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

萬曆維新能夠成功,是因爲萬曆維新連儒皮都不要了,全都是法骨、反骨。

儒家講法三代之上、祖宗成法,維新講與時俱進不盲從於先人;儒家講分家就是不孝,所以要耕讀傳家,但維新不允許出現威脅皇權的大家大族,要麼推恩分家,要麼滿門抄斬;

儒家要君王垂拱而治,而萬曆維新,則是威權人物是絕對核心;

儒家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維新講軍功爵名田,講多種晉升體系,講百花齊放,講百家爭鳴;儒家講人情大於法,人治大於法治,而維新講出了文華殿的政策,要堅決執行到底,講律法大於人情。

凌雲翼的兒子把凌雲翼一輩子榮耀用七萬銀賣了,凌雲翼寧願致仕,都要讓皇帝嚴查到底。

皇帝陛下已經非常幸運了,除了他自己本人弘毅之外,文張武戚,文治上有張居正,有龐大的張黨,戎事上有戚繼光,還有一支訓練有素的京營銳卒,水師軍兵,再加上鯨吞海外厚利,才跌跌撞撞走到了現在。

如果是改朝換代之時,自然可以做的更加激烈一些,但是革故鼎新的變法,做到這一步,已經是大明朝廷這個框架的極限了。

前往松江府的御史們,把松江府的學子害慘了,至少從風力輿論上而言,這幾個御史搞出了學子必須軍事訓練的辦法,實在是讓大明士林難以理解,但這條政令,還是在皇帝批准後執行了。

三月份,這十幾位御史回到了京師,被士大夫們堵在了都察院門前,詢問爲何背叛。

而御史的回答非常有趣,爲首的御史只回答了一句:必須要做出改變,否則書院日後只能培養懦夫,而非勇士。

天馬書院,那個被殺的孩子,被欺負了整整數月,直到被打殺的時候,全天馬書院的學子,全都是懦夫,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保護,更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責,所有人都選擇了沉默。

在這些科道言官看來,世間根本沒有冷漠無情,也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私自利,自私,不過都是給自己懦弱找的理由罷了。

如果書院培養的學子,都是這麼軟弱的懦夫,那大明還有什麼希望可言?

御史們沒有過多的解釋,這些士林的士大夫們也不敢跑到皇極門伏闕,請皇帝陛下收回成命,這件事就這樣成爲了丁亥學制的一部分。

士大夫們之所以去堵御史,主要原因還是士大夫們擔心,這個政令從松江府擴大到順天府,他們的孩子也要遭這份罪,很快,士大夫們的擔心應驗了。

順天府和松江府作爲這個政令的試點,一併執行。

京師的紈絝們,都被扔進了京師大營裡,被大將軍和皇帝陛下狠狠操練了一番,操練的章程,已經比銳卒減了許多的訓練量,但這些紈絝們,依舊被訓的哭爹喊娘。

懦弱之舉,絕不姑息!

事實上,直到京師各個學堂的學子們被送到京營之前,朱翊鈞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等到他一上手,對這些學子進行訓練的時候,才察覺到,做的有點晚了,早就該這麼做了。

大明的未來,七八點鐘的太陽們,其懦弱程度,甚至不如一些老學究有勇氣。

老學究偶爾還敢頂撞一下皇帝,說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但這麼做還是有違體統,但這些個學子們,太軟弱了,面對不公,選擇逆來順受,面對不平,選擇熟視無睹,面對不法,選擇冷眼旁觀。

朱翊鈞下旨加練,將訓練量增加到了銳卒地步,並且將第一次訓練,增加到了六個月的時間。

京師這麼大的熱鬧,紅毛番黎牙實不可能不知道,在三月二十四日,黎牙實在皇帝的允許下,作爲鴻臚寺通事,黎牙實帶着一大堆的番夷使者,來到了大明朝的京營,親眼目睹了順天府學子的訓練過程。

回到四夷館的黎牙實,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他思索了良久纔開始寫自己的《大明遊記》。

《大明遊記》是黎牙實的成名鉅作,更新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已經成爲了泰西貴族們最爲追捧的暢銷書,因爲裡面有最真實的大明。

黎牙實鋪開了筆墨紙硯,拿出了御賜的鋼筆,沉思良久纔開始動筆,他先用漢文書寫,再翻譯成爲拉丁文,確保自己的表述正確,他在遊記中寫道:

