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

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

申時行要做的,朱翊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爲在泰西搞大航海貿易、殖民全世界的時候,他們搞過一段時間的歐洲中心論,宣稱歐洲纔是世界的中心。

爲了讓歐洲中心論能夠成立,歐洲人用盡了全力撒謊。

比如用墨卡託投影繪製的英格蘭地圖,甚至比印度還要大,而且這種地圖在英格蘭持續了兩百多年,最終英格蘭從日不落帝國滑落之後,英格蘭人才知道,原來英格蘭本島,真的很小很小。

歐洲的面積並不大,甚至可以稱之爲世界邊緣,但在歐洲中心論的風力輿論下,歐洲是一整片的大陸,而人口衆多、面積更廣的印度,卻只配一個次大陸的名頭。

歐洲中心論是總綱常,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就不斷的把文藝復興的種種成果,牽強附會到古羅馬、古希臘的身上,以此來證明自己作爲中心歷史淵源。

在英格蘭殖民世界,列強瓜分全球的時代裡,從歐洲中心論,擴展到了例外論。

例外論,就是一切的歷史規律,對歐洲人而言,都是可以例外的,他們不會衰弱,不會滅亡,即便是歷經再殘酷的戰爭,依舊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

他們用中心、常勝、例外論這三樣神器,來證明歐洲的崛起是因爲理性、制度、精神、文化、技術、地理,乃至種族的特殊性、唯一性。

正是因爲這種特殊性和唯一性,代表他們不會犯錯,不會輸,會一直贏下去,頗有一些‘朕與凡殊’的味道。

中心、常勝、例外,三種遞進的理論,最終,歐洲自我神話爲了世界的統治階級,通過殖民的方式,傳遞給了全世界。

申時行已經非常謙虛了,華夷之辯只是一種文化上的區分,沒有把夷人開除人籍,大明中心論,還是基於事實敘事,是要建設大明爲真正的世界中心,並且保持這一地位。

而歐洲中心論、例外論興盛的時間裡,任何土著對於歐洲人而言,都是學會了使用工具的猴子,甚至要發表種種論文來論證並非同一物種。

沈鯉將寫好的奏疏遞給了皇帝,關於如何建立大明中心論,禮部已經做了完整的規劃,分爲了文化、經濟、軍事、宗教、政治等多方面進行。

比如在文化上,從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大明小說,遴選足夠優秀的文學作品,編纂成冊,進行雅信達的翻譯,並且附錄漢文。

尤其是大明小說,作爲文化輸出的源頭,禮部觀察到,在這個年代裡,小說最容易傳播,是文化的最好載體,一部神魔小說《西遊記》就夠所有人着迷了。

倭國癡迷於《三國演義》,甚至把武將單挑視爲作戰方式,創造出了‘一騎討’這種古怪的戰爭方式。

除此之外,就是將《永樂大典簡要卷》進行翻譯,刊行天下。

簡要本只有三十二卷,這三十二卷並不涉及到任何技術的細節,只要販售到世界各地,奠定其權威性,文化的規訓就開始了。

任何讀到這本書的人,都會對書中生活方式心生嚮往,茶、瓷器、絲綢的流行,就是基於這種嚮往。

沈鯉十分確切的說道:“要大規模刊行,奠定永樂大典簡要本的權威,簡要本里記錄的纔是唯一正確,大明說它對,錯也是對,大明說它錯,對也是錯。”

“我們已經有了足夠多的通事,打算翻譯成拉丁文和波斯文,販售到世界各地。”

比如在經濟上,則是制定大明的標準,大明認可的纔是好的,纔是對的。

制定大明標準,依託於大明龐大、而且先進的生產力去制定標準,那麼哪怕日後有人迎頭趕上,也需要在大明的框架下進行。

小到鐵鍋的大小、厚度、飲茶、飲咖啡的器具、茶磚大小;

大到馳道、馬車的寬度、遠洋船的尺寸、火力配置等等方方面面。

大明制定的標準對大明而言一定是最合適的,而其他人就只能去適應,無論多麼彆扭不適,最終在環境中,被不斷的馴化。

因爲不遵從標準,商品生產出來,也不會被人所接受。

軍事上主要是明館制度,明館要維持足夠的武力,保護大明文化、商貨的暢通無阻,大明水師、環球船隊要不斷的展現自己的武力,來保證明館的安全;

宗教上主要是依託於大光明教,來傳播、神話大明,大明要對大光明教進行一定程度的支持,那些個簡陋的經文、不太規範的拉丁文書寫方式、不完整的教義,大明都要提供一些幫助,讓它擁有足夠的韌性,在泰西地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朱翊鈞看完了沈鯉的奏疏,眉頭緊蹙的問道:“大光明教講的是矛盾說,那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天擇論、人擇論呢?這些不翻譯嗎?”

