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

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

閻士選藉着九營的威風,下了一道命令,對所有娼館的領家採取強制措施,抓捕流放,對惡名昭彰、傷害人命者斬首示衆,對娼館進行了全面的抄沒並且用抄沒所得營造棉紡工坊,在娼館的龜公一律送往了礦山個,對所有打手進行了流放。

第二道政令,也是以招安爲主,漕幫諸員即日起,停止犯罪行爲,則既往不咎,如果繼續明知故犯,則嚴懲不貸。

第三道政令,也是剿撫並重,一面剿滅,一方面安撫漕幫。

閻士選試想要解決漕幫這個頑疾,他不覺得自己吹求過急。

“申巡撫,你知道的,不得不這麼做啊,這是最好的機會了,九營爲了報仇把人牙子當街斬首示衆,不趁着餘威尚在,這事兒永遠不可能做成,這取締娼館,就是一把插在漕幫大動脈上的一把尖刀,只有斷了他們的財路,漕幫規模纔會得到遏制,纔有可能徹底消滅他們。”閻士選還是狡辯了兩句。

“不用說了,我也幹了。”申時行擺了擺手。

閻士選還是在杭州府這麼幹,申時行乾脆下令整個浙江都這麼做,取締娼館這個政令,一般情況下,是無法推行的,因爲有着十分強大的阻力,九營入城剿滅坐寇,是個難得的好機會,申時行很難忍住不動手。

閻士選在做,申時行也在做,就是爲了解決這些根深蒂固的漕幫。

用漕幫當家人的話說:漕幫比申時行祖爺爺的年紀都要大,根深蒂固,千絲萬縷的漕幫,剿滅是極爲困難的,剿的時候,漕幫化整爲零,全是良善,官兵一走,再次聚嘯作亂。

之所以能化整爲零,還不是因爲這些漕幫和地方的鄉賢縉紳、勢要豪右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沒人庇佑,匪幫的惡匪,直接炮決非常簡單,但困難就困難在這裡,需要一個突破口。

而九營譁變是最好的突破口,申時行忍不住就動手了。

“不是陛下要來,其實也無礙,把這些鬧事的惡徒直接流放爪哇就是,舊港總督鷹揚侯,是非常需要人手的。”閻士選嘆了口氣,幫派火併不是什麼太棘手的事兒,這件事棘手就棘手在了,皇帝要來了。

“丟人現眼就丟人現眼吧,五品官就五品官吧!閻士選,你帶羅木營三千衆,親自前往處置,正好藉着這個由頭,把手伸進去!一定要做好,否則我就白當笑話了。”申時行思前想後,決定不捂了,這事兒根本就捂不住,除非不想徹底處理漕幫的問題。

此時火併,其實就是勢要豪右們考驗申時行的政治決心,看你申時行在解決問題和討好皇帝之間,究竟選什麼。

申時行還是決定解決問題,在其位則謀其政,哪怕是頂着陛下的雷霆之怒,他也要把這件事給辦了,實在不行,申時行也可以去找張居正去哭,讓先生救一下。

這就是天上人和凡夫俗子的區別,申時行還有地方哭,閻士選做錯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哭都沒地方哭。

閻士選低聲說道:“申巡撫,其實漕幫這件事,根兒不在漕幫,而在杭州寧波運河,若是這條運河開始修起來,這些漕幫自然就散了,這些漕幫的人,是合起夥來,找個生計,用杭州寧波運河,把這些遊手好閒的人給消化掉,纔是正解。”

“我會想辦法運作此事。”申時行深吸了口氣,點頭答應了下來。

宗教,人們爲了短暫的脫離痛苦的現實,爲了追求虛妄的彼岸,進行自我欺騙,想要消滅宗教,就必須讓人脫離需要宗教的環境。

這和處理漕幫的原理是相通的,漕幫爲何能夠聚集如此多的窮民苦力,是因爲這些百姓走投無路,無以爲生,只能投效,能堂堂正正的活着,誰又願意跪着給人當狗?

