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

大明皇帝建好了金庫準備發鈔,還有很多的準備工作要做,戶部等這一天等了快兩百年了,如果沒有穩定的貨幣政策,戶部想發鈔也完全無法做到。

戶部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吸取了大量的經驗,準備發鈔事宜。

戶部全面負責發鈔事宜,掌印大臣由戶部尚書掌印,在順天府、松江府、廣州府三府,營造三十六個官辦錢莊,和大明會同館驛的承兌匯兌業務打通,百姓可以用手中的雜色銀到官辦錢莊兌換寶鈔,同樣也可以將寶鈔兌換爲銀幣、萬曆通寶。

戶部寶鈔局下轄印造廠,專門負責印鈔;造紙坊負責造蕉麻紙,確定每一年蕉麻用量,細微的蕉麻含量差異也是防僞的重要部分;油墨工坊負責特殊的印鈔染料生產等等,寶鈔局本身掌管七家官廠,這七家官廠原來負責印刷倭國通行寶鈔、海外通行寶鈔,現在多了一個大明寶鈔。

除了內帑的一百二十萬兩黃金之外,戶部還準備了八庫來應對可能存在的擠兌,按照海外發鈔的經驗,最少要準備30%的準備金來應對擠兌的風險,順天府、松江府、廣州府各準備了七十萬銀幣來應對可能存在的擠兌。

戶部還專門在南北兩京設立了應急平準庫,額外儲存了發鈔量10%的儲備白銀,防止擠兌事件擴散到恐慌。

除此之外,大明的兩京一十六省五大總督府,準備籌建寶鈔提舉司,這是大明條條建設,各省寶鈔提舉司負責各地的寶鈔交接、換鈔等事兒。

最最關鍵的是,經過陛下批准之後,戶部在發鈔這件事上,打通了稽稅院的政務牆。

第一次、第二次補繳稅款可以使用寶鈔補繳,第三次沒必要,第三次是抄家,而且各地的寶鈔防僞、打假,都由隸屬於南北鎮撫司的稽稅院全面負責。

而戶部內部也建立了新的四柱稽覈法:舊管(上月結存)、新收(本月發行)、開除(回收銷燬)、實在(市場流通),來全面稽覈發行的行政工作,這四套帳要是對不上,那就是造反!

要知道萬曆新寶鈔,是朝廷寫了欠條,到通和宮取的黃金票證,寶鈔就是陛下的黃金。

四套帳對不上、私印寶鈔是偷陛下的金子,偷別的也就罷了,居然敢偷陛下的錢,陛下那麼節儉,於心何忍!

“額,就這麼順利的發下去了?”朱翊鈞看着戶部的回稟,第一期發鈔的二百萬貫,在短短三天內,發行完成。

馮保低聲說道:“陛下,大明錢荒,兩百萬貫而已,就是兩千萬貫,也發的起,鈔比錢好用,就像很多人用私人錢莊的銀票一樣,在萬民眼裡,這寶鈔,其實就是官辦錢莊的銀票。”

真金白銀送到錢莊裡,換成了銀票,還要交一筆佣金不菲的管理費,承兌匯兌到異地,還要多交錢,一張破紙,就代表了幾十兩上百兩的白銀,這種行爲看起來像是腦子被驢踢了纔會做出的行爲。

鄉賢縉紳的小地主們會這麼想,因爲他們是小地主,是小農經濟的終產者,他們可以自給自足,和外界的商品交換頻率極低,真金白銀就可以滿足使用需求。

但是對於富商巨賈、勢要豪右而言,銀票是真的好使,因爲他們的交易十分的頻繁,紙鈔和貴金屬貨幣相比,貴金屬貨幣的便攜、分割、計價、純度、跨區域貿易,都有天然劣勢。

大明各個地方的銀錠是完全不同的,銀錠、銀鋌、銀元寶、銀板、馬蹄銀、圓的、扁的、方的、小元寶等等,五花八門,這是各個地方的防僞方式,銀錠造假那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各地銀錠不同,就造成了跨區域貿易的時候,需要把手裡的銀子融了鑄成當地的形制,這就會有火耗,火耗多少全看各地衙門的良心了。

私門的銀莊有個問題就是地域性強,你在蒲州王家字號可以用,但你到了松江府就用不了,松江府不認蒲州銀票,蒲州也不認松江府的銀票,有的時候,連同爲一家都不認可。

銀幣已經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困難,但還是不如銀票來的方便,因爲銀幣也有重量,攜帶其實並不是特別方便。