【大明皇帝擁有一支在道德上可以稱爲聖堂勇士的軍隊,而現在,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似乎找到了一種讓廢物變成聖堂勇士的訓練法。

這比傳說中的鍊金術都要神奇,因爲這些經過了訓練的孩子們,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部分學子,在經受錘鍊之前,只是一塊頑石,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已經變成了璞玉。

八大美德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裡種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就變成了必然。

這六個月的訓練,會成爲他們一生寶貴的財富,這些經驗紮根在他們的記憶裡,最終,會饋贈他們一段與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

正義必勝,從來不是一句謊言。

你可以設想你的上司,從富有道德、信仰堅定、刻板嚴肅且擁有極高軍事素養的基層軍官,變成一個毫無道德、毫無底線、毫無軍事素養的無賴流氓,軍隊的戰鬥力向下急速滑落,就成爲了必然。

追求崇高道德從來都不是一個錯誤。

尊貴的陛下,帶着大明從泥潭中掙脫,通過丁亥學制,對萬曆大變革提出了更高的追求。

可惜的是,眼下的泰西,連一個鬆散的商業聯盟都沒辦法建立,來對抗大明在海洋上的壓力,更不用說,更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

在這個歷史抉擇的十字路口中,所有的泰西人啊,你們難道要輕佻地、盲目地、選擇讓對手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嗎?

這是一個極大的悲哀,但我毫無辦法。】

黎牙實寫完了今天的日記,他的遊記,其實就是他在大明生活的日記,而後精挑細選一番,彙編成冊,他也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好看的,裡面全都是牢騷話。

但大明書坊將他的遊記印刷後,只要抵達泰西,都會被搶購一空,葡萄牙里斯本甚至誕生了抄書的產業,大明刊刻印發的遊記,會在里斯本的工坊裡被大量謄抄,謄抄本流向整個泰西。

甚至僅僅憑藉着這麼一本遊記,他已經被人稱之爲大文學家、舊宗教的終結者、全新時代的開端。

因爲黎牙實在他的遊記裡,寫了許許多多對宗教的批評,講述了中國王權如何戰勝神權。

“京營的訓練辦法,有一種化腐朽爲神奇的能力,但這套訓練辦法,並不適合泰西。”黎牙實已經五十四歲,他已然有些老邁,甚至無能爲力再次環球航行,回到自己的家鄉了。

他很想通過文字,把這個訓練法帶回泰西,訓練辦法是完全公開的,都寫在了紀效新書之中,費利佩本來有意把紀效新書翻譯成拉丁文,但他放棄了,因爲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蓋水土異也。

這種訓練法,是在大明土地上長出來的,想學也是學不會的,有些路終究是要自己去走,自己去探索。

黎牙實翻動着一本雜報,總結了雜報中的內容,寫在了自己的遊記中,這本雜報是《民報》上面刊登了一篇文章,主要是翰林院翰林對龜甲獸骨文的研究。

商王祭祀羌人、牲畜給祖宗,詢問是否有災殃,在早期的甲骨文裡,都是貞人,也就是占卜師向上蒼詢問,但後來的甲骨文,都是商王本人在占卜了,這種變化,算是補足了王權徹底勝利的細節。

在商朝中晚期,王已經控制了占卜的一切解釋權。

黎牙實將這個變遷過程寫到了遊記之中,他不知道這些事兒,會給泰西造成怎麼樣的影響,但是他覺得有用,就寫在了上面。

黎牙實在這裡還專門解釋了一個誤會,他剛到大明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詭異,大明的書籍的質量有點太差了。

至此黎牙實認爲是大明沒有高超的制書工藝,導致書的質量很差。

大明的紙張很薄,而且大明的墨也很便宜,非泰西的油墨。

這完全是個誤會,大明有非常精美的圖書,三經廠印刷的所有《永樂大典簡要本》、《西遊記》等等都十分精美,更遑論皇史宬裡放着的明實錄,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在大明生活了這麼多年,黎牙實終於搞清楚了大明書質量差的原因,爲了大批量製造。

大明紙張做的很薄,這件事可以管中窺豹,看到大明和泰西的不同之處。

紙張做薄,是一種極其高端的技術,是工匠們刻意爲之,因爲大明印刷,都是一面印刷、背面不印、中間摺疊、線裝封訂成書,雕版比活字印刷的成本更低。

泰西的書都可以兩面印刷,對紙張厚度就有要求了,這樣做,成本太貴了。

大明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壓低書的成本,降低雕版、紙張的價格,是爲了降低書的價格,目的是爲了滿足廣大大明人對書籍的普遍需求。

