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

皇家理工學院的繪測望遠鏡,可是格物院提供的,是精密製造的光學儀器。

起初,這玩意兒造價極爲昂貴,也就是這兩年,磨玻璃的工匠多了,才提供給理工學院的院生們實踐使用,之前全都是專人保管,而且是三人共同取出放置。

一個繪測望遠鏡,即便是萬曆十四年,買一個就要二百銀之多,理工學院一共就三十臺,近四千理工院生共用,寶貝疙瘩一樣的東西,當儀器被國子監的監生推倒時,院生直接血怒,和監生大打出手,打了起來。

“陛下,這些國子監的監生,對理工院的院生多有羞辱,只要遇到就會辱罵,罵理工院生背棄了先王之道、仁義之心,監生們一定要表現出譏諷和嘲弄的神情,以此來表示自己對不行正道、異類的牴觸,標榜自己是仁義之士,兼愛天下,不和這些催急之輩爲伍。”馮保告訴皇帝,這不是第一次衝突,而是長久以來的矛盾。

一羣不事生產的儒生,瞧不起鑽研萬物無窮之理的理工院生。

馮保繼續說道:“如果只是言辭上的衝突,理工院的院生只覺得自己卑賤,所以不會理會,但這次監生推倒了他們的儀器,本來就有的怒火,才變成了行動。”

在這場新舊學的衝突之中,院生是弱勢方,總是在避免和監生髮生直接衝突,非常簡單,監生是有功名的,而院生沒有,真的衝突起來,多少有點以下犯上了。

但這次,監生們推倒了儀器。

朱翊鈞點頭說道:“所以是監生犯錯在先,他們因爲有功名的身份,囂張慣了,變本加厲的對忍辱負重的院生欺辱,纔有了這次的衝突。”

“而監生是秀才,革除功名,廢除他們的特權,會遭到所有士大夫的抵制,這做起來,確實會比較困難。”

“那就反其道而行之,給咱們皇家理工學院的院生們功名,等同秀才,一體恩榮。”

朱翊鈞在這件事上,拉了偏架,即便是打了人的理工院生也不做處罰,甚至提高了院生的社會地位,給了他們功名,等同於監生的待遇,日後再面對的時候,這些院生們,也不至於落於下風。

“嘴上說着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朕從這件事上,看不到這十個字裡的任何一個字!”

“他們標榜自己是儒學士,卻沒有任何的德行,這些學子還很年輕,對萬事萬物的認知皆來自於師長,這種狂妄的態度,大約是他們老師的言傳身教。”

“下章翰林院、國子監詢問:少年志則國志,少年興則國興,朕將舉國之少年,託付太學,何故有如此狂悖之徒?”

朱翊鈞眼睛微眯,選擇了嚴肅處置,問責翰林院和國子監的頭頭腦腦,他們就是這麼教育學生的嗎?皇帝把太學交給他們,還能放心嗎?

馮保告訴皇帝,這是理工院生們一次忍無可忍的反擊,若非珍貴的儀器被推倒,他們還會繼續忍耐,直到整個大明都意識到了理工之道的重要性,他們身上‘下賤’、‘不務正業’、‘奇巧淫技’的這類標籤纔會被去掉。

馮保面色十分凝重的說道:“若是這些監生在鬧呢?或者說,國子監的學正、學錄們,仍然挑唆學子們鬨鬧呢?畢竟這次監生的確被打了,平日裡無理攪三分,現在吃了虧,決計咽不下這口氣。”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朕已有處置,仍然不聽,自是不忠,那就把他們送到遼東,遼東有學堂,缺少老師,讓他們去遼東教培三年,才能返回京師,從監生到祭酒,全都送去。”

封建帝制是有侷限性的,以皇帝好惡爲準,也就是完全的人治。

朱翊鈞聽聞此事,第一問就是是否死了人,若是人命官司,會非常的麻煩,但好在沒出人命,那皇帝在這件事上的就是完全的自由裁量,再鬧全送遼東支持邊方教育建設!

