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凌雲翼在奏疏中,長篇累牘的描寫了趙鵑的悽慘,是爲了告訴皇帝,賣身契、強人身依附的生產關係不作出改變,這些人間慘劇,只會不斷的上演,所以需要工兵團營,需要官廠團造,進而塑造一種平等。

哪怕是一種帶着不平等的相對平等,也好過現在這種局面。

平等思想不是舶來品,這一點,即便是着重強調等級分明、宗法秩序的儒家,也在追求平等。

孝是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在禮制之下,分工明確,各得其位,是儒家的理想國,大同世界,儒家追求貴賤有等,長幼有序。

儒家講孝,同樣也講平等。

比如孔夫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亦講:泛愛衆,有教無類;孟子講:聖人與我同類,堯舜與人同,人皆可以堯舜;

儒家推崇的仁政,更是無等差之人,相互親愛爲仁。

即便是崇尚等級森嚴的儒家,其思想內核也包含了平等,那就遑論其他各家之言了。

比如道家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莊子說,以道觀之,何貴何賤?萬物齊一,孰短孰長?

墨家講: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法家則講: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商鞅作爲法家的代表,更加強調律法平等,在變法中明確提出了壹刑,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逐漸演化爲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諸子百家皆言平等,均平,這是頂層建築,歷代以來,揭竿而起對於平等的論述,那就更多了,而且更加直觀,更加直接,更加暴力。

斟鄩(夏朝首都)的百姓指着太陽而咒夏桀: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大澤鄉的那一聲怒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長安城裡的內庫燒爲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天補均平;

щшш●тt kán●¢ ○

川陝的吾疾貧富不均,今爲汝等均之;

洞庭湖畔的法分貴賤,非善法;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

若是再等些年頭,就有了李自成那句,等富貴,均田免糧;

或者更加平等,張獻忠提出的: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萬物齊一,無貴無賤的思想,是中原的脊樑之一,也是文化內涵之一。

真的要等李自成和張獻忠出現,喊出那兩句,讓天地變色,再去做?

平等的概念不是舶來品,無論是形而上的士大夫階級,還是形而下的窮民苦力,都有着廣泛的存在基礎,這在林輔成提到平等二字的時候,就有論述。

所以凌雲翼上依仗聖眷,手握百戰精兵的千五百客兵,下依靠被壓迫、朘剝了一生的窮民苦力,再佐以經過長時間實踐檢驗的官廠團造、工兵團營的制度經驗,纔在河南迅速打開了局面。

即便是如此,凌雲翼還是要等,等皇帝建好了十王城,將河南地方的親王、郡王等遷徙回京,才能動手。

張居正自己提出了還田,又馬上自己否定,是因爲力量不足,屬於朝廷的力量只有京營,而九邊負責戍邊,主要是防守,並沒有征伐的能力,而且發動還田戰爭,是否能夠調遣,也是一個未知數。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大明想要完成還田,需要更多的力量,陛下一直在不斷的積蓄着力量。

戚繼光回京了,些許的雜音伴隨着大軍回巢變得安靜了起來,大明皇帝的一道聖旨,突然由通和宮傳至了文淵閣,文淵閣輔臣前往了通和宮御書房和皇帝陛下商議之後,將聖旨下章六部,開始執行。

聖旨的內容重點還是勸農桑。

將土地荒廢納入考成,各級有司,土地荒廢超過五年,明年再無耕種,則廢除地籍歸公,荒廢三年則由有司溝通地籍贖買,荒廢一年則加賦,這是大明第一次在清丈後,對田畝進行比較精細的管理。

這個執行會非常的困難,所以這個聖旨的重點,還是在勸農桑,就是鼓勵地主、鄉賢縉紳,不要讓自己手裡的土地長期荒廢,少收點地租,佃戶們就願意耕種了,如果地主、鄉賢縉紳不肯,那就抄沒,設爲官田,召佃租田。

整個聖旨的核心內容,是土地荒着不種,簡直是作孽!

