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

于謙笑而不語,看着陛下打馬虎眼。

按照他對朝廷的理解,「天下無事不私,無人不私,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唯陛下一人公耳」的理論來說,王者無私。

шωш▲ TTkan▲ co

但是他卻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王者豈能無私?

非要知道陛下要吃幾碗飯?

陛下的內帑的確賺錢很多,但是陛下的求財,多數都用在了京營上,而且很多時候,這是朝廷穩定的基礎。

軍隊是壓艙石,陛下用了于謙都想不到的辦法,終於控制了京營,並且不斷厚賞,防止軍隊的軍紀敗壞,又一方面嚴格禁止軍隊從事財經事務。

這世間很多事都是求上而得其下,陛下若真的是聖人了,這天下早就大亂套了。

于謙是一個很樸素的實用主義的人,這一點他和陛下的相性極高。

大家都是務實的人。

陛下已經很好了,非要跟太宗文皇帝那般只進不出,用朝廷的錢往內帑賺錢,也過猶不及。

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理想和現實的國家之制也要分得清。

陛下要有軍隊的忠誠,否則還怎麼稱得上王者?

這就是現實。

所以陛下賺錢,于謙總是樂呵,只要不忘記朝廷還有一份,他從來不吭聲,站在幹岸上看熱鬧。

“好了,不就是區區七百四十萬兩銀子嘛!很多嗎?很多嗎?”林繡一拍桌子說道:“這是文華殿,咱們要吵,到鹽鐵會議上去吵去!”

王祜猛地站了起來,憤怒無比的說道:“區區七百四十萬兩銀子?林繡!你怎麼好意思說出這兩個字的?!”

“你知道正統年間,每一年諸府折色,才一百三十萬兩銀子嗎!”

“你不知道,你只關心你自己!”

“區區?!”

林繡卻不甚在意的說道:“你們自己收不上來稅,還好意思說!”

“陛下勞師動衆,甚至還親征了,怎麼不見你家尚書來啊!”

王祜真的是被這話懟的無話可守,他怒氣衝衝大聲的說道:“陛下,這內承運庫太監,說話真的是太氣人了!”

林繡的戰鬥力是比王祜要強很多的,林繡跟外廷吵架都是直奔着對方的心窩窩上攮,生怕攮的輕了,還會配上表情。

那種三分譏諷,七分不屑欠打的模樣,讓人血壓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而且林繡還專門寫了一本怎麼氣人致使外廷朝臣失去分寸的《氣人書》,要讓後來人都知道,應該怎麼跟這些讀書人吵架。

金濂從來不參與吵架,金濂年紀也不小了,跟林繡吵架,怕是要氣撅過去。

朱祁鈺趕緊止住了兩位的爭吵,他滿是好奇的問道:“你們在京師的時候,沒有打起來嗎?”

林繡眼睛一亮,論拳腳功夫,這王祜絕對不是對手。

王祜是個文進士,賭氣般坐下說道:“拳腳相加有辱斯文。”

連於謙都笑了起來。

文華殿上充滿了快樂的空氣。

朱祁鈺對王祜說道:“這個賬回京之後,再慢慢細算,現在我們還有正事要做。”

“南京城的在財經事務上的抵抗,現在主要是抗拒銀幣。”

“他們依舊希望於鬥斛、權衡、符璽、仁義,依舊像是過去的那般模樣,被他們牢牢掌控,這是朕絕不允許發生的事兒。”

“但是銀幣的主要使用,就是他們這些勢要豪右之家,諸位可有好的辦法?”

