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

天下第一條經度線,會穿過泰安宮,是欽天監、工部的一致決定。

畢竟連琉球國的王宮,都面朝皇宮而建,0°經線甚至都不以皇宮的奉天殿爲準,而是以朱祁鈺的寢宮泰安殿爲準。

這是工部、欽天監的恭順之心,也是大明的禮法。

朱祁鈺對這個非常的贊同。

同樣,吏部尚書王直請求漲大明朝的俸祿,也是吏部的恭順之心。

王直俯首說道:“陛下,不足俸,一定滋生腐敗。”

這是王直在萬言書中,對於大明吏治的一個探索。

大明在洪武四年、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三次定俸,這三次定俸祿,一次比一次高。

都說朱元璋薄涼寡恩,那這三次定俸祿,爲何一次比一次高?

尤其是洪武二十年最後一次定俸,更是被一直執行到了崇禎十六年。

崇禎十七年,大明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再也發不出糧鈔了。

在洪武年間,俸祿的發放主要是以實物的米粱爲主。

在永樂年間,同樣以實物爲主,因爲大明無敵艦隊南下西洋,帶回來大量譬如香料、寶石等物,這些香料是當時折俸的主要物品。

到了宣德、正統年間,則開始折鈔了。

這種折鈔的做法一直持續到明末,擦屁股紙都嫌硌屁股的大明寶鈔,戶部發俸的時候,甚至京師京官都沒人去領。

兩百五十年,大明的官員,沒有一次加薪。

洪武年間,舉人以上的縉紳只是免除勞役。

但是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第一齣現免田。

大明縉紳、舉人、進士、官員免田畝正賦、丁役正式有了定製。

萬曆三十八年,在《優免新例》中,一品官免田萬畝,進士免田三千三百五十畝,舉人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稟生免田八十畝。

“但是高薪並不能養廉。”朱祁鈺又強調了一遍。

高薪可以養廉嗎?歷史也證明了並不可以。

如果說洪武年間的三次定俸,俸祿極高有爭議,那麼在雍正年間,俸祿之高,乃是中原王朝兩千年以來最巔峰。

蘇州府長洲縣的縣令,在雍正年間的年俸,高達一千兩雪花銀。

以蘇州米價進行折算,這位縣令在大明朝的俸祿也高達九百兩。

于謙住的九重堂,乃是淇國公府改建,養着不少人,一年要花將近九百兩銀子。

這位雍正年間的蘇州府長洲縣令的年俸,等同於一個於少保一年的花銷。

可是于謙是從一品,那位縣令是正七品。

大明正七品的年俸是九十石米,按京師米價摺合爲四十五兩。

但是雍正年間的貪腐案,也是層出不窮。

雍正爲清朝的官吏們加俸,是因爲他在推動火耗歸公。

一直到光緒年間,清朝都是執行的大明的一條鞭法,用的黃冊和魚鱗冊,都是萬曆十五年覈定的黃冊和魚鱗冊。

甚至連崇禎末年,爲了平遼,徵遼三餉都沒停過。

大家的稅法相同,爲何雍正就可以給官吏們漲工資呢?

火耗,有的時候,他不是火耗,它是攤派。

大明的火耗和清廷的火耗是不同的,清廷的火耗是額外加徵。

雍正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把這些攤派的火耗,或者說冰敬、碳敬這些灰色收入,盡數充公,然後作爲養廉銀,發給所有官吏。

這一下子讓清廷官吏們的工資漲了十倍到三十倍。

但是雍正悲哀的發現,他的高薪養廉,根本沒奏效,反而是貪者愈貪。

養廉銀,是雍正面對貪腐橫行的官場的一次嘗試。

雍正晚年的時候,痛罵官僚貪心不足蛇吞象,朝廷明明發了那麼多的錢,一個知縣比明朝一個從一品大員的俸祿還要高!

可是依舊是貪腐無法禁絕。

乾隆皇帝登基之後,先廢士紳一體納糧,再廢養廉銀,最後搞出了議罪銀。

“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似乎貪官格外的多,太祖太宗,抓也抓不完,殺也殺不完。”朱祁鈺笑着說道。

這個現象很有趣,明清六百年,只有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的貪官最多,到了後世就沒有貪官了!