皇帝在緩慢而堅定不移的推動着還田的進行,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方式進行。

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們自然爆發了極大的不滿,而這種不滿直觀體現在了完全自由學說的興盛,本來在林輔成聯合黎牙實揭露了真實的泰西,再加上凌雲翼一頓老拳之後,完全自由學說陷入了沉寂之中。

但隨着江西那615萬畝,以‘一兩’的價格贖買之後,完全自由學說,再次捲土重來。

這是贖買?這分明就是明搶!一兩銀子買一畝田,大明皇帝爲何不明火執仗的明搶?!

萬士和十分及時的彙報了這種變化,松江府、南衙十四府、京堂,出現了數家以完全自由爲主張的詩社,而這些詩社刊載各種文章,聲量立刻蓋過了林輔成的《逍遙逸聞》,並且迅速席捲大江南北。

林輔成這個自由派的魁首,已經名存實亡了,這個時候,林輔成意識到,自己聲名大噪,根本不是什麼偶然,也不是命運的饋贈,而是早就暗中的標好了價格。

當成爲皇帝走狗,當失去了勢要豪右鄉賢縉紳的支持之後,他林輔成,只是一個耍嘴皮的讀書人罷了。

大明有的是這樣的讀書人。

正當大明皇帝準備出重拳,直接以邪祟妖書、讖緯蠱惑的名義,對完全自由學派重拳出擊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入了京堂,引得一片譁然。

江南奴變,在南衙十四府、浙江、湖廣、江西等多地爆發了操戈索契,就是拿起武器索要身契的奴變。

僅僅嘉定地區就有七萬之衆,他們聚嘯山林、水寨,扯出了‘鏟主僕、貴賤、貧富而平之’的大旗來,橫掃崑山、太倉、嘉定一帶,若是不肯交出地契,下場可想而知。

松江巡撫申時行、松江鎮水師快速反應,現在陷入了對峙的局面之中。

“這算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了嗎?”朱翊鈞看着申時行的奏文,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

大明行政力量還沒發力呢,遮奢戶們掀起的這次絕對自由風潮,就已經自食惡果了,朱翊鈞看着張居正眉頭緊皺的說道:“原來林輔成當初不是危言聳聽啊。”

朱翊鈞還以爲林輔成爲了推廣自己的松江學派,所以才刻意誇大了江南奴變的規模和範圍,讀書人不是最喜歡這樣嗎?販賣焦慮之後,才能兜售自己的學說,然後打入思想鋼印。

但現在看來,林輔成壓根就沒有誇大其詞!而是過於保守了,或者因爲其士大夫的身份,並不能深入瞭解到江南奴僕生活的悲慘,對奴變的規模缺少一種瞭解。

這次席捲蘇州嘉定、太倉、崑山的奴變,若不是因爲水師的快速反應,怕是要攻破府州縣城了。

到那一步,誰都沒法體面,根本沒法收場。

張居正俯首說道:“蘇鬆地區富碩,蓄奴成風,尤其是開海後,大量人口涌入蘇鬆,讓此地蓄奴之風愈演愈烈,江南操戈索契之事,一直存在,只是沒有鬧得如此厲害。”

“申時行在松江府廢除賤籍,銷燬身契後,直接導致了臨近的嘉定、太倉、崑山奴僕的奴變,也不僅僅是因爲絕對自由的風潮,因爲還沒有那麼快向下蔓延。”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抓緊安撫嘉定地區的奴變,一旦從奴變演化到民亂,就十分危險了。”

朱翊鈞立刻說道:“不,申時行執行朝廷政令,難道還有錯了嗎?廢除賤奴籍之事,是通過了文華殿廷議的,是真的聖旨,是明公的決議,申時行沒有做錯,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纔是,而不是將責任向下推脫給執行的巡撫。”

“先生的話朕是認可部分的,不認可先生對申時行的批評,他沒做錯。”

“陛下英明。”張居正想了想,立刻說道,這事申時行並沒有錯,嘉定、太倉、崑山,是蘇州地界。

張居正也不是在危言聳聽,眼下操戈索契,矛盾激化到最劇烈的地方,就只有蘇州府,其他多地則是踞坐索契,就是奴僕們聽聞松江府廢了身契之事,立刻就不幹活了,聚集在一起,坐在地上,等待結果。

如果說嘉定這邊處理不好,波及整個南衙、浙江、江西的民亂,一觸即發。

“先生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民亂就民亂唄。”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敲動着,平靜的開口問道。

“陛下。”張居正就知道!自己當初沒看錯!

