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

大明皇帝、次輔、工黨、工部、松江府巡撫衙門、知府衙門、上海縣衙,一直希望能夠喚醒機械廠工匠們的力量,來對抗官廠自身臃腫、僵化,帶來的種種問題。

多次嘗試、想盡辦法組建工盟,也是基於這樣的期盼。

這種期盼,是希望驗證矛盾說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一對總矛盾,在矛盾激烈碰撞後,達到一種沖和的狀態,讓大明的官廠制度進一步的完善。

大明剛剛打完了入朝抗倭,將倭國打的潰不成軍,現在國內局勢一片安寧。

朱翊鈞甚至希望工匠們爲了爭取自己的利益,聯合起來,倒逼制度的改良,比如爲了爭取勞動時間的減少踞坐索契、比如爲了爭取勞工權益自發罷工,比如在官廠連續虧損後,工匠們自發的佔廠經營。

不僅僅是民坊,甚至是官廠。

就像當初,江南奴變操戈索契和踞坐索契的事件中,朱翊鈞代表皇權,無條件站在了窮民苦力的一側,並且大力推動廢除賤奴籍制度。

就像馬三強案,馬三強不信任朝廷,自己報復,朱翊鈞甚至沒有判馬三強斬立決,而是給了二十五銀安家費,把他送往了南洋。

可是在上海機械廠經營過程中,始終無法喚醒這股力量,如此八年時間,終於來到了天塌地陷的時刻。

姚光啓、王謙,指揮使陳末等人,看着羣情激奮的匠人們,即便是有大柵欄的阻攔,但匠人們依舊衝進了廠房內,希望能夠阻止機械廠的徹底解散。

“早幹什麼去了呢?”陳末重重的嘆了口氣。

陳末帶領着緹騎對機械廠做了全面的盤查,他很清楚,匠人們,明明有很多次這樣的機會,但直到天塌地陷的時候,他們才終於意識到,官廠不僅僅是朝廷的官廠,更是他們的立根之本。

緹騎仍然沒有出動鎮壓的打算,而是壓陣,既盯着匠人,又盯着衙役,衙役在慢慢控制局面,

緹騎要防止意外的發生,不讓局面進一步的惡化。

即便是匠人們佔據了廠房,在緹騎看來,這依舊是一種非暴力抗議形式。

在萬曆九年江南奴變的時候,大明皇帝,就對暴力抗爭和非暴力抗爭進行了明確的定義,不持有甲冑、強弩、火銃;不襲擊朝廷的衙役、緹騎;沒有傷、死;爲非暴力。

“官廠有今日之結果,都因爲當初的錯,你看到那個人了嗎?就是躲在衆多匠人身後的那個魁梧壯漢,他叫楊滾。”姚光啓對着王謙說起了一個人。

馬三強案裡有個工盟魁首叫做徐四海,名曰工盟,實則工賊。

而姚光啓所說的楊滾,其實就是和徐四海一樣的人,是丙字號工坊的大把頭。

上海機械廠在草建的時候,就犯下了致命錯誤,傳幫帶介紹匠人入廠,盲目擴大規模,導致官廠有了一大堆的徐四海。

權力的末梢,最容易被野心家篡奪,或者最容易異化。

楊滾就是典型,他原來是勤勤懇懇的匠人,在機械廠建立的時候,積極招攬同鄉匠人、不怕苦、不怕累,積極負責,贏得了官廠總辦會辦們的認可。

但楊滾有兩個有些混賬的兒子,時間稍長,楊滾的心思就變了,他希望自己可以‘永久性’的‘完全’代替匠人,和僱主們談判。

永久性,就是他安排了自己的兒子進了官廠,讓他的兒子代替他去籠絡人心,父死子繼;