如此詳盡的計劃中,卻缺少了大明大思辨的成果,只有一個矛盾說,還是藉着大光明教的殼兒在傳播。

“這個暫且不翻譯的好。”沈鯉表示,不是禮部忘了,而是真的好東西,禮部不會真的往外輸出,真正的好東西是不會流通的。

比如永樂大典賣的是簡易本,而不是全本,大光明教的教義核心理念基於矛盾說,但教義不是矛盾說。

階級論這種東西,黎牙實的確翻譯成了拉丁文,送回泰西后,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被費利佩直接束之高閣了,根本不允許它們隨意傳播,大明都怕的東西,費利佩當然更怕。

大明人口更多、領土更寬廣、有縱深,依舊無法承受階級論第三卷的衝擊,只在有限範圍內傳播,何況連泰西都搞不定的西班牙了,西班牙的政治穩定性,遠低於大明。

西班牙連大明司禮監、文淵閣、六部、朝廷地方條條塊塊、科舉遴選政務官事務官等等都學不明白,階級論了,這根本不是眼下泰西能夠接受的東西。

“禮部想的更加周全些,朕很認可,朕倒是有些異想天開了,倒是忘了南橘北枳的道理。”朱翊鈞點頭說道:“禮部議定就是,那這件事要花費多少錢呢?”

“前期不到百萬銀,後面是要賺錢的。”沈鯉十分直白的說道:“賠錢的買賣沒人幹,規訓之後,還是要靠着貨物賺回來的。”

“也就是大明一旦脫實向虛,大明中心論,就毫無意義了,對吧。”朱翊鈞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沈鯉立刻說道:“陛下聖明,維持大明中心論的銀子,一定要要靠商品賺回來,因爲商品是中心論的重要支撐,一旦商品賺不回來,那代表着商品出了問題,中心論就成了講故事。”

“故事講得再動聽,大家拿到東西后,察覺不是那樣,就會祛魅。”

“馴化和宗教極爲類似,是不斷的自我欺騙,如果眼見爲實,和教條不同,就會產生懷疑。”

無論是大明常勝說還是大明中心論,本身都是講故事,是一種敘事,一旦事實不存在了,敘事就會瓦解崩塌,這就是申時行的根本目的,他要的是大明成爲真正的文化、經濟、軍事、政治、科技中心。

“陛下這其實也是祖宗成法,朝貢,貢者,從下獻上之稱。”沈鯉補充了自己最後的觀點,誰反對這兩樣,誰就是在反對祖宗成法,大明中心論,就是朝貢體系的終極形態。

歷史長了,什麼都能歷史裡翻出舊例來,堵得士大夫們啞口無言,反對祖宗成法,可不是誰都能擔得起這個罪名的,在大明反對祖宗成法,和在泰西反對神一樣,是非常危險的。

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初春的沙塵裹着驢蹄聲,漫過永定門,通惠河兩岸的柳樹,剛吐出米粒大的新芽,永定門大街人頭攢動,車水馬龍,騾車、驢車、馬車在永定門前排成了長蛇,一眼看不到盡頭。

之所以如此擁擠,是最後一批入京趕考的學子到了。

這裡面有一人名叫袁可立,來自河南歸德府睢州,他是萬曆十六年歸德府的舉人,今年二十七歲,其他入京的學子,最少有一架騾車,但袁可立沒有。

他是軍戶,家裡窮,生活窘迫,但父親見他讀書有天分,還是供他讀書。

袁可立手裡拿着一個紙條,這是父親給他的地址,是父親在京師的熟人,也是當年的同窗,更是袁可立要拜的座師,袁可立的書箱考籃,裡放着一袋四十多斤的小米,再加上書箱裡的筆墨紙硯生活用品,格外沉重。

