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

“陛下深夜造訪,是軍情緊急嗎?”金濂並沒有睡下,他在戶部的衙門加班。

一來是戰事緊張憂心忡忡,但是他前腳領了京營南下平叛,後腳再領了京師防務,又手太長的嫌疑。

二來,就是賬目太多了,他整理了許久,總算是理清楚。

大明的國帑賬目,與其說是糊塗賬,不如說是爛賬,想要弄清楚,實在是太過於困難了。

朱祁鈺將來意說明,他很想知道,永樂皇帝到底是怎麼在窮兵極武的情況下,留下如此龐大的遺產。

金濂愣愣的說道:“內帑有這麼多錢啊。”

“卿也不知道嗎?”朱祁鈺也是一樣呆滯的看着金濂,他們倆兒面面相覷。

本來是來尋找答案,這世上又多了一個迷茫的人。

朱祁鈺和金濂一琢磨,決定一起到大明的內帑,也就是內承運庫看看去。

深夜叩天子門這種事,對於任何一個藩王而言,都是犯忌諱的事,但是朱祁鈺是皇帝,錦衣衛看到這位從來不住皇宮的皇帝之後,立刻打開了午門。

朱祁鈺站在了內承運庫之前,一直以爲內庫只有一個,到了地方,才知道,內庫一共有十個,分別由戶部和工部承建,但是都屬於內庫管理。

分別貯藏金銀、緞匹、寶玉、齒角、羽毛的內承運庫,貯藏硫磺、硝石的廣積庫,貯藏布匹、顏料的甲字庫到貯甲仗戊字庫等等。

而現在他面前的就是內承運庫,大門在吱吱呀呀的聲音中打開,庫內漆黑一片,興安掌燈,將幾盞燈點亮,庫裡有種類似於發黴的味道,但是很快左邊金塊右邊銀塊的格局,出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

二十多萬兩的黃金,三百多萬兩的白銀,還有寶石玉器等物,反射着微弱的燭火燈光,將整個庫內全部點亮。

而長長的貨架上,是一眼看不到頭的陳列物,這些奇珍異寶和象牙都是金銀之外的實物。

至此,朱祁鈺深切的明白了什麼叫做“金碧輝煌”,真的亮瞎眼的金光閃閃。

金濂仔細查驗了一番之後,讓錦衣衛和內承運庫太監,點清了送往彰義門外的銀兩之後,緩緩的退出了內庫大門。

內庫門緩緩合上,金濂的面色反而沉重異常,他俯首說道;“陛下,臣大約想明白了此事,但是此事說來話長,是不是先去彰義門外犒賞三軍?”

“那就邊走邊說。”朱祁鈺倒是不在意談話的地點,他只是想搞清楚朱棣爲什麼那麼有錢這件事。

無論想做什麼,得手裡有錢才行。

“我朝自洪武年間則有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之令。”金濂和朱祁鈺同乘坐一車,前往了彰義門。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彼時張士誠潰敗,逃難南洋,所以太祖皇帝下令片板不得下海,而後則是海盜倭寇肆虐,自此,海禁之事,太祖皇帝三番五次下令海禁。”

金濂嘆息的說道:“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大明不與海外交通,事實上,從洪武年間起,各藩國朝貢不停,那是朝貢之後,我大明十倍賞賜之。”

“但是朝貢之外,則是頻繁的藩國商船攜帶香料等物,與我大明交易,最頻繁的時候,一年朝貢三次五次的都有,比如麻六甲等地,名爲朝貢,實爲商貿。”

朱祁鈺一愣,他其實一直認爲大明的海禁,是處於政治考量。

比如張士誠潰敗,殘餘勢力逃亡南洋,但是他聽到金濂解釋朝貢的時候,才若有所悟。

他不知道自己想的是否正確,繼續說道:“你的意思是,其實南洋各國,一直通過朝貢的方式,和我大明朝廷做貿易嗎?”

