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

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

倭寇想不明白,戚繼光都已經是大明最強的大名了,爲何還沒有提刀上洛,進入京師,把皇帝架起來,自己做幕府將軍,所以,毛利輝元、羽柴秀吉、加藤清正、黑田長政這些人,希望和戚繼光談一談。

勸戚繼光調轉槍口。

倭國總是如此,喜歡以己度人,自己要提刀上洛,就覺得戚繼光也要如此。

樑夢龍是文官,李佑恭是大璫,而且是陛下的陪練,這樣一來,即便是談一談,就不是戚繼光和倭寇偷偷接觸,這是正大光明的公務。

談判的地點自然是在開城,而不是漢城,大明將領不會深入險地,給倭寇這種機會,當然倭寇也沒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夢,而是派遣了使者來到了大明帳中。

倭國使者名叫戶田勝隆,在姬路城投奔羽柴秀吉,而後成爲了羽柴秀吉手下的四天王之一,因爲作戰英勇,受封伊予國喜多郡大洲城城主兩萬石,倭國採用的石高制,這兩萬石即是俸祿,也是兵役,一萬石封地,通常能收五千石稅賦,額員兵役兩千。

但因爲種種原因,其實一萬石大約只能領兵役八百,因爲一個軍兵,不參加征戰半農半軍,一年也要消耗糧食六石,要是征戰,只會更多,一萬石的封地,只有五千石的稅賦,養八百員已經捉襟見肘了。

戶田勝隆作爲城主名田主,一年能收一萬石的稅賦,可以養一千五百名左右的足輕、武士。

戶田勝隆揹着一個很奇怪的赤色披風,倭國將這種披風,叫做母衣,是用竹製骨架把紅布撐成一個球,這個球是身份的象徵,而且在實戰中,有防流矢的作用,策馬奔馳時候,母衣會撐起來,就像是一個蝸牛揹着一個蝸牛殼一樣,看起來有些滑稽。

大明真的很難理解,這玩意兒除了成爲累贅之外,似乎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這代表着戶田勝隆是赤母衣衆出身,是穿梭在戰場上的傳令兵,他帶着七個這樣的騎卒,趕到了臨津江,因爲有母衣存在,大明軍就知道,這些人是來和談,所以沒有放銃擊殺,在馬山館,大明軍派了一百騎,送他們過江至開城城下。

戚繼光、樑夢龍、李佑恭答應和談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讓倭寇把在朝鮮南四道抓到的墩臺遠侯,送回大明來,墩臺遠侯在敵後,要聯繫朝鮮義軍,要蒐集情報。

戶田勝隆在開城城下下馬,這一路行來,讓戶田勝隆的面色凝重無比,開城是前線,這裡本該沒有那麼多的百姓,但這一路上,戶田勝隆看到了正在修建的橋樑、道路,而道路兩旁的田野,種滿了莊稼,開城甚至沒有耽誤夏種。

這代表着,朝鮮人都相信,大明天兵在,倭寇就不能進犯,這裡從戰區,再次變成了家園,所以願意回來。

這種相信,代表着大明軍在此地的征戰,不是和倭寇一樣的客場作戰,要知道漢城周圍的農田,沒人敢耕種,甚至漢城周圍的朝鮮人已經逃得七七八八。

經過了極爲繁瑣的檢查後,戶田勝隆帶着三名武士,進入了壽昌宮,戶田勝隆看到了一個新修的宮殿,雖然還沒建好,但已經掛上了牌子:通和殿。

通和殿的鼎工大建,主要是大明軍爲了收攏流民敗兵,營造了一些石灰、鐵冶所和磚窯等官廠,爲了防止這些官廠沒活幹,弄了這麼個大興土木的東西,來養着官廠起步,這算是當初營造北京作爲都城的經驗,想要恢復一個地方的活力,需要一些投資。

通和殿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連泰西的紅毛番都會拍的馬屁。

戶田勝隆進門,看着坐在正中間的戚繼光,伸出手,瞪着眼,大聲說道:“戚繼光,你投降吧!”

此言一出,大帳之內的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這倭國使者,這是沒睡醒,還是失心瘋?大家都在前線,戰場啥局勢,都是一清二楚,跑到大明軍中軍大帳,讓奉國公戚繼光投降?