甲午房裡的那位中年男子的主意,就是用自家的銅錢,換取市面上的散碎銀兩,進而用散碎銀兩鍛出金花銀。

御製銀幣的基礎是金花銀,控制了金花銀,等同於控制了御製銀幣的流通。

這是目前的困局。

百姓們用不到平釐七錢,面值一兩的銀幣,而是需要銅錢。

這算是財經事務之中的「禮不下庶人」了。

百姓用不到那麼大的面值,一枚銀幣等於兩千枚飛錢,等於七百枚永樂通寶。

所以,甲午房那人才會說,要讓陛下嚐嚐厲害。

“臣以爲大明寶鈔是不是可以重新發行?”王祜提到了一個觀點,拿出了幾張紙鈔的樣本。

戶部本身有寶鈔提舉司,設有提舉、副提舉、典史各一人。

大明寶鈔徹底糜爛了,寶鈔提舉司慢慢的只有提舉一人了。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的職權不在了。

皇權和臣權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戶部也在想辦法,奪回本來屬於戶部的權力,印鈔權。

“臣總結了大明寶鈔的幾個缺點。”王祜十分認真的說道:“首先,就是鈔紙易於破損,導致寶鈔不得不短期更換。”

“金尚書讓戶部鈔紙局大使重新制作了鈔紙。”

“鈔紙從過去的草漿,改爲了棉漿精細柔軟,再加入了麻漿,使其耐折,至少可以用耐折數百次近千次以上。”

“臣建議加入硃砂綬帶,以便防僞。”

朱祁鈺拿着手中的紙鈔,揉了揉,的確是耐折,硃砂綬帶,是紙漿之中有硃砂,導致鈔紙泛紅,而且有一條條極爲清晰的硃砂條紋。

王祜繼續說道:“這次的印刷也採用了凹版印刷,採用的是油墨,印刷時全版着墨,然後刮拭版面,使僅在圖文部分留有油墨,更加易於辯駁。”

“油墨以松煙、膠質爲主,不易脫落,而且可以附着在金屬雕版之上,更易印刷。”

朱祁鈺用指頭肚撫摸了下板面,的確是有凹凸感,他點頭說道:“這個油墨不錯,雕版凹印也不錯,很好。”

鈔紙整體還是以水墨凸印爲主,但是在一些地方加入了雕版凹印,讓寶鈔的防僞性更勝一籌。

特殊紙張、膠版凸印、水印,油墨這些都是戶部這張寶鈔的優秀特點。

朱祁鈺拿着看了許久,就這紙鈔的製作工藝,津巴布韋幣看了都要落淚。

其實哪怕到了後世,能夠自主印鈔的國家也沒多少。

比如英吉利有家印鈔廠名叫德拉魯印鈔廠,與全球超過140家央行簽訂了合同,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鈔票,都是這家公司印刷的。

新版寶鈔,製作是極爲精美的,戶部是下了力氣的。

朱祁鈺笑着說道:“戶部的新寶鈔製作極爲精美,符合鑄幣不精美,等於不鑄幣的宗旨,很好的印出了一般性質有一定防僞性質的紙鈔。”

“而且,最主要的是,大幅度降低了面值,最大的不過二十枚銅錢。”

二十枚銅錢大約等於一斤豬肉等於一分銀。

大明京營的軍餉不過月給一銀幣,就是兩千枚銅錢,日給銀大約三分。

朱祁鈺對戶部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肯定,但是他嘆息的說道:“但是不能用啊,興安收起來吧。”

王祜眨着眼睛呆滯的問道:“爲什麼啊…”

王祜可是帶着戶部上下的期盼,殺到了南衙,就是爲了說服陛下!

銀幣面值巨大,可以用於海貿、可以用於給銀、可以用於支俸、可以用於大額支出,但是日常使用,還是有些力有未逮。

戶部做了許多的調查,以稽爲決,最終總結了大明寶鈔失敗的教訓,拿出了一張讓陛下都點頭稱讚的紙幣。

可是,爲什麼陛下不肯用呢?

朱祁鈺搖頭說道:“不是朕不想用,大明寶鈔的糜爛,觸目驚心。”

“洪武十三年,定倒鈔法,鈔雖破軟而貫伯分明,非挑描、剜補者,民間貿易及官收課程,並聽行使。果系貫伯昏爛,方許入庫易換。”

“自洪武二十三年,太祖高皇帝倒鈔,五月停罷以來,大明寶鈔在百姓心目中,連擦屁股都算不上!”

