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

申時行從小寄人籬下,寄人籬下的生活,全都是辛酸和苦楚,他的舅舅對他好,但是他舅舅家的人就不一定了,可他還是考中了狀元,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所以申時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充滿善意的,這種善意,讓他對付這些個組建了還鄉匪團的鄉賢縉紳,有點束手束腳。

但侯於趙不一樣,侯於趙考中進士就開始和人逆行,到了遼東更是直面賊酋。

破壞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田畝,把辛苦了一年的糧食全部搶走,侯於趙對這些強盜的態度,就只有一個,把賊酋種到土裡堆肥。

侯於趙前往浙江還田,他就會把這些破壞農業生產的人,從大明人的身份中剝離出來,將其當做賊酋看待,這樣身份一變,要處置起來,就非常簡單了。

一個大明,皆爲王臣。不服王化、不遵王命,那就不是王臣,那就是敵人,這種略顯古怪的思維邏輯,是侯於趙長期在邊方主持還田後,養成的思維定式,雖然怪異,但非常合理,而且非常有利於還田。

申時行在浙江主持還田,總是想着這是自己人,要有律法,要有妥協,要明白他們的訴求,但組建還鄉匪團的鄉賢縉紳,已經是敵人了。

內部矛盾轉化爲敵我矛盾的時候,就非常簡單清晰明瞭。

朱翊鈞和沈一貫溝通了下甘肅育種之事,甘肅育種的情況好過朱翊鈞的預期,現在已經形成了大明農學院開發新的農作物,而甘肅種田負責將種苗擴大,最終順着馳道,向腹地擴散的路徑,這個路徑非常重要。

而隴開馳道的修建,無疑會加速這種擴散的速度。

隴開馳道已經修了整整四年,部分路段已經開通,但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車頭不足,小型化、高馬力、高效率的蒸汽機還是太少了,不僅僅是生產的不夠用,而且分配上也不夠用,若不是上海縣鐵馬廠順利投產,朝廷減少了鐵馬分配對江南地區的傾斜,內地對鐵馬的缺口更大。

“寧遠侯已經抵達了嘉峪關,沈侍郎覺得寧遠侯能夠復刻遼東開拓之事嗎?”朱翊鈞說起了李成樑赴任關西七衛。

“寧遠…侯當然可以,雖然西域略顯貧瘠,但開拓的馳道修到了哈密衛,有馳道開拓就不是問題。”沈一貫回答的時候有點磕磕絆絆,不是沈一貫對李成樑沒信心,而是身份問題。

李成樑是寧遠伯,不是寧遠侯,李成樑因爲當街殺人被削了一級爵位,但陛下似乎忘記了。

朱翊鈞真的忘記了嗎?當然不是,因爲復爵的聖旨已經寫好了。

李如鬆從倭國歸來,就會詔告天下,李成樑連自家的客兵一個都不少,都帶往了西域,李成樑從來沒有失去過聖眷,也沒失去過爵位,連印綬監都沒有刻新章。

沈一貫非常看好李成樑,但他不想跟李成樑搭檔,這個人出了名的怪脾氣,和誰都尿不到一個壺裡,這麼多年,也就侯於趙這個怪脾氣能和李成樑好好相處,到了西域,李成樑就如同脫了繮的野馬,遭殃的是西域諸番。

“王侍郎還想回山東嗎?”朱翊鈞笑着詢問王一鶚的想法。

王一鶚十分確定的說道:“回稟陛下,若是能回去自然是極好的,這眼看着該種海帶了,海帶的鮮美是鮮鹽,上海那邊正在培育菌羣,發酵鮮鹽,臣這事兒還沒辦完,總怕功虧一簣。”

王一鶚的身體入了京師,但他的魂兒還在山東的海田鹽場。

“那王侍郎也回不去,廷議已經做了決定。”朱翊鈞笑意盎然的說道:“山東朕會留心的。”

“臣遵旨。”王一鶚再俯首領命,反抗不了,胳膊擰不過大腿。

他在京師,也能爲山東百姓的利益奔波,比如再修幾條馳道,增加幾個海防巡檢,對膠州灣進行再開發,最好能打造一個北方最強港口出來,這麼大的北方就這麼一個不凍港,只要好好經營,山東窮不了。

