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

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

馮保可以理解極樂教徒,因爲他恨。

他恨自己的父母,生了他卻不養他,很小的時候就把他賣到了宮裡,在他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成了宦官。

他恨自己的父母,恨自己的親朋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沒有施加援手,所以他即便是得了勢,也沒有去尋過家人。

有一次,有人託人送了封書信入宮,讓他給堂侄在衙門裡安排個閒差,他從來沒聯繫過的親朋。

馮保憤怒的將書信撕得粉碎,並且把傳信的一條線上的人,全都打了四十大板,理由是內外勾結,而且還把收了銀子辦事的人逐出了宮外。

那只是理由,他恨自己的家人。

後來,他就不恨了,因爲陛下得知這件事後,派人去調查了下馮保的家人,發現馮保的父母、兄長、小妹或者病死,或者餓死,馮保入宮,是父母把家裡僅剩的銀子,都給了介紹人,才換到了馮保入宮的機會。

那年大饑荒,還爆發了瘟疫,家裡就活下來馮保這麼一個。

宮裡買小宦官的銀子,也都被介紹人給拿走了。

馮保恨自己的同僚,小黃門、宦官、太監,他全都恨,在他很小的時候,住在廊下家,就被欺負,被人罵、被人打、不讓他吃飯、不讓他喝水、倒吊着懲戒他,各種各樣的方式,羞辱他。

他恨這些同爲宦官的同僚,大家都是苦命人,爲何要彼此欺負!

後來,他也不恨了,因爲當初欺負他的人,他都報復了回去,他一步一步爬到了最高,爬到了老祖宗的位置,再也沒人敢欺負他了,只有他欺負別人,誰敢欺負他?

他恨外廷的大臣,這些大臣總是把誤國的罪名,扣在了宦官的頭上,他們宦官能管的地盤,也就宮裡那一畝三分地,怎麼誤國?手伸的再長,宮外的世界還是大臣們在管。

這些個大臣欺上瞞下、中飽私囊、結黨營私,把這天下禍害成了這般模樣,卻都怪宦官。

後來,他也不恨了,因爲他是司禮監太監,是內相,他讀了太多的書,他見了太多的事兒,世道的敗壞,不是皇帝、不是宦官、不是後宮妃嬪、也不是大臣,而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問題。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

國朝在走下坡路的時候,無論做什麼都很難成功,做的越多越錯。

他曾經恨天恨地恨父母恨親朋恨同僚恨大臣,恨這老天爺爲何不開眼,讓他如此的不幸,他憤世嫉俗、他心胸狹隘、他妒賢嫉能,就像這些極樂教徒一樣,馮保完全可以理解這些教徒的想法,以及這些教徒,爲何會對這個故事如此的追捧。

極樂教徒入教受洗之後,把一切能夠切割的全都切割,像極了宦官這個羣體。

馮保是可以共情極樂教徒的,他曾經也是那樣的人,已經自己拋棄了自己擁有的一切,失去了一切的感情羈絆,如果沒有任何的寄託,很快就會瘋掉,所以極樂教徒會構建一個愛情崇高的敘事,進而陷入這種循環之中。

這些極樂教徒並不是尋找愛情,其實也不在乎愛情,他們只是關心自己罷了。

馮保可以走出來,是因爲他讀了很多很多書,他見了很多很多事兒,作爲內相輔佐陛下處理天下諸務,他逐漸明白,世道的敗壞,纔是大多數人不幸和悲劇的根源,只有改變這個糟糕的世界,才能減少這些不幸和悲劇,而且他正在這麼做。

但這些極樂教徒可能窮其一生,都走不出這種恨一切的邏輯陷阱。

因爲極樂教徒既不讀書,也不處事,總是將自己的認知,強行嵌套給全世界的每一個人,在極樂教徒的眼裡,世間一切人都是可恨的,至於爲什麼可恨,因爲我自己不幸,從來不會思考自己錯了,而是世界錯了。

