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

上海機械廠從建立,就像是帶着原罪一樣,成爲了北衙西山煤局的另外一面,告訴大明皇帝,失去了監察的官廠,權力失控後,官廠會是一個能把一斤煤賣到200文的地方。

緹騎進入上海機械廠後,發現的問題,堆滿了皇帝的御案。

問題之嚴重,的確到了不得不徹底解散的地步。

稽稅緹騎奉命,對官廠所有賬目進行了清查,首先發現的最大問題,就是爛帳。

這裡面爛帳包括了兩方面,支出和收入。

姚光啓在萬曆九年成爲了上海知縣,在萬曆十年上海機械廠拔地而起,而上海機械廠僅僅萬曆十年未結清的原料欠賬,就超過了一萬七千銀。

官廠超過一年以上,未能結清的原料欠賬,就超過了十二萬銀。

超過一年未能結清的欠款,一般默認爲無法收回的欠款。

也就是說,給上海機械廠供應焦煤、鐵鋼、木料、土石等等原料的商賈,基本都被欠了錢,因爲是朝廷的買賣,這些商賈只能繼續供應,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而上海機械廠給的理由是,尚未回款。

上海機械廠除了生產鐵馬之外,還生產犁、耙、鐮、磨、鋤、耬等等農具,這些農具在賬面上,居然有超過十四萬銀的虧空。

上海機械廠的理由看起來合情合理,下游不給銀子,他們也給不了上游銀子,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三角債的問題,只要把虧空收回,就可以把欠款結清。

但真的是這樣嗎?

稽稅緹騎查賬發現,虧空並不是虧空,十四萬銀的虧空包含了幾個部分,有七萬銀是已經結清,但在賬目上卻未結清,就是貨款早就給了機械廠,但賬上沒有,錢都被人中飽私囊給拿走了;

還有四萬銀的虧空是冤有頭,債無主,債無主就是說,已經找不到人兌付這些拖欠的貨款了,或者說從一開始,就有人在損公肥私,在廠外找到經紀買辦做局,拿到貨物散貨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上面兩部分的虧空是廠裡的會辦、代辦、總辦所做,那麼剩下的三萬銀,就是官廠工匠們自己倒買倒賣,上樑不正下粱歪,這些個會辦代辦總辦,吃的盆滿鉢滿,下面的匠人自然吃的滿嘴流油。

十四萬銀的虧空,還只是出廠貨物的虧空,而官廠資產流失也是觸目驚心,根本就不是鋪張浪費,而是犯罪。

在北衙用了十幾年未曾更換的生產工具,在上海機械廠每月甚至每旬都要更換一次,簡直是駭人聽聞。

上海機械廠開工七年,有些人居然七年沒有點卯依舊領着俸祿,而且,還有三名七歲的孩子居然是熟練工匠的待遇。

如此種種現象,數不勝數,上海機械廠在短短八年時間,整體虧空居然高達四十三萬銀。

除了白銀上的虧空,就是官廠整體風氣的敗壞,官廠里居然有大大小小四十多個賭坊,法例辦本來大力查處,但遭到了匠人的對抗,最後法例辦也開始同流合污。

朱翊鈞拿着案卷,說道:“對於上海機械廠的種種亂象,上海縣衙、松江府衙、工部、內閣,都察覺到了,王崇古作爲次輔,三次派了大工匠來到了機械廠,都沒能解決問題,甚至還被擠兌走了。”

朱翊鈞手裡有一份長達二十七萬字的整改方案,這是三位來滬北衙大工匠寫的,如果可以執行下去,上海機械廠不僅可以起死回生,甚至可以成爲江南第一大機械廠,但最後結果是,大工匠被擠走了。

可以說,內閣、工部、松江府衙、上海縣衙,把能用到的辦法都用了,但依舊沒能糾正這個風氣,最終,才由姚光啓呈奏御前,請求徹底解散。

不重組、不轉讓,就是徹底關門,拆建爲師範學堂。

壯士斷腕式的自我革新。

“陛下,自作孽,不可活。”馮保看得出,陛下非常不捨,不想關停上海機械廠,但事已至此,這塊爛肉,只能挖掉,才能長出新肉來。

朱翊鈞嘆了口氣,看着窗外略顯失神的說道:“銀子,朕可以賠,沒了可以再賺,可是這八千名的住坐工匠背後,就是八千個家庭,他們該怎麼辦呢?”

