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

朱祁鈺翻開了大誥律,第三篇中記載着一個故事,名叫儒士夏伯啓剁指案。

洪武初年,朱元璋定鼎天下,萬象更新,就讓儒生出來做官。

夏伯啓叔侄二人,就在那個名單之上,但是夏伯啓叔侄二人,不願意給大明做官,否認大明朝的存在,心向前元,但是朝廷的誥命,又不得不遵從。

這叔侄靈光一閃,就剁掉了自己的大拇指,自殘拒不出仕,以示自己的不願屈從之心。

這朱元璋能饒得了他們?

他下令緹騎直接綁了叔侄二人進京,親自審問,最後梟首、籍家。

朱元璋給的罪名是「將以爲朕取天下,非其道也。」

朱元璋主要的罪名是他們心向前元,而不服新朝誥命,嚴刑峻法,目的是以絕狂夫、愚夫仿效之風。

士大夫不爲君用,梟首、籍家,成爲定式。

朱祁鈺其實可以依靠大誥律,強行留下這些丁憂、致仕、去職、祭祖的官員,但是人心都不在了,強留下又有何用?

那時候朱元璋是無人可用,纔會那般做,不那麼做,天下官府半數闕員。

現在大明的官位緊缺,一個坑裡等着三個人,排着隊等着上班,自然沒有必要留下。

他們不幹,有的是人幹。

留下他們,反而成爲了自己朝政施展,掣肘之人。

興安將陛下批覆的十幾本奏疏拿在了手裡,俯首說道:“其實陛下,有些臣子是存了以退爲進的心思,名曰致仕去職,實乃是想要不住官邸罷了。”

朱祁鈺嗤笑一聲說道:“朕殺了顧耀等人,不就是爲了殺雞儆猴嗎?他們還想討價還價?朕這官邸法,從過了年就散出去了消息。”

“朕不反對他們反對,但是他們這些人,有一個能從爲臣之道上,把這事掰扯明白的嗎?”

朱祁鈺之前推行農莊法的時候,就跟朝臣們說了,可以反對,但是要把邏輯講清楚,講明白,而不是爲了反對而反對。

就四點,現象、問題、原因、方案,要實事求是。

可是即便是講宗族禮法那一套的道理,他們也講不明白。

強詞奪理,錦衣衛的緹騎也不是白吃大明皇帝的飯。

說不明白,他們說不出來官邸法、農莊法有哪些不好,所以只能丁憂、致仕、去職、祭祖,既然願意體面的離開,朱祁鈺自然也給他們體面了。

“讓吏部、都察院舉薦,把這些闕員補上,興安,之前不是擬了個名單嗎?給王尚書,讓他擇優錄用。”朱祁鈺對着興安叮囑着諸多事務。

朱祁鈺可是關注着不少的官員,既然有闕員,自然趕緊安排上。

還省得朱祁鈺動手了。

興安笑呵呵的說道:“陛下,有件好事,賢妃千歲也有喜了,皇后千歲大約還有四個月就要生產了。”

“都是好事,按制來說,要在奉天殿前設香案酒果等物具,賜下紵絲、羅、紗、錦、鈔,與百官同樂。”

“這事不急,等到孩子出生以後再說,羣臣日夜懸切此事,若是未能健康出生,反而不美。”

興安俯首說道:“臣領旨,陛下是不是抽空看看畫冊?禮部已經送來很久了,陛下不硃批,這件事又停下了。”

朱祁鈺纔想起來,還有禮部選秀女的畫冊,除了唐雲燕以外,朱祁鈺又圈了幾個,便遞給了興安說道:“一後三夫人,無九嬪,現在已經有了賢妃,只要兩人。你別讓禮部送一大堆過來。”

“臣領旨。”興安接過了畫冊,遞給了等着的小黃門,終於長長的鬆了口氣。

子嗣對於陛下很重要,對於朝臣們來說,也很重要,但是泰安宮密不透風,一後一夫人,都有了身孕,除了太醫院知曉,外廷無人知曉了。

“陛下,工部尚書石璞的奏疏。”興安作爲司禮監提督太監,自然知道陛下最關切什麼。

石景廠,是目前陛下最關注的事,官邸已經投入使用,那是因爲沒有拆毀重建,而是修繕,和石景廠則完全不同。

石景廠現在的投入越來越多了。

朱祁鈺看着石璞的奏疏,眉頭緊皺的說道:“原調動民夫萬餘人營建,現在已經調動了超過五萬民夫,所支糧超過四十萬石,鐵三十四萬斤,石料一十二萬方,木壹五萬料,怨聲盈道,請求革罷。”

鐵三十四萬斤聽起來很多,但其實只有一百七十多噸。主要還是石料用的比較多。

但是依舊在大明各庫的承受範圍之內,這怎麼就請求革罷了呢?