賤儒都不這樣,賤儒通常是睜着眼說瞎話,他們知道自己說的錯的,做的是錯的,也知道自己造成的惡劣危害,但就是不改,和這些被極樂教所蠱惑的教徒,是完全不同的。

丁亥學制,可以有力的阻止極樂教徒這種邪祟的泛濫,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

初六突如其來的大雪,完全擾了京師百姓過年的心情,因爲一旦大雪,數丈高的鰲山燈火就會取消,春節後的雪,來的急走得快,到了大年初九,雪已經完全融化,趕着春節的尾巴,鰲山被擡了出來,熱鬧了一番,這年纔算是沒白過。

申時行在正月十六這一天,上了一本奏疏,再次讓整個京師議論紛紛。

因爲申時行提出了一個令人有些不適的理論,基於華夷之辯,申時行提出了大明中心論的觀點。

這和大明非常流行的謙恭文化,格格不入,謙恭是儒學的核心道德之一,但申時行這個大明中心論,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士林議論紛紛,很快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傳到了張居正的耳朵裡。

張居正只好找來了申時行詢問他究竟要做什麼。

“瑤泉,天朝上國還不行,非要大明中心嗎?你這個說辭,你也非常清楚,大明國朝因爲傲慢,錯過了一些機會,比如海洋,大明很大,如果傲慢捲土重來,恐怕不利於萬曆維新。”張居正對申時行表達了他的不滿。

天朝上國已經足夠傲慢了,申時行又來了箇中心論。

“先生,天朝上國是地位,大明中心論是理論,我的意思不是大明現在是世界的中心,我們應該瞧不起任何人,而是大明要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永遠如此。”申時行十分確信的說道。

“先生給萬曆維新開了個好頭,而我要做的就是,將世界貿易、經濟、金融、文化、技術、科教、軍事等等中心,全都留在大明。”

“這纔是我這本奏疏的目的,大明要成爲世界的中心,才能永遠做天朝上國。”

“松江府已經是實至名歸的世界貿易中心,但是還不夠,必須要讓大明成爲世界的絕對中心,無論從哪方面去講。”

持續性世界中心論,要讓大明永遠偉大,纔是申時行這本奏疏的根本。

他只是簡單的寫了幾個例子,證明了大明現在是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這看起來有點自大,但他的本意還是要可持續性的。

張居正又認真的看了一遍申時行的奏疏,這本奏疏更像是歌功頌德拍馬屁,列舉了一大堆萬曆維新的成果,證明大明是天朝上國,很容易得到申時行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這個結論。

申時行看起來已經變得傲慢了起來,大明吃過這方面的大虧,血淚的教訓,而且是兩次。

第一次是永樂年間全無敵的姿態,宣德、正統年間變得傲慢起來,興文匽武,馬放南山,武備鬆弛,土木天變連皇帝都北狩了,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若非景皇帝和于謙力挽狂瀾,恐怕大明已經成了東晉和南宋了。

第二次則是武宗皇帝應州大捷後,草原人不敢南下,興文匽武再次開始,甚至連嘉靖初年的變革,都沒有武備一事,最終就是俺答汗圍困京師的虜變和東南倭患。

大明吃了兩次傲慢的血虧,申時行這種看起來頗爲傲慢的言論,自然沒人喜歡。

“仔細說說。”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

“先生,絲綢爲何在泰西賣的那麼貴?相比較救命的金雞納霜,絲綢可以救命嗎?顯然不能,但絲綢可以和金雞納霜同價,這些泰西人買的是絲綢嗎?”

申時行搖頭說道:“不,他們買的是身份,是認同!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

“所以絲綢越貴越買,這是一種對天朝上國的嚮往,而沒有這種嚮往,沒有這種情緒,就完全不值得這麼多錢了。”

“西班牙本地產的絲綢,雖然手藝確實差了點,但也是絲綢,價格和大明絲綢,完全是天上地下。”

絲綢作爲大明的世界性商品之一,其附加值極高,泰西人對絲綢的追捧,養活了大明成千上萬的織造局織孃的優渥生活,松江織造局的女紅,比廣州府熬糖的工匠賺的還要多,因爲絲綢有極高的溢價。

而這種溢價,就是對天朝上國的嚮往、對文明生活追求的情緒價值。

“茶亦是如此,大明的茶葉味道確實好,但泰西人爲什麼要喝茶?是嚮往,是情緒。”申時行又繼續說道:“還有一個例子,先生,那國窖的味道,其實並不是特別好,一個地瓜燒能好到哪裡去?酒這種東西,千人千味,這國窖是怎麼如此讓人追捧?因爲它放在皇莊裡面賣,這就是原因。”

“買國窖,本身就是買的一種情緒。”

松江府的神仙酒味道極好,但無論是價格還是數量,都不能和皇帝的國窖相媲美,相距甚遠,松江大學堂的菌羣研究,也不比北京弱,申時行那時候就在想,爲什麼神仙酒就是賣不過國窖呢?