陛下就是那個不可名狀的怪物!

這句話,根本就不是基於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樂子人角度,而是陛下,想要加速,加速還田,加速生產資料的重新分配,加速強人身依附關係的破除,哪怕是藉助民亂的力量也在所不惜!

“陛下,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亂世人不如太平犬,若是民亂四起,則生民凋零哀怨。”張居正鄭重的勸諫道:“真的藉助民亂之力,而不是工兵團營、官廠團造法,受害最大的反而是百姓。”

“民爲邦本,本固邦寧。”

“民亂是無序的,沒有任何組織的,甚至只有一句簡單的口號,鏟主僕、貴賤,怎麼鏟?具體的方法呢?貧富而平之,真的能均平嗎?即便是京營都做不到均平,這次討伐板升,庶弁將和將官仍要多賞。”

“虛無空泛的口號,只會帶來傷害!而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沒有組織的民亂,最後只會演化爲破壞,完全破壞生產之後,承受代價的還是百姓罷了。”

朱翊鈞見張居正越說越激動,趕忙坐直了身子,笑的陽光燦爛,溫和的說道:“先生莫急,莫急,先生所言甚有理,依先生所言便是。”

“朕就是這麼一說,先生不必如此在意,天下是朕的,朕還能讓他亂了不成?” 不在意不激動纔有鬼,信你皇帝的話纔是蠢!

如果說道爺絕望之後,是躲在西苑裡玄修,擺爛,那麼陛下絕望之後,一定會化身爲不可名狀的怪物,激化最根本的矛盾,以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勢,把整個世界燒的一乾二淨,推倒重來!

張居正這麼判斷,不是沒有根據的,他太瞭解陛下了!看看知行合一的踐履之實,看看矛盾說,看看公私論,看看生產圖說,看看階級論的前兩卷,這些都是陛下主導之下做成的,陛下絕望之下,一定會補足後兩卷,一定會這麼做!

一定會!

“那嘉定鬧起的操戈索契,該怎麼辦呢?”朱翊鈞看着張居正笑着問道。

張居正俯首說道:“交給臣來做就是,這事其實非常簡單,沒那麼複雜,奴僕們操戈索契,求得不過是身契罷了。”

相比較之下,民亂這點事兒,能叫事兒?

嘉靖、隆慶、萬曆初年,鬧出來的民亂還少嗎?

只需要將羣情激奮的奴僕安撫下來,許下限期普查丁口、完成廢賤籍、身契的承諾,再以軍兵組織工兵團營、官廠團造安置,在限期內兌現承諾,這奴變真的不算什麼,以前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張居正都能擺平,現在有了這些工具後,更加簡單。

張居正表示,這件事陛下歇着,他來擺平,要是讓陛下出手,恐怕就擺不平了。

他對着皇帝簡單的說了一下想法,具體執行由應天巡撫、松江巡撫、松江鎮水師來執行,而蘇州府上下官員,要一體申飭,官降三級,等到完成普查丁口和廢除賤奴籍之後,再做恢復。

“先生國之干城也。”朱翊鈞認可了張居正的處置辦法,張居正是個保守派,並不打算藉着這件事擴大化。

朱翊鈞也沒有進一步激化矛盾的打算了,他手裡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等到工兵團營哪裡都是的那一天,朱翊鈞倒是要看看,誰還敢挾民自重。

張居正離開了通和宮御書房後,真的是擦了一把冷汗,又一次成功封印了怪物的他,慶幸之餘,略微有些擔憂,他走後,誰來封印呢?

