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

金山國面臨的雙線作戰的困難,墨西哥總督府一清二楚,但是面對大明快速帆船的武裝巡遊,沒有海盜敢賭,那些炮是假的,因爲那是用自己的命去賭。

海盜不把別人的命當命,但把自己的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潞王殿下英明。”駱尚志十分誠懇的說道。

一條戰線用之前海戰獲勝的狐假虎威、空城計震懾,另外一條戰線,駱尚志率領大明水師進行攻伐,對金山國而言,生死攸關的困局,被大明水師的武力和潞王的智慧所化解。

只要大谷地唯一出口,鎮夷關建立完成,金山國就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本來,按照權天沛等人的想法,是放棄長灘港那兩百個營莊,守住金山城,專心應對霍皮人和鎮夷關的建設,這個放棄長灘,將開拓的戰略方向轉爲大谷地的策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可潞王力排衆議,選擇了雙線作戰,朱翊鏐跟隨皇兄聽政十多年,他和金山國的衆人想法完全不同。

朱翊鏐認爲,一旦放棄長灘港,就等於示弱於紅毛番,這些蠻夷最大的特點就是得寸進尺,只要金山國放棄長灘港,紅毛番會認爲金山國好欺負,就會一擁而上,到那時候,金山城就危險了。

這種全都要的打法,被證明是對的。

霍皮部人多,墨西哥兇狠,一旦金山國表現出了一點點的軟弱,就會被撕得粉碎。

權天沛非常擅長經營,就是非常擅長人事安排,把所有人都快速的調動了起來,鎮夷關的初期建造,只是要造一個長不過七裡的夯土臺,前面挖一個溝壑,算作是護城河,城牆和護城河並不規整,因爲有前出炮臺,一共修十二個臼炮位,將火炮安置其中。

這種不規則城牆,炮位前出的做法,是大明學泰西殖民者棱堡的建法,這沒什麼好丟人的,大明並沒有太多的殖民經驗,有現成的經驗當然會參考,就像當初大明朝廷失去了造船能力,沒有進行考古式科研之前,只能仿造泰西的三桅夾板艦。

落後不是恥辱,不想着迎頭趕上,纔是懦夫。

萬曆二十年五月初六,鎮夷關的夯土城牆建好,這種夯土城牆,其實建起來很快,若是想升級爲磚石城牆,就有點困難了,因爲要運輸磚到前線,又缺乏足夠的運力,金山國的牲畜不算很多,只靠人扛,需要很多時間。

不過,夯土城牆完全足夠了,因爲霍皮人根本沒有攻城的經驗,也缺乏攻城器械,霍皮人不會營造攻城器械,面對三丈高的夯土城牆,都有些束手無策。

即便是蟻附這種最低級的攻城手段,也是需要大量人命堆出來的經驗,再加上十二門三十六斤火炮震懾,金山國兩線作戰的困局,隨着鎮夷關不斷落成正在慢慢消失。

金山城內,人人喜氣洋洋,即便是百姓知道的不多,不知道壓力究竟在何處,但百姓們還是能夠從來去匆匆的軍兵、不斷集中的糧草、火炮不斷調集等情況,知道金山國正在面臨着嚴峻考驗。

捷報如同一把鋒利的劍,劈散了所有的憂愁,輕鬆的氛圍,如同初生的朝陽,灑在了金山城內。

萬里無雲,晴空碧藍如洗,如同一塊藍寶石一樣晶瑩剔透,初六日,是駱尚志帶領大軍凱旋的日子。

鎮夷關只需要留守三百人,就完全足夠防備霍皮人的騷擾了。

金山國海防巡檢的總頭目瞭山趙穆,帶領着三百人據城守備,一共二十五個烽火臺,一旦敵人大規模來襲,金山城可以快速馳援。

金山國像樣點兒的路,都在金山城內,城外全都是土路,兩千七百水師軍兵在前,而一千五百金山牙兵,驅趕着四千名奴隸,缺少畜力,這些奴隸就是畜力,拉動着一架架火炮和輜重,艱難的走在土路上。

三十六斤艦炮,足足有八千斤,長約一丈三寸,通常被安裝在船尾,在一面一輪齊射,轉向的時候,船尾巨炮負責一錘定音,這次一共有三十六門大艦炮被拆下,十二門安裝在了鎮夷關,剩下的都要被奴隸們拖回。