後來申時行找到了原因,情緒、嚮往。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國窖的情況和絲綢、茶完全不同,這官場上迎來送往,喝別的,不太合適,從官場蔓延到了大明的角角落落,黎牙實有一次就說,這皇莊國窖和賣贖罪券差不多,一句話,黎牙實被陛下關了整整一個月。”

“上次陛下生氣,還是黎牙實說稅票是贖罪券。”

要維持‘友邦驚詫’這種糾錯機制,還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的,皇帝要是小心眼兒,黎牙實一萬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張居正立刻說道:“國窖最開始,的確不是贖罪券,陛下釀國窖,是爲了番薯的推廣,也是爲了水師有烈酒可用,用主糧釀酒,還是太奢侈了,所以採用地瓜釀酒,蒸餾高度酒,供給航海使用。”

“放在皇莊裡售賣,也是內帑國帑空虛,後來就弄成這個樣子了。”

國窖產量低的時候,的確不是贖罪券,產量高了之後,確實就有這個苗頭,關鍵是皇帝不賣都不行,皇莊降低供給量,只會把價格拉的更高,弄的酒更有價值,更受人追捧。

所以皇莊給出的辦法是加快酒麴菌羣的研究,讓國窖好喝點,對得起這個價格和銷量。

這兩年的國窖,味道已經非常好了,不輸市面上的美酒,再加上皇家的招牌的確硬,也沒人敢假冒,國窖的暢銷就不足爲奇了。

“先生,我的意思是,人,是可以被馴化的。”申時行側着身子,目光炯炯的說道。

張居正立刻厲聲訓斥道:“休要胡說!也就是這全楚會館文昌閣裡,只有你我二人,若是被旁人聽去了,你這一句話,士林就要對你喊打喊殺!”

申時行看了眼駱思恭,駱思恭往後退了一步,站在了陰影裡,示意二位繼續,當他不存在就是。

駱思恭也不是有意偷聽,皇帝給他的命令是保護張居正,萬一申時行要刺殺張居正呢?不可不防!他這個人軸得很,陛下說什麼,他都不打一點折扣的執行。

當然駱思恭的嘴很嚴,頂多會告訴陛下,不會告訴旁人。

養一個人和養一條狗有什麼區別嗎?任何人問出這樣的問題,一定會被千夫所指,會遭到所有人的謾罵和攻擊,因爲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人是人,動物是動物,兩者高低貴賤,截然不同。

可是人是一切關係的總和,人是環境的產物。

倭國人就不知道極樂教的危害嗎?倭人當然非常清楚,一些倭人被極樂教衆騙去做了人牲祭祀,他們的家人十分的痛苦,但在倭國的環境中,沒人可以當衆批評極樂教的不是,因爲周圍人都在信仰,只能附和,這也是豐臣秀吉必須要請皇帝聖命的原因。

大明皇帝要封禁,作爲幕府就只能遵從,畢竟大明的火炮火銃就堵在京都的門口,甚至把京都都給燒了,這樣一來,豐臣秀吉就可以把這些極樂教徒的受害者們團結起來,將槍口對準極樂教。

馴化人的方式也非常簡單,潛移默化,人會被環境所馴化。

“我已經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了。”張居正已經徹底清楚了申時行的打算,保證大明是世界的中心,營造大明世界中心論,維持大明天朝上國的地位,就可以千里之外,馴化蠻夷。

大明的一切都是對的,都是不容置疑的!

誰質疑誰就是反對先進、反對自由、反對文明!