真自信還是得看倭寇。

“額…”戚繼光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爲這話過於抽象了,以致於他無法回答。

“你若是來投,你我合兵一處,打到京城去,奪了那皇帝的鳥位,豈不美哉?”戶田勝隆很清楚自己發言十分逆天,但這就是他的策略,通過逆天的發言,掌握談判的主動權。

戚繼光好奇的問道:“哦?打到京城去,奪了陛下的皇位之後呢?我有何等好處?”

戶田勝隆十分確信的說道:“自然是做關白帳下一字並肩王!”

戚繼光看向了樑夢龍、李佑恭,三個人面面相覷,然後鬨然大笑了起來,李佑恭甚至笑的前俯後仰,直到咳嗽起來,才扶着座椅的扶手停下。

戚繼光指着自己說道:“我好好的大明武勳之首不做,去當了那賣國賊人,然後就爲了一個一字並肩王嗎?我可是奉國公,大明大將軍,戎事上,陛下幾乎把所有的事兒,都交給了我。”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若是戚帥要做皇帝,也未嘗不可,我等奉戚帥爲君!”戶田勝隆見狀,立刻說道。

“哦,原來是離間計啊。”戚繼光笑了笑,明白了戶田勝隆爲什麼發表如此逆天的言論。

就是之前戚繼光不肯見倭使的理由,他擔心離間計,這頭倭寇使勁兒,那頭朝中賤儒鼓譟他戚繼光有自立的想法,大明軍就麻煩大了,賤儒猛於虎,流言可殺人。

離間計,當然好用,但是放在戚繼光和陛下這邊,有點不大適用。

賤儒並不打算配合,即便是征戰在外,賤儒們對戚繼光的事兒,也是忌諱莫深,能不談就不談。

戚繼光兩鬢已經斑白,他靠在椅背上,滿是回憶的說道:“萬曆元年,我在喜峰口埋伏了土蠻汗,抓了董狐狸的侄子,殺了董狐狸四千多人,那時,我入京領賞,陛下封我遷安伯,歲祿八百石。”

“連元輔都不知道陛下要封我爲伯爵,重領京營,孤兒寡母、主少國疑,外姓大將領京師重兵在側臥之榻。”

“陛下做了,那時候,陛下大概就只有這麼高,死犟死犟的,正逼着緹帥朱希孝操練武功。”

戚繼光那時候還能拉得動虎力弓,還能打得過李如鬆,還能策馬奔馳數百里,現在的他,坐車的時間,多於騎馬了,老了就是老了。

其實戚繼光很清楚,那時候,陛下把命抵給了他,換大明振武,換可能的未來。

強軍就在京師,那趙匡胤黃袍加身,又不是沒有發生過,提攜玉龍爲君死,很有可能變成提攜玉龍清君側,軍隊是最直觀的暴力。

戚繼光露出了個笑容,非常燦爛,就像陛下的笑容一樣的明媚。

他繼續說道:“後來啊,朱希孝病逝,我開始教陛下武藝,陛下那時候還很胖,就像現在這麼熱的天,站在武功房裡習武,從來不偷懶,汗如雨下,汗成股成股的往下流。”

“我帶了四十多年兵了,就沒見過不偷懶的兵,都是人,偷懶是人的天性。”

“每次出征,陛下都要到北大營送行,還要效古禮推車輪,京營在外征戰,陛下會向前線寫信,不是聖旨也不是敕喻,就是信,跟我說京師的事兒,陛下說被賤儒給欺負了。”

“等我怒氣沖天回到京師,才發現,根本就是陛下在欺負賤儒,那些個賤儒根本辯不過陛下。”

“我是個武夫,比較簡單,人活着,無外乎忠義二字。”

戚繼光說的比較平淡,可這壽昌宮中軍大帳裡,每個人都很清楚,戚繼光和陛下的情誼,可不僅僅是君臣那麼的簡單,陛下沒有任何對不起戚繼光的地方,戚繼光要是倒戈,真的打到了京師,坐上了皇位,也沒人認可他。

“你的離間計很好,但對我沒用。”戚繼光坐直了身子,十分確信的說道,他相信陛下,一如陛下相信他。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說了,你也不會明白。”樑夢龍笑着說道:“還是說點有用的東西吧。”

樑夢龍作爲文官,站在他的立場上,他不希望看到皇帝和戚帥火併,這要是火併起來,陛下和戚帥如何不知道,但是賤儒一定死,所以就是再賤的賤儒,也不敢談,這個真的不能胡說八道。

當有人指責你打算造反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實力造反,那就沒人會指責了。

“我帶來了七個條件。”戶田勝隆精心準備了一個大活兒,可就像是光着腳,直接踢在了石頭上,疼的他齜牙咧嘴,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我看看。”戚繼光拿起了書信,看了片刻,將書信遞給了樑夢龍說道:“倭寇素來自大,樑總督,莫要生氣。”

樑夢龍只看了一眼,拍桌而起,指着戶田勝隆的鼻子,厲聲說道:“簡直是豈有此理!爾何不以溺自照!”