火炮被棉麻編制的厚重帆船布所籠罩,因爲路很差,車轍深深的陷在了土裡,纖繩深深的嵌入了奴隸略顯瘦弱的肩膀,艱難的拉動着火炮前行。

朱翊鏐、駱尚志、孟金泉、趙穆乃至於老好人權天沛,對這一幕,沒有太多的情緒,這些出海的肉食者們,清楚的知道,不讓夷人受這份罪,就得讓大明人遭這份罪了。

而且疲於奔命和立足的他們,也沒有精力去同情這些奴隸。

隨着大軍的凱旋,隨着一臺臺艦炮被吊上了船,朱翊鏐提到嗓子眼那顆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

朱翊鏐又不是諸葛亮,他這才二十五歲,哪有那麼多的運籌帷幄,唱空城計,他真的很心虛。

每天一閉眼,就是夢到紅毛番孤注一擲的殺過來了,死也就死了,他朱翊鏐作爲潞王,死在了開海的路上,陛下一定會給他報仇,而且青史論斷,會把他擡到一個不該屬於他的高度去。

朱翊鏐最害怕的就是,所有人的努力,因爲他的決策,而付之東流。

這是朱翊鏐第一次離開太后、皇帝的庇護,力排衆議做出決策,年輕的潞王殿下,直到艦炮重新上船,才徹底安心,艦炮,給朱翊鏐帶來了滿滿的安全感。

經過此戰,朱翊鏐終於明白了爲何皇兄甘心做御書房上磨的驢了,他現在也是上磨的驢,因爲責任,金山國人的性命,都在他的決策之中,他要對得起這些對他滿是期許的人。

“金泉,肩扛日月,身系江山得多重啊。”朱翊鏐對着一望無際的大海,發自肺腑的感慨道,陛下這一扛,就是二十年,風雨不斷,從不懈怠。

孟金泉想了想,低聲說道:“做個昏主,就不累了。”

“那不行!”

朱翊鏐一擺手說道:“做個昏主,那還是大丈夫?大丈夫,當頂天立地!”

孟金泉也只是笑,陛下要是不想做個大丈夫,他還在大明官場宦海沉浮,哪裡能到金山國做國相?

“殿下,該回宮了,今天庶務還沒處理。”孟金泉等潞王殿下感慨之後,才提醒潞王要上磨了,港口擴建,潞王對金山士族重拳出擊,打是打爽了,所有的庶務都落在了潞王的身上。

墨西哥、秘魯、智利三個總督府一共送來了4200個奴隸,這4200人裡有1200個夷人女子,按照規定,其中1000人要按照此次軍功爵名田制,分配給所有參戰的牙兵,剩下的兩百女子,則分給金山水師。

金山水師主要領賞金,就是金山城出產的黃金,三千水師軍兵四個月連續作戰,整體恩賞足足三萬兩黃金。

金山國養不起三千人的水師,就是船隻稍有損壞,都無法修理,得等到三年輪換,回到大明去修,而金山國也沒有足夠的工匠營造船廠,附近也沒有足夠的木材,來營造船隻。

正衙鐘鼓樓、金山港是金山城標誌性建築,而一座新的標誌性建築物正在落成,那就是金山學院,金山學院是蒙學堂、小學堂、中學堂三級學堂,整個學堂佔地五百多畝,大概有半個皇宮大小。

金山學院靠海,還有一個小的港口,這裡營造標準極高,甚至比潞王府的標準還要高,三丈高磚石城牆、甕城、炮位等等,之所以如此高的標準,一旦金山國破,學院裡的孩子,都第一時間上船,離開金山國返回大明。

可以說,連金山學院都陷落了,那金山國就徹底亡了。

除此之外,都是些庶務,值得朱翊鏐親自處置的大多數都是命案和港口貨物糾紛,剩下需要朱翊鏐知道的則是類似於這家的水,那家的地,豬犬被偷這類的瑣事。

港口貨物糾紛,一天就有三五起,這裡面情況十分的複雜,有殺人越貨,有黑吃黑,有黑貨,有分賬不均等等。

金山城缺乏足夠的算學人才,有些貨物到港後,交割出現問題,就需要潞王府出面,因爲金山府衙都算不太明白這些賬,只有潞王就藩帶來的賬房先生和五名學徒,能把這賬算明白。

在金山城通往鎮夷關的土路上,三匹快騎在快馬奔馳,他們背後揹着硃紅團龍旗,代表着這次傳遞信息的重要性,一旦看到快騎帶團龍旗,所有人都要爲快騎讓行,騎卒快速通過。

在經過金山城門時,一騎減速,留下驗看身份,剩下兩騎在潞王府門前下馬石下馬,稍加檢查後,一騎留下驗看,剩下一騎帶着一個火漆封好的竹筒,向着潞王府書房快速跑去。

“報!”墩臺遠侯將竹筒呈送殿下面前,才氣喘吁吁的說道:“鎮夷關急報!”

