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

朱翊鈞、張居正、凌雲翼在通和宮御書房談到了這次來訪的泰西使者,自萬曆元年起一直從未缺席的西班牙,這次派遣使者,那個梅斯塔羊毛協會的貴族佩德羅,沒有來到大明。

根據葡萄牙的使者的傳聞,佩德羅回到馬德里後就徹底消失了,佩德羅大約的確已經被處死了,費利佩從來不是個寬仁的君王。

而且,佩德羅沒能帶回費利佩想要的東西,那就是贏。

現在費利佩太需要贏了,哪怕佩德羅帶回去一點贏的消息,那也不會死,但佩德羅沒有帶回去贏的事實,也沒有帶回去贏的敘事,反而帶回去大輸特輸的消息。

他活下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

佩德羅最終還是失敗了,沒有喚回費利佩曾經的英明。

費利佩在泰西被人叫做暴君,看看他對尼德蘭地區做的那些事兒,絕對稱不上仁慈二字,現在爲了自己的皇圖霸業,遠征英格蘭,爲了一己私慾,掏空了整個日不落帝國的根基,包括十分珍貴的信譽。

金債券這次破產後,即便是費利佩的威望,也無法再次發行金債券了,已經沒有人相信他了。

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發生了戰爭,葡萄牙在戰場上獲勝了,但費利佩在戰場外獲勝了。

所有人都知道費利佩在喪事喜辦,爲了贏而贏,但所有人都在哄着費利佩,皇帝的新衣,從來都不完全是一個童話故事,而是現實世界的剪影。

朱翊鈞有點怕,怕自己有一天沉浸在了這種虛假勝利裡,不可自拔。

不過想想海瑞、徐成楚、袁可立這些骨鯁正臣,他想陷入這種虛假勝利,也比較困難。

大明的體制,終究不是泰西那種不成熟的封建體制,而是高度成熟的郡縣帝制。

“贏是一種謊言,贏是一種消解大衆內心怨氣、轉移矛盾的工具,如果不能贏,就會死。”凌雲翼倒是對費利佩的選擇,不感到意外。

凌雲翼和張居正完整的經歷了嘉靖末年的虜變、倭患,每一次敗仗的戰報呈送御前時,所有人都膽戰心驚,氣氛十分的凝重,生怕西苑被鎖的老龍,降下雷霆之怒。

不過道爺和費利佩又不一樣,道爺可以接受自己輸了這個事實,無論是對北虜作戰失利、倭患肆虐,還是海瑞的《治安疏》。

道爺一直到晚年,都可以接受自己輸的事實,然後竭盡全力的在輸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

馬芳、戚繼光、俞大猷、譚綸、王崇古等等一系列抗倭拒虜名將,都是在那個時候誕生。

戚繼光老是講,勝敗乃兵家常事,只有理解了這句話,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將領,誠如此,連失敗都不敢面對,就遑論真正的勝利了。

虜變,在隆慶四年的議和中,把俺答汗封王、讓俺答汗俯首稱臣結束;

倭患,在萬曆二年殷正茂、張元勳蕩平廣東海寇後結束。

即便道路如此的曲折,即便是如此的困難,但最終,危及江山社稷的兩件大事,大明還是贏了,或者說道爺贏了。

所以,道爺是個譭譽參半的君王,而不是個單純的昏君。

“萬文恭萬宗伯在朝的時候,總是跟朕說,要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不可理解,時至今日,看着費利佩的這些決策,當真是唏噓不已。”朱翊鈞和張居正說起了故人萬士和。

張居正和凌雲翼都聽得懂陛下在說什麼。

剛開海的時候,禮部陷入了一種執拗,就是理解夷人想法的執拗之中,希望存在某種一證永證的終極答案,用這個終極答案去解釋一切,去理解這些部落夷人、被殖民者的想法。

但萬士和失敗了,失敗後,他就提出了一個暴論,不必理會被殖民者的想法,打一頓他自己就會和自己和解,想不通的,早就死了。

萬士和有些話,當時聽不覺得有什麼,但突然有什麼事發生時,就發現萬士和的理論,已經解釋過這種現象了。

一證永證、能夠用某個終極答案去解釋一切的存在,就是類似於神,類似於賤儒們抱着的那堆經典,似乎要用兩千年孔子和孟子的話,去解釋今天面對的一切矛盾,類似於極樂教徒追求的虛無彼岸。