就這樣日頭偏西,袁可立終於找到了自己要找的地方。

袁可立站在門前,整理了下衣服,撣了撣身上的塵土,看着闊門,有點不敢上前,這門頭過於闊綽了些,高門深宅,和他的打扮格格不入。

父親當年的舊友,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友誼了,這些年來往書信一共就三封,還是袁可立考中了舉人之後。

他有點擔心,自己這麼貿然闖入,會被人趕出來,他想了想,還是從書箱裡拿出了拜帖,走到了門房,將拜帖遞了進去,而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在太陽完全落山,再不走就要撞上宵禁的時候,袁可立有些焦急,揹着沉重的書箱,向着門房走去,詢問今日是否可以見到。

“去去去,這天色已晚,陸公日暮不見客,你明日再來。”門房十分不耐煩的揮着手,把袁可立趕走了。

袁可立還想再說,但還是離開了這高門深宅,他回頭看了眼,嘆了口氣,得找落腳處了。

門房看着袁可立離開的背影,啐了一口,惡狠狠的說道:“哪裡來的鄉巴佬,還要到我陸府蹭吃蹭喝,拿封拜帖就想見,還要拜師?”

“窮鬼。”

家貧無從至書以觀,這句話就是袁可立的真實生活,小時候抄書手凍了,都不敢懈怠,《送東陽馬生序》這一篇勸學文章裡的每一句話,袁可立都能感同身受。

很小的時候,袁可立就知道什麼叫人情冷暖。

他聳了聳肩膀上的書箱,在日暮風沙裡,向着豫館而去。

豫館是河南在京士大夫、富商巨賈營造,專門爲河南考生行些方便,後來因爲高拱倒臺,豫館一段時間裡,門雀可羅,沒人敢去,直到高拱死後,陛下給了諡號,這算是原諒了高拱,豫館纔算是有了人氣。

袁可立走着走着,發現自己迷路了…京師太大了,他手裡的地圖太老了,他又不捨得花錢,沒有在永定門買一張新的京師堪輿圖,京師這些年一直在修路,道路很多已經變了。

雖然地圖只要十五文,但是十五文能吃一頓飯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袁可立就揣着六兩銀子,還是父親多年積蓄才攢下來的。

就這樣,七拐八拐,袁可立走着走着,走到了全楚會館。

全楚會館和全晉會館緊鄰,但豫館在另外一個方向,可是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五城兵馬司的校尉帶着軍兵上街,四處宣告宵禁,再有一刻鐘,就是宵禁時刻,無論如何都走不到豫館了。

袁可立立刻有些驚慌,若是犯禁被抓,那這會試也不必考了。

他病急亂投醫,就把拜帖投到了全楚會館門前,全楚會館門房,接了拜帖,告訴袁可立這裡是楚館,不便接納,袁可立請門房行個方便,宵禁將至。

門房也有點慌,二十三日,是陛下每月到全楚會館蹭飯的日子,這眼看着陛下馬上要離開了,這要是撞見,少不得問責,門房說了兩句後,不敢多吵。

“說好了一日就一日,明日就走,不要多說話,不要被人發現。”門房小心叮囑着,可門房話還沒說完,袁可立就被兩名緹騎,給摁住了。

皇帝每月到太傅家蹭飯,這是慣例,京師人人皆知,緹騎負責陛下安全,這種看起來有點可疑的人,而且在陛下快要離開的關鍵時間出現,緹騎不抓是失職。

主要是袁可立背的書箱,看起來太重了些。

朱翊鈞在文昌閣裡,國事聊完,正在聊熊廷弼會試之事。

“熊大啊,這次考試有沒有信心?”朱翊鈞笑着問熊廷弼的備考如何。

“陛下要我考個狀元嗎?那估計不行,大明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我覺得我能考中進士,狀元不敢說。”虎背熊腰的熊廷弼頗爲謙虛的說道。

熊廷弼的樣子,更像是個武將,而不是士大夫,熊廷弼讀了那麼多書,仍然沒有多少書卷氣。

朱翊鈞身體往前湊了湊說道:“要得狀元簡單,咱給你泄題好了,反正禮部確定了考題,要咱硃批,到時候,咱告訴你!主考、副考、同考官,連貢院都是咱的,咱給你開方便之門,拿他個狀元郎!”