朱祁鈺爲什麼要對秦王、周王、晉王痛下殺手?

本來大明寶鈔,在這個年代的根基,就極爲淺薄,稍有不慎就被玩壞了。

他們三王府不僅不維持寶鈔的根基,還一鋤頭又一鋤頭的挖在了寶鈔的根基之上。

洪武二十三年的寶鈔停止換鈔,就是明明朝廷發了不到五百萬貫的鈔,卻有三千多萬貫鈔在橫行。

大明寶鈔的糜爛,幾乎就代表了大明朝廷信譽的破產。

新版寶鈔好不好用?好用。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現在百姓沒錢用的問題,而且即便是勢要豪右之家印鈔,這麼小的面值,反而得不償失。

但是寶鈔,已經沒有信譽基礎可言。

鈔關折銀、市舶折銀,鈔法廢紙。

于謙滿是感慨,陛下是想要推行寶鈔的,因爲陛下拿着那幾張紙鈔看了許久,才肯放下。

陛下不是個很難懂的君主,喜歡不喜歡都在臉上寫着呢。

于謙當然知道,紙鈔是財經事務的巨輪,一旦寶鈔有序的推行,那就代表着大明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陛下還欠着大明兩千四百億的銅錢呢,八十年的欠賬。

印鈔可以快速還賬,但是陛下不肯印。

陛下忍住了。

興安滿是笑容,陳鎰當年那番話,陛下記了這麼久,誇上天,誇出一個大踏步來,這話陛下表面不在意,其實很在意。

工部右侍郎王巹[jǐn]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臣有良策。”

“說說看。”朱祁鈺點頭說道。

王巹舉人出身,在宋末就是工匠之家,在永樂初年中舉後和蒯祥一起建了北京城,乃是正統年間的工部尚書。

明英宗不掌國家利器,假手於人,王振擅權,王巹直言上諫,請陛下臨朝,被王振坐罪罷官。

于謙在正統十四年舉薦了王巹,說他興造繕修之務,掌五材範之法,對於營建之事,多有見地。

朱祁鈺起用了他,景泰元年回朝爲官。

王巹拿出了一個檀木盒子,打開說道:“陛下,工部寶源局主事王炳富、石景廠總辦徐四七、勝州總辦蒯祥、工部尚書石璞,爲陛下獻上景泰通寶。”

工部,六部之末。

工部尚書雖然是上卿,但是多數的進士是不屑於去工部做官的,所以工部的頭頭腦腦,全是工匠出身,王巹更是一個舉人出身,官至正二品工部尚書。

大明的海筆架海瑞,也是舉人出身,官至正二品也是到了南京做兵部尚書,而不是在北京。

王巹的能力可想而知。

銀幣只能供給大額交易和大額支出這件事,是御製銀幣施行以來,所有財經事務鹽鐵會議上的日經問題了。

陛下不想被僭越權力,朝廷就願意讓勢要豪右之家握着百姓必須要使用的銅錢嗎?

戶部是想要發鈔,工部則是想要鑄錢。

“不是銅錢,也不是飛錢,是鐵銅錫錢。”王巹將手中的檀木盒子打開,將銅錢拿了出來,遞給了衆人說道:“這是祖錢,所以稍大。”

“祖錢作模,翻鑄母錢。母錢制範再翻鑄,得銅錢。”

“鐵易鏽,加錫防鏽,紅銅爲底色,則錢有輪廓方圓。”

“這是小錢,非永樂通寶的大錢,但是臣思來想去,結合陛下的財經事務諸多總述,以爲小錢乃是陛下所需。”

“有銅嗎?”朱祁鈺拿起了那枚祖錢,同樣符合鑄幣不精美,等於不鑄幣的原則,甚至還有壓邊,頗有輪廓文章。

王巹趕忙說道:“滇銅,黔國公鎮雲南,忠貞無二,臣以爲此事不難。”

“還有海銅,密州市舶司也有海銅商賈,雖然依舊缺,但是眼下還是夠用的。”

朱祁鈺點頭問道:“準備了多少?一年能產多少?”