完全,就是匠人們不得越級上告,只要發現輕則打罵,重則以老家有事,替這位匠人請辭。

“那邊那人名趙成,此人是丙字工坊的代辦,和楊滾沆瀣一氣,蛇鼠一窩,這人是松江府本地人。”姚光啓說起了第二個在機械廠組建過程中,出現的致命失誤。

和北衙官廠不太一樣的是,上海縣機械廠僱傭了一批秀才,作爲官廠的吏員,負責官廠的具體管理。

“這不怪你,當年北衙建立的時候,根本找不到秀才入廠。”王謙是看着永定河畔毛呢廠一點點拔地而起,當年組建官廠的時候,也想過找秀才入廠,但秀才們人人認爲是奇恥大辱。

棄儒從商、棄儒從工,就是對自詡士大夫的秀才而言,是巨大羞辱,當初官廠根本找不到秀才入廠,只能組建匠人學堂,一點點自己培養,一點點的擴產。

管理官廠,一定要識文斷字,也要會一定的算學,多數的匠人目不識丁,永定毛呢廠建立的過程,當真是舉步維艱,一步一坎。

到了上海機械廠組建的時候,因爲很好的待遇,一些秀才已經改變了想法,覺得未嘗不可,畢竟待遇極好。

但是這些秀才骨子裡的傲氣,讓他們對接觸窮民苦力由衷的牴觸,這些秀才,更願意聽大把頭說話,對匠人們十分的冷漠。

這就導致了匠人們只能附庸在大把頭的身邊。

楊滾是丙字工坊的工盟黨魁也是大把頭,趙成是丙字工坊的代辦,丙字工坊的匠人一共有一百四十人,主要負責鑄造馳道所用的鋼軌。

如果匠人們得罪了楊滾或者他的走狗,那就完了,一個人要幹兩個人的活兒;你剛做好的模型,一轉頭就塌了;最苦最累的活兒都是你的;就是逼你自己離開官廠。

甚至到了萬曆十七年,匠人連走都走不掉,因爲代辦趙成爲了自己的考成,不再受理任何的請辭、歸鄉、省親,任何人進了這丙字工坊,和進了班房幾無區別,被牢牢的綁在了這座工坊裡。

萬曆十七年四月,丙字工坊出現了第一個逃廠的匠人,也是那一天,姚光啓才真正意識到機械廠問題的嚴重性。

逃廠,就像是當初軍屯衛所的軍兵們逃所一樣,只能用逃的方式離開。

大明官廠制度的兩個地基,一個是軍屯衛所,一個是住坐工匠,逃廠兩個字一出現,意味着官廠制度的根基已經塌了。

“現在這局面,你打算怎麼辦呢?”王謙看着坐在地上的一百多名匠人,有些頭疼的問道。

這種羣體性事件最是不好處理,稍有不慎,就是鬧出人命的大事。

姚光啓頗爲感慨的說道:“強行驅離。”

“不是,你不打算聽聽他們說些什麼嗎?就這麼強行驅離?”王謙猛的瞪大了眼睛,驚訝無比,這個妹夫,有點過於果決了些。

居然選擇了最激化矛盾的手段,連溝通都懶得溝通了。

姚光啓無奈的搖頭說道:“不聽了,這幾年,我聽到的保證、承諾、整改、方法,實在是太多了,就是信了這些,才導致官廠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

“婦人之仁,優柔寡斷,都是我犯下的錯誤。”

“都帶走吧。”姚光啓揮了揮手,緹騎壓陣,衙役一擁而上,開始驅離,說是驅離,其實是兩個衙役摁一個,強行押回官舍,不得外出,等待上海縣衙門戶房,將他們的匠籍轉爲民籍,而後離開。

匠人都是活物,他們自然不肯,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拉扯,衝突。

“衙蠹打人了!”楊滾一看衙役撲了上來,大喊一聲,準備鼓譟匠人們暴力反抗!

但楊滾話還沒說完,就有一把利刃已經遞到了他的脖頸處,只要稍微前探,就能要了楊滾的命。

陳末的戚家軍刀離他的脖子只有一寸,寒氣已經順着脖頸傳到了楊滾的天靈蓋。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啊!”楊滾手抖的厲害,舉着手,顫顫巍巍的說道。

“楊滾、趙成、楊成虎、劉之強,你們現在,被緹騎衙門拿了。”陳末等到緹騎把四人控制住後,才收回了兵刃。

楊成虎就是楊滾的兒子,劉之強是趙成的義子,趙成有個七歲的兒子,在官廠領熟練工匠俸祿的兒子,就是劉之強操辦的。

再這麼下去,趙成家裡的狗,都要到官廠吃一份皇糧了。

陳末是來抓人的,上海機械廠欽案,緹騎是奉旨辦事,按照大明會典、大明律規定:欽案及上司有無未完批審詞狀,皆可拘捕。

緹騎辦案的特殊性就體現在這句話裡,皇帝欽定大案要案,緹騎抓人不需要批捕、審問的詞狀,可以直接拿人。

上海機械廠是匠人們的官廠,是松江府地方的官廠,更是陛下本人的官廠,八年總計虧空了四十三萬銀這筆賬,是要有人扛下來的,而且皇帝一定會追欠。

在萬曆年間,敢偷到皇帝這裡,朱翊鈞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的,否則人人都要偷他的銀子了。