“額…”熊廷弼略顯無奈,陛下敢,他可不敢。

“陛下不可,王謙那個舉人有問題,影響了王謙升轉,這萬萬不可,泄題不是在害他嗎?”張居正人都麻了,私底下的陛下,其實一點都不嚴肅。

“玩笑話,玩笑話。”朱翊鈞擺了擺手,站起身來說道:“這入了夜,咱也回去了,熊大你好好備考,千萬不要緊張,你的文章,咱也看過,好好考,絕對沒問題。”

朱翊鈞也是說着玩兒,會試,成千上萬雙眼睛盯着的大事,他這麼幹,是公然破壞秩序,他是怕熊廷弼緊張,意思是,這次不行還有下次,實在考不中,熊廷弼還能走武夫一途。

駱思恭入了文昌閣,俯首說道:“陛下,臣抓了一個窺伺之徒。”

“哦?帶上來。”朱翊鈞大感驚奇的說道。

袁可立被帶到文昌閣的時候,背後一層又一層的冷汗,飛魚服他還是認識的,這沒有被五城兵馬司抓走,居然要被緹騎給抓進詔獄了。

朱翊鈞一看袁可立的樣子,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窺伺之徒,揮了揮手說道:“放開他吧,就一個書生,你叫什麼名字?”

不怪緹騎多心,實在是袁可立的那個書箱有點太重了,王崇古的弟弟王崇義就是被火藥給炸死的,不得不防。

袁可立的手掌十分的粗糙,和朱翊鈞的手很像,一看就是經常幹農活的手,他人站的很直,精氣神打眼一看,就不是什麼奸佞之徒。

“回貴人的話,姓袁名可立,河南睢州人,入京趕考,爲避宵禁,叨擾全楚會館,全無窺伺之意。”袁可立再俯首說道,他不知道面前這人是誰,但從站位上看,是主事之人,能在全楚會館主事,一定是貴人。

“哦,那就住一晚吧,賬算咱的。”朱翊鈞也不是很在意的說道,緹騎以爲他是窺伺之徒,就把人摁了,這一晚的房錢和餐食,就算是解除誤會。

緹騎已經全面檢查過了,書箱裡裝着小米,不是火藥,四十斤的小米,是他拜師的束脩。

朱翊鈞走到了文昌閣的門口,忽然回過頭問道:“你說你叫什麼?”

“回貴人的話,袁可立。”袁可立立刻回答道。

“行。”朱翊鈞打量下了袁可立,笑了笑,直接離開了。

張居正送皇帝離開,等到車駕在街頭消失後,張居正纔回到了文昌閣,他仔細想了想,把袁可立叫到了文昌閣裡,讓遊守禮擰亮了一點石灰噴燈,現場給袁可立出了道題,讓他寫一篇文章。

等袁可立寫完,張居正又給袁可立拿了張算學卷,在袁可立做卷的時候,張居正從駱思恭口中全面瞭解了一番袁可立的情況。

儒學經典,袁可立沒有問題,可是算學卷的成績就有點差了,但也不是全無基礎,主要是他家鄉沒有好的算學老師。

張居正看着面前兩張答卷,想了想說道:“剛纔離開的貴人是陛下,想來你也猜出來了。”

“你要拜師陸樹聲,可是他不肯接納,這樣,我給你寫張拜帖,明日你去拜師,或者,這四十斤的小米,就歸我瞭如何?”

“學生拜見先生。”袁可立立刻行了個弟子禮。

四十斤小米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可全楚會館的腰牌,也十分燙手。

袁可立要拜的座師就是陸樹聲,就是萬士和之前的禮部尚書,整天跟皇帝對着幹,最後被趕出了文華殿,一直在京師居住,現在仍然是清流名儒,想要拜師之人,絡繹不絕。

張居正讓遊守禮安排袁可立住下,並且讓人給他拿了套算學書,明日起,袁可立就在全楚會館的家學堂讀算學了。

“這個陸樹聲,家裡的規矩太大了。”張居正心情很好,無論是心性,還是才思,袁可立都是可造之材。

袁可立不能進門,也不是陸樹聲不念舊情,是袁可立沒給門房好處,要拜師的那麼多,沒好處,門房自然不會專門跑一趟,這些學子有誠意,會在門前多等一陣,或者再次拜訪。

程門立雪可是千古佳話,尊師重道的典範。

這也就是機緣巧合,袁可立迷路轉到了全楚會館,否則,袁可立一定會多跑幾趟,多跑兩趟,就知道要給‘人事’,自然就可以拜師了。

陸樹聲既然肯寫信給袁可立的父親,那自然是認這份過去的情誼,而張居正這屬於是半道截胡。

截胡就截胡了,是陸樹聲自己不要的,陸樹聲也挑不出理來,袁可立是被趕走的。

張居正當然不是撿破爛,他出的題目是: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這句話出自《孟子》,說的是商朝滅亡周朝建立,王朝更替,周武王滅商建周,把老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救了出來,殺掉了無道暴君。