朱翊鈞把這種解釋萬事萬物,解釋一切的終極答案,稱之爲大爹。

有些人,頭頂上沒個爹,就會焦慮,就會寢食難安,迫切的希望頭頂上有個爹,纔會安心,認爹有癮,這種人,對各種贏,無論是否真實與否,都充斥着渴望。

承認世界有些事情是不可理解的,這一點很重要,比如萬士和就講到過‘未知生焉知死’,活都沒活明白,就去想死後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

死亡和死亡之後的世界,是人類經驗永遠無法觸及的,去搞那些抽象的、無用的神鬼之說,毫無意義。

萬士和希望皇帝陛下能夠坦然面對世界的未知,坦然面對世界的不解,坦然面對可能的失敗,坦然面對一切,並把這種坦然,貫徹給大明,形成廣泛的共識。

大明可以輸,輸不可怕,但不能死。

“陛下,水旱不調。”張居正到通和宮御書房,自然是要攔着陛下搞忠誠度測試,但已經搞了,只能邊走邊看,實在不行就動用內閣的封駁事,把這件事停了,當然他也有正事。

水旱不調的天變還在持續,並且變得更加劇烈。

但老天爺似乎玩上癮了,愣是不肯給個痛快。

今年依舊是水旱不調,但問題並不嚴重,加上早有示警,造成的危害,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湖廣,尤其是湖南,有幾個土司鬧騰,被巡檢司的弓兵給平定了,規模不大,只有一二百人。

朱翊鈞產生了一種荒謬感,天變似乎成了一個闖關遊戲。

滿是惡趣味的大魔王,設置了各種考驗,每一次都剛好在大明的承受力之上但不多、讓人不痛快又不致命的考驗,似乎只要做完了任務,累積足夠的底蘊,就能通過考驗,進入下一場遊戲。

這是一種錯覺,氣候的變化,從來不是一朝一夕,會變得慢慢嚴重起來,終究是有一線生機,至於能不能把握住,全看大明是否能夠完成萬曆維新,增加抗風險的能力了。

“貴州土司有變,播州世襲土官宣慰司楊應龍不法。”凌雲翼說到了貴州土司的情況,他面色凝重的說道:“今年年初,貴州巡撫葉夢熊命黔蜀兩省土司會勘,楊應龍以病爲由,未曾出席此次會勘。”

會勘,就是每過三年,四川、雲南、貴州巡撫,召集所有土司世襲官到成都、大理、貴州開會。

會議的主要內容通常包括朝廷的命令、調節各地土司的矛盾、處置土司世襲官不法事等,有點類似於設立在琉球的環太商盟理事司。

就是弄個吵架的地方,不至於矛盾激化,彼此攻伐。

高啓愚弄的理事司也是吸收的大明管理土司的經驗,弄了個類似的會勘製出來。

會勘有用,至少不會因爲搶水、幾根木頭,打的頭破血流,但這會勘其實也沒什麼大用,因爲有些世仇土司,哪怕巡撫出面調解,也沒什麼用。

朝廷有命不要再打了,土司不停,還要繼續攻伐,鬧得兇了,地方漢軍就會平叛,比如萬曆元年劉鋌、曾省吾平九絲,蕩平都掌蠻就是如此。

隔一段時間,朝廷就得興兵滅幾個土司,才能讓土司世酋們聽話。

有的時候,土司世酋聽不懂大明朝廷講的道理,只能看得懂拳頭。

播州楊應龍就是這麼個聽不懂道理、想試試拳頭的世襲土司,自唐代受封至今,楊應龍已經是第二十九代播州土司世酋了,在播州有着極爲強大的號召力。

“楊應龍病了,他的兒子們也病了嗎?”朱翊鈞的語氣裡帶着點不滿。

會勘並不要求土司一定要到,畢竟鴻門宴是一種非常高端的權謀,土司們也害怕朝廷在某次會勘,突然動手,把所有土司世酋都殺了,強行改土歸流。

土司不到,兒子到了也行。

但楊應龍沒到,楊應龍的兒子也沒到。

“當初都掌蠻事,也是都掌蠻世酋不肯出席會勘,連兒子也不派遣,一副土皇帝的派頭。”凌雲翼開口說道,這話就是把楊應龍給定性了。

在大明,楊應龍是土皇帝,那皇帝陛下又如何自處?