大明皇帝第一次在腹地發鈔,三天直接被哄搶一空,因爲大明整體處於錢荒之中,對更加方便、信譽更好的貨幣有着海量的需求,甚至好多本來應該在海外總督府流通的寶鈔,也在大明腹地悄悄流通着。

戶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看起來有點用力過猛了,大明的萬民沒有拒絕萬曆寶鈔的發行,甚至希望朝廷能好好管控寶鈔,不要讓假幣氾濫,不要無緣無故的超發,讓大明萬民有錢可用。

“高鴻臚對西班牙使者佩德羅說: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誠不欺我。”朱翊鈞也有些感慨,真的是向上走的時候,一些看起來十分簡陋的制度也可以執行下去,當弱亂之時,任你設計的再精巧,政令仍然無法推行。

寶鈔的發行順利,本質上是大明信心的恢復,但是皇帝和朝廷的制度建設,是對大明寶鈔的兜底。

沒有完善的制度設計,當大明進入了下行週期的時候,任何細微的波動,都會導致信心的總崩潰。

萬曆十六年六月七日,大明四夷館來了一位十分特殊的客人,倭王一家進入了四夷館,織田市詢問禮部,確定皇帝不準備召見倭王,而是安排倭王和足利義昭做了鄰居,以五品官待遇給俸祿。

倭王和在倭國一樣,除了繼承世襲王位的子嗣,其餘後人,一律送往寺廟出家,不得繁衍後代,其實就是換了個地方囚禁。

“黎特使,我不明白,按照你的介紹,這位倭王是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一如教皇國的教皇,按照大明的律法,這位倭王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大明皇權的僭越,爲何大明沒有把他殺死在倭國,而是安排他在大明居住呢?”佩德羅對倭王入京的事兒,非常的不理解。

大明這地方沒有宗教,至高無上的是皇帝,倭王僭越稱皇,該死。

但大明留下了倭王。

黎牙實看着倭王一家人,低聲說道:“你一定要小心大明的讀書人,大明嚴格的人才遴選制度,將他們從人山人海中篩選了出來,他們的智慧當然值得肯定,但是他們的道德底線卻非常的靈活。”

“大明此舉,讓倭國的行惡者不會受到懲罰。”

行惡者終將受到懲罰,必須要有人爲錯誤負責,這是一個社會運行的最基本的保障,當行惡者不會受到懲罰,錯誤就沒人負責,社會的所有一切,都會崩塌。

“我不明白。”佩德羅是費利佩的宮廷秘書,不是對政務一竅不通,但他不明白黎牙實在說什麼。

“大明讓倭王死了是一種仁慈,讓他活着,實在是殘忍。”黎牙實嘆了口氣,他看明白了皇帝的安排,根本不是什麼階級認同大於族羣,就皇帝在倭國乾的那些事,但凡是史官寫下來一個字,都是大逆不道。

倭奴和倭女的悲慘命運,黎牙實即便是沒有親眼目睹,也能想象到那種慘烈。

所以,皇帝留倭王的命,不是因爲陛下他善,是爲了斷絕倭國自愈的一切可能。

黎牙實繼續說道:“當行惡者不會被受到懲罰,人們就不願意再讓渡自己部分的權力,來換取秩序了,因爲人們普遍不再信任規則可以保護自身,合作和互信的基礎被瓦解了。”

“個體或者某些個小的羣體,會轉而依賴暴力、欺詐、強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安全,這個時候,私刑就會如同洪水一樣開始氾濫,所有的生活所需要的必需品,都必須要依靠暴力去爭取。”

“當行惡沒有代價時,善與惡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不清,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詭辯,將一切的惡行合理化,來適應殘酷的生存環境,道德會瓦解,逐漸淪爲工具,而不是社會的準則。”

“分歧會隨着這一切的嚴重而越來越大,人們會自然演化出兩個極端,一部分人完全放棄道德的約束;一部分人完全避開和他人的溝通交流,維護小集體的道德;這兩種人,都會影響到一件事,商品的交換。”

“沒有道德的人會肆無忌憚的搶劫;完全避世的隱士會拒絕與外界的往來和交換,商品的交換受阻,這無疑推高了一切東西的成本,最終導致物價奇貴無比。”