“居然敢提出這等條件,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無父無君,禽獸也!”

何不以溺自照的意思就是爲何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樣子,居然敢跟大明提這樣的條件!

樑夢龍是個讀書人,他平日裡從不說髒話,這樣直截了當的罵,是斯文掃地。

樑夢龍生氣了,這還是戚繼光提醒過他,這些倭寇素來自大,有了一定心理準備,但仍然是被氣的七竅冒煙。

羽柴秀吉送來的和談條件一共有七條:明皇帝之女入倭國爲天皇皇后;沿海設立五個倭館通商貿易;開城以南四道,就是從開城到釜山,割讓給倭國;朝鮮王室、文武兩班等交還倭國;朝鮮賠償倭國五百萬銀助軍旅之費;朝鮮爲倭國世藩,大明准許朝鮮脫藩;

就第一條樑夢龍就已經氣的找不到北了,這七條一條比一條過分!

“簡直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來人!將其拉出去,大卸八塊!”樑夢龍真的是氣急攻心,雙眼通紅,怒氣沖天的說道。

“樑總督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戚繼光看着戶田勝隆笑着說道:“這是激將法?你膽子還挺大。”

“激將法…”樑夢龍有些懊惱。

明知道這些倭寇歹毒的很,居然還中計了!

大明在等天時,仁川從海上不好拿,就等臨津江結了冰從地面拿,只要這麼拖下去,急的是倭寇,城池對大明而言,是沒有用的,大明有一百二十門十五斤火炮,如果陳璘樂意,把船上的三十斤艦炮拆下來攻城,倭寇根本擋不住。

大明軍清楚,倭寇其實也很清楚。

所以倭寇用激將法,激起大明軍的憤怒,讓大明軍進退失據,激起大明皇帝的憤怒,讓大明皇帝嚴旨催促,好讓戰爭發生在對自己有利的天時地利之下。

樑夢龍一個讀書人,都中計了。

計策是極好的,但是戚繼光打出了一張無懈可擊,搞得戶田勝隆有點尷尬了。

“我這都一把年紀了,兩鬢都白了,你來激怒我,好像不太行的樣子。”戚繼光看向了李如鬆說道:“李總兵,你性情最是易怒,這等激將法,對你最是有效,切記日後在憤怒的時候,想起今天的事兒。”

“我記下了。”李如鬆趕忙說道,他剛纔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勁兒,但憤怒已經將他的理智衝擊的搖搖欲墜,他本來打算請戰,但還是忍住了,因爲不對勁就是不對勁兒。

現在,戚繼光的叮囑,就像是烙印一樣的刻在了他的心裡。

戚繼光頗爲欣慰的說道:“李總兵,你是要做大將軍的,若是易怒輕佻,恐怕難當大任,但這些年,這些問題,你應對的很好。”

“跟着戚帥十四年,總是要學點東西,否則我爹要打斷我的腿了。”李如鬆趕緊說道。

戚繼光的表情充斥着玩味,看着戶田勝隆說道:“你提出的條件,大明根本不可能答應,所以是激將法,那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這就是我們的條件!”戶田勝隆大聲的說道。

戚繼光一攤手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倭寇已經狂妄到接連戰敗的情況下,還要大明低頭?你捫心自問,你覺得你們配嗎?倭國配大明低頭嗎?”

戚繼光從實力地位出發同倭寇討論這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倭寇不配大明低頭。

“欺人太甚!”戶田勝隆面色通紅,彷彿是被戚繼光這一句話給氣的失去了理智一樣,他厲聲說道:“戚帥,大明固然強橫,但我們倭人也不是吃素的!閣下如此羞辱使者,等着我們發動進攻吧!好教戚帥知道厲害!”

“哦。”戚繼光平靜的回答道:“送客吧。”

“哼!願來日戚帥被斬於馬下之時,還能如此淡定!”戶田勝隆被這一句平靜的回答,弄得更加破防!