三位新入朝的大臣離開了文華殿後,朱翊鈞才細細讀起了東征記,越看越不對勁兒。

“咦,先生居然埋伏了朕這麼久!”朱翊鈞看完之後,笑着搖了搖頭。

東征九勝,每一篇的開頭,都是皇帝的聖旨,有些時候把一些事前後順序調換一下,就截然不同,朱翊鈞已經見識過很多次。

這一次禮部把皇帝聖旨放在前面,長篇大論,搞得好像他朱翊鈞開了順風耳和千里眼一樣,總是能對戰場做出關鍵性的指示,意義重大。

關鍵是這裡面很多聖旨,都是馬後炮,就是仗打完了,皇帝肯定前線戰果的聖旨。

這裡面多數的聖旨,都是內閣草擬的。

大明皇帝親自寫的聖旨多數都是俗文,文縐縐的大部分都是內閣草擬,司禮監修改謄抄,最後皇帝落印。

聖旨這種公文,哪有皇帝親自寫的。

所以,從大明軍入朝之前,張居正已經開始準備了。

“高拱、楊博、王崇古等人,輸得不冤,草蛇灰線,朕都沒想到先生這個謀劃。”朱翊鈞沒有做出要修改的批示,恩情敘事他不贊同,但他也不會反對,要不然戚繼光這些將領不好自處。

大明之前之所以沒有贏學,是因爲功高震主的魔咒始終困擾着這片土地,要構建基於事實的贏學,那麼就要再把皇帝捧高高,否則天下人只知戚帥不知皇帝,那是要出大事的。

既然要宣傳東征九勝和遠征健兒,那得讓皇帝也撈到名聲,而戚帥等將帥,在皇帝英明的領導下,完成了東征。

朱翊鈞不提倡,是自己不會推動這種恩情敘事,但局勢需要,他會配合。

“陛下,醒神豆漿。”馮保端來了一杯茶笑着說道:“黔國公送來的,說是咖啡磨出來的,加了奶,也加了糖,極爲美味。”

咖啡豆是豆,黃豆也是豆,豆漿是黃豆磨出來的,醒神豆漿就是咖啡磨出來的豆漿。

“還行。”朱翊鈞其實比較喜歡明前龍井,但爲了支持雲南農業發展,他將雲南十三畝地,劃爲了貢田,田裡長的咖啡都是貢品,如此一來,皇帝都喜歡喝,那總有人願意嚐嚐味兒。

皇帝愛喝、貢品、母樹等等一系列的故事,一下子就講起來了。

雲南已經把故事講的非常完美了,這個故事已經傳開了。

說是陛下最心愛的王皇后生病,百醫無效,藥石難治,雲南學子龍起雷入京趕考,將攜帶的咖啡送到了解刳院,沒想到,皇后飲後,鳳體漸安,皇帝大喜過望,遂劃了一片地爲貢田。

故事講得好,產業發展自然飛快,茶是世界性商品,咖啡仔細培育、擴產,也會變成世界性商品,每多一種世界性商品,就能多弄點白銀,填丁亥學制這個無底洞。

很多東西的暢銷,不是它這個東西有多好,有多少技術,而是故事講得好,只要把故事講的極爲玄妙,相信的人越多,賣的就越好,當然,一旦故事的核心開始崩塌時,這個故事不再有人相信,也會泥沙俱下。

“陛下,其實菸草也可以成爲世界性的商品,它很有潛力。”馮保提醒陛下,大明朝廷專營的菸草生意,厚利,而且產量很大,生產簡單,推而廣之,把故事講好,未嘗不可以成爲世界性商品。

“這個呂宋總督府和舊港總督府,已經在推動了。”朱翊鈞沒有否定,菸草的危害還是很大的,但現在這年景,很多人根本活不到危害發作的時候。

新世界富饒銀礦的礦工,壽命的中位數是十六歲,而大明南洋種植園的倭奴壽命中位數是二十九歲。

“綏遠布政使忠順夫人上了道謝恩的奏疏。”馮保將一本奏疏攤開在了陛下面前,這本奏疏是三娘子自己寫的,她的文言文水平甚至不如蒙童,通篇大白話。

大明最近幾年,沒有繼續對綏遠進行政策傾斜,這份謝恩的奏疏,有些莫名其妙,就是三娘子配合朝廷,在綏遠推行恩情敘事,也要以事實爲依據,而不是虛妄虛構,那不是勝,那是飾勝。

