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內鬼!

于謙聞言,也是面有憂色,他點頭說道:“殿下,確有其事,但是殿下知其一不知其二。”

“富戶、縉紳的南逃,導致百姓們惶惶而不安,可是百姓們那裡能夠長途跋涉至南京去?”

“行千里至少需要備一年的糧食,而且到了南邊,也不是馬上就有傭酬,宅、田、錢、安家,都是負擔,百姓們想逃,也逃不了,只能留下來,唉。”

朱祁鈺認真的品味了下於謙的這番話,遷移成本除了包括路上的盤纏,還要包括在南方的安置費。

這兩筆錢,對於富戶、縉紳算不得什麼,但是對於百姓而言,根本就是天塌了。

“於尚書,體察民情,深知百姓之疾苦,豈是慈厚二字?”他感慨的說道:“剛纔讀到帝範君體第一,即是執政須爲民,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

人是國的前提條件,而國是君王的根本。

所以朱祁鎮當帶路黨,就是刨自己的根基。

“殿下,古書浩渺如海,臣以爲《資治通鑑》不妨一讀。”于謙看着那本《帝範》就是頭大,書是好書,但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也是衆所周知。

朱祁鈺想幹什麼?不言而喻,于謙又不是個傻子。

“資治通鑑?看都不看,孤喜歡這個。”朱祁鈺揚起了手中的《帝範》十分確認的說道。

書房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

這是一輪談判,相當於之前在慈寧宮的談判。

孫太后的條件是儘量保證朱祁鎮活下來,她作爲太后就支持朱祁鈺登基。

而此時朱祁鈺對於謙開出的條件是:想要他當皇帝,他就會殺掉朱祁鎮。

于謙看着朱祁鈺堅持的態度,略微有些嘆氣的說道:“郕王殿下,我這裡有份奏疏,是關於土木堡戰敗的文編,結合兵部的文書。”

朱祁鈺拿過了于謙的奏疏,本應該經過文淵閣再到他手裡的奏疏,就這樣直接的遞給了他這個監國。

這不是于謙不懂規矩,或者有意在破壞規矩。

實乃是他這份奏疏,太過於大逆不道。

【我皇祖于軍職,雖行世襲之制,實寓考選之典;故後之有功者,可以升授。而不才者可以汰減,萬世不易之法也…】

文章從幾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後果,在戰後進行反思總結,很有必要。

但是這件事于謙甚至都不敢讓其他的大學士得知,可見茲事體大。

“武備鬆弛,東勝衛、玉林衛、宣德衛、察罕腦兒衛,天成衛、高山衛,軍額五百至一千,百不村四,只有五六人軍額戍衛?將帥言俱有差遣?”

“都督僉事李謙每戰必稱:敵可盡乎,徒殺吾人耳?”

朱祁鈺有點腦闊疼。

敵人無窮無盡,打仗就是殺我們自己人,這種反戰的論點,擁躉還不少。

于謙認爲土木堡之變之所以兵敗的原因,除了大明出了一個朱祁鎮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備鬆弛。

這一點,在文華殿他就問過一次,于謙以兵部左侍郎的名義上過一道奏疏,說的就是武備鬆弛的事。

當時于謙含含糊糊沒說的那麼明白,這封準備了不知道多久的奏疏裡,卻是詳細的列出了他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好東西啊。

九鎮之地的大同,戰端一啓,首當其衝的要害之地。

衛所軍額百不存四,五百人的軍額只有二十個人,一千軍額只有四五十個人。

于謙在撒謊嗎?朱祁鈺不信。

也先大軍南下在即,他這個行爲,更像是在掀桌子。

“勳戚偷惰不奉詔習騎射,不朝,每早朝皆以病稱休,逢迎賭博之相師,醉醲飽鮮之是尚,忽軍旅之事而不修,玩祖父之功而不恤。”

朱祁鈺看完了奏疏,血壓都上來了,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的眩暈。

他用力的吸了幾口氣,勳戚多爲軍中將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大明武備鬆弛,他有點心理預警,但是完全沒想到已經爛到了這種地步。

軍事素質低下、能力平庸、生活腐化、擅閹幼童、軍紀渙散、謊報大捷、殺良冒功、士氣頹靡、擅自割地、怯懦頹怠、私心自用、兼併土地、私役軍士、貪婪無行,件件樁樁有名有姓,清清楚楚。

都讓他心頭的火越來越旺。

“陰結虜人是啥意思?內應嗎?”朱祁鈺打開了第二本奏疏,這本奏疏朱祁鈺看完直接拍桌而起,咬牙切齒。

【止知貪利以肥家,不思屈節而辱國;於敵情之虛實,略不以聞;禮義之大節,全不暇顧。】

【及回還覆命,又復架捏虛詞,誇大張皇,肆爲欺罔;甚至透漏消息,而陰結虜人,妄報根腳,而希求升賞。】

【以致外番放肆,有輕中國之心,邊境不寧,釀今日之禍。】

郭敬,大同鎮守太監,四朝元老的大太監,遞年爲瓦剌製作火器及鋼羽,走私軍火。

李讓,大同衛指揮,女兒和瓦剌大同王的兒子結親,明面上李讓是大明的人,實際上,他還是瓦剌知院,瓦剌人的好女婿。

王文、施帶兒、喜寧、王喜、小田兒、加失領真等等,都是鐵證如山。

朱祁鈺站起身來,站在窗前,用力的喘着粗氣,他現在一直腦袋嗡嗡的響,那點涵養的功夫早就丟的一乾二淨了。

朱祁鎮作爲皇帝都是帶路黨,他提拔任命的那些人,大差不差,一窩內鬼。

他轉過頭來厲聲說道:“殺!”

朱祁鈺十分確定的說道:“明日讓錦衣衛去大同、宣府把這些人抓到京城來,午門外斬首示衆,孤親自監刑。”

“你不要勸孤,此事無論輕重緩急,必須得辦!”

凡事,都怕個但是,之前于謙就在奉天殿上勸了一次,他直截了當的告訴于謙不要勸。

二鬼子招人恨啊!

這郭敬、喜寧、小田兒這些都是太監,朱祁鈺想不明白,這羣太監爲什麼要幹走私這個行當,裡通外國。

于謙俯首說道:“臣領旨。”

于謙若是真的要說什麼以大局爲重之類的車軲轆話,也不會上這封奏疏了。

朱祁鈺閉目良久吐了口濁氣說道:“其家人同罪拘之,若是查無實罪,統統流放瓊州,永世不得回朝!”

于謙抿了抿嘴脣,沒有反駁,更沒有勸諫,此時乃是戰時,等打完了這一仗,再行勸諫大赦天下也不遲。

如果那個時候,他還記得這羣人。

朱祁鈺很快就發現了其實軍備廢弛和陰結虜人的名單,很大部分的重合在了一起,于謙其實是在說一件事。

第三本奏疏,則是土木堡之變的具體過程,最最重要的就是導致土木堡之禍的主要負責人是誰。

那自然是朱祁鎮的頭號太監,王振了,也只能是他王振,難不成還能是英明神武的大明戰神朱祁鎮不成?!

畢竟皇帝不粘鍋。

但是于謙字裡行間,還是認爲朱祁鎮是第一責任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這已經非常大逆不道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765章 日拱一卒
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765章 日拱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