馮保再俯首說道:“陛下,官廠是陛下的官廠,也是匠人們的官廠,這些罪惡發生的時候,他們不制止、不檢舉、不告訴,包庇縱容、同流合污,這一天,就是早晚之事。”

“那就推行吧。”朱翊鈞的失神,真的不是心疼銀子,而是感慨,萬事不由己,枉費執着。

wωw .тt kдn .C〇

“馮大伴,你去代朕探望下王次輔,此時,他應該是有些失望的。”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讓馮保去看看王崇古,朱翊鈞鄭重的交代了幾句。

王崇古自萬曆維新來,一心撲在工黨上,今日上海機械廠,可謂是王崇古的大失敗、工黨的巨大挫折。

馮保也是十分無奈的說道:“臣遵旨。”

馮保見到王崇古的時候,王崇古失去了往日的鋒芒,連身形都佝僂了幾分,臉上的溝壑裡藏着一些落寞,上海機械廠之事,對他的打擊很大,對他人生事業的重大打擊,是他萬曆維新以來,奉行的方法論的大失敗。

“王次輔,陛下差咱家來看望次輔,次輔不必過分掛懷,有些事兒不可避免,不是今日的上海機械廠,就是明日的永升毛呢廠,該摔的跟頭,一定會摔的。”馮保見到了王崇古,甚至覺得王崇古一夜之間老了十幾歲。

“馮大璫。”王謙引着馮保坐下,又給馮保沏了好茶,坐在了一旁。

“那小趙在《翻身》一書裡,講第一個矛盾,說:夫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皆系他人。累世蒙塵,未嘗睹自立之象,浙江臨安縣百姓之困境,在官廠也得到了完整的體現,機械廠之罪行,皆緣於此。”王崇古靠在椅背上,頓了頓手中的柺杖,有些憤怒。

王崇古的憤怒有些複雜,還有些落寞,他憤怒自己無能,憤怒官廠匠人不爭氣,還憤怒自己沒有能夠提前看到危機。

“這不是次輔之錯,次輔在北衙,不在南衙,這縣官不如現管,總辦、會辦都爛了一片,整個官廠自然都爛了,次輔不是說了嗎?法治的敗壞都是由上而下。”馮保寬慰着王崇古,失敗固然可恥,可畏懼退縮更加讓人恥笑。

發現錯誤、承認錯誤、糾正錯誤,就是矛盾說爲綱常治國的精髓。

商鞅說: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道盡了法治敗壞的原因。

“馮大璫以爲,爲何西山煤局、永定、永升毛呢廠,勝州、臥馬崗、永平機械廠爲何沒有弄到這般地步?”王崇古又頓了頓柺杖,面色更加落寞。

馮保想了想說道:“因爲法紀嚴明?”

王崇古指着自己說道:“不,是因爲我這個人,他們怕我,我是個奸臣,手段狠辣,爲達目的誓不罷休,這些官廠與其說是官廠,不如說是我的身家性命,他們怕我,怕我報復,故此貪墨也只敢小打小鬧,不敢弄到這般地步。”

“所以,我引以爲傲的官廠制,不過都是假的罷了。”

這纔是讓王崇古有些失去鬥志的根本原因。

之前,他雖然年紀大了,但依舊充滿了幹勁兒,直到今天,上海機械廠所有的問題,攤開來,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才意識到,他精心設計的那些制度,狗!屁!不!是!

他舉例那些官廠,都不是制度讓他們運行良好,只是因人成事。

“就像是當初嚴嵩還沒有老到不能管事的時候,嚴黨也是能夠北拒虜、南平倭,但嚴嵩老了,嚴世蕃成了嚴黨的魁首後,整個嚴黨,立刻就成了社稷之禍,嚴世蕃索賄裕王府,嚴黨上上下下,立刻什麼都做不成了,最後才被徐階鬥倒了。”王崇古很用力的攥着柺杖。

嚴黨的倒臺,從來不是徐階有多厲害,他厲害就不會蟄伏二十年了,是嚴黨自己把自己給玩完了。

同樣,王崇古悲哀的發現,他正在步嚴嵩的後塵,隨着年紀增大,精力不濟,今日的上海機械廠,就是明日的西山煤局、永升毛呢廠、永平府機械廠。

“哈哈哈,王次輔多慮了。”馮保聽聞長笑了幾聲,笑着說道:“當年俺答汗這個虜王反覆犯邊,那時候,王次輔斥責朝堂一羣士大夫站着說話不腰疼,不知邊方之事,胡說八道,當時王次輔怎麼說的?”

