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李贄是一個狂夫,作爲一個儒生,他居然敢質疑孔夫子,這簡直是大逆不道,但李贄非常清楚的知道,要讓儒學不再成爲革故鼎新的桎梏,就必須先從儒學的至聖先師,孔子開始。

因爲孔夫子是舊儒學的經典和偶像,即便是夫子生前,一再反對自己成爲經典和偶像,但最終他還是成了至聖先師。

矯枉必過正,他對孔子的尖銳批評,必然會讓他飽受爭議,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人們開始思考,孔子的話是否還適應當下的時代,這就足夠了。

一個文明的聖人,在他適用的時代結束後,給文明留下的必然是桎梏與枷鎖,就算孔夫子真的是聖人,他能後知五百年,他的理論、他的思潮在第五百零一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落後。

孔子本人清楚的看到了這一天,他反覆對學生們強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夠把道發揚光大,而不是道能來弘揚人。

在人和道的關係中,人是活的,道纔是活的,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實踐、思考,不斷的傳播、弘揚、發展道,道不會自發的變得偉大或者高尚;

人若是死的,道就是死的,當儒學士開始述而不作的時候,人就死了,道也就死了。

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我真的什麼都知道嗎?如果這樣想,纔是無知,沒有人可以無所不知,那是虛妄的。有一個粗鄙的人來問我,我對他所問的問題,本來一無所知,我也要從問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去探求,直到把問題解決清楚爲止。

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其實什麼都不懂;不是自己擅長的地方,要虛心求教。

連事鬼神的商王,都覺得祖宗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要自行修改占卜的結果。

孔子從來沒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全知全能的聖人,因爲他知道不存在這樣的人,他反對一切都懂,反對將一個人神聖化,他知道人不是聖,他的思潮、理論都有他自己的時代侷限性。

所以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當弟子稱孔夫子爲聖者時,孔子明確否認了這種說辭,因爲孔子並不想成爲文明前進的桎梏和枷鎖,但不幸的是,現在孔夫子確實成爲桎梏和枷鎖。

數千年前的理論,被因循守舊者奉若圭臬;他的正確性不可以被質疑,甚至解讀他的話都視爲對聖人的不敬;他被捧上了神壇,成爲他最不想成爲的那個偶像。

這何嘗不是儒生對夫子的背叛。

李贄所求者,乃一個可擁戴亦可質疑,能鑽研亦容戲謔儒學夫子之世道,不過是想令夫子自神壇而下,復歸先師本相,故奔走講學,但得一人心契,便不負經年苦功。

這可能是思想發展歷史上的永恆困境,當一種思潮,被制度性的收編爲權威,其原初的批判性,便再也無法保持,這或許正是矯枉必過正這句話的歷史現實。

思想史的發展史,總是充斥着各種各樣的翻燒餅,完全否定反對過去,在時光的長河中,再去認識過去,最終達到另外一種共識,這種否定之否定規律被稱之爲翻燒餅。

同樣,李贄的講學聚談,也充斥着對今日世界的思考。

劉吉面色複雜地說道:“價值和價格之間的分歧,會慢慢形成一個鴻溝,這種分歧,就是朘剝的過程,朘剝他人的勞動、朘剝他人的時間、朘剝他人的人生。”

“以前王司徒說,白銀都是百姓的血汗錢,誠如是也。人一生的勞動、實踐、人生的意義,都濃縮在了一枚枚的銀幣之中,誰佔有了它,誰就獲得了這一切。”

“這就是利潤可怕威能的根本,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推動着這一切。”

劉吉對李贄的看法非常的認可,因爲他看到過血淋淋的例子。

西非黃金海岸的帶血黃金、屍山血海中託舉而出的白銀、秘魯種植園裡屍骨累累中孕育的可可,都是李贄‘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的真實註腳。

“價值和價格的分歧,也是一個永恆的矛盾。”王謙對李贄的這番言談,也是非常的贊同,他掌管燕興樓,燕興樓裡,價值和價格的分歧,更加扭曲。

一些爛票,比如船齡已經到時限的三桅夾板船,也有人在裡面做局設套,就是有人相信,大明工匠們可以巧奪天工或者用銅包木,可以延長船齡,衝進去追漲,後被徹底套在了山巔之上。