三年時間不夠,那就六年九年,這是訓誡,給他們長長記性。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哦,對了,讓國子監把打壞的繪測千里鏡給賠了,作價五百銀,讓國子監祭酒日落之前,送到理工院去。”

繪測望遠鏡的內部價格是兩百銀一臺,但是往外賣就五百銀了,所以皇帝索賠五百銀,而且要求國子監限期送去。

“臣遵旨。”馮保再俯首說道。

小黃門把皇帝批閱的奏疏送到了文淵閣,已經長期在文淵閣坐班的王崇古,打開了奏疏看了半天,看完後,瞟了好幾眼正襟危坐的張居正。

“王次輔若是對陛下的處置有意見,就自己寫浮票封駁便是,一直看我作甚?我同意陛下的處置。”張居正放下了筆,看向了王崇古。

顯然,次輔的小動作,張居正注意到了。

王崇古連連擺手說道:“我當然不是對陛下的處置有意見,一羣賤儒而已,我爲何要爲他們聲援?我可是工黨黨魁,工黨的未來,可在這理工院身上呢,勘探礦脈要地師、鼎工大建要建築師、修橋補路要製圖師、艦船設計要船師等等,每一個都是我們工黨的寶貝疙瘩。”

“陛下拉偏架,我當然雙手雙腳同意。”

畫大明堪輿總圖的每一個製圖師,都是十分寶貴的,他們的算學極好。

培養製圖師不容易,主要是學起來非常的困難,要修六體術,也就是比例、方位、距離、地勢、傾角、曲直,曲直就是道路河流山脈的蜿蜒曲直,每一項都是非常難學。

製圖師學徒,在理工學院也只有不到五十人,不是理工院不想擴招,王崇古恨不得在皇家理工學院起大厝,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皇家理工學院的第三期工程已經完全建成。

理工學院招生本身就難,有點天賦的人,都奔着科舉考取功名當官去了,而繪測需要極強的算學天賦,算學這個東西,不會就是不會,這製圖師學徒才只有這麼一點兒人。

“那你看我做什麼?”張居正眉頭一皺。

“沒什麼,我就是看到陛下要國子監賠錢,就覺得有點稀奇。”王崇古老神在在的說道。

張居正笑了笑,沒搭理王崇古,經年老吏立刻聽明白了王崇古的陰陽怪氣。

一來,國子監這羣士大夫們什麼時候吃過這種虧?陛下做出了這種決定;

二來,就是皇帝連五百銀都看得見,還專門強調,無愧尚節儉的兇名。

做出這樣的決定、尚節儉,在大明士大夫心裡,都是張居正教育出來的怪胎,但其實張居正很清楚,這不是他教,是陛下自己的性情罷了。

“禮部上奏說下一科會試,要考韓非子了,已經把註解好的韓非子發給國子監了,王次輔以爲呢?”張居正詢問王崇古的意見。

“善莫大焉。”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說道:“只是這韓非子全篇,居然一字不差不做刪減,這些儒學士們,恐怕又要認爲是羞辱他們了,哎。”

“次輔是擔心五蠹篇嗎?”張居正思索了片刻問道。

王崇古點頭說道:“然也,韓非子在五蠹篇,指名道姓的罵了他們。”

張居正想了想回答道:“韓非子罵的也是賤儒,又不是把所有的儒生都給罵了,誰跳腳,不就是把賤儒的這頂帽子,帶到自己頭上了嗎?也挺好,賤儒自己跳出來了。”

“再說了,他們就是跳腳,也改變不了什麼,這是必然。”

“元輔所言有理。”王崇古認可張居正的想法,並且在浮票上落印,下一科的科舉,要考《韓非子》了。

現在考舉人要考算學,而考進士要考的東西很多,原來儒學的權重,正在逐漸的降低。

興文教和振武事,是萬曆維新關於文化方面的重要部分,以科舉爲引,改革教育,這是大勢所趨,這些個賤儒們就是再不滿意,陛下活着的時候,他們只能憋着。

有本事就把皇帝殺了,沒那個膽量和能力,就只能受這個氣。

張居正和王崇古討論的具體問題,就是韓非子裡有一篇文章,叫做《五蠹》,說的是國朝的五種不得不除的害蟲,首當其衝,第一害蟲就是喜歡法三代之上的賤儒。

韓非子是法家,最討厭的就是這些守舊的儒生了。

用韓非子的話說:古今社會風俗不同,新舊的政令自然也不同,若一味的追求寬大和緩的政令,去治理鉅變時代的民衆,就像是不用繮繩和鞭子,駕馭烈馬一樣的可笑,這是不明智的禍害。