大明的生活方式,就是普世標準,大明的一舉一動,遠在泰西的夷人都要小心的對待。

這就是申時行的打算和圖謀。

大明開海後,離大明近的地方,有了極樂教,離大明遠的地方,有了大光明教,這兩種教派的出現,就說明了這種天朝上國自帶的規訓能力,在發揮着作用。

只能說松江府實現商品經濟之後,鬥爭形勢非常的嚴重,嚴重到申時行這樣的老好人,在鬥爭中,成長成了眼下的模樣,極其鋒利。

“我在松江府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一些個富商巨賈,總覺得在大明待着不夠安全,想方設法的離開大明,的確,違法亂紀要被抄家,這的確不夠安全。”申時行說起了自己在松江府遇到的另外一個難題。

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利得稅已經超過了七成,寧願交利得稅也要逃離嗎?”

申時行搖頭說道:“他們會把自己的白銀,在腹地換成貨物,然後順着太平洋航線,到大洋彼岸的秘魯總督府的富饒銀礦換成白銀,隨後將這些白銀,轉移到他們在南洋的大莊園裡。”

“之所以選在南洋這個看似危險,實則安全的地方,是他們的生活,離不開大明。”

“這種行爲完全是合法的,他們的離開繳納了足夠的稅務。”

南洋看起來有些危險,畢竟是大明朝廷直接影響範圍,仍然可能被抄家。

但其實安全無比,只要稅務沒有問題,總督府就會保護他們的利益,畢竟這些人帶來了真金白銀,而這些真金白銀,變成了總督府漢鄉鎮的各類產業。

而且因爲總督府武力威懾,等閒的夷人,根本不敢對這些人動手。

只要不是稅務、阿片類毒物、造反的問題,大明朝廷也不好追責。

逃跑這種做法是極爲合理的,浙江還田,浙江勢要豪右們就被抄了個底朝天,南衙的勢要豪右因爲反對拆分南衙被皇帝拷餉,這樁樁件件,都在加速富商巨賈、勢要豪右的離開。

申時行繼續說道:“所以,要構建大明中心論,這些人即便是離開,他們也斬不斷和大明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的銀子,最終都會慢慢流向大明,一如泰西的銀子一樣。”

西班牙和葡萄牙被泰西諸國嘲諷爲朝貢國,象徵着財富的白銀、黃金,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一船又一船的貨物流向了泰西,哪怕是費利佩有心阻攔,但實在是無法放棄和大明的商貿往來,所以在許多決策上,就顯得非常被動。

西班牙珍寶船在新世界搶幾年,都不如一船貨物值錢。

要讓大明成爲世界真正的中心,這些跑到海外的商人們,他們人可以跑,他們的銀子,最終還是會以各種方式流回大明,一旦大明不是世界真正的中心,這些人的銀子,會流向他們認爲的彼岸。

“我不在浙江、也不在松江府,我無法切身體會到這些變化,你說服了我,你的這個主張,我認可了,王次輔那裡,你不必擔心,我會跟他明白說明情況。”張居正又看了一遍奏疏,確定了申時行的主張。

申時行回京是要做閣老的,他的這個主張,可能是日後數年數十年的國策,這是大事,張居正的認可非常重要。

申時行面帶猶豫的說道:“學生倒是不擔心王次輔,王次輔是個很務實的人,也是可以說服的,但是沈宗伯是個骨鯁正臣,海文忠走後,沈鯉乃是清流第一臣,很難說服他。”

在申時行眼裡,沈鯉和海瑞都是一類的人,很難被說服,而且也不願意變通,大明中心論的論述,很容易被骨鯁正臣反對,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像讒言,皇帝要是因爲這種中心論自滿膨脹,學了唐玄宗,那纔是天塌地陷。

申時行覺得陛下不會沉迷於這種鮮花錦簇,因爲拍馬屁,從來沒有得到過陛下的肯定,反而會招致訓斥。

“哈哈,你剛回來,對京師的一些變化不太瞭解,禮部最近在搞大明常勝論,和你這個大明中心論,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是人都會變,大宗伯也變了,簡而言之,清流已經把大宗伯開除清流了。”張居正在學生面前,已經非常剋制了。

這件事其實非常可笑,沈鯉如此骨鯁,居然不是清流。

張居正不瞭解南衙、松江府的變化,申時行也不瞭解京師的變化,沈鯉這個過去的清流第二骨鯁,現在已經是在清流眼裡,已經是萬士和坐一桌的諂臣了,沈鯉也不在意,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兒。

“大宗伯,不是清流了?!”申時行驚駭無比,甚至差點嚇得站起來,海瑞和沈鯉的關係極好,能得到海瑞的肯定,沈鯉的德行完全沒有問題。

張居正也是滿臉的五味雜陳,他搖頭說道:“雖然非常離奇,但情況就是這樣一個情況,瑤泉啊,你說這清流評判一個人是不是清流,到底是什麼標準?非要跟陛下對着幹,纔是清流?”