“是的。”金濂感慨萬千的說道:“太宗文皇帝七下西洋,其實也是貿易爲主,爲此文皇帝特意成立了市舶司。”

“鄭和帶的水師到了南洋,賣出瓷器、紙張、鐵器、茶葉等等,而買回了豆蔻、沉香、蘇木、胡椒等等,真的是兩頭兒低買高賣,自然是賺的盆滿鉢滿。”

“永樂年間留下這麼多的金銀,也就不奇怪了。”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低聲說道:“那朝臣們天天上書,說下西洋乃是勞民傷財,理應廢除,大明朝廷已經十數年沒有下西洋了。”

金濂從懷裡拿出了一張單子,遞給了朱祁鈺感慨萬千的說道:“這裡有份賬單,陛下請看。”

“在南洋豆蔻五百文一斤,沉香三貫一斤,蘇木五百文一斤,胡椒三百文一斤。”

“到了大明,豆蔻五兩一斤,沉香三十兩一斤,蘇木半兩一錢,胡椒九百文一斤。”

“而大明這邊的民窯瓷器清白花瓷盤五百貫一個,酒海一千五百貫一個。若是無錢,則可用香料來換。”

朱祁鈺默默的看着手中的單子,將單子放到了袖子裡。

“那爲什麼朝臣們還要鼓動加強海禁,不得南下,最後一次大明南下萬里海塘,是在什麼時候?”朱祁鈺仿若是在自問自答。

金濂低聲說道:“宣德五年,先皇帝令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宣揚國威,宣德九年,南京守備太監王景弘帶着蘇門答臘國王的老國王弟弟哈尼者罕,回到京城。”

“當時蘇門答臘國王老邁,哈尼者罕想要兄終弟及,先皇帝令老國王的子嗣繼位。”

“這是最後一次了。”

哦,正統年間徹底停止了南下西洋諸事。

這就是很合理了,朱祁鎮做出什麼來,都不稀奇咧。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看着窗外的月朗星稀,大明最後時候,貌似是窮死的吧。

金濂忽然行了個稽首禮說道:“陛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講。”

金濂其實之前一句焚通州糧,惹得朱祁鈺對他非常不滿,好好的糧食,怎麼能燒掉呢?

雖然後來誤會解除,朱祁鈺沒有拿着這件事說。

但畢竟金濂給新皇帝留下了極差的印象,所以他現在是能少說話就少說話。

“講,無礙。”朱祁鈺點頭說道。

金濂目光如炬的說道:“陛下!鄭和七下西洋,宣揚武功,清理海盜,打通商路!如此龐大的、穩定的、繁榮的海上朝貢體系停止了。”

“但是停止了官營商路之後,我大明豆蔻、沉香、胡椒等物,並沒有飛漲,也沒有供不應求,而是非常穩定。”

“那必然是有人在經營着前人遺澤的商路,居中牟利。”

“太宗文皇帝留下的商路,被人僭越篡奪了,而朝中有人在爲他們說話,阻攔官營商路。”

“而倭寇屢剿屢勝,卻是如同離離草原,春風吹又生,臣以爲這其中必然有所牽連。”

金濂說完之後,便默默的不再說話,官營停止了,那自然是民間商船往來頻繁。

而倭寇大明一直在剿,但是越剿反而越猖獗,站在倭寇背後的到底是什麼人?

這是金濂的提問,而不是彈劾。

這是陛下要思考的問題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太宗文皇帝留下的這條海上商路,並沒有在停止下西洋之後,崩潰掉,而是是一些人吃的滿嘴豬油。”

翻譯翻譯,就是造富神話嘛。

這就簡單極了,朝堂上有人在替這些吃的滿嘴豬油的傢伙說話。

朱祁鈺回頭看了看皇宮,看了看吱吱呀呀關閉的內承運庫,大明最起碼,不可以窮死。

大明皇帝手裡沒有錢,就像是各地的知府、知縣事們,爲了完成稅賦,不得不有求於當地縉紳們,說話自然不硬氣。

爲何大同知府霍瑄能支棱起來?

石亨在大同的時候,補齊了一部分的稅賦,霍瑄當然可以不看縉紳們的臉色。

大明皇帝沒有錢,怎麼可能支棱的起來呢?

朱祁鈺忽然想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爲了兩百萬太倉銀,和朝臣們斷斷續續的吵了五六年的時間,都沒吵贏,最後只拿到了二十萬兩,還被海瑞指着鼻子罵:嘉靖嘉靖,家家乾淨。

朱祁鈺反覆的思考着大明海貿應當如何再次振興。

錢袋子這種事,就像男人的蛋蛋一樣,必須要自己拿着才能安心啊。

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八章 有內鬼!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04章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八章 有內鬼!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04章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