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

張居正的《陳五事疏》裡並沒有限制皇帝批閱奏疏的條款,皇帝御門聽政、皇帝批奏疏、皇帝召輔臣、國事需廷議、京官要考覈。

朱翊鈞直接給張居正開了個大眼,未跟元輔商量,就給了戚繼光一個伯爵,即便沒有賜下世券只是流爵,但是朱翊鈞依舊沒有和朝臣們商議。

馮保是知道的,因爲這封聖旨是內閣草擬,而後送到了皇宮之內,陛下加了兩句:論平倭拒敵功,封遷安伯,歲祿八百石,縷縷之忠,惟天可鑑。

李太后本來想反對,但是仔細想了想,還是給了這個爵位,朝中族黨橫行、高拱上陳五事疏、刺王殺駕案、京營將才提舉、言官連章彈劾譚綸、都察院御史給事中朝天闕等等之事,讓李太后極爲憂心。

擔心晉黨這個族黨造反。

因此小皇帝說要給戚繼光一個流爵,李太后以爲並無不可,既可以試探下晉黨的反應,也可以試探下張居正的反應。

戚繼光是張居正的人,皇帝封爵顯然是爲了挖戚繼光的牆角。

張居正不知道嗎?

他還真知道,馮保差遣了徐爵告訴了遊七,遊七知道了,張居正自然也知道了。

“朕素聞楊太宰乃是碩德之臣,今日開殿恩封,既然太宰有話要說,但講無妨。”朱翊鈞滿是笑意的看着楊博,他先給楊博扣了一頂高帽子,碩德之臣。

若是楊博講話理太偏,那就不符合碩德之臣的身份了。

楊博聞言也是一愣,喉結吞吐,一時間有些語塞。

戚繼光該封伯嗎?

該。

戚繼光本身就是世襲了祖職,正四品的登州衛指揮僉事,大明有公侯伯爵,在開國之時仍有子爵和男爵,比如王清、王鳳顯等十一人是子爵,王愷、孫炎等二十三位爲男爵。

後來子爵男爵長期空置,是因爲世襲千戶和百戶,就是大明實質上子爵和男爵。

當年大明海疆千里狼煙,國朝震動卻無良方,戚繼光南平倭寇、北拒胡虜,戰功赫赫,論功不該封爵嗎?

該,太應該了。

但千不該、萬不該,戚繼光拜在了張居正的門下。

“臣以爲陛下封戚帥遷安伯略有不妥。”楊博深吸了口氣,還是開口說道:“前日戚帥回京至北土城,與京營百戶、總旗、軍卒發生口角之爭,臣聽聞昨日這百戶、總旗和軍卒被活活打死了。”

“口角之爭,豈至傷人性命?臣以爲戚帥偏衷多忌小器易盈,剛鷙偏激器滿而驕,理當謹慎。”

戚繼光聞言笑了笑,也不是很在意,俯首說道:“陛下,臣功淺德薄,難堪大任,還請陛下三思。”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朱翊鈞看着戚繼光,戚繼光相貌堂堂,庭闊目光如炬,厚眉高梁,身材極爲魁梧,體闊腰圓肩寬,說話中氣十足,給人一種踏實敦厚感覺。

朱翊鈞的目光看向了王崇古,眼神晦暗不明,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事情已經非常清晰和明朗。

戚繼光這開殿領賞極爲順利,但是不代表着戚繼光了領賞之後還能順利。

晉黨這是什麼手段?這是擴大化。

皇帝要富國,他們就擴大戕害朘剝;

皇帝要強兵,他們就擴大藩鎮割治;

皇帝要推廣土豆、番薯,他們就擴大爲不種稻米麥豆;

皇帝要考成法考成官吏,他們就擴大爲苛責官不聊生。

總而言之,這一手名叫倍之,而文臣們對這一手,玩的那叫一個爐火純青,看似恭敬的遵從了皇命,卻是加倍執行。

張居正要求問責,戚繼光無論是選擇責罰還是放過百戶、總旗和軍卒,衝撞了戚繼光的六人註定了就只有一個下場。

死。

將小錯按着大錯去處罰,把人活活打死,即便是戚繼光這次回京領到了什麼恩賞,怎麼領都要怎麼吐回去,這就是倍之的手段。

楊博以爲小皇帝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畢竟只是十歲人主。

楊博知道,馮保都不明白這種手段的霸道。

王崇古幹這件事的時候沒跟楊博說,楊博在奉天殿上攻訐戚繼光,都有些底氣不足。

“這六個人乃是戚帥親手杖殺?”張居正站了出來,先是俯首對着月臺上的陛下行禮,而後側過身對着楊博詰問道。

楊博搖頭說道:“並不是。”

“這六人乃是戚帥授意杖殺?”張居正再問。

“不是。”楊博再搖頭說道,昨日在館驛,不僅有王崇古、朱希忠、戚繼光和陳大成,還有全楚會館跑堂一人、押解六人的校尉若干。

張居正平靜的問道:“那太宰何意?此六人不忠不孝、以下犯上,被京營總督軍務王崇古杖斃,敢請問楊太宰,此六人之死,不是戚帥動手也非戚帥授意,和戚帥有何干系?”