沒有人了。

但其實仔細想想,陛下也不是那種追求無序,用最激烈手段解決矛盾的人,只要不讓陛下陷入完全的絕望,一切都好說。

張居正的處置速度極快,順天府到應天府限到時間是十五天,而順天府到松江府的限到時間爲兩天,大明海防巡檢的快速傳遞,讓沿海的政令傳遞速度,超過了陸地,這是大明海陸並舉的結果之一。

申時行的手伸得有點長了,他是松江巡撫,崑山、嘉定、太倉是蘇州的地盤,是應天巡撫李樂的轄區,雖然都是張居正的門下,但競爭是普遍存在的。

李樂趕到嘉定的時候,申時行已經抑制了奴變的進一步擴大,甚至開設了粥棚,不讓矛盾進一步激化。

“申巡撫,確實非常想要進步。”李樂見了申時行就是一陣的陰陽怪氣。

申時行的手伸的太長了,而且因爲申時行太想進步了,廢除賤奴籍走在了所有人面前,蘇州府的奴僕們,可不要羨慕?

所以李樂對申時行有些怨氣,他和張居正一樣覺得,申時行廢除賤奴籍的動作太快導致了奴變。

申時行也沒有多說,而是摸出了一卷書遞給了李樂,李樂看完之後,吐了口濁氣說道:“幸虧巡撫來得及時,否則恐怕釀成大禍了。”

這一刻李樂只有慶幸了,問題比李樂想象的更加嚴重。

操戈索契,可是武裝鬥爭,稍有不慎就是天崩地裂,民亂的傳遞極快,很容易引起周圍州縣響應,已經有七家鄉賢縉紳不肯交出賣身契,被破門滅戶了,這種無序的運動,會速度的擴張開來,乾柴碰到了烈火,一點就着,操戈索契的奴僕們,就是乾柴,破門滅戶就是火苗。

一旦奴變成爲了民亂,屆時恐怕李樂也得進京請罪了。申時行離得近,還有水師坐鎮,快速反應,將一場彌天大禍消弭於無形之中。

李樂得感謝申時行。

“我是要繼承先生衣鉢的。”申時行平靜的說道:“所以,我就必須把所有的事兒做好,不讓陛下、先生爲難。”

可惜的是,先生的衣鉢,從來沒想過傳給門下,而是要傳給陛下,這一點,從高拱被罷免之後,張居正提出事主權一號令之後,就已經註定,當然新政的衣鉢接不過來,但先生的首輔位置還是能圖謀的。

申時行的確想進步。

“以前沒發覺你有這麼大的企圖心。”李樂有些疑惑的說道:“你以前那個不爭不搶和稀泥的勁兒呢?”

申時行有個外號,叫端水大師,是和稀泥的另外一種說法。

“人都是會變的。”申時行頗爲感慨的說道:“要是能做到,誰不想做呢?”

申時行的性格,在張黨之中,算是保守和溫和的,而且多少有點不爭不搶,可是機會就在眼前,申時行就不得不改變,他真的很想進步。

青史留芳的誘惑,沒有讀書人能夠免俗。

“我本來以爲,催化了嘉定奴變的原因是松江府完成了廢賤奴籍,刺激的本就緊張的局勢,但其實完全不是如此,是主張絕對自由的詩社書坊,鬧出來的亂子。”申時行又拿出一份雜報,嘉定靜遠書坊印的雜報,徹底激化了矛盾。

“咎由自取!咎由自取!”李樂看完了這本雜報,立刻拍桌而起,憤怒無比的說道:“咎由自取!活該!”

李樂看完了雜報,差點跳起來了,裡面的內容過於逆天。

這本雜報是激化矛盾的核心,根本不是張居正認爲的松江府廢除賤奴籍,刺激了蘇州奴僕。

雜報上的觀點,包含了之前引發凌雲翼打人的逆天言論,廢除賤奴籍的三個不自由,尤其是奴僕失去了選擇成爲奴僕生活的自由。

在老爺們看來,給奴僕一口飯吃是賞賜,奴僕應該跪在地上感恩戴德,脫衣罰跪這是羞辱?這是教化!

除此之外,雜報的內容,還主張廢除官廠團造和工兵團營,因爲這是干涉貿易的自由。

而官廠團造成爲工匠,工兵團營成爲工兵,已經是江南地區奴僕最後的希望了。

這份雜報裡主張,將一切官廠煤鋼、毛呢、織造、造船、桐園、馳道、種植園等等,立刻撲賣給民間,因爲這些官廠的存在嚴重破壞了貿易的公平,仗着規模優勢強行平抑市場價格,造成了民坊投資血本無歸、民坊不願意投入、市場的交易公平被破壞等等。

而且工匠們人心思動,都想着進官廠,而不願意在民坊,破壞了民坊的生產,解決之道,就是將這一切原罪的源頭——官廠撲賣到民間,就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不是,他們這是準備搶陛下的錢?”李樂立刻就有點繃不住了,指着雜報說道:“他們搶誰不好,搶陛下的?這都是陛下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大筆投入後的成果啊,他們想吃就能吃的?”

