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

升米恩,鬥米仇,在關鍵時候雪中送炭,給予一點幫助,人們會心懷感恩,但一旦給的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停止了幫助,反而會讓人記恨。

三娘子跑到了皇帝這裡告狀,說凌雲翼過於不近人情,就是升米恩、鬥米仇的真實寫照,這種現象在官廠裡,已經有了很大的苗頭,這也是凌雲翼整肅官廠的根本原因。

再這麼繼續下去,王崇古的心血就全部毀掉了,人心這個東西,向來脆弱。

“忠順夫人,文成公在時,是念在綏遠新闢,萬象更新,如果過分苛責,不利於綏遠民生,故此沒有過分追究,但裡面是非對錯,忠順夫人想來非常明白。”朱翊鈞選擇了大力支持凌雲翼整肅官廠行爲。

大明對北虜作戰,最麻煩的就是找到北虜在哪裡,現在草原已經定牧,找人易如反掌,這所有事,自然由不得草原人了。

“陛下聖恩浩蕩。”三娘子當然知道是這個道理,最初的時候,草原沒什麼處理羊毛的能力,大明給的優待是法外開恩,可現在已經發展到往羊毛裡摻水摻土的地步,確實是過分了。

這種人情過重的事兒,不利於草原羊毛產業的發展,過去羊毛預處理是什麼技術水平,九年過去了,還是什麼水平,沒有任何的發展,這對草原的各種產業形成非常不利。

可還是那句話,人一旦習慣了優待,就會覺得理所當然。

短期的優待,是爲了凝聚人心,但不能把這種優待當做本應如此。

朱翊鈞和三娘子聊了很久,大明皇帝提到了草原高利貸的問題,詢問了晉商是否還在作惡,得到了否定回答。

以前草原人是北虜,朝廷縱容,那晉商自然是無法無天,現在草原人歸化,那朝廷不再縱容,大規模的收放高利貸幾乎絕跡。

小規模的自然還有,那種成羣結隊,弄到搗巢趕馬這般地步,已經絕跡。

而三娘子則彙報了一個讓大明皇帝頗爲欣喜的消息,那就是蛔蒿的種植規模,蛔蒿最先在山東青州府本土培育成功,而後逐漸在綏遠進行了推廣,蛔蒿是產自北極圈的一種植物,綏遠更加適宜蛔蒿生長。

隸屬於解刳院的綏遠惠民藥局,在綏遠成功種植了三萬六千畝的蛔蒿,並且炮製了蛔蒿丸,現在綏遠除去過往的牲畜、皮草、羊毛之外,又多了一門產業。

蛔蒿丸賣的並不貴,二十文一丸,如果種植規模能夠進一步擴大,大明可以給全國的惠民藥局,甚至是鄉野兩種配置這種蛔蒿丸。

這年頭,小孩肚子痛,多半是肚子裡有蛔蟲,本來就吃不飽,蛔蟲再吃掉點,吃不好睡不着,甚至民間還有流傳用醋殺蛔蟲的辦法,孩子肚子痛就灌醋,灌到死都殺不了蟲,時間久點,蟲子就會從人的七竅裡鑽出來。

解刳院曾經接診過一個蛔蟲從鼻子裡,甚至從眼睛裡鑽出來的患者,也曾解剖過一個腦子裡是蛔蟲的患者。

唯一能用的就是砒霜殺蟲,可是砒霜的純度、計量都無法精準控制的當下,用砒霜殺蟲,根本就是在賭命。

而蛔蟲是個窮病、是衛生病,根據對糞便的觀察,飲水污染、食物污染越嚴重,衛生條件越差的地方,感染蛔蟲的概率越大,在鄉野之間,蛔蟲的寄生率超過了八成,而在皇嗣的糞便中,幾乎觀察不到蛔蟲的感染。