古時候,萬民爲何不爭?因爲人少,即便是不耕種,打獵和採集就可以完全夠用了。

三代之上所謂的寬緩之政,本身就虛無縹緲,經不起推敲和考證,真假不提,古人輕視財物,並不是因爲仁義,而是由於財多;今人互相爭奪,並不是因爲卑鄙,而是由於財少。

(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

今天急世之民,爲何爭搶?因爲人多。

一個家庭有五個孩子不算多,而五個孩子還有五個孩子,大父還沒死的時候,就有二十五個孫子了。

三代之上,先民纔多少人?而現在民多而財寡,即便是費盡了所有的力氣去勞作,依舊是無法供養這麼多的人,所以萬民皆爭,不爭就得挨餓受凍,而朝廷的政令,加倍地獎賞和不斷地懲罰,結果仍然免不了要發生混亂。

(是以人民衆而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

而在這個時候,這些個儒生們,只知道愚昧的稱頌先王之道、宣揚仁義和道德、講究衣物的華美、用詭辯、巧辯、言辭來抨擊今日的政令,用先王時代的法度,來擾亂今日的法令,動搖君王的決心。

(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

這是韓非子抨擊的第一蠹蟲,學者。

而韓非子抨擊的第二種蠹蟲,言古者,就是假借縱橫家之名謀取私利的人,弄虛作假、指鹿爲馬、顛倒黑白,藉助國外的勢力來達到私人的目的,自己放棄大多數的人社稷利益,還要鼓譟他人放棄集體利益,擾亂國朝的公序良俗。

(其言古者,爲設詐稱,借於外力,以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

五種蠹蟲不除,國家滅亡,就不奇怪了。

儒家的至聖先師荀子罵賤儒,韓非子也罵賤儒,實在是這些賤儒,是真的招人恨,比如那監察御史李植,就不滿大明朝的萬國城政策,請求放開,彰顯天朝上國的氣度,被皇帝在皇極殿上否定了。

氣度?這種事真的不能講天朝上國的氣度,當年南宋就講這個氣度,後來泉州蒲氏,把老趙家的宗親殺了大半去,剩下的都打包送給了忽必烈,還是朱元璋以‘導元傾宋之罪’,給老趙家報了這個仇。

而這個泉州蒲氏,就是泛舟而來的回回商人,正經的異族人。

大明有祖宗成法在,是決計不可能開這個口子的。

極端保守派、保守派和復古派,完全不是一個派別,復古派、託古派,並不比保守派保守,但一定比極端保守派還要極端。

是上千年前的荀子和韓非子,都要批判的國朝害蟲。

萬曆十四年五月,在開沽點檢的酒香中,大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美酒節,還沒有到月末大評比的時候,但無數的酒商們,帶着自己的美酒,來到了北衙,共襄盛舉,希望能夠博得一個好名次。

在盛夏的酒香裡,來自泰西的大帆船,也順利的抵達了松江府新港,來自泰西的使者,在通州下榻報聞之後,使者在四夷館住下。

“今年爲何只有二百萬兩白銀,往年都有六百萬兩白銀,並沒有聽說這次航程,有帆船沉船。”陳學會眉頭緊蹙的詢問着面前的這個泰西人,費利佩二世的宮廷秘書,佩德羅·費爾南德斯。

佩德羅的眼睛是黑色的,有一頭棕紅色的頭髮,打理的極好,脖子上帶着一個環狀領,環狀領是泰西貴族不可或缺的裝飾物,理由是:戴上環狀領,就強制自己表現出一種高傲的、高大的、尊貴的、不可一世的姿態,我們從不低下頭顱。

“富饒銀礦發生了暴動,去年白銀產量嚴重不足,所以只有二百萬兩白銀,用於海貿了,我們也是抵達了秘魯之後,才得知了這一情況。”佩德羅不卑不亢的說道。

佩德羅當然不能說,西班牙的物價已經企穩,不需要那麼多的大明貨物了,這樣顯得非常的野蠻,大明是天朝上國,不能輕易開罪,所以這次大帆船船隊,找了個看得過去的理由。

圓滑,不僅僅是大明的特色,只有野蠻人,纔會不加掩飾的暴露自己的意圖。

陳學會不緊不慢的說道:“今年大明的遠洋商船已經出發,攜帶了大約七百萬銀的貨物,使者若是所言屬實的話,那大明豈不是要把貨物帶回來?”