大明當下是君父、君國、君師沒有切割的時代,公私並不完全分明,陛下今年還覺得國帑投入太多,內帑還算充裕,打算爆一波金幣,這幫絕對自由主張的傢伙,居然要搶陛下的固定資產?!

所有官廠可是有一半的盈利要入內帑,這撲賣官廠,就是搶陛下的固定資產!

李樂到這裡也就徹底明白了,爲何這些奴僕們會突然揭竿而起,甚至等不到政令的推行了,若是按着雜報的內容去做,這是斬斷了所有奴僕心中的希望,徹底斷了他們的期盼,不鬧到操戈索契才奇怪。

成爲工兵團營的工兵,在奴僕們的眼裡,就是成爲陛下的家奴,區別在於,天子家奴能吃飽飯。

奴僕們對官廠不瞭解,他們不知道孩子還能上學,不知道還有合理的勞動報酬可以領取,不知道可以自由擇業,不願意在官廠,也可以入民坊。

生產關係轉變這件事,奴僕們無法理解,他們能理解的就只是,做陛下的家奴,能吃飽飯這麼簡單。

即便如此,已經有足夠的誘惑力了。

“又不是沒搶過,當年成祖文皇帝的住坐工匠,那麼多的船廠,造船廠漫長的產業鏈上的產業,依託於下西洋海貿的官廠,不都是在遮奢戶們不斷鼓譟風力輿論,以風力裹挾政令,最後搶到手了嗎?”申時行的神情還算平靜,前輩們做到過,那後輩們踩着腳印去做就是了。

以風力裹挾朝政,這種事,發生了一次又一次,搶你皇帝點固定資產罷了。

仁,講的是無等差之人,相互親愛,可是從未做到過。

“大帆船在六月初一到松江港了,泰西諸多使者,對嘉定奴變紛紛表示驚詫,詢問是否會影響到大帆船海貿。”申時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這事丟人丟到泰西去了。

申時行在被問到的一瞬間,恨不得把泰西特使們通通砍死,這樣一來,就沒有友邦驚詫了。

要是申時行的激進行爲,廢除賤奴籍引起的奴變,申時行也就忍了,感情是這些個印的遍地都是的雜報最終激化矛盾,這實在是讓申時行火冒三丈。

這的的確確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勢要豪右製造出的絕對自由的主張,讓矛盾激化到了如此地步。

“朝廷發來了申飭我等無能的聖旨,既然是你李巡撫的地盤,你當如何?”申時行說起了後續的處置,大明水師要回巢,那麼如何安置?

李樂看完了聖旨,咬牙切齒的說道:“自然是工兵團營了,先讓這些奴僕忙起來,閒則生變,我親自去討要身契,不給把家給他抄了!年底之前,南衙十四府全都要普查丁口,廢除賤奴籍!”

“安置這些奴僕的糧食,南衙遮奢戶共同承擔,不肯認捐,就讓奴僕去他家裡討要身契!”

“一幫什麼事都幹不成,只知道添亂的蠢貨!”

申時行認可了李樂的處置手段,和松江總兵陳璘深入溝通後,開始收兵,準備打道回府。

這還沒走呢,一聽說水師要走,蘇州地面的遮奢戶們就跑到了嘉定縣衙哭爹喊娘,又是哭又是鬧,越聚越多,這是生怕水師走了,這幫聚嘯山林的奴僕,捲土重來,繼續操戈索契,破門滅戶。

申時行也懶得理他們,陳璘開始組織軍兵回松江鎮駐地了,松江巡撫和水師總兵,以及提督內臣張誠等人,各寫了本奏疏入京,將嘉定奴變的前因後果,以及處置辦法上奏朝廷。

今歲大帆船上的泰西使者,也開始乘坐水翼帆船抵達了天津衛。

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
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