“龐憲大醫官留下了惠民藥局,救人無數,臣想在綏遠給龐醫官立個金身像。”三娘子講述了草原種蛔蒿的規模、蛔蒿丸的產量、對草原的影響後,又說明了自己的目的,並不需要朝廷花錢。

“爲何一定要立像呢,你知道,中原這地界,人活着時候立像,有些不吉利。”朱翊鈞不是很認同,他南巡到義烏的時候,義烏有個戚公祠,戚繼光一臉尷尬的留在了外面。

綏遠給皇帝塑了金身,朱翊鈞反正也看不到,也就捏着鼻子認了,結果現在還要給龐憲塑金身。

“陛下,萬宗伯當年有句話,清議之壇,道釋之域,人文之樞,正不主之,則寇必踞焉,義理失其鼎彝,則豺狼踞爲巢案;教化喪其圭臬,則魑魅竊作青詞。不立正神,邪祟自生。”三娘子思索了下,引用了萬士和的話回答了陛下。

三娘子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但她發現,還是萬宗伯總結的更加準確。

清議之壇,道釋之域,人文之樞,就是風力輿論、宗教法場、士林文壇,這些地方如果正義不能主持,那麼賊寇必然盤踞,也就是不立正神,邪祟自生。

政,正人者之不正,當正確的風向不能豎立,那歪風邪氣自然充斥着世間,朝廷若是不加及時更正,任由其氾濫,恐怕會造成傾覆天下之禍患。

立金身,就是確定這份功績的歸屬,而不是被他人竊取,不僅要在歸化城立一個金身像,立塑像就是在綏遠遍地立塑像,還要編纂神話故事,在民間傳唱。

“那就立吧。”朱翊鈞最終同意了三娘子的請求,龐憲在綏遠發現了牛痘防治天花,還確定了蛔蒿的藥理,確實值得這份貢獻。

蛔蒿的藥理是由龐憲確定的,爲此還使用了一百多名倭奴進行了多組對照實驗,當然也出現了一點意外,死了幾個倭奴。

大明皇帝從始至終都把倭奴當耗材在使用。

“臣叩謝陛下聖恩,陛下聖恩普照萬壽無疆。”三娘子再拜,才恭敬的離去,沒有在過分嚴格的羊毛檢查這件事上糾纏,繼續糾纏,豈不是真的成了胡攪蠻纏?

現在草原人已經不是胡人了,是堂堂正正的大明人了,不要做這些自降身份的事兒纔是。

凌雲翼對官廠的整肅雷厲風行,這種整肅絕非完全反對,他把王崇古所有的文檔進行了備份,並進行了分門別類的進行了歸置,防止制度性失憶,等到出現問題方便溯源解決。

制度性失憶,是對一種現象的總結。

人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船隻浩浩蕩蕩,福船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在海上漂浮,但已經沒有人知道大福船工作原理了,甚至萬曆年間一些船匠,只會覺得當初的記載,有些失真,那種船隻不利於航海。

可船匠們面對數人高的尾舵遺物,又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大明在龍江造船廠發掘了一大批大小不等的尾舵,這些尾舵無聲的陳述着當初大明水師的輝煌過往。

大明擅長記錄,記錄事務的大小、意義、爲什麼、如何運行,寫下來存在某個地方,但隨着時間流逝,過去極其重要的東西突然變得不重要,人們開始忽視並且遺忘,隨着人的不斷離開,當年留下的文檔,開始腐朽、丟棄,最終被徹底遺忘。