大明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在京師有超過半數人識字,而整個大明,超過了兩成人識字,就連大長篇百回本的小說,都已經成了市井小民的消費品。

識字的人多、讀書人多、書的消費需求大、更加精美同樣更貴的書,顯然無法適用於大明這種環境,而泰西識字的人少,讀書的都是貴人,那自然怎麼精美怎麼來。

而大明皇帝還在通過丁亥學制,擴大識字率。

黎牙實的遊記,在大明並不是特別的暢銷,但大明皇帝喜歡看他的遊記,主要原因是黎牙實可以提供一個‘友邦驚詫’的糾錯機制,畢竟大明作爲天朝上國,好面子的很,被友邦揪着不放的事兒,總會有些變化。

門裡丟人也就罷了,要是被黎牙實寫到了遊記裡,怕是丟人丟到了國際上。

朱翊鈞看完了黎牙實最新篇的遊記,總覺得黎牙實變了,他不再編排笑話了,其實皇帝心裡很清楚,黎牙實不是江郎才盡,沒有能力編了,而是不敢編了,不是怕皇帝的雷霆之怒,是怕皇帝的臣子撕了他。

“他越來越膽小了。”朱翊鈞合上了遊記,搖頭說道。

黎牙實甚至不敢批評大明當下存在的問題了,而是以歌功頌德爲主,他已經失去了年輕時候的勇氣。

“陛下,沙阿特使送來了一份奏疏,是蒙兀兒國儲君、在大明留過學的薩利姆的奏疏。”馮保將另外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面前。

薩利姆是阿克巴最出息的兒子,薩利姆等不及繼位,發動了對阿克巴的叛亂,阿克巴忍了,把他送到了大明留學,在學成之後,阿克巴召回了薩利姆繼續做王儲。

薩利姆經常寫信到大明,偶爾也以太子的身份,呈送奏疏給皇帝陛下,講一下蒙兀兒國的一些風土人情。

阿克巴最近在籌謀打回阿富汗,而薩利姆接到了一份任務,打擊一個蒙兀兒國的教派,這個教派名叫圖基教。

圖基教崇拜毀滅之神溼婆的妻子,迦梨女神,認爲按照迦梨女神的意志行事,可以維持世界善惡的平衡。薩利姆之所以要剿滅這個圖基教,是因爲這個教的宗教核心理念是殺人。

其基本教義是:壞人要殺,是爲了阻止壞人做壞事;好人要殺,是爲了防止好人變成壞人;自己也要殺,才能轉世成爲婆羅門,成爲剎帝利。

“即便是以蒙兀兒國的包容,他們自己都受不了這個圖基教了,因爲自這個圖基教誕生至今的兩百年時間裡,已經制造了不下兩百萬人的殺孽,這可都是種植園裡種棉花的勞力。”馮保解釋了下這個圖基教爲何是邪祟。

包容,已經是馮保最客氣的說法了,他沒有直接說糞坑,已經是很尊重蒙兀兒國了。

以殺人爲根本目的的教會,甚至比極樂教還要匪夷所思。

至少極樂教追求的是享樂,是放棄一切責任,自我享樂,站在極度自我的角度上,還能理解其中邏輯,而這個圖基教,所有的行爲主張,都是圍繞着殺人進行的,邏輯讓人無法理解了。

“不僅殺,這個圖基教還吃人。”朱翊鈞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鐵青。

在他看來,這個圖基教比極樂教還邪性的多,這個圖基教殺了人之後,還吃人,認爲吃人可以增加法力,法力增加到一定地步,就自殺轉生。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也就罷了,連自己也要殺?