因爲戚繼光對他的戰書,非常的蔑視,很明顯,戚繼光從骨子裡就看不起倭寇。

戚繼光也沒辦法看得起倭寇,他身高近七尺,這個戶田勝隆不足五尺,跳起來還打不到戚繼光的膝蓋,戚繼光坐着也只能低着頭看。

這個年頭的倭寇,真的非常矮小。

戶田勝隆看戚繼光不理他,一甩袖子,氣呼呼的走了。

戚繼光等到戶田勝隆走後,站在堪輿圖前,看了片刻,拿起了指揮杆,點在了義州的位置說道:“這纔是關鍵。”

“義州在我們的腹地。”陳大成提醒戚繼光,義州現在完全在大明的手裡,義州怎麼會是這一戰的關鍵呢?

戚繼光又點了點義州說道:“這個戶田勝隆一進門,就讓我投降,然後說共襄大業,這是離間計,見離間不成,立刻提出了大明根本不可能答應的條件,這是激將法,無論我們是否會被激將法所刺激,剛纔他的那番話,也是這次他來的最終目的,讓我們誤以爲開城纔是主戰場。”

“如果我是倭寇,面對線列陣的火槍隊,我唯一能夠取勝的關鍵,就是燒燬大明的糧倉,而義州就是我們的糧倉。”

戚繼光作戰最喜歡左右互搏,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敵人,面對大明軍應該如何取勝,每次這樣換位思考之後,對方的每一步動作的目的,就非常清楚了。

“他還能飛過開城、平壤跑去義州燒我們的糧倉?”陳大成面色十分疑惑。

戚繼光嘆了口氣說道:“李昖。”

“倭寇應該是和李昖聯繫上了,只要馬山館、臨津、開城這邊打起來,趁着大明軍無暇顧及,李昖、朝鮮宗室、文武兩班、中人,一定會帶着花郎作亂,只要把大明的火藥、糧草給點了,仁川漢城防線,壓力就會小很多。”

朝鮮王室因爲糟糕的表現,威望大跌,但跟着王室一起逃跑的文武兩班、中人、花郎們,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一旦大明在朝鮮戰場上取得絕對的勝利,朝鮮王室被廢除就成爲了絕對的定局。

李昖甘心,朝鮮宗室、文武兩班也不會甘心,他們一定會動用所有一切能夠動用的手段,來阻止大明獲得徹底的勝利,哪怕是李昖跑到倭國的京都去參洛,哪怕李昖改名源昖,也在所不惜。

“離間、激將、聲東擊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還是個連環計。”李如鬆眉頭緊蹙的說道。

顯然,這一切都是倭寇計劃好的,只要大明接收了那幾個墩臺遠侯,大明作爲天朝上國,大明軍作爲王者之師,就一定會答應談一談。

這一套的連環計,虛虛實實,讓人防不勝防。

“機關算盡吶,我回義州吧。”祖承訓主動請命,他帶兩個遼騎營回義州,一共六千人,防範可能發生的變故。

戚繼光搖頭說道:“你帶兩個遼營前往平壤,把義州留給李舜臣,平壤仍有火藥輜重,足夠三個月使用,保住平壤,就保住了前線所需。”

李如鬆立刻說道:“把義州留給李舜臣,這是不是有點不妥,的確,李舜臣打斷了李昖一條腿,但這要是苦肉計,來博取大明信任,李舜臣配合李昖一起作亂,如何是好?”

“義州不能丟,不如我一個騎營回到義州,或者讓馬林、趙吉帶一個騎營回到義州,以防有變。”

義州是大明的橋頭堡,一旦丟了,大明就沒辦法獲得從天津州來的糧草了。

“騎營要留在正面,倭寇想佯攻就能佯攻?是否佯攻,他們說了不算,戰場上,我們說了算!只要我們在正面,擊潰敵軍,仁川守軍就不得不馳援漢城,這就是仁川登陸的時機。”戚繼光點在了仁川的位置。

兵敗如山倒,倭寇要火中取栗,對大明的糧草念念不忘,那就給他,大明直撲仁川,奪下仁川也能從海上獲得補給。

“拿下仁川嗎?”李如鬆眼前一亮,戚繼光將計就計,把佯攻變成決戰,一切都變得合理了起來。

義州真的丟了,只要正面打贏了,一切都好說,即便是正面輸了,後方也輸了,四萬京營、兩萬遼營,打個朝鮮廢王,極爲輕鬆。

大不了再來一遍就是。

王如龍眼神閃爍着興奮的光芒說道:“他們平日裡躲在臨津江、仁川、漢城這個王八殼子裡不肯出來,這下伸出腦袋來,就要給他剁了!”