造船如此,牽星過洋術也是如此,漢代遍佈大漢江山的鐵官、鐵冶所也是如此,一旦這件事變得不重要,就會慢慢被人遺忘。

人會忘記一些事兒,制度也會。

爲了避免這種現象,凌雲翼按照年份,將王崇古、官廠的制度手記,全部進行了備份,方便日後尋找設計之初的冗餘,解決問題,也方便知道,當初官廠爲何會做出某種抉擇。

“陛下,今天都察院總憲陸光祖提議之事,內閣詢問上意。”馮保問起了今天廷議上未決之事。

都察院建議成立一個專事反腐稽查的反腐司,隸屬於北鎮撫司管理,但這個衙門,又不完全是由緹騎構成,而是由素衣御史督查,帶領緹騎進行反腐抓貪。

上到朝中三品以上大員,下到縣衙吏員,全都在稽查名冊上。

反腐司之所以要在北鎮撫司這個特務衙門,是因爲這是個政治性衙門,而不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這樣的法司。

政治性衙門是一把雙刃劍,一如密疏制、緹騎衙門等等,都是完全依靠掌權者個人品行去支撐,一旦用不好,就會立刻變成黨同伐異、清算異己的工具。

趁着皇帝英明的時候,趕緊把框架建設起來,在實踐中不斷的修繕規則,等到多數人形成了共識,皇帝不英明,也能正常運轉,就是朝臣們的目標。

反腐司,不是一蹴而就,這個衙門沒有正式掛牌之前,其實一直以海瑞帶領素衣御史反腐而存在,海瑞和素衣御史們辦案,也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借調北鎮撫司緹騎稽查。

之前之所以不掛牌,是因爲朝裡有個大貪官王崇古,反腐司成立,這個大貪官查不查?怎麼查?

別的明公都是小問題,還能用皇恩浩蕩、賞賜恩厚平賬,王崇古在宣大長城上貪了足足五十萬銀,經年累月,貪了足足兩百多萬銀,這個帳實在是太大了,根本沒法平賬。

反腐司名義上不存在,但實際存在,現在是都察院上奏,正式確定反腐司規制。

反腐司御史和反腐司指揮使平級,反腐指揮使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第一任反腐指揮使由提刑指揮使陳末任職。

朱翊鈞猶豫的原因也很簡單,這玩意兒很容易失控,很快變成契卡,也就是全蘇維埃肅反委員會,職能很容易就會從反腐這單一職能,快速變成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官吏進行政治審查的工具。

張居正對反腐司事,表達了自己的高度贊同,在廷議中,張居正的意見,表明了他已經想好了,要用反腐司對官吏,進行忠誠度檢測了。

朱翊鈞本人是允許一些不忠誠的現象存在的,比如此時在朝中的刑部左侍郎周良寅,他本身是個賤儒出身,在遼東種了十年地,帶着百姓戰天鬥地,和水泡子鬥了足足十年才換取了忠誠的機會。

周良寅腿上密密麻麻,全都是螞蟥吸出來的傷口。

讓皇帝猶豫的第二個原因,是由凌雲翼作爲內閣次輔,主抓反腐。

凌雲翼這個人很簡單,殺無赦,他活了這麼大歲數,發現問題真的很難解決,解決搞出問題的人,是最簡單有效的策略,讓凌雲翼抓反腐,職能快速擴張,是顯而易見的事兒。

第三個原因,則是在地方,反腐司要調用稽稅院、稽稅房的稽稅緹騎辦案,一班人馬,兩套牌子。

稽稅院的職能和反腐司混淆到一起去,不利於稽稅院的長久,稽稅院之所以能夠獲得普遍的認同,是因爲稽稅院只稽稅,甚至造反事,只要不惹到稽稅緹騎,稽稅緹騎都不管。

“朕原來的想法是,都察院總憲入閣,主抓反腐內務,反腐司不隸屬於北鎮撫司,而是隸屬於都察院,在地方上不借助稽稅院,但,這樣一來,反腐司就和本身的都察院監察職能衝突了,等於白設。”朱翊鈞回答了馮保的問題,他對這件事,還是不認可。

“那反腐司和地方衙門官吏和光同塵,就是必然了。”馮保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內閣增加一個都察院大學士,並不能有效的反腐。