王直搖頭說道:“哪裡是沒有了,只是不抓了而已。”

王直的意思是,大明自宣德年間後,就開始了漫長的默認腐敗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了清末。

在朝廷發不出去俸祿的情況下,冰敬、碳敬應運而生。

三年一次的大計,逐漸變成了藏污納垢的工具,卡吃拿要,朋黨叢生。

朱祁鈺發笑的原因是,後世的美利堅,也沒有貪腐,因爲人家那邊是合法的,默認的,不會被追究的。

一如明清。

“朕記得朕停了俸,說要足俸對吧,定好俸祿之後,就把景泰四年按新俸發放吧。”朱祁鈺做出了決定。

加薪。

時代在發展,消費水平在提高,消費觀念在改變,大明物產在豐富。

難道抱着明明德禁私慾治國?

官吏是人,禁私慾這種事本身就不現實。

朱祁鈺秉承了列祖列宗的遺志登基爲帝,那就遵從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的標準,重新進行定俸。

景泰四年這一年,朱祁鈺也打算直接按新俸爲準,補發一次工資。

王直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喝了口茶,看着王直,顯然王直的話還沒說完,按照王直在萬言書中列舉的理由,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事兒。

王直不是爲了用加薪堵住大明風憲言官的嘴,那就不是王直了。

王直坐直了身子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凡別項人犯,尚可寬恕,貪官之罪,斷不可寬。”

“向因地方官員濫徵私派,苦累百姓,屢經嚴飭,而積習未改,每於正項錢糧外,加增攤派,或將易知由單不行曉示,設立名色,恣意科斂。”

“或入私囊,或賄上官,致百姓脂膏竭盡,困苦已極。此等情弊,深可痛恨!”

朱祁鈺滿是笑意,王直前面說給足俸實俸加俸,後面就說到了這麼做的具體原因。

抓貪反腐。

王直的意思是:貪官的罪孽不可寬恕,貪官的濫徵私派,把百姓害得很苦,大皇帝屢次申飭,但是依舊不改,在朝廷正項錢糧之外,不斷加派,巧設名目,恣意妄爲。

這些錢,或者進了自己腰包,或者進了上官的腰包,極爲可恨。

“誰來反腐抓貪?”朱祁鈺有些好奇的問道。

王直拿出了一本奏疏,上面有三個名字。

第一個是王翱,就是吏部左侍郎王翱,因爲得罪了楊士奇在外做官二十五年不得回京。

掛右僉都御史印的王翱,在巡按江西時,黜貪墨吏五十七人,斬二十七人,懲貪抑奸,大爲吏民畏愛。

第二、三人是左鼎、練綱,京師童謠:左鼎手,練綱口。就是說左鼎下手狠辣,練綱不爲強權敢於直諫直劾。

左鼎是正統七年的進士,練綱宣德十年的舉人,入太學。

朱祁鈺有些玩味的說道:“這個練綱,好像是咬王尚書最兇的那一個吧…”

左鼎是僉都御史,練綱是監察御史,是咬王直最兇的那幾個。

這倆人,王直居然要用他們去反貪抓腐。

“是。”王直也是無奈,他要用這倆人,但是這倆人對他意見很大,是連章彈劾王直的主攻手,火力很猛。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就用練綱吧,左鼎還是算了。”

練綱是個舉人,他爬的再高,也不會對王直有什麼威脅,舉人的官場天花板並不高,出身差,就望輕。

朱祁鈺這麼做是爲了保住王直的身前事,身後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王直是老師爺,自然知道陛下此舉的目的是爲了保他,但他還是搖頭說道:“陛下,左鼎他心狠手辣。”

王直還是要用左鼎,可見其推行反腐抓貪的決心。

楊士奇是怎麼對付和他有小摩擦的王直、王翱、李賢等人?

王直差點被流放,王翱在地方兜兜轉轉二十五年,李賢被趕出京師。

王直這可以說是一片公心了。

“那好。”朱祁鈺點頭說道:“就這三人吧。”

“濟兒的學業怎麼樣?胡尚書老說好,吳敬也說好,王尚書現在也是太子少師,他怎麼樣?”