而袁可立就解的很好,這個題目的關鍵在於救民和取殘。

取殘就是剷除殘暴的無道暴君。

這可一點都不好寫,尤其是陛下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了暴戾的特點,稍有不慎,寫的不對,別說考進士了,不因爲指斥乘輿被抓起來都是好的。

而袁可立則立足於救民二字,通過短短的幾句話,論證了誰讓萬民陷入了水火之中,誰就是殘暴的源頭,如果聖君明知道這些殘忍,還不誅滅這些殘暴,纔是不行仁政。

聖王拯溺救民,必誅殘暴以安黎庶。蓋水火之民,非自陷也,殘賊驅之也。不取殘則仁政無所施,救民之道曷由彰?

袁可立在很短時間裡,一句話破題,可見其才思之敏捷,在沒有良師的情況下,自學算學也到了合格的標準線,這已經是很厲害的學子了,基本上可以確定金榜題名。

張居正起了愛才之心,就幫了袁可立一把,他那麼問,已經堵死了袁可立拒絕的可能。

袁可立和熊廷弼這種關門弟子、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是完全不同,這就是張居正提供一點點幫助,袁可立以弟子禮覲見,日後袁可立飛黃騰達,不要忘記了這份香火情,同門之間,也算是有點關係,互相幫襯。

對於張居正而言,這是順手的事兒,可對於袁可立而言,這可以讓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這一次走錯了門,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張居正在士林裡的名聲,真的非常非常的差,說什麼的都有,亂七八糟的傳言,數不勝數。

這很正常,從古至今,變法者從來沒有好下場。

極力避免跟張居正扯上關係,是士林的共識,哪怕是楚地的舉人入京趕考,也是能避就避,實在是沒地方去,也不會輕易到全楚會館。

但袁可立實在是沒地方躲了,外地人入京趕考,要儘量避免惹禍,尤其是袁可立這種窮苦出身,無權無勢,一旦犯禁被拿,考不中還好,考中了一定會有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

袁可立和張居正第一次接觸,他直觀的感受到了張居正的霸道,根本不給你任何拒絕的機會,行事風格的確如同傳聞那樣,雷厲風行,除此之外,袁可立覺得,士林裡的一切傳聞,都是假的。

因爲袁可立看到了一個擺滿文書、顯得有些雜亂但頗爲有序的書房,說明這間書房的主人,平日裡確實非常的忙碌。

袁可立求學的路上,見到過很多名儒乾淨整齊的書房,那些他求而不得的書,就那樣擺在書架上落滿了灰塵。

一個勤勤懇懇的老人,爲了大明興衰鞠躬盡瘁,就是袁可立的第一感覺。

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處理了今天的奏疏已經月上柳梢頭,他想到了在全楚會館見到的年輕人,袁可立,一個被韃清封禁了三百年的名字。

袁可立是軍戶,世襲百戶,衛所制度敗壞後,這世襲百戶已經名存實亡。

出身軍戶的他,在天啓二年,臨危受命,開闢了遼南戰場,和關寧軍形成了鉗形攻勢,七戰七捷,給努爾哈赤造成了天大的麻煩,甚至策反了努爾哈赤的女婿、手下大將劉興祚,而這位劉興祚最後也爲大明戰死沙場。

可惜,到了天啓崇禎年間,朝中東林、閹黨爭的你死我活,已然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哪怕是後金咄咄逼人,攻城略地,但朝中依舊無人在意,斗的你死我活,根本沒人真心平定關外禍亂。

後金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打進京師,但面前的敵人,真的會要命。

黨錮從來如此,爲了鬥,其他全然顧不上了。

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648章 杭州羅木營鬧餉兵變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
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648章 杭州羅木營鬧餉兵變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19章 皇遁正字斬殺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