這就是閻士選的意思,要徹底解決盤大根深的漕幫,最好的辦法不是消滅漕幫本身,而是消滅漕幫滋生的土壤。

過去,沒有當官之前,閻士選認爲城外的山寨流寇、城中幫派這些亡命之徒,都是窮民苦力走投無路,自發走到一起抵抗朘剝的反抗行爲。

當閻士選知道這些亡命之徒真正的主人是勢要豪右,鄉賢縉紳之後,閻士選才認識到,這些亡命之徒也是向下朘剝的工具而已,統治工具之一。

ωwш⊕т tκa n⊕¢ o

閻士選帶着浙江九營的羅木營前往了運河和錢塘江的交匯處,這裡是漕幫的老巢。

軍兵的調動說明了大明朝廷已經徹底失去了利用浙東幫和客幫之間內部矛盾、剿撫並重、平穩解決漕幫問題的耐心,而是通過暴力手段,一次清賬。

善後的問題,善後時候再說,先把這些膽敢蹬鼻子上臉的傢伙物理消滅再說。

申時行用了很長的時間,才把浙江發生的事兒,事無鉅細的寫成了奏疏,他很清楚,這一封奏疏到了陛下面前,自己就還是個笑話,但讓他和浙江地方勢要豪右妥協,他更加不樂意。

“能把申時行這麼個端水大師,逼到翻臉的地步,這些漕幫太囂張了!”朱翊鈞收到浙江方面奏疏的時候,感受到了侮辱。

這份侮辱不是來自申時行和閻士選這些地方官,而是浙江漕幫的無法無天。

大明皇帝帶着京營南巡,不蟄伏起來,還要逼着申時行在獻媚皇帝和解決地方問題之間選一個。

申時行選擇瞭解決問題,在大明皇帝看來,申時行選擇了忠誠,忠不可言的忠誠,申時行沒有選擇和地方同流合污的忠誠。

“想要把朕當成一把刀,就要有被刀砍死的覺悟!馮保,下章杭州府,告訴申時行和閻士選,解決地方問題就是最好的獻禮!徹徹底底查清楚漕幫和背後勢要豪右,連根拔除!”

“申時行要是兵力不夠,朕帶着大明京營,隨後就到!”

“下章水師總兵陳璘、魏國公徐邦瑞,帶水師先行一步!”朱翊鈞再次給出了明確的部署,不僅沒怪罪申時行的想法,甚至給出武力支持。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張居正面色凝重的說道:“陛下,這些事,都該在陛下南巡之前解決,而不是給了他們權力,卻要陛下來給他們收拾這個爛攤子。”

張居正覺得不能這麼輕鬆放過申時行,朝廷給了你如此大的權力,沒有把事情辦好,就是無能,決不可這麼輕易放過。

“先生。”朱翊鈞面色嚴肅的說道:“事情有大有小,這漕幫根深蒂固,之前人心動盪時候,不能解決,這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是世勢。”

這是申時行的無能嗎?處理成這個樣子,朱翊鈞已經非常滿意了,換個人,不見得能讓九營兵變平穩落地,人心思動的時候,一切以穩定爲主,漕幫沒有妥善解決不是無能。

“陛下,規矩就是規矩。”張居正嘆了口氣,申時行是張居正最出息的弟子了,能和稀泥,他也不願意如此追究,但他要是不追究,工黨黨魁王崇古還在虎視眈眈。

張居正說的規矩,其實是個默契,這種默契非常普,過年前的一個月,大多數奏疏都不會說棘手的事兒,而是把所有棘手之事,留到過年後再辦,讓陛下過個好年。

陛下南巡,表面上和和氣氣,一片平和,各個階層,一起粉飾太平,安心迎檢,就是類似的默契。

“蹬鼻子上臉的又不是申時行,申巡撫爲了迎駕已經準備讓閻士選請假回家了。”朱翊鈞還是不想處罰。

“陛下,臣以爲還是要以嚴肅皇家威嚴,此次南巡,就是爲了宣威收心,沒辦好事,就是錯。”王崇古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以王次輔看來如何處置?”朱翊鈞嘆了口氣,兩個黨魁都覺得應該做出適當的懲罰,朱翊鈞也得考慮大臣意見。

只能苦一苦申時行,罵名浙江勢要豪右擔一擔了。

“臣以爲,收回官復原職的決議。過重容易傷了大臣們盡心做事之心,過輕又不合適,反正申時行已經五品官巡撫這麼久了。”王崇古倒沒有想到擴大戰果。

差不多就行了,真的把張居正逼急了,工黨指不定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收回官復原職的決議,無疑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處罰。