傻子太多了,騙子根本不夠用,就是燕興樓交易行的基本情況。

李贄有自己的侷限性,就像他用孔子反對孔子一樣,他猛烈抨擊異化後的儒學,但未提出系統性的替代方案,‘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世俗化主張,並不足以搭建新的理論框架。

李贄做的事兒,一直以來就很明確,他是個批評家,他更多是在破壞性啓蒙,而非建設性改革。

劉吉、王謙、葉向高、熊廷弼、姚光銘等人,對這個分歧,似乎也是束手無策,沒有太好的辦法,王謙思前想後,發現這個分歧,好像,只能維持足夠的增量,才能彌補,一旦增量無法維持,立刻天崩地裂。

“所以丁亥學制才重要。”葉向高忽然對着在場的所有人說道:“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這是唯一的解法。”

“咦?對啊。”王謙眉頭一挑,他發現葉向高是有點東西的,他比王謙看的還要清楚幾分。

王謙知道老爹提出的落日計劃新日運河,王崇古認爲新日運河的修建,才代表着大明成爲了新的日不落帝國。

但葉向高這麼一說,王謙倒是認爲,丁亥學制如果能夠實現,纔是真正的新日。

丁亥學制,是一整套以普及教育爲目的的學制,整個設計十分複雜,投入以百年去衡量,最終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有學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投入,也是張居正皇權聖恩敘事的核心。

而葉向高恍然發現,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分歧會隨着時間擴大,如何將這種分歧收窄,唯一的辦法就是擁有足夠多的增量,這是顯而易見的,只有維持足夠多的增量,價值和價格的分歧,纔不會把整個大明給拆了。

而維持增量的辦法,一個是海外開拓,一個則是提升生產力,海外開拓如火如荼,那麼提升生產力,最終還是要落到理工科的人才之上。

皇家格物院、理工學堂、九龍大學堂、工匠實業學堂、譯學館、海事學院,這些都是高等教育,各省首府師範學院、各級師範學院、蒙學堂、小學堂、普通中學堂、高等中學堂是基礎教育。

丁亥學制一旦能夠成功,哪怕是海外開拓能力不足,但依舊可以提供另外一種解決辦法,生產力提高。

李贄就是一個批評家,他就只負責破壞式的啓蒙,但以陛下爲首的大明朝廷,在進行系統性的建設,來解決問題。

丁亥學制,可以培養新式官僚、維護大明朝廷的威權、支撐工業化的需要、爲長期規劃儲備人才、維護大明的文化主權、兼容百家之長等等意義,王謙恍然覺得,對丁亥學制的重視,要超過新日運河,這才真正的新日。

劉吉回到了會同館驛,今天在太白樓的應酬,糾正了他一個看法,他之前覺得,大明不如泰西有活力,這是一種錯謬,事實上,大明正在浴火重生,涅槃之後,活力要遠超泰西。

只要大明堅持走在培養理工人才的路上,大明就一直可以維持這種恐怖的活力。

次日的清晨,劉吉等在了左順門,等待面聖,在一對對的小黃門傳下了陛下的天語綸音後,劉吉一步步的踏上了月臺,走進了文華殿內。

劉吉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的說道:“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奉君命遠渡重洋,今歲,臣帶回白銀632萬兩、黃金11萬兩,硝石一百四十萬斤,可可三百萬斤、兩萬桶棕櫚油、一千二百萬斤的方糖、一百三十萬斤魚油、一千八百瓶金雞納霜,還有一些雞。”

此言一出,文華殿裡的廷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主要是議論劉吉提到的那些雞。

黎牙實的說辭是成立的,大明如此發展五十年,怕是全世界都只能種地、放牧、挖礦養着大明人了,而這一切的代價,是大明生產出來的世界性商品與世界處於悲慘世界,關鍵是,連種地都種不過大明人!

苦一苦方外夷人,罵名陛下來擔,正在變成現實。

“免禮。”朱翊鈞驚訝的說道:“這隻雞,是怎麼回事兒?”