“求速勝和求速敗者,類一,皆愚夫也。”

當時如何處置北虜問題,朝中分成了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求速勝,一年平俺答汗,三年蕩平草原,一副比成祖文皇帝還要武功了得的樣子;而主和派則是還沒打,就嚷嚷着不如直接答應下來,息事寧人,左右不過是苦一苦百姓。

而王崇古當時在宣大作總督,上疏說,速勝和速敗都是一類人,全都是投降派,全都是愚夫!

顯然,王崇古這個時候的灰心,就犯了這樣速敗的錯誤。

“額,咦?”王崇古眉頭一皺看着馮保,有些疑惑。

馮保繼續說道:“上海機械廠今日之惡果,正是因爲次輔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沒能得到貫徹和施行導致,才讓本就是一盤散沙的機械廠,還是一盤散沙。”

“萬夫一力,最重要的是一,而在官廠,一就是制度。”

馮保認爲王崇古有點過於悲觀了,上海機械廠弄到今天這個地步,反而說明了王崇古制度的必要性。

在北宋末年,兩千宋軍,能被二十七名金人攆着漫山遍野的跑,在南宋初年,岳飛領着八百背嵬軍就敢衝完顏宗弼的十萬軍陣,完顏宗弼只能逃跑。

這就是有組織度和沒有組織度的差別。

一盤散沙無法形成合力,趕羊一樣的軍隊,是不會有任何戰鬥力的,這也適用於官廠,也適用於還田之中的種種矛盾。

“咱家就是個宦官,這都是陛下特別交代。”馮保解釋了下,這番話不是他說的,是他的主子,皇帝陛下說的。

王崇古身在局中,太在乎官廠,以至於反而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

正因爲沒有制度兜底,才導致了上海機械廠今日下場,若論控制力弱,那臥馬崗礦山,更加不受朝廷控制,依舊沒有糜爛,制度反而在矛盾相繼的過程中,起到了兜底的作用。

“陛下,言之有理。”王崇古思考再三,發現好像陛下的觀點更加正確一些。

臨安縣有個村莊叫做張莊,張莊有個地主,名叫申金河,是當地有名的惡霸。

張莊一共有田畝2862畝,有丁口三百五十人,而申金河在嘉靖四十二年從親爹手裡接過家產的時候,家裡只有一百四十畝,大約只有張莊田土的二十分之一。

而到了萬曆十四年還田的時候,申金河已經有了兩千畝地,家裡顧着二十多個長工,農忙的時候,會僱傭四十多個短工,他家裡還養着十二頭牛、二十匹馬、一百二十隻羊,二十頭豬,每年還要僱五個小孩給他放羊放牛。

就這,申金河的帝國版圖,還有一個酒坊,‘多餘’的糧食統統拿來釀酒,每年能產酒六千斤,這些酒每年都會裝車賣到臨安縣,能換取四百多兩銀子。

申金河是個大老摳,賺的銀子不捨得花,他把這四百多兩白銀,全都埋在了後院裡,用錢最多的地方,就是以月息50%借給急用錢的農戶。不出三個月就能收回一倍到兩倍於本錢的利息,還不起債,農戶就只能把田契、牲口、大車、農具拿來還,若是還沒有,那就賣兒賣女。

申金河的帝國版圖裡,還有一夥十二人的家丁,這些家丁就是申金河在張莊爲所欲爲的最大本錢,全都是本村的流氓、地痞,誰敢不服,輕者打罵,重則斷腿斷手。

申金河帝國,滿打滿算,算上他那個剛會跑的兒子、斤斤計較、負責高利貸的地主婆,也就三十人,而張莊被欺壓的百姓,就有三百二十人之多。

被欺壓的百姓佔據了絕對多數,申金河及其擁躉,纔是少數。

但申金河就是可以爲所欲爲。

申金河帝國的破滅,來自於侯於趙親手處置,還田遲遲無法推進,侯於趙要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他親自去了張莊,在張莊待了足足三個月,才說出了那句:

夫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皆系他人。累世蒙塵,未嘗睹自立之象。

我們真的能做自己的主人嗎?