這教派實在是有點過於邪性了。

薩利姆在大明接受了四年時間的教育,作爲儲君,他實在是受不了這個圖基教,發兵討伐烏德地區,僅僅一戰,就俘虜了對方的教主貝拉姆斯。

這個貝拉姆斯在短短十年內,就親手謀殺了931名受害者,男女老少全都不放過,薩利姆在烏德城這個地方,吊死了貝拉姆斯的全家,立足於烏德城,對整個烏德地區展開了清掃。

朱翊鈞無法理解,大受震撼,並且回覆了一百多字,祝賀薩利姆旗開得勝,當然也叮囑他小心一些極端教徒亡命刺殺。

倭國的極樂教雖然仍然氾濫成災,但已經有了衰敗的景象,從草創到盛極一時,再到由盛而衰,僅僅維持了十五年的輝煌時間,就已經遭到了廣泛反對。

而根據薩利姆的描述,這個圖基教,逞兇足足兩百年,還是薩利姆動心起念,爲了繼位立功,收拾了這個邪祟,否則會繼續逞兇下去。

這其實也佐證了,大明文化對周圍的影響,還是有正面效果的,中國對周圍的開拓,的確稱得上是教化、王化。

至少在中國文化影響範圍內,這種邪祟,還是上不得檯面,無法引起廣泛認同。

張居正的清黨還在持續,而且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浙江右佈政蔡國珍、山東左參政段和義,河南彰德知府劉懷恕、常州府知府張養性等一干一十六員知府以上大官,被張居正主持的清黨查辦。

重則如同王篆革罷官身、褫奪功名,輕則也是連降三級的下場。

這裡面最讓人驚訝的有兩個案子。

山東左參政段和義,此人是這次清黨中,唯一一個要被斬首示衆之人。

段和義是蘇州府崑山縣民籍,萬曆元年,應天府鄉試第十八名,會試第八十一名,萬曆二年二甲進士,在李樂的引薦下,在萬曆五年拜入全楚會館門下,萬曆五年補廣東惠州府推官,萬曆九年任惠州府知府,萬曆十二年遷山東任山東按察副使。

本來,清黨之風,沒有吹到段和義的頭上,段和義在濟南府養了三個外室,這其中一個外室姓柳,她的弟弟是個舉人,在山東博平縣做知縣。

張居正要清黨,這個風聲傳到了濟南府,這名柳氏外室,就開始對段和義步步緊逼。

柳氏的籌碼是段和義貪腐的證據,而柳氏的訴求,也只是讓段和義給自己一個妾室的名分,畢竟柳氏給段和義生了兩個兒子。

段和義爲了防止自己被查辦,答應了柳氏的請求。

但柳氏一看段和義答應,就立刻開始了變本加厲,要求段和義安排他的弟弟,更進一步。

段和義以風頭正緊爲由,拒絕了柳氏的請求,柳氏又拿出段和義貪腐證據說事,惹得段和義煩不勝煩,段和義就指派自己的家丁,讓柳氏姐弟,永遠閉嘴。

本來,段和義的意思是把謀殺現場改爲自殺,再加上段和義在山東位高權重,此案定性極其簡單。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段和義的下屬的確謀殺了柳氏和他的弟弟,但做法是:當街爆炸!

當這個案子直達天聽的時候,所有的廷臣都被震驚了,指使他人直接將外室在省城首府的鬧市,當街炸碎。

這幾個字分開廷臣們都認識,串聯在一起,一時間,讓廷臣都有些手足無措和迷茫,這案子怎麼看都覺得離譜,但就這麼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了。

一共十六斤的炸藥,在濟南府的大街上,轟然爆炸,柳氏和他弟弟當街被炸死,而八名轎伕早已知曉,躲避及時,毫髮無損,但街邊的一名無辜百姓被炸死,兩名百姓受傷。

段和義的下屬:已經完美完成任務,柳氏和她的弟弟永遠閉嘴了。

段和義:?

能說是下屬辦事不利?這下屬辦事可太得力了!直接屍骨無存。

因爲性質過於惡劣,必然要嚴加懲處,就這樣,段和義成了清黨之中,唯一一個被斬首的官員了,而且是加急辦理。

段和義表達了厭煩和讓人閉嘴的想法,師爺眉頭緊鎖要爲老爺分憂,但又不想背這個鍋,指派時候語焉不詳,家丁以爲老爺要立威,那自然是怎麼動靜大怎麼來。

的確這是個偶發性的意外,因爲下屬過分執行導致,和容城縣青馬橋案有着相似性,但這個意外,是段和義指使,那他自然必死無疑。

另外一個離譜的則是常州府知府張養性,這個人有個奇怪的愛好,那就是殺豬。

有人投其所好,在常州府專門爲知府弄了個養豬場,而這位知府,還不喜歡殺小豬,喜歡殺大豬,在他履任的五年期間,一共殺了600頭豬,人稱屠夫張。

殺豬非常麻煩,要抓、捆、殺、放血、褪毛、開膛破肚、掏下水,整理所有肉,整個過程要持續一個時辰左右,爲了高效殺豬,屠夫張發明了流水線作業,將殺豬流程降低到了兩刻鐘內。

而且因爲殺豬又快又好,這個豬場,還成爲了整個蘇鬆常揚應天五府地區,最大的宰豬場。

他愛好殺豬和他童年經歷有關,他小時候家裡窮,吃不起肉,最喜歡看屠夫殺豬,總是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殺豬,這樣就有吃不完的肉了。

一朝權在手,便把兒時夢實現。

緹騎們原來不信,專門找了頭豬,擺開了場地讓他殺,當場就把緹騎們給鎮住了!