劉吉俯首說道:“這是英格蘭王室用的一種鬥雞,臣買了幾十只,在船上養着玩,發現它吃得少長得快,還特別能下蛋,就拿回來,獻給陛下了。”

劉吉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但陛下對渡渡鳥很上心,所以他就開始注意把一些家禽帶回來,送進農學院進行育種。

“不錯,下次見到就抓回來一些,有用沒用,先養養看,大司農自會找到它們的用途。”朱翊鈞十分確信的點頭說道。

有沒有用再說,先拿回來,這個思路是十分正確的。

英格蘭王室喜歡鬥雞這件事,朱翊鈞也是第一次知道,

朱翊鈞對如何培育肉種雞和蛋種雞,並不是特別瞭解,但是沒關係,農學院的農學博士對育種這方面,還是非常熟悉的,每多一種雞,就多一份多樣性。

比如之前,安東尼奧就帶了一種意大利的白色雞名叫裡窩那雞,這種雞來自於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的裡窩那市。

這種白色的蛋種雞,一年可以產蛋八十多個,農學院培育的最優秀的品種,在營養充足的時候,最多能達到112個,一家如果養四到五隻這樣的白色蛋種雞,一家用的雞蛋,基本就可以保證了。

這還不是這種裡窩那雞的極限,不斷的選育優秀的裡窩那雞,產蛋量會進一步的提高,而且大明也培育了自己一系列的蛋種雞,比如京紅雞、江西雞等等。

劉吉講了一堆的海外的故事,廷臣們頗爲驚訝,大明皇帝反而情緒非常的穩定,這實在是太正常了,相比較之下,大明的種植園經濟就顯得極其溫和了。

“陛下臣舟四方履大洋貿易往來,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被折斷的脊樑,難以接續,從呂宋到墨西哥、印加古國、西非黃金海外,都是如此。”劉吉面色沉痛的說道:“這些被征服的地方,國民甚至主動爲殖民者的罪行分辨。”

“臣無法理解,但臣以爲,被打倒了,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劉吉這番話讓文華殿裡非常的安靜,其實這番話有點大逆不道,南宋把天下亡在胡虜手中,朱元璋從一個破碗開始,再造中華,的確再次站了起來。

但這種天命所歸,再次站起來的神話,真的可以再來一遍嗎?被打斷的脊樑,真的能再次挺起來嗎?

朱元璋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幸運的偶然,顯然劉吉甚至認爲,這是一種幸運的偶然。

畢竟泰西的羅馬,真的沒有閃電般歸來。

“勝利者一定不會被審判,甚至不會被道德譴責。”朱翊鈞沉默了片刻,總結性的說道。

“陛下,臣以爲,應當嚴格限制採煤、焦炭、鋼鐵、造船、蒸汽機、種雞、菌種等生產技術的外流。”張居正聽了半天,出班俯首說道:“如果可以的話,永樂大典簡要本三十二卷,也不許譯文海外刊行。”

張居正早就是極端保守派的頭子了。

他不止一次反對大明皇帝過於激進的政令,而且還頗有成效,他既不開放,更不包容,甚至排外,他認爲所有的蠻夷,永遠都維持在沒有完成國朝構建的地步,才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這樣一來,大明就可以永遠從海外強取豪奪,承擔大明革故鼎新的代價。

“之前的禁令只限制鐵馬,現在要擴大了嗎?”王崇古面色猶豫的說道:“鐵馬這個還好控制,但是這造船這件事,大明要對外銷售船隻,泰西的紅毛番們,拿到了船,也可以照貓畫虎,即便是畫的不像,也可以一點點的補全。”

王崇古覺得這麼封鎖其實沒什麼用,因爲泰西可以通過逆向工程,學會製造大明的貨物。

張居正立刻說道:“能拖一日是一日。”

沈鯉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了看,纔開口說道:“我覺得元輔的提議是極好的,何必呢,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理當如此,有限制,比沒限制好。”

“我贊同。”張學顏作爲新的閣老,表達了他的意見,大明官廠可是大明國朝收入的主要構成,技術領先一日就能多賺一點壟斷的利潤。

工部尚書汪道昆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笑着說道:“其實王次輔擔心的事,一般不會發生,因爲泰西購買了大明的五桅過洋船,時至今日,都無法仿造,依舊需要重金從大明購入。”