侯於趙有着極其豐富的屯耕經驗,他和農戶打的交道最多,遼東漢民多爲流徙,頗爲彪悍,這個問題,有着十分明確的答案,那就是能。

但是張莊百姓,不知道自己可以,侯於趙則告訴他們爲什麼自己要做、可以做、該怎麼做自己的主人。

這就是那個萬夫一力,最需要的一。

這三個問題,一個比一個重要,侯於趙用了三卷二十六章來回答了這三個問題,而回答的立場、出發點,就是搶百姓口糧的地主和每年夏秋搶遼東營莊、打草谷的蠻夷,沒有任何的區別,都是必須要消滅的匪寇。

無論做什麼事兒,都要找到主心骨,這就是一。

馮保由衷的說道:“官廠也是如此,次輔以爲是魑魅魍魎懼怕次輔,但咱家覺得陛下說的更有道理,制度的完善,讓人們都知道自己該做、能做、不能做什麼。”

“沒有制度的完善,就是把人變成鬼,制度、法度得到了推行,魑魅魍魎就是少數,官廠自然無恙,若是和這上海機械廠一樣,魑魅魍魎是多數,那再好的制度,也是徒勞。”

“陛下聖明。”王崇古有些渾濁的眼神裡,慢慢的恢復了往日的精光,一個英明的主上,總是在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在無盡的黑暗裡,引出一道光,指引着人的方向。

“那咱家走了,陛下給次輔帶了些酒食,算是賜宴,都是些清淡的食物。”馮保見王崇古恢復了鬥志,起身告辭。

待到馮保走後,王謙則是滿臉笑容的說道:“爹,我說的,爹一句也聽不進去,一會兒官廠要完了,一會兒我是春秋罪人,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陛下一說,就想明白了?”

“別在這嬉皮笑臉!你說的我壓根一句都沒聽進去。”王崇古一聽王謙這麼說,氣的七竅生煙,擡起柺杖就要打。

王謙也勸了,但王崇古年紀大了,耳順就是已經聽不太進去勸了,也就是皇帝的話,他不得不聽,聽了之後,自己想明白了。

年紀大最大的弊病就在這裡,聽不進去勸,費利佩帶領西班牙成爲了日不落帝國,也曾經是英明神武,可是現在垂垂老矣,越發的聽不進去人話,誰哄的他高興,他就聽誰說,哪怕明知道是錯的,也願意聽。

耳順耳順,耳順人不順,諸事不順。

王崇古看着王謙,就氣不打一處來,不停地頓着柺杖大聲的說道:“你趕緊把《翻身》仔仔細細從頭到尾看完,做好筆記註釋,看看人家侯於趙,再看看你,別說小趙了,姚光啓這種壯士斷腕的決心,你有沒有?”

“不成器的東西!”

“好好好,我不成器,別人家的孩子最成器,姚光啓成器,侯於趙也成器!”王謙連連擺手,不跟他親爹計較。

王謙自問,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是綽綽有餘,怎麼講,他王謙也比嚴世蕃強多了,至少他王謙不貪不腐,是個素衣御史!

王謙的確佩服侯於趙,侯於趙的立場論,在侯於趙的邏輯裡確實無解,立場不對,越對越錯,立場正確,錯也是對。

有了立場後,侯於趙在張莊的還田,就立刻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要做、可以做、該怎麼做這三個問題裡,篇幅最多的就是該怎麼做。

侯於趙在張莊,將申金河逮捕後,開始了公審,召集了張莊全村的百姓,將申金河押到了臺上,一件件事兒,一點點的去掰開了、揉碎了,跟百姓講申金河的罪行。

萬曆七年,申金河因爲高利貸,逼死了劉滿倉一家五口;

萬曆九年,申金河強娶王老四家裡的女兒爲妾,娶了做妾,沒幾日妾室死於申家莊,王老四上門討要說法,死在了他們家的地窖裡;

萬曆十二年,磨豆腐的張老漢家裡的小孫子,尿在了申金河門前的樹坑裡,張老漢怕的要死,到申金河家裡頭都磕破了,才被放過。

如此種種惡行,公之於衆。

百姓或許世世代代做附庸之民,未嘗睹自立之象,但這不代表百姓不知道自己受到了屈辱,不代表百姓心裡沒有怨氣。

申金河被公開審判斬立決,皇帝在一個月後,三複奏硃批了這個案子,申金河被斬首示衆,他家的走狗,也全都在寧波上了船,送往了南洋。

破壞掉舊制度,要建立新制度,按照每11戶爲一里,每裡每年選出一個里正,一共劃分了五里,村中田畝分成了三分均分給每裡,還田不是還到農戶自己手中,而是十一戶集體所有。

墾荒、澆灌、疏浚溝渠等等集體行爲,都按裡去計量。

這裡面也有矛盾,每一里,11戶裡每家每戶都要多生孩子。

否則你孩子少,你就會被欺負,你人少,你說話都沒人聽,所以,萬曆十四年還田後,萬曆十七年,張莊六十餘戶,家家都成了婚,家家都有了孩子。

人口爆發式增長的隱憂,侯於趙也看到了,如果實在是多的沒辦法,就只能往外輸出了。

除了孩子多了之外,最大的變化,就是張莊村的路,從過去一下雨就沒法走路,到現在已經是三合土硬化過的路面,下雨還會泥濘,但趕車的人和種田的人,不會打架了。

皇帝、皇后覺得江南風景舊曾諳,可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而言,這梅雨天就是發黴天,除了發黴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道路不通。