不隸屬於北鎮撫司,這就不是個政治部門,而是一個法司。

“偵緝事權和審問權,還是要分開,反腐司可以查案,但反腐司只能查案,不能處置,處置仍交給都察院彈劾定罪。”朱翊鈞改變了自己的主意,反腐司非常有必要隸屬於北鎮撫司,但如何處置案犯,還是要過堂。

偵緝事和審判都歸反腐司,這個衙門的職責一定會變成對內肅反。

張居正告訴過大明皇帝,制度設計第一步就是確定權力邊界,最好是單一職能,只要擴大職能就會失控。

但張居正、凌雲翼、陸光祖等人在反腐司制度設計中,明顯違背了這一條。

“陛下聖明。”馮保也覺得都察院提議的反腐司制度,權力有點太大了。

“地方上,不能讓反腐司調動稽稅院緹騎,但是再養一批反腐緹騎,這就會造成極大的冗員,這不是朕想看到的,朕已經在竭盡全力的控制稽稅緹騎的規模了。”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動。

冗員,代表着鎮撫司這個特務機構在地方上的巨大膨脹,到不可控的時候,只能揮下屠刀了。

“那誰還怕反腐司?”馮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還有一個問題,皇帝必須要知道,那就是:暴力部門要有暴力。

否則這衙門口,除了多點人吃皇糧,沒什麼用處,都是經年老吏,都是老油條,誰怕你一個逞口舌之利的朝廷命官?誰還不是個朝廷命官!

“派出制如何?”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地方反腐司局處,提領各巡檢司巡檢,必要時可以調動巡檢、巡檢司弓兵辦案,如果地方衙門無法處置,則由素衣御史帶緹騎派出辦案。”

朱翊鈞給出了一套折中的辦法,巡檢司、巡檢司弓兵,也是暴力,巡檢司主要職能是剿匪和處理野獸,弓兵們配有複合弩。

反腐司可以調動巡檢和弓兵,手裡有一定的暴力,如果案子太大地方搞不定,那就由京師反腐司派出素衣御史和緹騎。

其實這套派出制,是當初稽稅院的構想,但稽稅院茲事體大,爲了防止稽稅院和地方和光同塵,最終全都由稽稅緹騎直接對皇帝負責了。

“陛下聖明。”馮保仔細想了想,派出制,或許是不增加冗員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

而且稽稅緹騎還可以對反腐司反腐御史們進行監察,權力一旦失去了監察,則代表着權力無限大,沒人能監察皇帝,所以皇帝的權力無限大。

反腐司和稽稅院互相監察,極大程度上避免了權力的任性。

馮保和皇帝討論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問題就很清楚了,稽稅和反腐哪個重要?皇帝陛下的答案是稽稅,而元輔、次輔的答案是:沒有不忠者,更重要。

元輔次輔搞反腐司目的,根本不是爲了反腐,是爲了進行忠誠度審查,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掩飾這一目的。

“你讓徐爵去趟全楚會館,和遊守禮說一下,這恩情敘事朕不反對,但絕對不能做的過火了,反腐就反腐,不要節外生枝。”朱翊鈞讓徐爵跑一趟,通過這個渠道,傳遞聖意。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徐爵到全楚會館的時候,凌雲翼就在全楚會館,王崇古做了次輔後,從來沒來過全楚會館,凌雲翼這三個月就來了兩次。

“陛下尚節儉,臣工貪腐自然不忠,失節看情節是否嚴重,如不必斬首,則送遼東、黑龍江畔墾荒。”凌雲翼再次陳述了自己的態度,他支持反腐司甚至要自己領着這份差事,就是爲了大清洗,砍頭、流放黑龍江墾荒。

黑龍江兩岸,一年有六個月的冬天,凍得要死,連去遼東墾荒的農戶都不樂意前往。

“善。”張居正十分認可。

反腐司不事反腐,而是以反腐的名義剔除不忠者,內部肅反。

遊守禮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在張居正耳邊小聲耳語了幾聲,張居正面色不變,聽完後揮了揮手,示意自己清楚了聖意。