王巹趕忙說道:“石景廠準了了三十億枚,主要是鐵,一年能產三十億枚左右,陛下要,祖錢翻鑄母錢,還能多點。”

王巹在景泰元年就已經被啓用了,這都景泰三年十一月份了。

“何時能到南京?”朱祁鈺臉上露出笑容。

朱祁鈺每月都要見徐四七,知道他們在搗鼓鐵錢的事兒,但是不知道已經能夠如此大規模鑄造了。

王巹立刻回答道:“順着運河到南京,不過月餘。”

“很好!”朱祁鈺看着于謙問道:“於少保以爲這鐵錢,可堪用?”

于謙俯首說道:“臣以爲鈔法也可用,景泰通寶也可用,就看陛下想怎麼用了。”

在於謙看來,陛下對鈔法還是有些謹慎了。

但是陛下穩紮穩打,也是好事,就看陛下的抉擇了。

若是想快點走,就行鈔法,要想慢點走,就行錢法。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纔開口說道:“財經事務涉及民生,茲事體大,朕以爲事涉民生就應謹慎一些,朕亦不能私,還是先行錢法。”

“以穩定民生爲主。”

鈔法很容易就被濫發了,這不是朱祁鈺想看到的景象。

財經事務不能建成宮中樓閣,否則就有妖魔鬼怪僭越朝廷、皇帝的權力了。

諸臣俯首齊聲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振聲說道:“朕知道了戶部、工部恭順之心,爲了替朕還債,費勁了心力。”

朱祁鈺有一筆還不起的賬目,三十年內,總計發行一億枚銀幣,也就是兩千四百億枚銅錢,是八十年欠下的債。

這是權衡也是鬥斛,朝綱正事。

人主定朝綱,天下錢荒無錢可用,這是失綱,是必須要還得債。

戶部和工部爲了陛下能還清債,也是頗費了許多心力。

朱祁鈺頗爲欣慰的說道:“戶部尚書金濂、戶部度支部郎中王祜等人,朕賜頭功牌。”

“工部寶源局主事王炳富、石景廠總辦徐四七、勝州總辦蒯祥、工部尚書石璞、工部右侍郎王巹,朕亦賜頭功牌。”

“待朕歸京,親自授予。”

王祜、王巹俯首說道:“謝陛下隆恩。”

百官拿個牌子難如登天,陛下放頭功牌賞,這是對他們這些日子來,爲陛下還債費心力的肯定。

朱祁鈺笑着說道:“那就在景泰通寶入南京之前,跟他們耍耍。”

廷議結束之後,所有人領命而去。

興安有些猶豫,但還是開口問道:“陛下讓陳婉娘改口了嗎?”

這涉及到,是不是給陳婉娘身份的問題,還涉及到了規矩,比如陳婉娘是叫陛下還是叫夫君。

唐雲燕和李惜兒,可都是陛下讓改了口叫夫君,纔有了貴人,唐貴人更是有了身孕纔會晉嬪。

這身邊多個暖被窩的宮女,和多個貴人是兩個概念。

真的把規矩講到底,其實只有汪皇后一人可稱陛下夫君。

但是泰安宮裡沒那麼大的規矩,汪皇后也從未制止過其他人喊夫君這事。

汪皇后是委屈了自己,讓後宮安寧,不給陛下找麻煩,後宮安寧,陛下不必分心。

這就是夫尊於朝,妻榮於室。

朱祁鈺搖頭說道:“未曾。”

興安長鬆了一口氣,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陛下身邊侍寢的宮女就這一個罷了,正統年間一次選宮女就選三百多個呢。

這算是荒淫無度嗎?

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30章 無題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
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730章 無題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91章 火尋侯王復回京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