都掌蠻不臣,就是從不出席會勘開始的,當一個土司世官不肯出席會勘,就代表着他有了別的想法。

“貴州巡撫葉夢熊奏楊應龍諸不法事,請求朝廷派兵拿人,至重慶府斬首示衆。”凌雲翼拿出了葉夢熊的奏疏,根據葉夢熊的奏疏,楊應龍有五條死罪。

居所雕龍飾鳳,此罪一;

擅用閹宦設海龍宮,此罪二;

好以誅殺立威,所轄五司七姓不堪其虐,此罪三;

寵妾滅妻,殺妻殺岳母、殺妻叔,對妻家趕盡殺絕,此罪四;

私藏強弓勁弩火炮甲冑,私設關隘,有謀反跡,此罪五。

楊應龍的妻子是重慶永川張氏,張氏有個在重慶做知縣的族人,名叫張時照,張時照畏懼楊應龍逃回了重慶,上了一份血書,訴說了楊應龍的暴行,張氏血脈被追殺,幾近斷絕。

“四川巡撫李尚思奏請暫免勘問。”張居正拿出了四川巡撫的奏疏,奏聞聖上。

楊應龍有罪,這五條罪狀,每一條都是死罪,每一條都是證據確鑿,楊應龍這幾年,屢次派兵襲掠餘慶、大呼、都壩等司,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些事四川巡撫也是知道的,李尚思給出了暫免勘問的意見,不是他收了楊應龍的賄賂,給楊應龍說好話,而是基於一個基本事實,此時大明正在對東籲作戰,四川漢軍入雲南、緬甸,四川空虛。

雲貴川黔等地的土司作亂,都是四川漢軍平定,上一次大理之戰,就證明了所謂熟苗,不可相信,還是黔國公府請了四川漢軍支援,才擺脫了危機。

四川漢軍都在緬甸,這個時候,對楊應龍進行抓捕,很容易惹出禍端,一旦楊應龍聯合諸多土司造反,會對東籲戰線,產生不可知的影響。

楊應龍已經是第二十九代播州世官了,在播州地方根基深厚,整個播州地方會聞風而動,一旦鬧得亂子大了,會相當危險。

李尚思給出了幾個步驟,讓楊應龍弄幾個替罪羊出來到重慶聽勘斬首,主要是給幾個被劫掠的土司一個交代,楊應龍交銀贖罪,並且移交次子楊可棟爲人質,朝廷進行訓誡,不要生事。

被襲擾的幾個地方,全都是土司,土司之間的亂戰,只要不鬧的太大,大明朝廷也懶得費那個勁兒管,深山老林,沒幾個人願意往裡面鑽。

李尚思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因爲朱翊鈞想到了乾隆的大小金川之戰。

這播州開戰,不知道要打多久,又不知道要打到什麼地步,能安撫還是以安撫爲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暫時安撫楊應龍,繼續維持對東籲的攻伐。

雲南和四川的態度是一致的,繼續打東籲,打出一個出海口來,這樣一來,雲南也是沿海省份了。孟加拉地區的棉紡業發達,如果能夠打通到西洋的出海口,對於雲南而言,就是永生永世的福氣了,對於朝廷也有利,因爲孟加拉的硝石要通過海運,這多少讓人有點不太安心,還是陸上更加安全。

“凌次輔要平定播州楊氏,臣以爲還是安撫爲宜,等過段時間,朝廷能騰出手來,再嚴厲懲治不遲。”張居正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凌雲翼有些無奈的說道:“張元輔!我怎麼就跟你說不明白這個道理呢,李尚思的這些道理,都對,但是楊應龍會聽嗎?你看吧,只要朝廷安撫,他就會覺得朝廷軟弱。”

“他對這些土司的劫掠就是試探朝廷,一旦朝廷安撫,他就會認爲朝廷沒有餘力管他,就會趁機繼續攻伐。”

凌雲翼在廣東跟這些土司們打過交道,羅定三縣瑤民生亂,那時候,凌雲翼殺性還沒這麼重,跟瑤民講道理,越講事情鬧得越大,最後凌雲翼只好把他們都殺了。

現在播州楊氏也是這麼個情況,他現在蠢蠢欲動,已經無法按捺自己的野心了!

“這些個土司世酋,都是怎麼想的?鬧得大了,招惹到朝廷震怒,安能活命?趁着朝廷願意談,老老實實的做土司世酋不好嗎?”張居正略顯一些迷茫,他完全搞不明白這些土司世酋到底是怎麼想的,多少有點糊塗。

真跟大明朝廷鬧翻了,朝廷派兵過來就摸不到頭腦了,因爲腦袋已經被砍了。

張居正缺乏地方理政經驗,也沒跟這些土司世酋打過交道,確實無法理解。

“萬宗伯說:要承認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不可理解。”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先生也別想了,想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他哪來的膽量,但他就這麼幹了。”

“他就是在試探朝廷,試探朕,試探朕會不會興兵。”