普通的匠人,只要等待一段時間,還能由住坐匠籍轉爲民籍,但這些大把頭、會辦、總辦,皇帝是決計不會放過的。

失去的銀子,朱翊鈞一定要一分一毫的找出來。

萬壽聖節的廟會並沒有結束,相反非常的熱鬧,火夫爲了防止火災發生,可謂是連軸轉,一刻都不敢停,當然火夫們幹勁十足的原因也很簡單。

一方面要保證不會發生火災;另一方面,皇帝在松江府,給了火夫更夫們額外的恩賞。

不多,七百名火夫,每人二銀,二銀在上海這個地方真的不算多,但火夫們知道,陛下看到了他們。

在萬壽聖節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上海機械廠解散的消息,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隨着八千衆住坐工匠遣散,匠人們分批離開了官舍,所有人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朱翊鈞一直在關注事情的發展,他看着緹騎上奏的案卷,眉頭緊蹙的說道:“朕以爲,這些住坐工匠們,會被民坊瘋搶,但這幾日分批離開的匠人,並沒有民坊湊這個熱鬧。”

“情況比朕想的還要惡劣,民坊爲什麼不肯接納這些匠人?趙緹帥,你遣陳末,問問清楚。”

www ◆TTkan ◆℃O

“臣遵旨。”趙夢佑俯首領命。

過往的經驗讓朱翊鈞無法理解上海機械廠解散後的狀況。

大明的官廠每年都會進行清汰,人數不等,從西山煤局、永定毛呢廠過往的經驗去看,即便是被清汰的匠人、織娘、織工,也會被民坊請去當大師傅。

畢竟這些都是官廠盡心盡力培養的匠人,雖然在官廠末流,但到了民坊,也能獨當一面。

但上海機械廠被解散,八千住坐工匠,沒有被瘋搶,甚至其中的大多數都找不到活幹。

下午的時候,陳末來到了黃浦江行宮求見。

陳末見禮後,俯首說道:“臣派了二十名緹騎,詢問了近兩百家民坊,民坊不要這些住坐工匠,一來是怕事,機械廠轟然倒塌,對於民坊而言,萬一招攬的匠人涉案,緹騎上門抓人,得不償失。”

“二來,民坊都清楚,這些住坐工匠技藝不精,他們若是技藝精湛,這麼大的官廠,也不能說倒就倒了。”

陳末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把民坊主們的原話說出來。朱翊鈞稍微皺眉,問道:“工坊主們都是怎麼說的?”

“話有點兒難聽。”陳末沒有直接回答,民坊主們的理由很明確了,嫌他們沒本事。

“說。”朱翊鈞想了想,他就是想聽聽民坊主真實的想法。

陳末面色複雜,拿出了三本卷宗,調整了下神情說道:“崇安坊陳記坊大東家說:這幫好吃懶做的蠹蟲,朝廷都養不起的大爺,我們這些民坊更養不起這樣的大爺!”

“崇安坊誠悅工坊大把頭說:到我們這些民坊採買的匠人,個個鼻孔朝天,還喜歡順東西,這根本不是招工,壓根就是在招賊!招不得,招不得。”

“和慶坊蔡記掌櫃說:朝廷扔了近兩百萬兩銀子,就聽了個響,我再厲害還能有朝廷厲害?機械廠有幾個正經幹活的?有一半,機械廠就關不了門,個個都是賊!”

“還有清澤橋劉記柴煤鋪的東家說:機械廠還欠着我家三百兩銀子,我上門去討,把我人給扣了,把欠條給收走了!現在皇爺爺來了,看他們欠皇爺爺的錢,怎麼還,有本事也把欠賬抹了!倒的好,活該!”

陳末看陛下臉色不對,沒有繼續讀下去,將卷宗呈上去,有些話,陳末實在是在陛下面前講不出口,太多罵街的話了。

上海機械廠在上海縣,弄得聲名狼藉。

朱翊鈞翻完了三卷案卷,陳末的彙報,真的給這些匠人留了很大的顏面了。

“馮保,官廠倒了,把欠的貨款補齊,如果銀子不夠,就從內帑支取,先把官廠欠的錢都還了,在朝廷眼裡,朝廷是朝廷,上海縣是上海縣,官廠是官廠,可在民間,官廠就是朝廷。”朱翊鈞下了明確的命令,先把欠民間的錢補了。

哪怕上海機械廠一釐銀子沒有,這十幾萬銀,也要償還,這點銀子,比不上皇帝的信譽。

通和宮金庫裡到底有多少黃金?人們信裡面有多少黃金,就有多少黃金,人們覺得裡面沒有,就是有再多的黃金,也等於沒有。

萬曆寶鈔和金債券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信譽最爲重要。

“陳指揮,這個案子你在辦,大把頭以上,但凡是從官廠裡拿走的銀子,全都要追回,能彌補多少損失就彌補多少吧,至於普通匠人,沒有致人傷殘的,就不要再滋擾了。”朱翊鈞又下了一份明確的命令。

這個命令,看起來有點婦人之仁了,只要沒有刑名案子,就不再繼續追究。

八千住坐工匠,不全都是壞人,但是從總辦到大把頭,都爛掉了,匠人們又能如何呢?