趕車的車伕,揮舞着皮鞭,拉車的騾子、驢,扯緊了挽具,使出了渾身的力氣,要把陷在泥坑裡的車拉出來,但踉蹌幾步後,又滑了回去,喘着粗氣,任由車伕如何揮鞭,驢子都是不想再動彈。

一下雨,大車會陷在泥裡,一直陷到車軸之中,套車的騾驢根本拉不出來。

一到下雨天,車伕就會避開路上的坑,選擇莊稼地,因爲莊稼地裡有莊稼,不容易陷車,這個時候,紛爭就開始了。

種田的人要保護莊稼,就會在道旁挖很深很深的溝,不讓大車亂走;大車總是帶着木板,鋪在溝上,騾馬通過溝壑後就能暢通無阻,莊稼漢只能把溝挖的更深,車伕帶更長更寬的木板。

總之,只要雨不停,紛爭就不會停止,這種田間地頭的鬥爭,幾乎沒有勝負可言,械鬥都是稀鬆平常,只要雨不停,這種鬥爭就會一直持續,自從有了車、有了田後,這種鬥爭似乎就一直在延續。

這種雨天地頭的紛爭,頗爲複雜,因爲車伕有的時候也是莊稼漢,莊稼漢有的時候也是車伕。

但張莊停止了這種紛爭,爭個屁,把路修瓷實點,不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嗎?說幹就幹,張莊的路用三合土砸了又砸,只用一個春天就弄的結結實實,下雨再也不會陷車了。

從張莊開始,浙江數十萬條曾經如此泥濘、陷車、密如蛛網的鄉間小路,逐漸變的硬實了起來,下雨天的車伕,再也不用放板入田,莊稼漢也不必再挖那麼深的溝渠了。

如果回頭看,一定會疑惑,之前張莊人,怎麼就沒想到把路修一修呢?!怎麼就這麼蠢呢?!

有人想到,但沒人去做,申金河更不會拿自己的銀子修路,爲難的是趕車的人,又不是他申金河。

路是公家的,不是個人的。

公這個概念,第一次在鄉野之間,如此的具體了起來。

除了修路,就是溝渠。

公審、分田、里正、墾荒、修路、疏浚溝渠、指導農桑種田、種樹、修學堂,就是侯於趙的具體做法。

侯於趙覺得還不夠,他怕反覆,他還要在浙江再待五年,《深翻》一下,確定還田令的徹底推行,保護還田令的成果。

“老趙該入閣的,至少能保大明二十年的太平日子,雖然人怪了些。”王謙沒看完,就覺得侯於趙這個人,是個賢臣,入閣後,大明最起碼有二十年太平日子,對於萬民都是福氣的大事。

侯於趙,把萬曆維新的普惠新風,真正吹到了窮民苦力頭上的良臣。

王謙想起一個人來,大司農徐貞明的老師,馬一龍,馬一龍帶着鄉民墾荒,馬一龍死後,他帶着鄉民墾的田,沒有被兼併了,而是都被毀了。

大明似乎從來不缺少這樣的脊樑,無論是朝堂,還是鄉野之間,似乎也是因爲這些脊樑,大明205歲的高齡,依舊能稱得上是天朝上國。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

王謙是想做脊樑的,但他不知道自己配不配的上脊樑這兩個字。

王謙沒有在家停留太久,他還有公務,前往了機械廠和姚光啓一起處置上海機械廠的破產清算。

在聖旨到了上海機械廠後,機械廠工匠們的天徹底的塌了,姚光啓做事做的很決絕,他請陛下調動了水師三千衆入廠,用大柵欄,將各個地方徹底圍上,開始了破產清算。

“這是我當年種的樹,八年了,樹已然亭亭如蓋,可惜,廠沒了。”姚光啓扶着一棵香樟行道樹,他當年手植。

最捨不得上海機械廠的是他姚光啓。

“姚府丞,有匠人佔廠阻撓拆解。”一個海防巡檢匆匆走了過來,稟報着拆解官廠受阻。

姚光啓深吸了口氣說道:“去看看吧。”

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
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81章 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就讓他們去挖煤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夠擊敗大明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