泰西大帆船和大明遠洋商隊,每年會給大明帶來九百五十萬兩白銀的流入,這次大帆船少帶了點,正好,大明的遠洋商隊多帶了點。

“那豈不是浪費了船隻的運力嗎?”佩德羅面色變了變,看似關心,實則不情不願的說道。

大帆船不把白銀帶來,大明就帶着貨物親自去取。

陳學會頗爲平靜的說道:“應該不會,如果西班牙和葡萄牙無法消耗掉足夠的貨物,我想,法蘭西、尼德蘭和英格蘭十分樂意消耗掉這些貨物,你很清楚,大明的貨物頗受歡迎,並不愁銷路,里斯本集散貨物,雲集了很多的商人,包括奧斯曼。”

“運力並不會被浪費。”

大明在泰西也不是什麼支點都沒有,里斯本的貨物集散,每次都會引起各個地方的商賈蜂擁而至,包括了西班牙的生死大敵奧斯曼王國。

陳學會在提醒西班牙的使臣,不要跟大明賽臉!

老老實實的把白銀拉到大明來,你好我好大家好,非要卡着不肯給大明,大明有的是手段。

佩德羅思索了下,開口說道:“因爲英格蘭女王頒發了私掠許可證,現在海上的海盜們,比以前要多了十倍有餘,海上的環境,變得惡劣了起來。”

“很多船隻,看起來只是商船,但也有可能是海盜,大明遠洋商船不遠萬里,抵達了泰西,但也有可能受到這些海盜的襲擾,我國王表示抱歉,沒有創造出一個安穩的環境,可是大西洋的風暴,阻攔了我王征伐的腳步。”

私掠許可證破壞營商環境,這的確是事實,但佩德羅的話裡,有着非常明確的威脅含義,陳學會要是連這個都聽不明白,他也別做這個禮部右侍郎了。

西班牙不給,大明主動派商船前往,出現了什麼意外,可不要怪他們的國王了,這些海盜可能佔島爲王,可能是英格蘭的海盜,也有可能是西班牙的海盜,這誰說得準呢。

西班牙海軍也養海盜,佩德羅雖然一句刺話沒講,但句句都是威脅。

在一旁聽了很久的高啓愚聽聞,笑了笑,他坐直了身子,思考了一番說道:“我這裡有個故事,說於特使。”

“在大約一百七十年前,大明遣西洋特使鄭和,帶着大明船隊,在西洋的錫蘭國停留,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貪圖我大明商隊的貨物,邀請特使鄭和上岸,這國王卻下令自己的兒子,圍攻我大明船隻,意圖搶劫貨物。”

“國王爲一國之主,發動了軍兵五萬餘人,而我船隊,僅僅不到兩千餘人,你猜,結果如何?”

佩德羅眉頭一皺,疑惑的問道:“結果如何?”

“恰恰是這兩千餘衆的大明軍兵,趁着夜色突襲了錫蘭王城,生擒了國王和他的家眷,並且帶回了大明,獻於宮闕之下。”高啓愚看着佩德羅說道:“成祖文皇帝之英武,永樂舊日之風采,今日不能及,但大明遠洋商船,也是仗劍行商,不會落了祖宗威風。”

“就不勞煩使者擔心了。”

威脅大明?問問船上的三十六斤艦炮,答不答應!

“中國有句古話,治強易爲謀,弱亂難爲計。”

“這句話的意思是,國朝安定強盛,無論如何謀事都特別容易成功;可是國朝衰弱混亂,即便是再強的計謀也無法實現。自萬曆維新以來,陛下殫精極慮、羣臣鞠躬盡瘁,大明恆強,故謀成。”陳學會的話,同樣非常不客氣,甚至有些教訓的口氣。

大明是天朝上國,把各國使者當孫子訓,按照永樂年間《藩國儀注》,大明使者前往四方,國王要跪着和大明使者奏對,也就是陛下反覆告訴大明上下內外,不得傲慢,陳學會、高啓愚他們才收斂了一點。

佩德羅聽聞,本來想反駁,但他還是鄭重的說道:“外交大臣所言之事,我一定用心記下。”