“嘖嘖。”朱翊鈞看完了奏疏,才知道三娘子爲何突然謝恩了,這真的是恩情,不折不扣,基於事實。

山東鹽場製作了一大批鹽磚,這些鹽磚多數都是鹽場無法售賣的邊角料,這些鹽磚就是三娘子謝恩的內容。

在大明沒有收復綏遠的時候,綏遠長期缺鹽,人都沒有鹽吃,那草原人餵養的牲畜,就更沒有鹽吃了,人不吃鹽會渾身沒勁,會頭昏眼花,動物不吃鹽甚至連吃草都費勁兒,就會死。

在山東鹽磚成批量送往綏遠之前,草原人會把尿液收集起來,倒在食槽上,綏遠牲畜的鹽分來源,就是舔這些食槽,放牧時,一些個牛羊走丟了也不用怕,因爲它們只要不被捕獵者殺死,會自己回來,因爲野外是沒有鹽分可以獲取的。

就這,也就家養的動物能舔食槽,野外的動物想舔一口,門兒都沒有。

一些野狼會趁着主人家不在,舔這些食槽。

而現在草原上的牲畜,終於舔上鹽磚了。

食鹽的匱乏,造成了綏遠草場惡化,沒有充足的鹽分,動物會死,所以放牧人只能讓牲畜繁衍,更多的牲畜,還沒到出欄的時候,就已經死了,這造成了水草資源的極大浪費,最終無限的惡性循環,讓草場荒漠化,日子更加辛苦。

而山東鹽磚從宣府運送到歸化城,而後從歸化城散向畜牧場,解決了這個惡性的循環。

從三娘子的奏疏來看,人真的是一種很奢侈的動物,人的任何分泌物都含有鹽分,唾液、汗液、排泄物等等,而且人類還擁有十分發達的汗腺系統,用鹽去換取散熱,解決持續運動體溫升高的問題,這也是人類最原始的捕獵方式,追逐。

但動物大多數沒有汗腺,不會把寶貴的鹽分,排出體外。

三娘子在奏疏裡說,小時候,她在瓦剌和林生活,那時候那邊的孩子放牧,撒尿的時候,牛羊會把那一片區域,連土都吃下。

綏遠是非常適合恩情敘事的,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沒有陛下的王化,牲畜還在舔食槽、吃土補充鹽分。

朱翊鈞硃批了三娘子的奏疏,寫了數百字,回答了一些三娘子十分關切的問題,三娘子奏疏不僅僅是皇帝的恩情還不完,還詢問羽絨的生產製造。

經濟羈縻的繩索,越是千絲萬縷的勾連在一起,大明和草原才能徹底和解,密不可分。

大明仍然不能解決批量生產的問題,羽毛和絨毛的分離實在是困難,產絨量實在是有些低迷,而且雜質很多,羽毛和絨毛混合,簡單縫製的衣被,味道非常難聞,而且出羽毛的問題非常嚴重。

永定毛呢廠的織娘們集思廣益,發明了幾種,縱橫交錯的絎縫技法和螺旋技法,解決了部分問題,但羽、絨分離還是一個難關。

這個問題正在得到解決,格物院博士爲了這件事頭疼了好久,黃子復有一次到農學院見到了大司農徐貞明,徐貞明提出了一個解決思路,那就是農戶家裡的穀風車。

穀風車在旋轉的時候,產生很高的風壓,打開風門就可以把雜草、秕穀等物吹出去,糧食從出口滑出。

黃子復看到了希望,第一架鐵木提絨車已經有了原型,格物院博士們還在加班加點的進行機械設計,對進毛門、風鼓、毛刷和板門加以改進,力爭在年底之前,讓第一臺可用的提絨車量產。

如果能將羽、絨分離,就能擺脫手工生產的效率過低,由全手工到半機械,再到全機械,一旦提絨車大規模量產,羽絨產業就會欣欣向榮。

而第一批五百隻的渡渡鳥種鳥,已經準備送往綏遠,渡渡鳥不會飛,它有點胖,翅膀退化,人不養它,它自己就要滅絕了。

渡渡鳥是先天家禽聖體。

經過培育、食物充足、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渡渡鳥一年可以產蛋80枚,有高繁殖能力,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比例高、能消化多種食物不挑食、溫順容易管理等等優點,羽、絨產量和大鵝不相上下。