“臣附議。”張居正也覺得恰到其分,不懲罰,他張居正有包庇的嫌疑。

“那豈不是說,申巡撫還要以五品繼續巡撫兩地?”朱翊鈞呆滯了下,愣愣的問道。

五品巡撫的笑話還要跟申時行半年,到年底大計之前,都會繼續跟着他。

“只能如此了。”張居正也不想讓自己的弟子是個笑話,但事已至此。

“要不把閻士選調離杭州?”王崇古低聲說道,小勝一局的王崇古沒有追擊,這已經是這麼多年,來之不易的勝利了。

“閻士選已經名聲在外了,調到哪裡大概都不肯要。”朱翊鈞一攤手,這個燙手的山芋,只能爛在申時行手裡了。

雖然孔子曾經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但閻士選看起來都有點瘮人的克上,還是會引起人們的普遍警惕,連皇帝都覺得棘手。

閻士選首先是個循吏,能把事辦妥的循吏,千里馬不常有,朱翊鈞非常清楚,每一個循吏都要好生珍惜。

集體意志是一個個具體的個體形成的合力,只有更多的循吏,大明新政才能穩步向前。

“那就維持現狀吧。”王崇古有點幸災樂禍的說道。閻士選搞漕幫,申時行也搞,全浙江都沒有鬧,畢竟朝廷有十分直接的暴力,唯獨杭州府的漕幫鬧起來了。

閻士選還在發力。

“寧波到杭州有必要建運河嗎?”朱翊鈞看向了工部尚書汪道昆,詢問浙東運河的論證結果。

“建是很有必要建的,難度不是很高,也是有需求的。”汪道昆想了想說道:“不過也不是那麼必要,那麼急切,現在非建不可。”

建了更好,不建也能繼續湊合,不是剛需。

不是剛需,意味着開工就會引發爭議,比如大興土木,勞民生財的爭議,一旦引發爭議,就不是工程本身的問題了。

賤儒最擅長的就是把一個工程問題,在鬥爭中變成一個政治問題,而後爲了鬥而鬥,至於工程本身,反而不重要了。

非剛需也要上馬,最典型的就是大明朝廷,你慢一點,等一等大明百姓。

“可建可不建,那就建。”朱翊鈞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建,因爲大明朝堂總體趨於保守,對萬事萬物的發展趨勢預估也會保守。

這種保守也體現在了萬曆維新之事上,張居正都嚴重低估了新政的影響和成果。

大明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不把事情做到前面,今天因爲畏懼大興土木、等一等大明百姓這種風力輿論做出的決策,明天就會成爲浙江發展的阻力。

“臣等遵旨。”王崇古、汪道昆等一衆官員,俯首領命,開始推進浙東運河修建的具體流程。

“陛下,臣有疏啓奏。”王國光出班俯首說道,他要說的事,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因爲自從銅祥鎮總辦陳成毅到了之後,一直在討論。

現在給陛下的奏疏是討論之後的結果。

“呈上來吧。”朱翊鈞示意馮保把奏疏拿過來,看完了整本奏疏。

奏疏的內容,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菸草的流動和傳播,已經擋不住了。

這不是王國光宣佈,大明緝毒戰爭失敗了。

菸草因爲其龐大規模和產量,從一開始就不是稽查的目標,阿片纔是。

大明朝廷的精力是有限的,嚴格稽查阿片已經傾盡了全力,已經沒有餘力阻止菸草的肆意傳播了。

“提神醒腦之物就是這麼神奇,無論如何都會廣爲流傳,茶,咖啡,菸草都是如此。”朱翊鈞硃批了王國光的奏疏,殷正茂、朝廷明公認爲,應該以官營來控制規模。

在廣袤的南洋,存在着無數的菸草種植園,每一個壯勞力,可以看管3000到4500株的菸草,而每一株每一年可以採摘5到7次,每一株菸農收益爲三十文,僅僅種煙一年一個壯勞力收益在9銀到13銀之間。

這還僅僅是種煙,如果自己搭窩棚,三五成羣壘個土窯烤煙,一個壯勞力一年能獲得15到20銀的收益。

如果使用黑番、倭奴成本只會更低,利潤只會更大,因爲大明開海政策,海貿前所未有的繁盛起來,菸草已經在南洋廣泛使用,並且不可抑制的向大明腹地傳播。

這就是殷正茂無法禁絕菸草種植的原因,而且按照大醫官的研究,菸草的危害遠遜於阿片,出於種種原因的考慮,銅祥鎮總辦陳成毅回大明腹地面聖,身上還有個任務,那就遊說官營菸草種植。