仁川就是烏龜殼最硬的地方,地利優勢下,大明真的很難在天時不在的時候,以較小的代價收復漢城。

戚繼光的將令如同流水一樣的佈置了下去,十個步營開始調動,祖承訓開始向平壤移動,而大明源源不斷的情報,送到了壽昌宮內,確定了戚繼光的判斷完全正確。

“這個李昖!”樑夢龍攥緊了拳頭,狠狠的錘在了桌上。

根據義州、平壤抓捕的一些零零散散的間諜,確定了文武兩班最近的確在醞釀着一個大行動,最終讓事情一錘定音的證物,是在平壤查獲,李昖的一份血詔,李昖和倭寇歃血爲盟。

這份盟書,居然是在漢城就寫好的。

根據被捕的朝鮮商人交代,倭寇對燒燬大明糧草,念念不忘。

戚繼光翻動着塘報說道:“李昖還在漢城的時候,就已經跟倭寇開始聯繫了,最開始是小西行長,後來是加藤清正,而朝鮮文武兩班,以柳成龍爲首,居然打着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想法,誰贏了就幫誰。”

“不給大明軍提供糧草,就是朝鮮文武兩班的平衡之道,削弱大明軍的實力,其心可誅。”

李昖的行爲,在鬥爭卷裡可以找到解釋,統治階級會用盡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甚至包括對族羣的背叛,在泰西近百餘年的殖民歷史,被反覆證明。

站着死,給自己的統治地位畫上一個圓滿句號,少之又少。

“現在看起來有點來不及了,李舜臣背叛與否,戰場上,以實力說話。”戚繼光收起了塘報,四十年征戰生涯告訴他,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無功。

戚繼光離開了中軍大帳,做着戰前的準備,義州的事兒,只能留給駐地守軍和李舜臣了。

“報!”一個快騎衝到了義州州衙,馬匹上滴着血,顯然是快騎爲了趕路,用匕首驅趕已經疲憊不堪的馬匹繼續奔跑,在快騎翻身下馬之後,馬匹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地上,吐了幾口鮮血,無法再動彈了。

“將軍,快報!”騎卒是個朝鮮人,他將一個火漆封好的信筒遞給了李舜臣後,用力的咳嗽了兩聲,無力的軟在了地上。

“將軍,信…”騎卒說完這話,就閉上了眼睛,露出了一個釋然的笑容,輕輕抽動了兩下後,他就再沒了動靜。

李舜臣這纔看到,騎卒身上扎着兩支斷箭,一支在腿上,一支在背上,能撐到這裡,已經是這名騎卒的極限了。

好在,信送到了。

李舜臣顧不上騎卒,他打開了書信,面色鉅變,抓着箭筒的手,都在抖動。

“來人,傳令各營參將到帳議事!”李舜臣就等了半炷香,他看着缺了一小半的座位,知道他們不會來了。

李舜臣面色冷厲的說道:“廢王李昖勾結倭寇!證據確鑿,意欲在今日日落之後,攻佔義州,燒燬大明儲備糧草火藥!”

“元均!”

“末將在!”

“帶人立刻關閉所有城門!沒有軍令,不得進出!”

“是!”

“李億祺!”

“末將在!”

“立刻全程搜捕文武兩班中人,不可放過任何一人!”

“末將領命!”

……

李舜臣從收到快報,再到軍隊調動,只用了兩刻鐘,但在軍隊開始調動的時候,火藥庫的方向傳來了震天的轟鳴聲,證明不甘心失去權勢的文武兩班,提前開始了行動。

“殺!”

喊殺聲充斥着整個義州城,亂戰開始了。

從日暮一直殺到了第二日的正午,李舜臣才滿臉是血,拖着疲憊的身體,看着已經被包圍的李昖、柳成龍等人,他滿是疲憊,直接坐在了地上,敵人已經沒有抵抗之力了。

殺了一晚上的李舜臣,已經有些麻木,但他依舊滿是不解,用極爲沙啞的聲音,低聲問道:“爲什麼。”

他拔高了聲音,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吼道:“爲什麼!你是朝鮮的王啊!”

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
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