“這樣,先禮後兵,先按李尚思所言招撫一番,如果他把朝廷的善意當做是軟弱,那就調集四川漢兵進剿,趁着這個功夫,兵部新式火炮,先交付四川漢軍使用。”

朱翊鈞之所以沒有立刻興兵進剿,完全是因爲調兵遣將、調動軍備糧草需要時間,若不是四川空虛,朱翊鈞不會給楊應龍這個機會。

“楊應龍背後有人。”朱翊鈞繼續說道:“大明自萬曆十年開始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改土歸流,這改土歸流,世襲土官,自然有不服氣,楊應龍就是抓住了這股怨氣,而這些世襲土司,也在後面對楊應龍進行聲援。”

“若是楊應龍死不悔改,不知收斂,這一戰,不僅要打掉楊應龍,還要打掉所有土司們的不臣之心!”

大明改土歸流的政策,是在海瑞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制定,海瑞有恩科進士,這也是願意前往土司做流官的恩賞之一。

改土歸流,是把萬曆維新的成果,分配給雲貴川黔的土司熟苗,這個過程絕對不能溫和,否則這些個土司會把分配過去的成果,全部自己吃下。

雲貴從萬曆十年起,開闢了大約三十五萬畝的茶園,本來是恩澤廣被的好事,但這些茶園,或多或少,都被這些個土司世酋所侵佔。

茶農辛苦種茶,沒有獲得應得的報酬,而這些土司世酋,將茶葉順着茶馬古道賣入川藏謀取厚利。

改土歸流,勢在必行,把楊應龍用了,給改土歸流祭旗,即便是楊應龍真的老實下來,大明騰出手來,也不會饒過他了。

朱翊鈞和張居正溝通了許多朝廷公務,忙碌的日子總是很忙碌,七月初四,朱翊鈞開了皇極殿,召開了大朝會,召見了三位東太總督。

除了三位總督之外,還有共計九名的秘書,共計十二位來自三個總督府的城主。

“免禮免禮。”朱翊鈞示意所有人免禮,才笑着說道:“諸位遠道而來,皆爲環太商盟籌建之要務,朕今日開皇極殿接見諸位,也是爲了彰顯大明誠意。”

“大明有意願、有能力去保證環太商盟的穩定運營,所有既定條款,希望諸位可以貫徹執行。”

“大明向來說話算話,講過的話,簽過的協議,不會當做廢紙,希望爾等也把章程所有條款按章執行。”

朱翊鈞開皇極殿就是爲了彰顯重視,但他的話不是很客氣,違反了章程,會有什麼後果,不言而喻,大明的怒火,絕對不是這些總督府能夠承擔的。

朱翊鈞和三位總督挨個說了一番話,回答了一些關於章程上的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禮部提前預設好的,而是朱翊鈞基於對通商章程的理解,準確回答。

“佩託總督,朕知道你,你的三個海盜團,就不要再做海盜了,金山指揮使駱尚志奏聞,今年起,大明將按照章程安全篇條款,對整個東太平洋的海盜進行緝盜,並且定期巡遊,若是誤傷了,恐怕傷了和氣。”朱翊鈞提醒佩託,再做海盜要捱打了。

以前當野狗,亂咬人就罷了,現在能到大明門下吃一口,就不要做這些事兒了。

“我會按照陛下的旨意,回到墨西哥後,停止這些行爲,如果他們不聽我的勸告,還要劫掠,被大明無敵的海軍剿滅,招致的災禍,都是自己的罪責。”佩託趕忙再拜回答道。

大明是個尊重秩序的天朝上國,對海盜天然厭惡,能給他個機會,完全是看在墨西哥銀礦的面子上。

其實佩託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被招安了。

大明對海盜處置辦法有招安和剿滅兩種辦法,不吃招安這碗飯,就要吃海軍三十六斤火炮的炮彈了。

大明開海的整體戰略,都是圍繞着仗劍行商展開,大明在海外的商船,也從不溫和,這些商船背後站着大明水師。

能做個體麪人,誰願意做海盜呢?連謝瑞祥那個亡命之徒,都不願意做海盜。

三個總督府情況各有不同,秘魯和智利則更傾向於做牆頭草,畢竟費利佩沒有拿走他們總督府的全部利益,還給他們留了一點。

佩託則是有點走投無路,甚至有傳聞,費利佩正打算讓佩託回西班牙本土受審,因爲佩託的海盜團劫掠過費利佩的珍寶船。

十二個城主,也得到了覲見的機會,他們就是面聖,確定這個環太商盟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首肯。