“泗水侯也是個敞亮人,並沒有遮掩自己的目的,這錢,出海的勢要豪右能賺,朝廷也能賺。”朱翊鈞看着奏疏面色複雜說道。

殷正茂鼓譟菸草官營的第一個原因,就是賺錢,既然規模大到已經無法控制了,需要默認菸草的存在,那這個錢,朝廷也要賺。

殷正茂試過,試着去嚴格控制,但菸草這東西種植難度低,製作簡單,而且需求極其旺盛,屢禁不止,殷正茂只能把阿片放到了最主要的位置。

就像是宗教在泰西廣爲流傳一樣,菸草在南洋也廣爲流傳。

種植園真的很苦很苦,鞭子抽在身上真的很痛,菸草短暫的煙霧繚繞,可以逃避痛苦的現實,這就是需求廣泛的原因。

烤煙勁兒大,能壓得住心裡的事兒。

殷正茂之所以奏聞朝廷,其實是事情已經到了二選一的地步,要麼開放煙草,要麼徹底不管不顧,官營菸草是殷正茂想到的唯一辦法了。

“朕唯一擔心的就是放開了菸草,這阿片也如同野草一樣的瘋長。”朱翊鈞拿着奏疏,還是有些拿不準主意。

他猶豫的原因很簡單,他擔心,官營菸草,很快擴大到了阿片類強致幻成癮之物。

“陛下,有些時候,完全的禁止等於完全不禁止。”張居正當然明白皇帝的擔憂,但他還是覺得殷正茂的做法是對的。

什麼都想管,等於什麼都管不了,取捨之道,要有舍,纔有得到,全都想要,全都得不到,越是追求圓滿,就越是丟三落四。

治國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先生言之有理。”朱翊鈞點頭,將奏疏交給了馮保,大明對菸草的官營要開始了。

朱翊鈞都不用想,朝廷肯定會被罵的體無完膚狗血淋頭,爲了賺錢,真的是臉都不要了,聚斂佞臣在朝,國無寧日。

這都是開海之後,朝廷面臨的挑戰,可是禁海也要面臨這樣的挑戰。

崇禎年間崇禎皇帝一共下旨兩次,嚴格禁菸,韃清的黃臺吉也曾下旨禁菸,可是屢禁不絕。

“南衙拆分,沒有再多的反對聲音了嗎?”朱翊鈞問起了此次南衙拆分的鬥爭,在皇帝看來,多少有點虎頭蛇尾了。

火龍燒倉的手段都已經拿出來了,但鬥爭卻有點戛然而止了,朱翊鈞準備的最後手段,帶兵平叛,沒能用到,實在讓朱翊鈞有點遺憾。

“陛下都已經拷餉了,態度再明確不過了,腦袋長在脖子上也是挺好的。”萬士和解釋了其中的原因,這種程度的威罰已經能夠有效威嚇了,再跳出來,那就不太禮貌了。

皇帝還沒盡興,可南衙的勢要豪右早已經盡興了,有點盡興過頭了,確實非常的刺激,刺激到掉腦袋了。

“那好吧。”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此間事了,繼續南巡。”

大明皇帝南巡到南衙,爲了解決各種矛盾,已經下榻南湖別苑一個多月的時間,除了拜謁孝陵那三天時間,大明皇帝一直在給南衙的百官、勢要豪右上強度。

大明皇帝下旨,離開南衙繼續南巡的時候,整個南衙都充滿了歡快的空氣,爲了慶祝皇帝離開,各家各戶都準備了煙花,南衙的煙花爆竹都賣脫銷了,甚至連秦淮河畔的青樓,都決定大酬賓,來刺激萎靡不振的消費。

當皇帝的儀仗緩緩離開南衙的時候,整個南衙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煙花放的比過年都要多。

大明皇帝這個大殺星,終於走了!

但很快,南衙的勢要豪右就發現一個讓他們寢食難安的事,那就是陛下走了,可海瑞沒走,還在南衙!

這是個天塌地陷的壞消息,海瑞的手段一點都不比皇帝差,而且之前的鬥爭表明,不能招惹海瑞,招惹皇帝都不要招惹海瑞!因爲招惹皇帝,皇帝還聽一聽訴求,問一問緣由,招惹海瑞,皇帝陛下根本不會聽任何訴求。

跟海瑞爲敵的戴鳳翔被送進了解刳院,舒化更是被加快加急,斬首示衆了。

招惹海瑞只會換來皇帝的雷霆之怒。

海瑞很快就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所有南衙遮奢戶,按第次都要納捐一千銀到五萬銀不等,納捐的理由是疏浚水路。