張養性只用一把殺豬刀,行雲流水的滑動,一刻鐘,就把一頭近二百斤的豬,分解成爲了可售狀態,肥肉、瘦肉、肋骨、骨頭等等,甚至連豬下水都分好了,庖丁解牛也不過如此了。

他倒臺倒不是殺豬,而是貪了七萬兩銀子,這裡面大概有四萬多銀,都是實在推脫不掉的人情,最後的處罰也不過是革罷官身,如果日後缺少循吏,還有起復的可能。

但殺豬這事兒,讓人津津樂道。

皇帝倒是對殺豬這件事,沒有過多的訓斥,畢竟皇帝本人就不務正業,皇帝倒是覺得這張養性,人還不錯的,心裡煩悶,就把所有的不如意,都發泄到了豬身上,沒有折騰下屬。

這兩個案子,可謂是讓人驚掉下巴,大開眼界!

讓朱翊鈞比較欣慰的是,整個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過對抗調查的事兒,畢竟上次兵發容城,鬧出的動靜太大了,讓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否決了對抗這個選擇。

在張居正刀刃向內的同時,應天、松江陪都之爭,進入了白熾化的階段,應天府的奏疏一波接着一波,對駐蹕松江府之事,表達了最強烈的反對。

而松江府則一句也不迴應,悶頭修黃埔行宮,甚至連六部衙門都修好了,方便陛下帶人駐蹕,每次上奏都是彙報工程進度,今天修了幾間房,明天修了多少畝的湖,後天要種多少樹。

甚至松江府衙門,還在行宮,專門修了個皇史宬,把永樂大典和精校抄本放到了行宮皇史宬的石宮之內。

順天府有的,松江府要有,而且要更好。

最重要的是濟南到揚州的馳道,會再次提前三個月完工,在十月份開始試運行,保證皇帝陛下明年南巡松江府,可以直接坐着馳道到揚州,乘船直接到松江。

只要陛下到了,應天府就是說再多的理由,都改變不了這個既定事實。

“不用爭了,就松江府了。”坐在龍椅上的朱翊鈞,看完了應天府所有的奏疏,這些人講的都很有道理,理由都很充分,但朱翊鈞還是做了決策。

“臣等遵旨。”張居正等朝臣們聽出了聖意已決後,帶着羣臣見禮,算是把這件事徹底敲定了下來。

朱翊鈞開口說道:“諸位,朕有個好消息,通和宮金庫修建完成了,內閣首輔、格物院院長、京營總兵官、戶部尚書各一把,按制,四把鑰匙都在,則開庫放入黃金,通和宮黃金只進不出。”

“萬曆十五年起,歷五年,通和宮金庫儲蓄黃金六百萬兩。”

“還有個壞消息,朕打算,從今年起,持續五年不放寶鈔,收回所有放出的黃金寶鈔。”

大司徒張學顏聽到前一個消息,面色一喜,聽到後一個消息,聽說不再發行新的寶鈔,立刻面色鉅變,他恨不得立刻罷免了皇帝!

皇帝,你究竟知不知道,你在幹什麼!

張學顏立刻出班俯首說道:“陛下堯仁蕩蕩,舜德巍巍,聽八方理萬機,每事躬親而不懈,濟世安民,臣斗膽詢問,爲何驟然停發寶鈔之事?萬民飢渴苦於錢荒,實乃重事要務,不敢隱而求主之所好,伏乞陛下聖明燭照,訓示機宜。”

“你看,你又急,且聽朕說完。”朱翊鈞倒是沒有覺得冒犯,張學顏作爲戶部尚書,掌天下財柄,寶鈔這事兒,是朝廷補充流動性不足的重要手段,現在突然說停發,甚至一停就是五年之久,張學顏問清楚,是職責所在。

停發寶鈔的想法,是朱翊鈞三思而後行的結果。

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
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