“萬宗伯還在的時候,曾經把這種現象叫做:文明退化。”

佩德羅認真思考了黎牙實說的話,他眉頭緊蹙的說道:“這不就是以前的黑暗時代嗎?但這一切怎麼是大明造成呢?分明是倭國自己不爭氣,他們應該反思下自己的問題。”

泰西正在進行大旅行、大遊學活動,而且泰西反天主教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英格蘭在七十年前,就已經把英格蘭所有的天主教天堂全都拆掉了,而且新教在英格蘭、法蘭西、漢莎聯盟等地非常流行。

在文藝復興運動之前,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就是這番景象,佩德羅感同身受,徹底理解了這種可怕。

但佩德羅不認可黎牙實說的,這些苦難,不是大明帶來的,倭人應該反思自己,怎麼走到了這一步。

“你說得對,你如果留在大明,會是一個很好的禮部官員!”黎牙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倭國距離完成國朝構建就只差一步,其實已經有了相當強的自愈能力,萬宗伯說這是涅槃,解釋爲長期混亂中,可能催生新的規則體系。”

“而且倭人表現出了這種自愈能力,民一揆、士一揆、一向一揆、國一揆,如同海面上的海浪一樣,連綿不斷。”

“但是,倭王活着、足利義昭活着、織田市一家活着,倭國再沒有自愈的可能了,幕府將軍可以毫無顧忌的鎮壓叛亂,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也可以離開,讓倭人在煉獄中苦苦的掙扎。”

佩德羅認真思索了一番,才明白了黎牙實說的到底是什麼。

倭國的苦難的確是倭人自己造成的,這個真的要反思下自己的問題,但是大明拿走的是倭國的自愈、自我糾正的能力,這纔是最可怕的,也是黎牙實所說的殘忍。

佩德羅好奇的問道:“照你這麼說,那陛下是讀書人嗎?”

黎牙實猛的瞪大了眼睛,怒氣衝衝的看着佩德羅,欲言又止,仔細思慮之後,才說道:“陛下就是陛下,你不要胡說。”

當然不能胡說,這可是指斥乘輿、誹謗聖上的罪行,要判絞刑的大罪!

胡說八道,緹騎真的會抓人!

陛下允許說話,但不是允許胡說八道,要實事求是,只要說得對,隨便講,你講大明必亡,只要講的對,陛下還給你發邸報,但胡說八道,可是要吃陛下的丁字回殺,物理下頭。

陛下是不是讀書人,可以是,可以不是,主要看語境之中,讀書人是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我知道,在你心裡,我就是西班牙的叛徒,寧願住在大明,也不肯回到西班牙爲殿下效力,在你心裡,我說的話,都是基於大明利益去考慮,因爲我和我的後代,都會在大明生活下去。”黎牙實看着倭王一家離開了四夷館,纔開口說道。

佩德羅說道:“這是你說的,而不是我如此認爲。”

黎牙實從袖子裡抽出了一沓一百文的寶鈔,遞給了佩德羅說道:“我承認,大宗伯說的移民不可逆的本地化,在我身上發生了,沒錯,我現在越來越像個大明人,基於大明利益說話,但我還是要講,不要輕易用白銀來威脅大明。”

“因爲這種威脅沒有用,對付大明最好的手段,永遠是讓他陷入內部問題的泥潭,更多的掌聲,更多的鮮花,讓大明由上而下,沉浸在一種天朝上國的傲慢之中,這是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無辦法。”

黎牙實在大明呆久了,很容易產生一種,大明天下無敵的念頭,這種念頭不是虛妄,而是許多大明人的共識,這是一種傲慢,如果羅馬人能讓羅馬閃電歸來,這種傲慢也會產生在羅馬人的身上。

讓大明永遠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不思進取,用最恭敬的態度,說最恭維的話,在實際的貿易中,讓大明佔據完全的主導權,讓大明始終傲慢,就可以消滅大明。

黎牙實目光炯炯的看着佩德羅說道:“要讓大明覺得,大明如此強大,可以承受一些細微的缺陷和錯誤。”

“帝國所有人都覺得,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欺壓別人,開心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些禮物,不高興的時候,也可以派艦隊去消滅和威脅他們,所有問題都只憑着自己的心意,去隨意處置和解決。”

“但問題的數量會隨着傲慢和忽視,不斷的增加,總有一天無法應付如此多的問題,只要大明沉浸在這種天朝上國的故事裡,無法自拔,就會以極其自信和堅定的步伐,邁入深淵!”