這只是表面理由罷了,真正的理由所有人都一清二楚,慶祝皇帝離開的所有遮奢戶都要受到懲罰。

整個南衙,哀嚎一片。

這筆處罰金,全都進了天子南庫,連戶部尚書都沒有鬧着要分一半,一如當初潞王殿下罰錢,戶部也沒鬧着要分錢。

賠給陛下個人和賠給整個大明的,戶部還是能分的清楚的。

朱翊鈞離開了南衙,有些遺憾的看了一眼,他的遺憾很簡單,沒有把南衙的牛鬼蛇神全都清理乾淨,他清楚的知道清理不完,但還是想多做點,讓南衙的百姓喘一口氣。

六月初,大明皇帝的車駕進去了浙江杭州府地界,到了中午時候,下起了大雨,車隊無法繼續前行。

爲了防止各種意外,禮部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皇帝下榻仁和縣,準備第二天繼續往杭州府而去。

仁和縣沒有行宮,也沒有皇莊的燕字樓,但有官衙,這是一次很普通的駐陛,這一路走來,已經經歷了數次,所有人都保持足夠的警惕,但也沒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官衙方向,着火了呀。”朱翊鈞站在民舍的走廊盡頭,看着仁和縣官衙的方向,愣了許久許久。

該來的終於來了。

南巡已經六個月,大火焚宮,這個大明皇帝南巡必有的傳統項目,朱翊鈞都忘了,結果現在火光染紅了半邊天。

“陛下,臣去問問是不是官衙。”馮保擦了擦額頭的汗,派了小黃門去查看,很快馮保得到了回覆。

“的確是官衙着火了。”馮保嘴角抽動了下,大明皇帝在南衙殺了那麼多人,南湖別苑都沒有着火,剛進浙江不久,就給皇帝送了這麼一份大禮。

也就是皇帝陛下謹慎,到下榻的地方,對外宣佈下榻,但總會在張宏、緹帥趙夢佑的安排下,入住別處。

就是爲了防備意外,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若非這份警惕,這個時候,陛下已經陷入危險之中了。

“他們怎麼敢!”王夭灼面色已經面如寒霜了,皇帝、皇后、皇長子都在,這一把火,準備統統燒死!

放火是一種十分狠毒的手段,畢竟一把火可以把一切罪惡都燒的乾乾淨淨,查都沒法查。

“這就是給朕一個下馬威,告訴朕,這浙江地頭,他們說了算,朕說了不算。”朱翊鈞十分冷靜,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亂。

皇帝下榻,移駕別處這個習慣,是個公開的秘密,這就是個下馬威。

朱翊鈞眉頭緊蹙得說道:“仁和縣官衙大火,絕不是意外,六月,杭州已經進去了雨季,剛剛一場大雨,儀仗都無法前行,下午下榻,晚上就燒起來了,一定有人在盯着朕的行程。”

“而且必有後招,絕不可能就這麼輕而易舉的結束,一把大火能把證據燒沒了,他們不能按捺自己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朱翊鈞眼神裡閃爍着寒光,這一次又要大開殺戒了。

亂糟糟的失火現場,終於在後半夜逐漸平息了下來,次日清晨,仁和知縣蓬頭垢面的跪在廢墟之上,痛哭流涕的大聲喊道:“陛下呀,怎麼能就這麼被燒沒了!陛下,你在哪兒,回個話啊陛下,我還不想死,我有爹有娘,還有親族,他們也不想死呀。”

朱翊鈞滿臉疑惑的看着知縣葉永昌低聲問道:“這葉知縣在幹什麼?”

“沒人告訴他陛下沒事,他從昨晚失火後開始救火,就一直在廢墟上刨,希望找出陛下來。”馮保低聲說道。

斯文掃地?葉永昌已經衣衫襤褸,渾身都是灰土,臉上眼淚一把淚一把,再加上灰,看起來格外的滑稽。

葉永昌怕,他怕皇帝真的死在他的地頭上,那樣一來,無論誰登基,他葉永昌的九族都保不住。

“把他叫來。”朱翊鈞揮了揮手,示意小黃門叫葉永昌過來。

葉永昌被小黃門叫了好幾聲,才緩過神來,回頭看了一眼,看到皇帝的時候,眼神從渾渾噩噩到懷疑,再到清醒,整個人以一種堪比獵豹一樣的矯捷,從廢墟上竄了起來,衝向了皇帝陛下。

“陛下您沒死呀!”葉永昌帶着幾分劫後餘生的吼聲,震耳欲聾。

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
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