王直笑着說道:“臣也說好,皇長子朱見濟十分聰慧。”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朱見濟的學問還是不錯的。

朱祁鈺點頭,王直俯首告退。

朱祁鈺看着王直離開,對着興安說道:“你去把左鼎和練綱尋來,朕有話對他們說。”

“是。”興安俯首離開。

職司監察、稽察的科道言官,在澄清吏治、整肅官風方面是有積極作用,也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洪武十六年時,開濟爲刑部尚書,開濟幹了一件常人都想過的事兒,那就是李代桃僵。

開濟收受一死囚家賄銀萬兩,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他還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錢物。

開濟的做法立刻爲獄官所揭發。

開濟與侍郎王希哲、主事王叔徵,三人一起殺死了這名獄官。

監察御史陶垕仲得知了此事開始直言上諫。

刑部尚書開濟聖眷正隆,開濟的妻子郭氏在宮中做女史,是馬皇后跟前的近人。

但是陶垕仲絲毫沒有顧忌,直到把開濟彈劾進了錦衣衛的天牢裡,讓沉冤得雪。

宣德年間,御史顧佐有顧青天,大明包拯之美稱,於大臣貪墨不法,鐵面糾黜,朝綱爲之肅然。

宣德皇帝宴去,顧佐獨木難支,正統元年致仕。

天順不順,天順年間有“酷吏”李綱巡按南畿、浙江,三年內劾去浙江贓吏至四百餘人,最終被罷黜。

還有嘉靖年間,反嚴嵩等人的桑喬、胡汝霖、謝瑜、王曄、沈良才、何維柏、王宗茂、葉經、周冕、吳時來等等風憲言官,後先相繼,一直在彈劾嚴嵩。

在官僚羣體普遍腐敗的惡劣環境下,一些風憲言官,難免不受其影響,屈於權勢、甘爲鷹犬者有之;納賄貪污、徇私枉法者有之;身陷黨爭、朋比伐異者有之。

但是也不乏有剛直無畏、忠於職守、鐵面無私之人,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制定《憲綱事類》以來,風憲言官的隊伍中,也涌現出了一批人。

比如這個左鼎,還有練綱。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左鼎和練綱被宣見。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安。”

“你們配合吏部左侍郎王翱,展開督查反腐抓貪諸事,不得懈怠。”

左鼎和練綱互相看了一眼,有點疑惑,他們還以爲叫他們來,是要說王直的事兒,卻沒想到先接到了吏部的部政。

朱祁鈺示意他們坐下。

“你們最近一直在彈劾王尚書,朕一直沒有回覆你們。”朱祁鈺從頭開始說起了這件事。

左鼎和練綱隸屬於都察院,對吏部的過往並不清楚,郭璡被架空,吏部形同虛設的歷史,他們並不瞭解。

“十…十…十六年?”練綱吞了口唾沫,大明一共才建國八十多年,就有十六年的時間,吏部天官,根本沒有履行職能,這什麼概念?

左鼎是正統七年的進士,他做四川道監察御史是正統八年,那時候楊士奇的兒子已經伏法,楊士奇已經致仕了。

練綱就更不知道了,他只是個舉人。

朱祁鈺繼續說道:“王尚書負責考成法,吏部諸事繁雜,解禎期不法,本身就和王直沒有什麼關係,你們還要做別人手中的刀嗎?”

“配合王尚書把反腐抓貪做好,大功一件。”

左鼎和練綱俯首領命。

兩人走後,興安無奈的說道:“陛下都親自教諭了,他們若是想博名望,就會繼續彈劾,若是真的以爲王尚書不德致仕,就該收收口風了。”

朱祁鈺保過於謙,京師之戰後,有人彈劾于謙,而且不止一個人,朱祁鈺直接在奉天殿跟他們理論了起來。

朱祁鈺也保過胡濙,賀章彈劾胡濙無德,胡濙在得到皇帝的支持後,承認無德,火力全開,把賀章等人罵的狗血淋頭。

他胡濙無德,那羣臣算什麼?小人嗎?

現在朱祁鈺再次保王直,是爲了大明朝的考成法順利推行。

朱祁鈺看着他們離開的背影說道:“但願他們不要自誤吧。”

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寫在十月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
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寫在十月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