看看這些工賊、食利者的手段,匠人們其實也是受害者,他們也已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廠子倒了,生計沒了,是無妄之災。

上海機械廠轟然倒塌的影響,比朱翊鈞想象的還要劇烈的多,還要深遠的多。

松江造船廠立刻開始了自我清查,上海機械廠的轟然倒塌,讓造船廠立刻馬上產生了危機感,對內清查主要集中在裙帶包庇、採買積欠這兩件事上。

在萬壽聖節廟會結束之前,松江造船廠就給出了一份一千一百人的清汰名冊,主要就是裙帶包庇,廠中大把頭及以上親屬,是重點清汰對象。

不是說,只要是食利者的親屬就會被清汰,而是本身是親屬、考成下下,藉着裙帶關係包庇,逃避清汰者。

這一次,官廠不再人文關懷,而是下了重手,養懶漢的現象,不僅上海機械廠有,各大官廠都有,而且過去官廠總辦們,其實不好動手,畢竟都是擡頭不見低頭見,現在有了充足的理由。

清查出各種採買積欠案三十多起,追回損失超過了七萬三千銀,收押案犯十七人,移交給了松江水師鎮撫司審問。

松江造船廠的法例辦,都是水師鎮撫司直管,這也是沒人敢在裡面胡鬧的主要原因。

南京龍江造船廠、織造局、杭州織造、福建造船廠等等官廠,也開始了對內清查,確保不重蹈上海機械廠的覆轍。

朱翊鈞對這種自我審查,非常肯定,失敗並不可怕,逃避纔是最大的恥辱,他在松江造船廠總辦的奏疏上硃批道:

官廠之潰,非盡天咎。匠惰吏黷,賬糜物蠹,皆人禍也!各衙當深省其弊,汰冗清蠹,嚴察綱紀。

敗非可畏,亦不足恥,惟敢言其失,直面其過,毋以虛辭飾太平,必也鑑往知來,究其弊、察其源,而後可免復陷舊轍。

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沒必要掩飾,也沒有必要羞恥,要敢直面過錯,而不是飾非文過、虛言掩過,才能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在一個坑裡栽兩個跟頭。

大明官廠的內部清查開始了,而陳末也在追欠。

“緹帥,這可如何是好?”陳末將做好的賬本攤在了駱秉良和趙夢佑的面前,他追欠成功了,但數目有點對不上。

“官廠總計虧損了43萬銀,追欠追回了114萬銀,抹去了各種虧空欠款之後,結餘了71萬銀,陛下還說不夠了,就從內帑支取,其實完全不用,還有的剩。”陳末解釋了下他的追欠情況。

不是沒有追回欠款,相反,追回來太多了,讓陳末有些不知道如何去交差了。

這裡面有三十四萬銀,都是食利者們收受的賄賂。

進機械廠不是隨便進的,要經過遴選,大把頭和代辦們負責招募工匠學徒,一個學徒作價三百銀到五百銀不等。

無論是採買,還是銷售,這些食利者統統受賄,畢竟機械廠的鐵馬,想買都買不到,誰能買,怎麼賣,都有規矩。

趙夢佑好好把賬目看了一遍,眉頭緊蹙的說道:“也就是說,如果總辦到大把頭,好好經營,哪怕他們少拿點,上海機械廠還是賺錢的,而且非常賺錢,即便是質量差了點,但因爲是朝廷的買賣,是不缺活兒的。”

“銀子都讓豬狗不如的東西拿走了!才造成了今天官廠這個局面,總辦一個人就拿走了24萬銀!”

“簡直是可惡!”