朱翊鏐大驚失色,大軍剛剛凱旋,還未休整,難不成是這霍皮部開始發動總攻了嗎?鎮夷關岌岌可危?

不過沒關係,霍皮人可以贏無數次,但他們只能輸一次,被大明佔了山道,就是他們的死期!

朱翊鏐拆開了火漆,掃了一眼,心中的擔憂立刻被喜悅代替,他拿着塘報站了起來,喜上眉梢,對着孟金泉說道:“金泉,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在鎮夷關西南十二里發現了煤礦!是煤礦!”

“煤礦?!”孟金泉先是錯愕了下,而後被狂喜代替!

金山城到長灘港,全都是雨熱不同期,秋冬纔是雨季,春夏反而是旱季,這就造成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缺少足夠的山林,放眼望去,大多數都是由低矮灌木爲主,缺少木材,就缺少柴火。

北灣的林場,都已經快被伐光了,即便如此,依舊無法充足供應金山城柴薪。

甚至金山城無法容納更多的人口,不是土地、糧食等限制,而是燃料,柴米油鹽柴當家,沒柴,搞得孟金泉這位國相都有點焦頭爛額,不得已,從大明引入了速生楊,可速生楊再速生也得三五年。

煤礦的發現,當真是及時雨!

“賞,重重有賞!金泉,額外支取三千兩黃金,犒賞此次參戰軍兵!”朱翊鏐大手一揮,給了厚厚的恩賞,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他只想着鎮夷關建好了,金山國不被霍皮部滋擾,打通前往少女銀山的路。

萬萬沒想到,還有更多的好處!

“好!臣這就去辦!”孟金泉平素裡十分摳門,但這次少見的大方了一次,因爲這真的是值得慶賀的事兒。

“快,張榜公告!讓所有人都知道此事,這煤山來的正是時候。”朱翊鏐繼續下令,不僅僅要自己知道這個喜訊,還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安定人心。

喜訊接連傳來,整個金山城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裡,這缺柴薪之事,已經困擾金山城很久很久了。

“殿下,駱帥請見。”一個小黃門急匆匆進了書房,急切的說道。

“快請。”

駱尚志龍行虎步走入了書房俯首見禮說道:“見過殿下,殿下千秋萬安。”

“此次鎮夷關之戰,駱帥辛苦了。”朱翊鏐笑着說道。

“臣今日來,是爲了趙穆而來。”駱尚志選擇了開門見山。

駱尚志是個武夫沒有那麼多拐彎抹角,他就是告訴潞王,趙穆這個人可用。

駱尚志經過了兩個月的觀察,對趙穆進行了全面考察,趙穆個人,有足夠的軍事天賦,驍勇善戰,假以時日可以成爲潞王的左膀右臂,而且他來金山國,就是來報聖恩的。

趙穆做人的原則非常明確,恩怨分明,有仇報仇,有恩報恩。

在趙穆看來,皇帝、凌次輔有恩於他,他就要回報,皇帝、凌次輔給他的父親正名、還十分嚴厲的懲戒了剋扣撫卹銀的貪官污吏,人頭滾滾,這都是聖恩。“駱帥這裡有個好消息,鎮夷關西南十二里,發現了煤山。”朱翊鏐將塘報交給了駱尚志,頗爲興奮。

駱尚志看了看,也是滿臉喜色說道:“果然是煤山。”

這個煤山的發現,是水師軍兵追擊夷人,搜山的時候,在山林中發現了一些有煤系巖相特徵的石頭,才請了地師前往,駱尚志本來不抱多大的期望,因爲地師去了數次,都沒有發現礦苗,更別說大龍了。

沒想到他剛剛班師,這就有了重大進展。

找礦其實非常的麻煩,就是翻石頭。

礦苗露出地面,長時間被風化後,會產生礦礫或礫石,這些石塊在水流的沖刷下,其散佈範圍會遠大於礦山範圍,礫石越多,越可能存在礦苗,但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

