理說不通,就拿刀子,于謙是極其務實的。

“講義堂的第一課,於少保要不要去聽一聽?”朱祁鈺走到了講義堂。

他一個月四節課,每節課半個時辰左右,內容不多,但是講的東西,絕對是當下大明所沒有的。

“臣恭領聖訓。”于謙跟隨着朱祁鈺走進了掌令官講武堂。

于謙和朱祁鈺奏對中,談論到的被朱祁鎮冊封的國師楊禪師,已經被送進了瓦剌大營之內,可惜的很,楊禪師並沒有感化瓦剌人,反而深陷囹圄之中。

他現在穿上了那件帶來的袈裟,大明朝廷送他們走的時候,每人只讓帶了幾件衣服,其餘之物全都留在了寺廟。

那尊大銅佛,也被重鍛成了火銃。

瓦剌人逼着楊禪師幹一件事,做法事,除了祈福南下順利之外,還要鎮壓真武大帝。

京師盛傳,陛下乃是真武大帝轉世,瓦剌人藉着法事,尋求一個心理慰藉,也算合情合理。

楊禪師雖然反覆強調,真武大帝乃是道門尊神,他們佛門管不着,但還是被架着,把這法事給辦了。

也先樂呵呵的看完了這場水陸法會,他看不懂,但是不妨礙熱鬧熱鬧。

春暖花開,草原上又颳起了東風,風不再刺骨凜冽,青草吐出了嫩芽,成羣的牛羊從圈內被趕了出來,草原上再次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雖然還有倒春寒,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又挺過了一個冬天。

“大石,脫脫不花和沙不丹送信過來,他們說去歲南下大明京師,損失慘重,此次大石相邀共伐宣府,韃靼和兀良哈…都不去了。”伯顏帖木兒靠着也先,面色沉重,低聲說道。

也先本來笑容滿面的臉,立刻變得面若寒霜,他憤憤不平的說道:“一羣比草原上的豚鼠還要膽小的傢伙!他們有什麼損失?!”

伯顏帖木兒憂心忡忡的說道:“大石,大明大皇帝陛下,向宣府調去了四百萬石米粱,數萬斤火藥、火炮、火銃繁多,盔甲等物,更是一眼看不到頭。”

“大石,要不別去了?”

也先重重的吐了口濁氣說道:“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即便是沒有韃靼部,沒有兀良哈部,我們就不去了嗎?”

“草原上的雄鷹,難道會因爲沒有風,而放棄在天空飛翔嗎?”

伯顏看了眼朱祁鎮的方向,他們手中唯一可以用的棋子也失去了作用。

伯顏帖木兒繼續小聲的說道:“大石,大明大皇帝陛下,削太上皇帝號了,眼下…這位是稽王了。”

也先一瞬間就呆滯住了,他轉過頭,看着伯顏帖木兒,愣愣的問道:“此話當真嗎?”

“當真。”伯顏帖木兒無奈的點頭,從懷裡拿出一封黃榜,這是從東勝衛乘人不備,冒險摘下來的,這麼大的事,不是胡謅兩句就可以的。

也先打開看了兩眼,看懂了,因爲這聖旨,用的是俗字,而且有句讀,並不難讀。

也先母親是漢人,他也有學漢學,不喜歡反而學得越好,越瞭解對手,才能越容易的擊敗對手。

若是比書寫漢字,脫脫不花不見得,能比得過他。

“可惡。”也先將那張黃榜給攥成了一團,看着楊禪師咿咿呀呀,反而更覺得心煩意亂,他大聲的說道:“停停停!”

“升帳議事。”也先惱火的站了起來,春暖花開的時候,沒有一個好消息。

瓦剌留着朱祁鎮,不就是爲了太上皇的名頭,打着送太上皇回京的旗子嗎?

現在這僅有的旗子的作用,也消失了。

也先怎麼能不惱怒,師出無名,不僅對己方的士氣是一種很大的影響,還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後果。

現在朱祁鎮被削了帝號,已經完全失去了打着送回京師的旗號了。

但是也先不得不南下,他有自己必須南下的理由!

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十二章 吊!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
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十二章 吊!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