整個江南就只有一個這樣的機械廠,就是做的再爛,也是供不應求,江南對於機械的缺口真的很大很大,尤其是鐵馬。

八千衆的匠人們,從官廠滿打滿算纔拿走了不到20萬銀,總辦徐永壽一人拿走了24萬銀。

官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銀子究竟被誰拿走了,從追欠去看,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那這官廠,是繼續辦,還是按計劃拆掉,把廠中剩餘有價值的機械送往徐州?”陳末問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要徹底拆掉上海機械廠,畢竟累年虧損。

但現在的情況看起來,還能組織再生產,似乎規避到發現的問題,就能讓官廠起死回生。

“呈送御覽,由陛下決斷吧。”趙夢佑和駱秉良互相看了看,他們就是辦案的緹騎,這種事兒,他們也決定不了。

朱翊鈞收到案卷的時候,陷入了思索之中,他本來打算宣王崇古、姚光啓再商議一番,但很快,朱翊鈞就想通了,做出了進一步的指示,拆。

理由非常簡單,這次解散上海機械廠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督促各方: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

本身這次對官廠壯士斷腕式的自我革新,就是爲了讓各個官廠從總辦到匠人知道,官廠是可以關門歇業的。

這個事現在不做,日後就會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拆建肯定會損失一筆銀子,但如果朝令夕改,看着還能賺錢,就再組織生產,會讓地方衙門抱有僥倖心理,忽視對官廠的監察。

上海機械廠的機械都要拆掉,能用的、不能用的都要送到徐州,能用的生產工具繼續用,不能用的全都回爐重造,上海機械廠轟然倒塌,徐州機械廠拔地而起。

各個地方之間也有競爭,想要把產業留在本地,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當皇帝一個拆字下章內閣的時候,王崇古忽然想起了一個成語,一以貫之。

這個成語出自《論語·里仁》,說一個人做人做事,最忌諱的就是反覆無常,今天否定昨天的自己,爲上者,做事就要一以貫之,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就不要瞻前顧後。

顯然大明皇帝遵循了論語裡爲人處世的道理。

“這八千匠人,也不都是沒活幹,在官廠幹了幾年,但凡是手裡有點手藝的,都能找到活兒,但是手裡一點手藝沒有,全靠官廠養着的蠹蟲,是真的牆倒屋塌了。”王崇古拿着一本奏疏,對着張居正說起了八千轉爲民籍的匠人。

十五天的時間,已經有三千餘匠人,謀到了生路,王謙派了府衙的衙役,探看了一番,還有大約三百人回鄉去了,這三百人都是浙江人,老家還了田,還有退路。

老天爺餓不死勤快人,這些匠人都是壯勞力,在這個哪哪都缺人的時代裡,但凡是肯幹活的壯勞力,都餓不死。

至於那些懶漢,沒有官廠養着,自然而然就會勤快起來。

三千多人已經得到了安置,其中大頭,是松江造船廠安置了一千五百匠人,精挑細選了踏實肯幹的匠人,組建隸屬於造船廠的機械廠。

造船需要大量的機械,尤其是鐵馬,新式鐵馬帆船,需要大量的鐵馬。

“松江造船廠這是趁火打劫啊。”張居正看完了王謙的奏疏,搖了搖頭說道。

都是官廠,造船廠總辦趙士禎,顯然對上海機械廠的情況一清二楚,一說解散,趙士禎就立刻給出了一千一百人的清汰名單,然後趁火打劫,拿走了機械廠最精華的部分!

顯然是早有準備,等着機械廠散架立刻咬一口。

在建的徐州機械廠也安置了一千餘人,這也都是精挑細選,經過三次技藝遴選,確認都是腳踏實地幹活的匠人。

“誰讓上海機械廠自己不爭氣呢?我管了他們三次,但凡是有一次肯配合的,也落不到這步田地來。”王崇古寫好了浮票。

刑部根據鎮撫司調查結果,擬好了罪名:總辦徐永壽、副總辦徐永民、四名會辦,七名代辦、十二名大把頭公審後斬立決,會辦、代辦共計104人流放金池總督府,大把頭47人流放呂宋、舊港總督府。

徐永壽、徐永民是親兄弟,這些人,之所以被斬立決,不是貪腐,是因爲他們手上沾着血,匠人的血,八年時間,共計有三十三名匠人死在了這二十五人之手。

徐永壽二人指使,會辦代辦經辦,十二名大把頭動手,用各種手段殺害了這些膽敢忤逆他們的匠人。

其中最惡劣的一次,發生在萬曆十七年四月,三名匠人到縣衙敲鼓鳴冤,告徐永壽不法貪墨,三名匠人回到官舍後,七名總辦將這三人投入了高爐之中,燒的一乾二淨,以事故身亡報聞。

姚光啓之前一直不知道拿上海機械廠如何是好,三人枉死,姚光啓才下定決心,要挖掉這塊爛肉。

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45章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
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832章 看看這對狼狽爲奸的君臣吧!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745章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