“這極樂教徒總是能整出一點讓人出人意料的東西,來噁心人。”朱翊鈞看完了一篇來自長崎的奏疏,一臉的嫌棄。

極樂教構建出一個十分可怕的故事,叫做《慕光夫人》,歌頌的是愛情,是完全虛構。

大明駐大阪灣守備千戶所的一名軍兵,叫鄭宏,人高馬大,英俊瀟灑,長期駐紮在京都,和京都著名藝妓慕光夫人,相識相戀。

這個叫鄭宏的軍兵,對這場婚姻並不認真,只是爲了玩樂。

而慕光夫人卻深深的愛上了鄭宏,兩個人在京都的小屋裡,度過了短暫而甜蜜的時光。

三年後,鄭宏任期滿,離開了京都回到了浙江,再也沒有聯繫過慕光夫人。

而慕光夫人依舊忠貞的苦苦等待着鄭宏的到來,並且將他們的孩子撫養起來。

慕光夫人堅持等待着,她期盼着鄭宏會回到京都來再續前緣,拒絕了許多的人的追求。

慕光夫人最終沒有等到鄭宏,而是等到了一封信,由大阪灣守備千戶所轉交給她,內容是鄭宏已經結婚,並且要帶走孩子。

慕光夫人在極度震驚和絕望之中,將孩子交給了大阪灣守備千戶,並且用鄭宏留下給她自保的火銃。自殺在了他們的小屋之中,留下了遺書:

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死亡比無恥更高。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搞得大阪灣守備千戶所進行了自查,這是嚴重違背軍例的,當然要自查,自查發現,千戶所發現沒有一個叫鄭宏的人。

很快,自查就擴展到了整個長崎總督府,長崎總督府牙兵裡,沒有一個叫鄭宏的軍兵,連相似發音的都沒有。

大明軍兵多窮苦出身,名字起的都是那種趙老七、陳大壯、劉鼻、張眉、狗剩這類的名字,入伍之後改的名字,都是三個字爲主,畢竟要儘量避免重名。

最終,長崎總督府找到了這個鄭宏,此人乃是浙江海商,當寧波府衙找到鄭宏覈實情況的時候,鄭宏一臉迷茫,他根本不知道慕光夫人,想了很久之後,才記起來,曾經到倭國做生意的時候,和這個慕光夫人有過一面之緣,甚至沒有露水情緣。

這個故事之所以影響如此廣泛,甚至驚動了長崎總督府,並且送到了皇帝的面前,完全是因爲它完全不符合大明人做事的風格,都有孩子了,哪怕帶回去做個妾室,也不可能這麼不負責任,一走了之。

最重要的是,大明軍正在向倭國的礦區駐軍,不僅僅是石見銀山,如果大明軍在倭國駐軍,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不負責任到了這種地步,大明軍還如何履行職能,保護陛下的礦區呢?

所以要進行全面的核實,最終證僞。

“陛下,這個故事,完美符合萬宗伯的蠻夷常勝說。”馮保看了半天,由衷的說道。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額,這慕光夫人人都死了,極樂教徒怎麼贏?它就是歌頌愛情,這慕光夫人,也沒有得到愛情,連命都丟了。”

馮保點在了故事的結尾,說道:“陛下,極樂教徒的彼岸,就在大明,而非神國,慕光夫人雖然死了,但是她的孩子成爲了大明人,此一勝!”

朱翊鈞完全無法理解搖頭說道:“勝個屁!沒孃的孩兒,誰來管?那不是人人欺負嗎?生不如死,贏在哪兒?”

馮保趕忙說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第一勝,就贏在慕光夫人的孩子,替她抵達了彼岸,也算是到達了。”

陛下這種大丈夫,確實很難理解這種堪稱怪誕的教徒邏輯。

王謙問張居正,人最怕的是什麼,張居正立刻馬上回答說:壯志難酬,這是張居正的真實想法,而陛下就是這樣的大丈夫,馮保從不懷疑,陛下爲了萬曆維新的成功,連命都捨得。

合一衆在西山宜城侯府襲殺張居正,皇帝披堅執銳,手刃兇徒七人,因爲那時候,萬曆維新的核心還是張居正,那時候張居正死了,羽翼尚未豐滿的陛下,根本撐不起來萬曆維新。

大明修的是基於現實的大乘贏學,蠻夷修的是基於虛妄敘事的小乘贏學,大明皇帝能理解才奇怪。

“荒誕。”朱翊鈞嘴角抽動了下,連連搖頭,邏輯上說得通,但他根本理解不了,孩子連娘都沒了,還是個串兒,就是真的進了大明,也是生不如死的下場。

馮保繼續說道:“陛下,慕光夫人是一個卑賤的倭人,但她的孩子,是個高貴的大明人,這就是身份上的飛躍,這個故事裡,慕光夫人拒絕了那麼多的追求者,不乏倭國公卿和大名,慕光夫人能拒絕,就因爲她有一個守備千戶所的孩子。”

“慕光夫人實現了身份的飛躍,她甚至可以無視公卿和大名,爲鄭宏堅守終身。”

“這給極樂教徒提供了一種身份飛躍的道路,爲極樂教徒的第二勝,能給教徒切實可行通往彼岸的路徑,這種教派的蠱惑性,可窺一斑。”

佛、回回、天主、新教都提供不了活着的時候,通往彼岸的路,但極樂教找到了!