張居正非常不喜歡清流,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兒,否則楊巍也不會在海瑞離世的時候,試探張居正的態度了。

清流把沈鯉開除清流是毫無道理的,沈鯉他甚至不貪不腐。

王謙前往松江府做知府前,編纂了《清流名儒風流韻事》,那些個標榜自己是清流的,有幾個是清廉的?外室養了一大堆,甚至在西土城弄了個外室坊,烏煙瘴氣。

外室坊就是清流、名儒們外室集中住的地方,西土城有一個坊,都住的是這些外室,簡直是有辱斯文。

“學生不知。”申時行只覺得怪異,若不是海瑞替這些清流挽回了一些尊嚴,這些清流的名聲,早就被他們敗壞光了,非要跟陛下對着幹,不是清流,那是反賊。

申時行的奏疏引起了軒然大波,朱翊鈞沒有按照慣例快速做出批示,而是等待朝臣們進行充分討論,再決定是否要推行,朱翊鈞萬萬沒料到,最先等到的是禮部尚書沈鯉。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沈鯉恭敬見禮。

朱翊鈞笑着問道:“免禮,大宗伯是來反對大明中心論的嗎?雖然看起來有點不合禮數,但如果能夠在海外建立大明是世界中心的廣泛共識,朕以爲還是很有必要的,本來也是事實。”

爲了規避中心論造成的傲慢危機,朱翊鈞特別聲明,這種建立方式,是基於事實的,同樣範圍也是海外,而不是大明腹地。

“那倒不是,臣對大明中心論是非常認可的。”沈鯉搖頭說道:“大明開海如火如荼,申侍郎所言,倒是切中了要害,朝廷從來沒有考慮過在海外到底應該用何種禮法。”

“這種一言一行,起居坐臥都離不開大明的敘事,倒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臣發現,中國最先有了歷史,而後充分的利用了這些經驗和規律。”

“哦?”朱翊鈞眉頭一挑,原來沈鯉是爲大明中心論補充例證來了。

“尚書,就是最早的史書,尚書第一卷虞書,爲《堯典》、《舜典》、《大禹謨》等。”沈鯉解釋了下爲何說中國最先有了歷史,並且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規律。

因爲尚書本質上就是一本史書,記錄了虞夏商周各代的典謨訓誥誓命等文。

“而且現在有了龜甲獸骨文,可以對周之前的事兒進行印證。”沈鯉告訴陛下,這是事實,可以考證的事實,不是胡編亂造,更不是後代牽強附會,是真的可以相互印證的事實。

大明的贏學也好,中心論也罷,都從來沒有超過一條線,那就是行之者一,信實而已八個字,這也是禮部這麼多年要確立的新禮法,任何討論都必須建立在事實的標準上,而不是飾僞。

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大宗伯講的很有道理。”

“陛下,飾僞纔會滋生傲慢,信實則不會。”沈鯉再次強調,這是根本之法,其他都是從信實二字上長出來的,飾僞的結果是粉飾太平、是捂蓋子、是官官相護,是虛妄的,是會被證僞的。

飾僞一旦被揭穿,會遭到極其嚴重的反噬。

沈鯉繼續說道:“泰西引以爲傲的大航海,沒有指南針,是萬萬不可能成功的,時至今日,針圖依舊是海上最有用的海圖之一,而指南針的發明就更早了,要追溯到三代之上,黃帝的指南車。”

“世界第一本地理書,是《尚書·禹貢》,描寫的是九州興勝。”

“而現在,更加精準的世界堪輿圖、地球儀,也在大明。”

構建大明中心論的關鍵,談古論今,從各個方面去論證,中國開了這個先河,繼往開來,現如今,中國依舊領先於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構建出基於事實的大明中心論。

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
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六十八章 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這是一個問題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1009章 貨幣問題,不能僅僅看貨幣本身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65章 伸張正義朱青天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