地師有的時候覺得是自己專業強,找到了礦,更多的時候,是覺得自己運氣好,找到了礦,到底是運氣還是專業,地師們,也說太不清楚。

當然,地師也有另外一個共識,那就是:地質,狗都不學。

這個行當,真的太苦了。

“駱帥覺得這裡叫什麼好呢?”朱翊鏐把這座煤山的命名權,交給了駱尚志。

駱尚志思索了下,面色沉重的說道:“就叫青石煤山吧,此次犧牲軍兵,埋骨此地。”

鎮夷關此戰,一共犧牲軍兵二十七人,這二十七人都埋在了青石山腳下,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故此爲青石山。

“好。”朱翊鏐答應了下來,他面色猶豫了下,最後還是問出了他想問的問題:“駱帥,近日城中有人說,他可以爲金山城去死,但不能被迫去死。”

最近因爲戰時壓力,一些拉壯丁的傳言遍佈整個金山城內,一些人就大義凌然的講:我可以爲金山城存亡而死,但不能被迫去死,這句話是建立在大明顯學自由學說之上。

這句話一講出去,就直接站在了道德的所有制高點。

我是可以犧牲,但是你如果問我爲什麼沒有犧牲,就是強迫我,試圖讓我被犧牲;

至於最後我沒有犧牲,但是因爲我是可以犧牲的,所以我仍然是崇高的,正義的。

安排他去戰場,就是強迫,不安排他去戰場,他仍然正義。

駱尚志有些疑惑,想了想回答道:“應該先查查他是不是完稅,我覺得講這話的人,大抵都沒有按期、按制,如數完稅。”

朱翊鏐一愣,眼前的迷霧盡數撥開,哈哈大笑了起來,笑了一會兒,連連搖頭,他已經完全聽明白了駱尚志的意思。

駱尚志認爲這種人,是決計不會上戰場的,他們不會去戰場,是否爲金山國而死這件事,其實和他們的瓜葛不大,不能討論一個不成立的問題。

那麼和這些人,瓜葛最大的事:是否按制如數完稅。

以前填鴨式塞到腦子裡的東西,以一種奇怪的形式,讓朱翊鏐理解了眼前的問題。

人改變自然的能力是生產力,但一個人的生產力無法完全自給自足,所以就需要用自己的生產剩餘,去交換他人的生產剩餘,至此,社會產生了分工。

打仗是軍兵的分工,納稅是百姓的分工。

如果戰事不順,真的到了需要拉人做壯丁的時候,個人願不願意,個人是不是道德制高點,真的沒那麼重要了,也沒人在乎了,因爲所有人都處在時代的洪流中,身不由己。

哪怕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如果具體到戰場上,這一點戰爭論也有定論,殿後者強也。”駱尚志略微有些失神的說道:“能殿後的一定是強軍,或者說,他們是早就做好準備的強軍,被犧牲者,其實早就做好了犧牲準備。”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他們就是忠良。”

駱尚志完整的回答了朱翊鏐的提問,僅在行伍、軍陣對敵這件事上,忠良者,不會去思考這麼無聊的問題,非忠良者,沒有資格去說犧牲與否。

“謝駱帥教誨。”朱翊鏐仔細的理解了下駱尚志所言,結束了對這個無聊問題的思考,其實就是權利和義務之間的矛盾。

他寫了一本長長的奏疏,把最近金山城發生的事兒,都告訴了皇兄。

朱翊鏐、駱尚志的奏疏,隨着西班牙珍寶船向着大明駛去,這個季節的太平洋,確實沒有太多的風暴,只不過漫長的航線,會非常的枯燥和無聊。

而此時的大明京師,大明皇帝朱翊鈞正在格物院內,聽取格物博士朱載堉、徐光啓、李開芳、伽利略、開普勒等人的報告,是關於純粹數學的問題。

數學是研究萬物無窮之理最重要的工具。

李開芳站在一個模型前,這個模型包含了: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行星都是圍繞着太陽轉,太陽是這幾個行星的中心,水星最近,土星最遠,能得出這個粗略的框架,已經是格物院了不起的成就了。

畢竟萬曆二十年的泰西,羅馬教會還在研究怎麼燒死擁戴日心說的異端。

李開芳指着模型說道:“我們要研究天文,就需要利用無窮小,無窮微分的方法,去計算曲邊形的面積、旋轉體的體積,開普勒的加入,加速了這一研究,我們現在可以宣佈,金木水火土,地球的軌道是橢圓而非正圓。”