朱翊鈞又看了一遍故事的全文,發現馮保說這個第二勝,是真的,比如在平壤,一些獲得大明身份的頑童,讓沒有獲得大明身份的孩子下跪。

“這麼一個故事,還能兩勝?”朱翊鈞歎爲觀止,對蠻夷常勝說有了新的理解,這玩意兒,確實難纏,這都能贏。

馮保也是十分感慨的說道:“陛下,這其中還有第三勝,正是這最後一句,飛蛾善拂燈,慕光夫人的自殺,就是整個故事最大的昇華,她殉道了。”

朱翊鈞大感驚奇的問道:“什麼道?被人當傻子一樣的玩弄,替別人養了孩子,然後最後落得個自殺的下場,連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好活下去,這是什麼道?畜生道嗎?”

“愛情。”馮保十分確信的說道:“極樂教是十分詭異的,教徒要對父母、親朋、好友一切一切的關係進行完全的割捨,可人活着,總不能什麼感情都不存在吧,所以就會將愛情崇高。”

“這就是第三勝,愛情變成可以捨棄其餘一切情感的至高存在,並將其合理化後,爲愛情一道殉道,以生命爲代價的獻祭,去追求愛情,才顯得如此的悲壯,才值得如此的歌頌。”

朱翊鈞回憶起了兩篇文章,漢代的《孔雀東南飛》和東晉的《梁祝》,這兩個故事也是關於愛情,也都是殉情,可這兩篇的故事是極爲合理的。

孔雀東南飛裡的焦仲卿、劉蘭芝被迫分離,約定黃泉相見,雙雙自殺,彼此並未辜負;

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山伯求娶不得憂鬱病逝,祝英臺投入墓室,化爲了彩蝶。

歌頌愛情當然沒問題,你愛我、我愛你,這纔是愛情。因爲種種阻力,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這是殉情。

慕光夫人這個故事裡,朱翊鈞完全沒看到這個鄭宏有愛這個名詞,他只看到了動詞。

“難以理解。”朱翊鈞思考片刻,最終選擇了妥協,理解不了就不理解了。

馮保嘖嘖稱奇的說道:“這三勝,纔是極樂教徒對這個故事如此傳唱的緣故,而且陛下,這個故事可能會換着花樣的傳唱下去。”

馮保之所以可以理解,是因爲他沒有世俗的慾望,他可以以旁觀者的心態去看這個問題,再結合所學,立刻察覺到了這個故事如此廣爲流傳的原因。

而且只要大明還在不斷的開拓,類似的醜陋故事,會換着花樣,時不時冒出來,噁心下大明。

“下章長崎總督府,嚴格設限,禁止一切極樂教徒流出倭國,這玩意兒,太邪性了,比織田信長收到的朝鮮戰報還邪門。”朱翊鈞選擇了嚴厲打擊。

長崎總督府有一個問題本,每一個倭人都會被詢問問題,就是條件概率的應用,二十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問題,就能把極樂教徒篩選出來。

防止極樂教外溢,就是長崎總督府的職責之一。

大明在積極籌備大明軍凱旋禮儀,朱翊鈞要在三月初三,前往天津州塘沽港,親自迎接大軍凱旋,天子親自迎接,是符合大明傳統禮法的,而且是禮部尚書牽頭請皇帝前往。

五禮軍禮之中的降階郊勞。

天子命將領率兵出征,要推下車輪是出征禮,而大將凱旋,皇帝親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勞,叫做降階郊勞,要築郊勞臺,以示恩榮。

皇帝親自率領百官出迎是很重要的戰爭,一般情況是君使卿勞之,就是皇帝派個官員前往迎接。

如果打了敗仗回來,叫做師不功、軍有憂,皇帝也要着喪服喪冠,悼念死去軍兵慰問傷員(吊死問傷)。

入朝抗倭、東征九勝,毫無疑問是大明國朝的大事,符合請皇帝親自出迎的規格。

這件事重要性,甚至壓住了二月要進行的科舉。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648章 杭州羅木營鬧餉兵變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648章 杭州羅木營鬧餉兵變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