張居正無奈的說道:“陛下的意見很明確了,反腐就是反腐。”

有的時候不是張居正不夠激進,是皇帝做事總是很有原則,再一再二不再三,陛下寬仁?五大案,一個案子比一個大,殺的人一個案子比一個多,比太祖高皇帝還多一個案子,可陛下卻總是願意給兩次機會。

“人無信不立,陛下言而有信。”張居正的面色複雜,他培養出了個好皇帝,言出必踐,從不打折扣,張居正把聖上的打算詳細的告知了凌雲翼。

陛下這套辦法,圍繞的核心就是,反腐就是反腐。

“這…”凌雲翼頗爲驚訝,有些無奈的搖頭說道:“世路窄狹,人心叵測,大道既遠,人情萬端,熙熙攘攘,都爲利來;蚩蚩蠢蠢,皆納禍去。”

凌雲翼這話其實有點批評皇帝太年輕了,沒經歷過一些事兒,不知道世間這路狹窄的很,人心是難以預測的。

那徐階把自己的孫女嫁給嚴世蕃做妾,最後一刀把嚴黨捅死,在徐階沒有暴露之前,人人都以爲徐階是嚴黨。

但凡是維新,一定會走到大清洗這條路上,沒有任何時候,任何政體能夠例外。

“我認可你的觀點,我現在入宮去。”張居正沉默了許久,還是打算去通和宮,當面說服陛下。

先搞定人,不搞定人你政策設計的再好,也是無用功,而反腐司的職能就是抓人,就是清理異己。

張居正入了通和宮,和皇帝溝通非常不順利,皇帝和張居正大吵了一架,嚇得葉向高連筆都抓不穩了,他哪見過皇帝和元輔吵成這樣?連桌子都拍了。

年輕的帝王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局勢,而年邁有着豐富經驗的宰相,知道皇帝無法掌控一切。

皇帝和元輔大吵一架,滿朝文武都是心有慼慼,覺得這七月酷熱的天還是有點太冷了,讓滿朝文武更加揪心的是,皇帝和元輔究竟在吵什麼,無人得知,所有知情者對此都守口如瓶。

次日清晨,廷議後,張居正又去了通和宮,又跟皇帝吵了一架,葉向高只能拿出前輩們的經驗,乾脆不坐班,去上廁所了。

這班一刻也坐不下去了。

“陛下和元輔吵的如此兇狠,張大璫似乎一點都不擔心。”葉向高和張宏在一起,張宏要盯着葉向高,不讓他瞎寫。

張宏笑着說道:“何必擔心呢?這不是第一次吵架了,陛下和先生吵的次數多了,比這厲害的還有。”

張宏經驗豐富,皇帝和元輔意見不同,這事兒發生過很多次,元輔第二次找上門來吵架,本身就是因爲皇帝和大臣們還有共識,那就是反腐司要設立,但職能上有着巨大分歧。

葉向高也不敢回去,站在太陽底下,才感覺到了絲絲的暖意。

而此時通和宮御書房裡,卻比葉向高想的要平和的多,皇帝和元輔已經不拍桌子了。

“先生所慮,朕很清楚,不就是怕先生百年後,大臣們欺負朕嗎?”朱翊鈞滿臉笑容的說道:“坐,坐下說話。”

張居正嘆了口氣說道:“陛下,這人心最是脆弱,與其等到日後隱憂爆發,不如先下手爲強,讓人不敢生出二心來。”

張居正作爲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和改革的主導者,他深切的知道,萬曆維新的阻力不僅僅來自於腐敗這個行爲,而是來自於那些思想上、立場上、利益上反對維新變法的人。