“拜別陛下。”佩託等人再行大禮,離開了皇極殿。

朱翊鈞在皇極殿繼續接見各國的使者。

蒙兀兒國的使者是沙阿買買提,新的一批大約二十人的留學生,交了二十萬銀的留學費後,大明皇帝答應了下來,繼續維持棉花、棉布、硝石生意。

沙阿買買提還帶來了一個消息,阿克巴大帝對南印度的征服行動一切順利,除了少數幾個城邦負隅抵抗,這代表着又有更多棉田可以開拓了。

阿克巴擔心大明吃不下那麼多的棉花,詢問大明的意見。

朱翊鈞詢問戶部後,給出了多多益善的回答。

環太商盟沒有展開之前,戶部還沒這個信心,但環太商盟成立,大明朝的棉布數量,甚至有點捉襟見肘了。

阿克巴準備向南進攻的同時,繼續向西北進攻,奪回自己的老家,阿富汗,找到當初的疑惑‘我是誰’的答案。

暹羅來了使臣,解釋了當初對老撾見死不救的原因。

不是暹羅不想,是不敢,東籲和安南國都派了使者,要求暹羅國不得干涉。

東籲被大明打的擡不起頭來,安南正在極力避免再次被大明所徹底統治,在大明眼裡,這倆都是小邦弱國,可在中南半島上,這倆都是想打誰就打誰的小霸王。

東籲、安南對暹羅的要求是共同出兵,暹羅最終選擇了兩不相幫。

朱翊鈞這才瞭解到詳細情況,安南對誰都是拳打腳踢,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除此之外安南國也派了使者到了大明,但沒能覲見到大明皇帝。

因爲嘉靖以來,安南是屬地,不該派遣使者,而是派遣官員入京敘職,不該走鴻臚寺外交渠道,安南國派使者,就是故意彰顯自己的獨立地位。

但之前,安南也一直派的使者,鴻臚寺也沒和這次一樣不讓安南使者覲見。

主要原因是安南國使者的條件,大明不能答應,索性就不讓他上殿了。

安南國希望大明能夠禁止大明商人購買安南糧食、也禁止安南人被當做夷奴販賣到南洋、更要禁止廣州巡撫以討債的名義敲詐勒索安南。

這幾個條件,大明一個答應不了。

賣糧食的是安南國的商賈、抓安南人爲奴的也是安南人,所有的糧食、夷奴,幾乎是在船艙里長出來的,大明怎麼約束?

安南人自己作孽,大明只是在做買賣而已,大明好多商人,是不收夷奴的,因爲不方便變現。

至於最後一個訴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了大明商賈的錢,廣州巡撫爲民做主,將欠條收集起來討債,難道也有錯了?

禮部直接把安南國的使者攔了,不讓他上殿噁心陛下。

朱翊鈞準了禮部的請求,安南人長得醜想得還挺美。

舶來糧涉及到了幾個市舶司周圍的糧價,尤其是松江府和廣州府,田土在快速減少,松江府僅有的田土也是種棉花,沒有舶來糧,糧價沒辦法維持穩定。

哪怕朱翊鈞答應,湖廣、江西、江左江右、浙江等地的官員也不答應,他們就靠着在松江府的辦事處,買舶來糧繳納朝廷部分田賦。

天變高懸,水旱不調,每多買一石舶來糧,就能減少一點民亂的可能。

今年多了一個特殊的使者,來自鮮卑平原的鮮卑萬戶溫都。

這位萬戶完全就是韃靼人的模樣,十分的魁梧,看起來有幾分兇狠,黑色的直髮,淡黃的膚色、淺褐色的眼睛,和朱翊鈞見到的韃靼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鮮卑萬戶溫都入京,除了皮草生意之外,主要是感謝大明朝廷。

一些修路的倭奴從路段逃跑後,在鮮卑草原上爲非作歹,聚集了大約一千人的倭奴四處劫掠。

大明墩臺遠侯冒險隊配合鮮卑諸部的戰士,圍剿了這些倭奴,給鮮卑平原帶來了安寧。

朱翊鈞從使者口中瞭解到,每一名墩臺遠侯爲首的冒險隊,現在都有三到五名鮮卑人做僕從,這些鮮卑人頗爲驍勇。

“這次萬戶入朝覲見,是請求朕冊封鮮卑大汗兀爾汗爲藩國國主?”朱翊鈞面帶疑惑的說道:“朕不冊封,他就不是國主了嗎?”

“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啊,如果沒有您的冊封,我們將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鮮卑萬戶溫都再拜,誠摯的說道。

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
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713章 極端化困境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