“只要大明有意識去保密,想要全部學會,那得百年時光了。”

“比如絲綢,泰西拿了大明的生絲,織造的絲綢,實在是一言難盡,大明生絲禁令、絲綢出口後,泰西、南北美洲,所有的絲綢作坊,全都關門了。”

汪道昆負責這個事兒,他覺得王崇古的擔心不算錯,但時間跨度以百年計算。

朱翊鈞思考了一下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朕都聽到了,大明刻意保密的話,泰西追趕要以百年去計算,如果這百年時間大明原地踏步,甚至是不進反退,那隻能說明,是咱們大明的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他人不由我,枉費亦執着。”

“就這麼定了,下章工部、北鎮撫司,按五等保密級別來做,輕則抄家,重則滿門。”

大明是當下名至實歸的天朝上國,朱翊鈞是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即便如此,他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他人如何活,也不完全由着他的意志而行動。

朱翊鈞也不開放,更不包容,他就是個大明皇帝,沒興趣做什麼人類文明的先知、萬王之王、天可汗、四海一統之大君之類的東西,作爲一個大明皇帝,他當然大明優先。

徐貞明作爲大司農,培育出了一種兩隻手指粗,一紮長的甜口番薯,這種番薯質地緊實,沒有那麼多的纖維,味道極佳,朱翊鈞吃了都說好!

要不是大醫官怕皇帝胃酸,攔着不讓吃那麼多,那蒸出來的一大盤,朱翊鈞能吃的乾乾淨淨。

這可是大明農學博士們,腳踏實地、風裡來雨裡去,辛辛苦苦培育的,朱翊鈞怎麼可能輕易把種苗就賞賜出去呢?好東西纔不給外人吃,大明人自己吃就夠了。

“大光明教的大牧首馬麗昂,攻佔了勒阿弗爾港,這個港口位於塞納河的出海口,法蘭西的都城巴黎,也在塞納河上。”劉吉說起了大光明教馬麗昂的動作。

馬麗昂剛回到泰西,第二天就直接召集了教徒、信衆以及自由騎士團的騎士,宣佈了進攻了勒阿弗爾的命令,在三個月後,大光明教攻破了勒阿弗爾港,並且穩定的佔據了那裡。

塞納河和大明長江一樣,如果巴黎等價比作南京,那麼勒阿弗爾,就是大明的松江府。

“自由騎士團的作戰如此勇猛嗎?”朱翊鈞驚訝無比的說道,松江府要是陷落,朱翊鈞要立刻馬上準備親征,讓賊人佔據一天,就是大明的恥辱。

劉吉搖頭說道:“是裡應外合,馬麗昂的父親,蒙莫朗西公爵說服了當地的領主,沒有過多的抵抗,而法蘭西王室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反應,似乎沒人在意勒阿弗爾落入了大光明教的手裡。”

現在的法蘭西王室處於絕對的混亂之中,王太后凱瑟琳就是再有能耐,王室絕嗣,無人繼承的情況下,凱瑟琳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她只能堅持到法蘭西各地巡視遊說,試圖爭取民衆對國王的支持,但收效甚微,因爲國王做的真的太過分了。

而現在的法蘭西國王,甜點國王亨利三世,偏愛男寵,這些爭奇鬥豔的佳麗,把整個巴黎,弄得烏煙瘴氣。

“她正在向自己的目標前進,朕只能祝福她成功,當然看起來希望渺茫。”朱翊鈞對這件事並不是特別重視,照例給出了祝福。

劉吉俯首說道:“大光明教希望大明可以分發一些貨物到勒阿弗爾港,這樣一來,勒阿弗爾就有了貨物集散的優勢,能給所有人交代了,而大光明教爲大明在海外設立的明館,提供方便。”

劉吉詳細的解釋了一下這個交換,既不是要求大明降低商品的價格,也不是要求大明無償援助,僅僅是讓大明支持一點商品,法蘭西是個傳統的陸權王國,對於海貿並不重視,海貿的規模遠不如英格蘭、尼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