這些不忠者現在迫於壓力,不敢表露自己的立場。

張居正經歷過多次朝堂的傾軋,他和高拱還是好友,下死手的時候,張居正也從不留情,反腐司職能用於肅反,其根本目的,就是打造一個政治安全閥,防止萬曆維新、人亡政息。

政治鬥爭的殘忍性張居正非常清楚,而他給出的制度設計,根本上依賴明君聖主,一旦皇帝昏聵,那就是天下大禍。

但皇帝的立場十分堅定,要確定權力的邊界、邊界清晰的反腐機制,才能長治久安,着眼於長遠穩定和可持續性。

陛下英明,就是張居正敢這麼幹的最大底氣。

張居正的辦法是現實的,手段是危險的,皇帝的意見,更加具有可建設性,能夠贏得更多的認同,促進反腐抓貪共識的形成,但面臨着十分嚴峻的挑戰。

這是一場理想與現實、長遠和短期、法治和人治之間的衝突,絕非皇帝和元輔吵個架拌個嘴那麼簡單。

“先生,哪怕朕答應,真的去肅反,他們就會忠誠了嗎?”朱翊鈞搖頭說道:“忠這個字,都多少年了,連楊博這樣的大臣都做不到,這麼做,適得其反。”

朱翊鈞反對的主要想法是,他覺得沒用,反而增加官僚系統的內耗。

“當然不會,本身就是爲了讓反賊畏懼。”張居正明確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沒有躲避,他的態度十分明確,肅反本身不會讓人變得忠誠,但可以恐嚇,能讓人不敢做反賊。

朱翊鈞沉默了下,張居正現在有點過於固執了,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年紀漸長的張居正,也表現出了他對任何人、任何事的不信任。

“先生,先按朕的意見辦,如果朕覺得力有未逮,就把反腐司當刀來用,先生以爲如何?”朱翊鈞思索了片刻,給了個折中的辦法。

如果張居正百年後,朱翊鈞這個春秋鼎盛的君王,真的和張居正想的那樣,無法掌控局勢,那就讓反腐司搖身一變,成爲對內的利刃。

朱翊鈞是個很現實的人,如果萬曆維新被廣泛反對,或者維新的成果被人竊取,那麼朱翊鈞就立刻馬上開始肅反,清除障礙和包容異己之間,如履薄冰的平衡之道無法保持,那就捨棄平衡。

朱翊鈞清楚的知道,最重要的是走到彼岸,保證人亡政不息才最爲迫切。

張居正沉默了許久許久,纔開口說道:“官廠、開海、稽稅、吏治,爲維新四柱,一旦有人要竊取官廠、開海之厚利、反對稽稅、復姑息裙帶之弊,就要做了。”

朱翊鈞立刻說道:“朕明白,偷朕的錢,偷朕的權,只要有苗頭,朕就會做的!朕也是從沒錢的日子過來的,沒錢的日子過不下去!哪怕朕是皇帝。”

張居正重重的鬆了口氣,陛下總結的很到位,偷錢和偷權,陛下明白界限在哪裡,這個反腐司,可以藏起來,埋伏一手。

張居正當然希望這把刀不會啓用,他也希望大明臣工,人人忠君上重振大志,體國朝振奮之心,但基本不太可能,陛下只要不要被所謂的道德崇高給騙到了就好。

“陛下,若有人言,請定保舉法,令內外文武各舉賢才以應急變,三年一科,該當如何?”張居正低聲問道,這就是復姑息裙帶之弊。

這就是個總綱的套話,比如可以延伸爲:有人請定,皇家格物院博士,可舉薦入院,而不是逢進必考。

“誅十族?”朱翊鈞眉頭一皺,居然敢定保舉法,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反賊了!朕的拳,未嘗不能裂地!

皇恩碎地拳,啓動!

“陛下不至於,不至於。”張居正由衷的說道:“誅十族,還是有點過了。”

張居正已經清楚了,皇帝沒有沉浸在仁君敘事裡,這就沒什麼好疑惑的了。

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
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