“在來到大明的路上,我聽聞,大明的部分商船,已經出現在了瓜亞基爾,我的國王,並沒有給這些商船許可,他們不應該出現在這些地方貿易。”

瓜亞基爾,就是大明口中的鵬舉港,顯然佩德羅知道了大明打通了這個航線,大明商船抵達鵬舉港的事兒,是無法瞞得住佩德羅的。

畢竟佩德羅只要到了鵬舉港,就能看到大明的貨物,看到大明的商賈,甚至能看到大明發行的海外通行寶鈔。

要隱藏大明商隊打通了航線這件事,就像是一頭大象要躲在一棵小樹的後面,根本藏不住。

“我們的商隊,並沒有用火炮炸開水門,而是極爲順利的入港,並且完成了交易,我不知道使者在指責什麼,如果瓜亞基爾港不允許的話,我們的船隊也無法進入纔對。”陳學會把這個問題推了回去。

怪大明商隊?大明又沒有用大炮打開水門,是遵紀守法的交易,佩德羅真的要怪罪,真的不準大明船隊前往,不應該約束瓜亞基爾總督嗎?

跟大明哭有什麼用,去把瓜亞基爾的總督給殺了。

“這是非法的!我自然會請國王訓誡,並且嚴令禁止沒有許可的貿易!”佩德羅大聲的說道。

陳學會理所當然的說道:“好,若是瓜亞基爾港不肯交易,那就把船開回來就是。”

“但西班牙本土如此不顧總督府的需要,粗暴而且蠻橫的干涉總督府的自由交易,短時間內,總督府還會遵守,但時間一長,恐怕政令也是形同虛設吧。”

“按照我們大明自由派的觀點認爲:世界各地,應該致力於生產對於本身而言,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來交換那些無法低成本生產的商品,這樣一來,纔是互利互惠,纔是最理性的選擇。”

陳學會打出了自由貿易的大旗來,費利佩二世蠻橫的干涉總督府的貿易,恐怕是得不償失,禁止不了貿易,還容易離心離德。

“這是謬論!”佩德羅深吸了口氣,十分堅定的反對自由貿易論。

哪怕是這個理論如此的完美,幾乎沒有瑕疵,他也要反對,因爲大明擁有絕對的商品優勢,而西班牙並沒有商品優勢,信這一套纔是信了鬼話。

大明有非常完整的自由貿易理論,是建立在生產分工上的,分工能夠提高勞動者對自己分工的熟練度,即熟能生巧,提高工作效率;分工有利於勞動者發明、創造、改進生產工具,即巧能生精;而國際貿易,自然而然會誕生地域分工。

似乎只要遵循着這一地域分工的定理,就可以完成勞動效率的提升。

減少對貿易的阻礙,降低關稅、減少貨物的禁令、增加貨物週轉的速度,對所有參與貿易國都是有利的。

這個理論,表面上是沒有邏輯陷阱的,但問題出現了,大明什麼都能自己生產,除了白銀、原料,幾乎沒有什麼需求,真的直接國門大開,自由貿易,只會把自己脆弱的手工作坊徹底摧毀。

大明擁有絕對的生產優勢和成本優勢,他們西班牙腦子有病,纔會信奉這一套自由貿易論。

“我們要提高關稅!要對大明來的貨物加徵60%的關稅!”佩德羅站起身來說道:“如果再不加徵關稅的話,西班牙僅剩的一點手工作坊,也會倒在大明的貨物衝擊之下,所以我們要禁止大明的棉布進入西班牙。”

佩德羅是梅斯塔協會的貴族,這是個由牧羊人組成協會,大明的棉布很顯然衝擊了梅斯塔協會的利益。

高啓愚十分正色的說道:“你們要加徵關稅,這些關稅只會攤派到西班牙的平民頭上,而不是大明的商賈頭上,便宜的棉布無法廣泛使用,衣不蔽體的是西班牙的平民。”

“你這話說的,就像是用力的插了自己兩刀,弄得血淋淋的,可是在大明看來,真的非常奇怪,不是嗎?”

自由貿易論,在大明看來,就是秦始皇照鏡子,雙贏。

高啓愚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大明在萬曆初年禁止了生絲貿易,到現在,生絲禁令依舊沒有解除。

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
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79章 陛下硃批:先用一批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