興安嘆息的說道:“這還不算之前跟陛下說的那些,比如西山山道平整、盧溝橋再建、各地道路疏浚、引水渠這些事兒。所耗民力甚廣,臣前幾天去看了一次,正如奏疏中所言。”

興安低着頭,他知道陛下有一股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兒,但是京師去年才死了五十餘萬壯丁,雖然有調備操軍、備倭軍入京,但是依舊是民力枯竭。

若是不死這五十萬壯丁,現在這石景廠早就已經營建周全了。

之前還有運糧至宣府的徭役,還有春耕,這樁樁件件,都是十分消耗民力之事。

朱祁鈺放下了奏疏說道:“最終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啊。”

“臣有罪。”興安一聽,就趕忙請罪,之前陛下反覆叮囑,不要着急,不要做成一鍋夾生飯,但是他還是沒把差事辦好。

朱祁鈺卻搖頭說道:“平身吧,這不怪你,也不怪石璞,昌平侯在宣府時候,叮囑建平伯高遠,若遇強敵,及時請援。”

“你們辦不下來,其實不怪你們。”

興安和石璞辦事不利嗎?

絕不是這樣,是他們這部門的能力實在是有限,才導致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現在缺什麼?”朱祁鈺將奏疏拿在手裡問道。

興安俯首說道:“糧有,地有,但是缺人,要麼延期半年,要麼得加兩萬人。”

缺人?

這的確是個不太好解決的問題,缺錢,朱祁鈺內帑裡有的是錢,缺糧,去年京師之戰打的時間太短了,其實還剩下了一些。

缺人……

朱祁鈺忽然眼前一亮說道:“之前送到了十團營一羣丐籍對吧,他們就負責京營營建之事,這樣好了,這都五六個月了,精巧的活兒幹不了,可以讓工匠們去做,可是這拖拽運搬的活兒,可以交給他們。”

“丐籍約有萬人,然後工期可以再延幾個月。”

“正好,看看於少保說的這幫人進了軍營,是不是就改過自新了。”

興安之所以提這件事,就是爲了請京營能不能加兩萬人,陛下這麼一說,興安點了點頭說道:“陛下這麼一說,臣倒是想起來了,還有這麼一羣人。”

朱祁鈺繼續交代着:“也不能天天白吃大明的米粱當米蟲。”

“讓孫鏜帶着這羣乞兒去一趟吧,讓朕看看成果。”朱祁鈺寫好了調令,示意興安帶着印綬監的太監,拿着調兵火牌到京營。

即便是乞兒組成的工程營,那也是正兒八經的軍籍,相應的流程該有還是有。

孫鏜接到了軍令的時候,正在操練這幫丐軍,他們有自己正式的稱呼,名叫威振營工程營。

現在的大明京營分爲了十二團營。

分別是武奮、武耀、武練、武顯;勇敢、勇果、勇效、勇鼓;威立、威伸、威揚、威振十二團營,每一團營下分設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五軍營主步戰、三千營主騎戰、神機營主火炮。

自從陛下提出了工程營建也是戰鬥力,又送了一堆乞兒進了軍營,這每個團營,增設工兵營便提上了日程。

孫鏜,正式負責主抓工兵營訓練的人。

他手下的乞兒軍,並不是陛下想的萬餘人,而是將近三萬餘人。

大明不在丐籍的乞兒,卻走投無路的無籍乞兒,都被送進了京營之中。

相比較在籍的乞兒,孫鏜更信任那些無籍的乞兒,這些無籍乞兒,多數都是從山外九州逃難入關的百姓。

孫鏜並沒有立刻校場點兵,而是先拿着陛下的手令,到了石景山和石景廠的總辦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確定了具體需要趕工的地方。

石景廠總辦,就是總經督辦,由工部營繕司主事蒯祥兼任,下有各部會辦、協辦、幫辦。

各部主辦,主要由大工匠擔任。

比如徐四七,就是鋼鐵司會辦,專門負責景泰爐的營建和生產;

比如陳慶義是燋炭司督會辦,專門負責燋炭營建和生產;

比如黃旭池任煤井司會辦,專門組織西山煤窯改建和生產。

比如劉毅勇任駕步司會辦,專門負責調度溝通交通運輸等事。

孫鏜要搞清楚,自己需要多少人去鋼鐵司安裝景泰爐,需要多少人去燋炭司砌牆,需要多少人去西山開井掏水,有需要多少人去駕步司平整路面,修橋鋪路。

一趟跑下來,孫鏜滿腦門都是汗,不是累的,而是這算的極其麻煩,他有些地方都算不明白。

他將這件事寫到了奏疏裡,差人送去了講武堂。

京營乃是陛下之脊骨,是可以直接送奏疏到御前,不用經過文淵閣和司禮監。

朱祁鈺拿到了孫鏜的奏疏,已經到了月上柳梢頭之時,隨着汪皇后和杭賢妃,有了身孕,朱祁鈺下班的時間,變得隨心所欲了起來。

他剛準備讓興安熄了燈回泰安宮,卻是接到了孫鏜的奏疏。

孫鏜將自己的調遣寫到了奏疏裡,只不過孫鏜提到了安排生產,卻是算來算去,算不明白的苦惱。

朱祁鈺坐在了桌前,眼神裡閃爍着說道:“朕記得,宮裡有一批太監特別會算賬對吧。”

“有。”興安不明所以的說道。

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推薦幾本書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
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推薦幾本書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九十七章 飛梭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