這看起來有點開門揖盜,大明甚至不用堅船利炮,就打開了法蘭西的國門,將貨物傾銷到了法蘭西,但對法蘭西而言,少了二道販子,這些貨物,反而會給法蘭西注入新的活力。

對於大明而言,除了收穫一大片的市場之外,還能獲得大光明教對明館的支持。

明館的建立,有的地方順利無比,有的地方,得偷偷摸摸的進行,這一點,劉吉在向皇帝覆命的時候,就介紹的很清楚了。

朱翊鈞思索再三,才點頭說道:“無不可,大明環球商隊,可以前往勒阿弗爾城集散,但是馬麗昂必須要保證大明商船的安全。”

“臣遵旨。”劉吉俯首領命,大明商船是仗劍行商,大明商船的安全,從始至終,都是用自己的劍保護自己的安全,即便是在里斯本也是如此,泰西這些番夷,根本指望不上。

費利佩號稱日不落之主,擁有無敵艦隊,連家門口直布羅陀海峽的海盜,都解決不了。

但劉吉沒有糾正陛下的想法,這就提供了做事的合理性,有的時候,有些事就是干涉的理由,大明的明館要做的買賣,從一開始就是取而代之的小買賣。

劉吉說完了自己要說的事兒,再次參加了一次廷議,這讓劉吉膽戰心驚,他才知道,大明明公們吵得這麼兇。

比如爲了清汰冗員這件事,明公們吵架都快把文華殿的屋頂給掀了。

對於清汰冗員這件事,大明的明公們,都非常的支持,但是清汰冗員的具體辦法,大家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按照周良寅在山西的實踐經驗而言,清汰先清汰過去的晉黨裙帶,這樣一來速度最快。

這一次王崇古沒有把晉黨直接賣了,而是面紅耳赤的據理力爭。

晉黨早就被殺了幾輪,已經散架了,再這麼殺下去,恐怕會寒了忠君體國的臣工之心,晉黨不是全員反賊,也有忠君體國之輩,王家屏乾的也不差,至少當初葛守禮那些弟子們,從來沒想過僭越主上威福之權。

基於這個現狀,王崇古的意思是,清汰到哪個部門就直接全部清汰,一個不留。

王崇古大聲的說道:“周良寅還是年輕!”

“這一個衙門需要清汰掉二十個人,哪怕是精準的清汰掉了他們,周良寅得到了二十個恨到咬牙切齒的敵人,剩下的八十個人,也不會齊心協力,畢竟壞別人的好事,比干好自己的容易,很容易掀起地方衙門的黨爭。”

“這八十個人因爲畏懼被清汰,只會互相下絆子,反而效率低下。”

“不如這樣,清汰到哪個衙門,這一百個人,全都裁撤,一個不留,然後招五十個新人,再從之前的一百人裡選出十個人來,帶着這五十個新人幹活,這些老人獲得了更高的地位,這五十個新人有了活兒,都從清汰中,受益良多。”

“咦?!”張居正冷靜了下來,忽然發現王崇古的這個法子,似乎比周良寅的辦法更快,而且效率更高,他立刻說道:“王次輔,高見啊!就這麼來。”

劉吉縮了縮身子,這些讀書人的腦子是真的厲害,這吵了幾句,立刻就拿出了一個看起來可行,而且實際執行只要雷厲風行,似乎也能成功。

他再也不說大明缺乏活力了,大明從來不缺辦法。

“停停停,此事暫且不議。”朱翊鈞伸出手打斷了元輔次輔之爭,開口說道:“先生、次輔,不要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急匆匆的清汰,這地方衙門,換來換去,不還是那幫人嗎?變過嗎?”

“等到丁亥學制、吏舉法稍有成效,再議不急,先讓周良寅在山西幹着,多積累點經驗來。”

太心急了,比他這個皇帝還要心急!

王崇古的辦法很好,但眼下不合適,大動干戈一番,最後還是原湯化原食,新瓶裝老酒,吏舉法和丁亥學制的逐漸推行,才具有普遍清汰的基礎。

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
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稅嗎?我們交!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930章 中盛良薯倉廩實,九邊風雨歲時豐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