“大明就跟彈簧一樣,你越是壓制它,它反彈的力度就會越強烈,你越是讓它自我膨脹,它終究會自己失去一切的彈力。”

佩德羅拿着那一疊寶鈔,承認白銀威脅不到大明,但他還是有些不服氣的說道:“難道大明就壓不碎嗎?!”

“當然可以,力氣足夠大當然沒問題,但西班牙沒有這種一次殺死大明的力氣,所以,反其道而行之。”黎牙實十分明確的說道。

這是事實,西班牙作爲日不落帝國,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遠洋部署,遠渡重洋消滅大明的能力。

“你的這條路,我是無法接受的,殿下也無法接受。”佩德羅知道黎牙實說的是對的,但是他無法說服自己,也無法說服費利佩。

黎牙實有些無奈的說道:“對抗只會激起大明的鬥志,我就說到這裡了,緹騎已經到了。”

黎牙實在不見外使的時候,不會被監視,但他見外使,尤其是西班牙的使者的時候,緹騎會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顯然黎牙實發表了不當言論,反應迅速的緹騎,打算逮捕他了。

“二位緹騎,如果我掉河裡了,指斥乘輿,你們會救我嗎?”黎牙實情緒十分穩定的問道。

緹騎厲聲說道:“你可以試着說自己逃稅了,稽稅緹騎可能會救你,我們不會,但你要交餐食費!”

“好吧。”黎牙實再一次鋃鐺入獄。

朱翊鈞收到了緹騎的奏聞,看完了案卷之後,滿臉笑意的說道:“黎通事講的很好,朕覺得完全沒問題,這的確是一種辦法,而且非常有效。”

“泰西使者說大明是天朝上國,頂多是滿足大明人自尊心的恭維話,結果大明自己還沾沾自喜,如果覺得這是誇獎,正中這種圈套,所有人,都想聽恭維的話。”

“他這話說的很對,這是消滅大明的唯一辦法。”

沉迷於大明物華天寶無所不有,地大物博文化鼎盛,在一聲又一聲的天朝上國中迷失自己,只要大明自己不清醒,在傲慢之中,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這些小的錯誤累積到足夠多並且不加修正,就會滅亡。

捧殺,也是一種謀略。

“看他說的有道理,就不用交餐食費了。”朱翊鈞十分大方的免除了黎牙實的膏火錢,讓他免費住十天大牢。

“臣遵旨。”趙夢祐俯首領命而去,陛下已經很寬仁了。

不是膏火錢寬仁,是在北鎮撫司裡關十天是對黎牙實本人的寬仁,黎牙實就不用再見佩德羅了。

佩德羅這幾日提了不少過分的要求,黎牙實傾盡全力也無法滿足,也不能滿足,因爲會觸犯大明律,比如打探一些機密的消息。

這讓黎牙實左右爲難,被關起來,就沒有這些顧慮了。

黎牙實已經把打敗大明的方式告訴了佩德羅,告訴了西班牙,至於他們做不做,那就和他黎牙實無關了,他把能做的都做了。

“其實我們的黎通事,不太看好費利佩二世和他的西班牙,黎牙實覺得,大明能夠獲勝,最終奪得海洋霸權。”朱翊鈞對着馮保說道:“因爲他覺得西班牙人不如英格蘭人無恥。”

“黎牙實堅信,英格蘭人的無恥和低道德,會讓他們成爲大航海的最終贏家。”

黎牙實不看好費利佩獲勝,也不太看好大明獲勝,反而覺得英格蘭人會最後獲得勝利,因爲足夠無恥,只要足夠無恥,就能掙脫道德的枷鎖,從海外殖民地更快、更有效的獲得更多的財富。

或許黎牙實是對的,但大明會用自己的方式取勝。

馬麗昂派遣了他的特使來到了大明,一名大光明教的大主教,這次來到大明,是交割十條五桅過洋船,這些船隻將會停泊在大光明城。

這是法蘭西整個國家的訂單,但是被馬麗昂給侵佔了,她的父親通過一些手段,讓這些船隻的歸屬權屬於法蘭西,但歸馬麗昂的自由騎士團使用。

西班牙和尼德蘭地區之間的氛圍變得越來越緊張,費利佩二世的海軍,擊破了尼德蘭的海外殖民地,失去了食鹽的尼德蘭人本來只能投降,但大明皇帝,給了誓絕旗幟再次飄揚的機會,允許尼德蘭人購買來自大明的食鹽。