楊博眉頭緊蹙的說道:“京營總督、提督總兵官親自前往致歉,戚帥仍然不肯,自然只能回營嚴懲,方有此言。”

張居正笑了,他搖頭說道:“楊太宰慎言,此乃誅心之語,楊太宰要是論心,此例一開,那論心的事兒,可就多了去了。”

張居正昨天從小皇帝那裡學到了一句話,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張居正不敢區分君與父,但是還不能區分論跡還是論心?不能任由這幫族黨欺負老實人。

好人不應該被槍指着,族黨不能這麼欺負戚繼光,他現在還是戚繼光的座主,就一定要爲戚繼光出這個頭兒。

大明首輔昨天回到了文淵閣,就一直想忘了這句話,但是越想忘記,就越清晰,後來索性就不想忘記了,而今天這番奉天殿辯論,就是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論心,我論跡,你講人情,我講事實。

以事實說話,便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把楊博給逼到了角落裡,楊博就是在論心,這種先例一開,那張居正何嘗不能用這種手段對付晉黨?

找幾個老嫗指責楊博當年奸辱了她,無論成功與否,都夠楊博噁心好幾天了,論心誅心之例一開,那就無休無止,不死不休了。

張居正讓楊博好好想想清楚,到底要如何。

楊博沉默了片刻,他素來知道張居正難纏,這針尖對麥芒,這張白圭到底是變得更加難纏了起來。

“臣慚愧。”楊博沉默了片刻,對着月臺上的皇帝俯首行禮,收回了自己對戚繼光的彈劾,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認輸。

事實就是戚繼光當着所有人的面,衆目睽睽之下原諒了六個人的衝撞,而王崇古選擇了擴大化,這件事真的完全剖開了講,看看到底是一,還是二,丟人的是楊博。

楊博上次被皇帝在育苗房火室指桑罵槐的請教了一番,被一個十歲的孩子那般詢問,楊博實在是羞愧到無地自容的地步,這次他也懶得再辯了,楊博彈劾戚繼光也是有些不順意,心不安。

“報!急報!”一個緹騎風風火火從九龍丹陛衝到了奉天殿之前,站在殿前,高聲疾呼。

“宣。”朱翊鈞身體前傾,立刻說道。

“俺答汗南下,大同總兵官馬芳聞訊率兵拒敵,未至,北虜破虎峪口關隘,劫掠高山、天成兩衛,飽掠而北歸!”緹騎手捧塘報,大聲的說道。

掌令官負責傳大明塘報,八百里加急,塘報送入京師,因爲軍情緊急,兵部衙門都參加大朝會,這塘報被送到了北鎮撫司衙門,緹騎送到了奉天殿前。

奉天殿內的朝臣聽聞之後,立刻開始議論紛紛,北虜叩關了!

“損失如何?”朱翊鈞站了起來,面色冷厲,眼神帶着幾分狠厲。

緹騎趕忙說道:“兩衛糧倉盡掠,烽火起,百姓和庶民入營堡故無礙。”

朱翊鈞面色輕鬆了許多,打了這麼些年,俺答汗和大同宣府邊軍有了默契,這破了關隘,並沒有攻擊營堡,而是選擇了劫掠糧倉,劫完就走,走的慢了,諸衛所援軍趕至,就是一場鏖戰。

心照不宣的北虜叩關,極爲熟稔的養寇自重。

楊博聽到了消息時候,就有點站不穩當,得虧是葛守禮扶了一把,纔算是沒有當衆失儀。

關隘被破!

朱翊鈞鬆了口氣,坐下說道:“塘報歸兵部入檔,調諸衛糧儲安撫兩衛軍民之心,責問大同總兵官左都督馬芳,戍邊不嚴。”

“臣請御史,前往大同、宣府,巡檢閱視長城鼎建之事,一瑕則百堅皆瑕,比來歲修歲圮,徒費無益乎?”張居正立刻見縫插針,對晉黨核心地盤插手了。

巡檢閱視長城鼎建,就是檢查九邊軍鎮的營堡長城,軍鎮邊垣,鎧仗糗糧,檢查軍備是否齊全,長城是否需要修繕等等。

隆慶六年年末,這虎峪口長城剛剛修繕,大明在宣府、大同,花了這麼多錢,養了這麼多人,都養到哪裡去?

這虎峪口長城,修了還沒過三個月,這就被賊人給破了?

這邊北古口、將軍樓、姊妹樓、喜峰口,戚繼光連敗敵人兩陣;那邊虎峪口關隘,跟紙糊的一樣,一捅就破?比那青樓女子的褲腰帶還鬆!

讓御史前往查一查,便清楚了。

楊博、王崇古等人面色立刻就變了,張居正果然眥睚必報,這頭他們給戚繼光領賞下絆子,那頭兒張居正直接一記黑虎掏心,奔着晉黨的核心利益下了狠手。

其實這個時候,葛守禮作爲都察院總憲,該站出來安排晉黨的自己人去查,比如武庫司郎中林紹懷、兵備參議吳哲或者閱視侍郎吳百朋前往。

都是自己人,這事就好辦了。

但是,葛守禮一言不發,他就是扶着楊博,不開口。

之前景嵩彈劾譚綸,不彈劾失儀的陸樹聲,葛守禮被架着,需要晉黨開口給他下臺的時候,沒人給他臺階下,現在論到他葛守禮開口,維護晉黨利益的時候,他卻不言不語,任由張居正黑虎掏心。

葛守禮不怪楊博,楊博是黨魁,有些事,楊博也身不由己,葛守禮對晉黨有了許多的怨念,楊博致仕以後,葛守禮就不打算跟晉黨繼續一丘之貉了。

葛守禮其實也不知道如何開口,新修的城關,俺答汗是長了翅膀會飛嗎?居然直接把虎峪口給破了!這件事,確實得查一查。

“葛總憲以爲何人前往爲宜?”朱翊鈞看向了葛守禮。

想躲?

沒門。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