“陛下,這裡面有一個我發現的公式,那就是軸旋轉立體圖形的體積,等於周長乘以面積。”

李開芳說到這裡的時候,面色有些猶豫,已故的萬士和萬宗伯,在執掌格物院行政時候,曾經反覆說過,在給陛下講解的時候,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公式,否則會非常難懂。

李開芳有些猶豫,因爲他不確定,陛下是否聽懂了他在講什麼。

“你繼續。”朱翊鈞點頭說道。

李開芳一看皇帝這麼說,立刻興致勃勃的開講了,他一黑板寫了一大堆的公式,完全沉浸在了天才的世界之中。

“陛下,臣講完了。”李開芳終於講完了自己要講的內容。

朱翊鈞稍微揉了揉額頭說道:“嗯,朕聽懂了,李博士說的是從實際問題出發,用無窮小,無窮微分;無窮大,無窮積分,去解決問題,而微分和積分,爲互逆運算,就像加減、乘除、冪開方一樣。”

“而且李博士還和兩位遠道而來的泰西博士,伽利略、開普勒,利用泰西符號更加簡便的特點,讓公式變得更加簡潔。”

朱載堉之前就寫好了奏疏,朱翊鈞是做了預習,準備充分,纔來聽取報告的。

他是真的聽懂了,但要不是提前預習了,真的跟不太上這些天才的思維速度。

朱載堉一看陛下完全理解,立刻輕鬆了下來,笑着說道:“我就說嘛,微分,積分,互逆運算,是非常簡單的,人再笨,還能學不會微積分嗎?”

站在皇帝面前這幾位格物博士,都是突破人類認知邊界,走出那一步的人,在走出之前,他們其實也非常迷茫,但走過之後,他們就覺得後來人,順着他們的腳印走,不要太簡單!

真的不簡單,朱翊鈞還是認爲,這些東西對於普通學子而言,還是太難了。

“此微分、積分之學,實乃格物致知之樞機,能析毫芒之變,積跬步之功,使晦暗難明之萬物至理,如撥雲見日,漸露真容。於天文曆法、器物精工諸般實務,尤開山闢路之偉力。”

“參與其中者,各賞百銀,以酬其勤;另,加賜御製文房四寶,冀卿等運此神思,續書天地文章;再,各賞宮緞玄青、硃砂各一匹,以彰榮寵。”

“萬望各卿秉持此心,精進不輟,窮究萬物無窮之理,以裨益社稷蒼生,登格物報、邸報,啓迪後學。”

朱翊鈞揮了揮手,示意馮保拿準備好的恩賞來,他給了額外的恩賞,並且把格物院寫好的文章,發表在了格物報上和邸報上。

“臣等謝陛下隆恩。”朱載堉帶領格物博士們謝恩。

“皇叔,明日有京營銳卒大潰敗演訓,皇叔要一起去看看嗎?”朱翊鈞說完了正事,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操閱軍馬,和以往不同,這次是潰敗演訓。

朱載堉有些迷茫,疑惑的問道:“陛下,這自古操閱軍馬不都是耀武揚威,何故有這等潰敗演訓?而且陛下,京營銳卒和大潰敗放到一起講,多少有點不切實際了些。”

放眼寰宇,以眼下大明京營的實力,誰能挫敗!

朱翊鈞笑着說道:“戚帥定下的,說是隕石砸到了軍營,把中軍大帳給砸了。”

朱載堉沉默,他忽然覺得,人的想象力真的是無窮無盡,但又非常符合實際,畢竟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一手大隕石術,出神入化。

“臣明日隨陛下一同前往。”朱載堉趕忙領命。

“諸位愛卿明日若是得閒,也一併去看看。”朱翊鈞站起身來,笑着邀請博士們一起去。

“臣等遵旨。”博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趕忙齊聲說道。

這次的大潰敗演訓,是戚繼光定下的。

具體作戰任務是拉了兩個營總計六千人到居庸關,準備了六百副擔架和假人。

今天午時三刻,會突然下通知,說北虜叛變南下,已經奪取了宣府,要求這兩個營以十二人爲一隊,在一天時間內,帶着假人傷員,從居庸關徒步回到北大營,戍守京師。

這一段路,爲142裡,一晝夜快速奔襲。

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
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679章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699章 《消失的帝國,消散的文明》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