計劃被破壞的費利佩二世,無法阻攔大明貨物抵達泰西,他已經集結了無敵艦隊,準備收復尼德蘭地區,而他要打擊的目標是在背後挑撥的英格蘭,在費利佩看來,只要擊敗了英格蘭,尼德蘭回到西班牙的懷抱,順理成章。

英格蘭女王處決了蘇格蘭女王,費利佩以爲蘇格蘭女王報仇爲名義,要發動對英格蘭的遠征。

葡萄牙國王安東尼奧放棄了過去的仇怨,允許左右護教軍團加入費利佩的遠征計劃,並開放了沿途所有的港口,允許西班牙的艦隊補給通航。

朱翊鈞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來自葡萄牙特使保利諾·佛朗哥,這一次劍聖馬爾庫斯仍然沒來,年紀越來越大的劍聖,也無法承擔遠洋航行的顛簸,日後恐怕再難以來到大明朝聖了。

葡萄牙特使表明了葡萄牙的態度,之所以放棄過去的仇怨,主要是爲了賺錢,西班牙龐大的海軍調動,葡萄牙提供補給,可以賺很多的錢,可以給工坊帶來無數的訂單,提供許多的就業崗位。

費利佩二世的遠征計劃,執行的時間越長,葡萄牙就賺的越多。

“看起來我們的日不落君王費利佩,已經忍無可忍,聽不進去任何的勸告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費利佩的船隊已經出發,向着英格蘭進發了。”朱翊鈞看完了泰西來的國書,結合劉吉環球航行帶回的消息,知道這場遠征勢在必行。

朱翊鈞多次寫國書勸費利佩小心行事,這場浩浩蕩蕩的遠征,很有可能因爲不瞭解水文地理而失敗、賭國運的行爲實在是過於冒險、跨海滅國之戰過於綿長會拖垮西班牙,這些理由,最終沒能說服費利佩。

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會持續整整八十年的時間,最終西班牙贏得了戰爭,失去了海洋。

“法蘭西人居然和英格蘭人站在了一起,實在是讓人意外。”馮保有些奇怪,法蘭西人和英格蘭人的恩怨情仇,那真的是三歲沒娘說來話長,其中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朱翊鈞批覆着桌上的奏疏,搖頭說道:“因爲英格蘭女王收買了法蘭西的國王亨利三世,獲得了亨利三世的承諾,法蘭西在這次戰爭中至少會保持中立。”

葡萄牙、法蘭西的立場,都證明了一件事,國與國之間,利益爲先。

大光明教獲得了大明皇帝的聖旨,大明船隻將前往大光明城集散貨物;葡萄牙歸還了一批戰爭借款,送來了七名葡萄牙留學生,船隊獲得了大量大明貨物;羅斯國的使者今年沒有前來,哥薩克人在烏拉爾山以東的征程非常不順利,鮮卑平原上的部落,獲得了一些武器的支持。

西班牙的使者仍在和鴻臚寺的官員溝通着一些細節,佩德羅希望大明停止資助尼德蘭人,大明官員非常不滿這種要求,大明跟誰做生意,輪不到蠻夷說三道四!

“好消息,來自絕洲大鐵嶺的第一批鐵料已經運回了大明。”朱翊鈞翻開了一本奏疏。

這本奏疏是陳大壯上奏的奏疏,他購買了數千名奴隸,修出了道路,把露天的鐵礦開採了出來,第一批到港的鐵料只有十二萬斤。

十二萬斤並不算多,主要是證明陳大壯不是糊弄陛下,大鐵嶺真的有鐵礦。

觀星艦的三名地師在大鐵嶺看了數月的時間,估算之後,給了八個字的評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採不完,根本採不完!

優質的鐵礦實在是太多了。

陳大壯的觀星艦,還帶來了個好消息,絕洲的西北角,適合耕種,大鐵嶺的吃穿可以在西北角的綠洲生產,通過海運,向鐵嶺供應。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759章 更加專業的稽稅緹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