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沈鯉是禮部尚書,大宗伯,在萬士和走後,要代表禮法本禮,他看着《天下興亡論》,覺得不對味,不像是大明士大夫的文風,大明士大夫都是先拍一圈馬屁,然後討論具體的問題,比如海瑞批評道爺,就說他一心玄修,置天下於不顧。

大明批評皇帝的風格比較直接,嘉靖嘉靖,家家皆淨,萬曆萬曆,萬家皆戾。

所以沈鯉判斷,這不是大明士大夫搞出來的把戲,勤政的陛下,是自嘉靖二十一年之後,大明內外誠心誠意希望出現的明君了。

神田真一是一塊硬骨頭,大明海外通行寶鈔涌入倭國的時候,神田真一就開始準備用本土「惡錢」和中原「渡來錢」對抗,大明印、倭國也印,主打一個劣幣驅逐良幣,防止大明的貨幣過多涌入,控制倭國所有的港口經濟。

這是非常有勇氣的一種做法,在大明整體對倭是進攻姿態之下,是一種不要命的做法。

大明知道後,立刻曉諭安土幕府將軍織田信長,將神田真一押送到了大明,甚至還爲此打了一仗,朝廷沒有立刻馬上的殺掉他,而是將其留在大明,不破壞大明對倭總體戰略就是。

沈鯉把自己的意見送到了北鎮撫司,北鎮撫司緹騎四處找反賊沒找到,抱着有棗沒棗打三竿的想法,緹騎就趕到了四夷館,緹騎還沒找到神田真一,神田真一就果斷選擇服毒自殺。

緹騎立刻馬上將神田真一拉到了解刳院裡,在半碗皁粉水之下,神田真一吐的稀里嘩啦,沒死成。

“緹騎就是找到了一些不是線索的線索,例行詢問,你不自殺,誰知道你心裡有鬼?”趙夢佑看着面前的卷宗,本來是無頭公案,沒想到峰迴路轉了。

通州東的民舍大火焚燬之後,線索就徹底斷了,不是神田真一自殺,這事兒指不定什麼時候才能水落石出,這一自殺直接坐實。

“嚇的。”神田真一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緹騎偵緝術之強,世間罕有,我以爲你們過來,已經全都知道了,所以服毒自殺。”

神田真一高度緊張,一聽說緹騎到了,立刻覺得天塌了,自己死,讓案子變成無頭公案,纔不辜負自己的謀劃,只要他不被直接抓到,這個案子,就永遠是皇帝心裡的一根刺。

解刳院大醫官醫術了得,神田真一死都沒死成,還被皁粉液折磨了好幾次。

“你割喉自殺必死無疑,服毒自盡,反而被救了下來。”趙夢佑眉頭緊蹙的說道。

神田真一搖頭說道:“割喉也得有利器,那點砒霜還是我好不容易帶回四夷館的,四夷館管理十分嚴格。”

神田真一在四夷館居住,看起來是安土幕府的使者,但看管之嚴格,等同於囚犯。

“你爲何要散播妖書?”趙夢佑翻動着案卷,眉頭緊蹙的說道:“我還以爲是反對新政的勢要豪右,沒想到真的是倭寇。”

“大明天朝上國,國力恆強,外部很難擊潰,可是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我看到希望,大明現在就如同等待噴發的火山,只需要一點火星就可以將大火燒遍整個大明。”神田真一看起來沒有受傷,但他其實吃了幾頓大記憶恢復術,已經很老實了。

有什麼便說什麼,只求速死。

大明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火山噴發,不瞭解什麼叫火山噴發,倭國三大靈山之一的富士山,在唐懿宗時代開始活躍,噴發一直持續了兩百年,到北宋元豐年間才停止噴發,在休息了四百年的時間後,在明武宗正德六年,富士山再次開始活躍。

富士山一次活躍就是兩百年,在噴發之時,山顛就自燒,晝則煙氣暗暝,夜則火光照天,其聲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紅色,光炎高二十許丈,煙柱遮天蔽日直入蒼穹。

富士山火山每次活躍都會製造出新的山峰和湖泊來,這種物理意義上的天崩地裂,大明人是無法理解的。

而類似於富士山這樣的火山,整個倭國,有將近八十座。

這就是倭國要矢志不渝的進攻大陸的原因,地震、海嘯、火山噴發,這些災難之下,倭國對中原的垂涎,可想而知。

在倭國,‘入唐’是一種共識,甚至成爲所有倭人夢寐以求的宿命。

神田真一非常瞭解大明,他很清楚大明軍隊的強大和大明政治的脆弱性,大明政治看似穩定,但萬曆維新十五年,積壓了許多的利益衝突,等待着爆發,現在大明朝局看似穩定,其實都系在皇帝一人的理智之上。

神田真一擡起頭說道:“大明有矛盾說、階級論三卷,萬曆維新大開海以來,沿海一帶有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獲得了足夠的經濟地位,謀求更高的政治站位。”

“而舊有的鄉賢縉紳、勢要豪右們,他們的田產不再是最好的生產資料,靠田產的資產累計,遠遜於手工作坊和機械作坊,他們在喪失經濟地位,政治站位變得岌岌可危。”

“這個時候,只需要一點小火苗,比如皇帝爲了泄憤,大肆搜捕、爲難、栽贓西土城遮奢戶,那麼沿海新興資產階級爲了獲取權力,就會一擁而上,將鄉賢縉紳、勢要豪右撕得粉碎,這種劇烈的活動,絕不會持續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結束。”

“我其實做好了被你們抓到的準備,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皇帝的決策似乎不打算做些什麼。”

“皇帝難道不生氣嗎?”

神田真一非常確信,大明現在的政治制度非常危險,皇帝手握京營、水師,皇權已經達到了自永樂之後的頂峰,只要皇帝多一點不理智的一廂情願,那大明陷入危機,就變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只要皇帝變得不理智,爲了自己的雄途霸業,急功近利的做出一些稍微激進一些的決策,就可以造成大明更大的撕裂。

大明有着非常完善的監察機構,系統獨立的監察機構直接隸屬於皇帝,六科廊可以和文淵閣一起在內閣坐班,六科給事中和御史們位卑而權重、多層多重監察網絡、多重監察方式並用,給大明帶來了極強的糾錯能力。

但是,大明的糾錯力量是無法糾錯皇帝的,所有監察制度的設計都是爲了監督官員,監察制度只是皇帝的附屬,從無有監督皇權的職能。

有權力的人,在使用權力時,一直到遇有權力的邊界纔會休止,而且是經過了極爲激烈的爭鬥之後,纔會休止。

擁有權力的人,無一例外都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只要天下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變化,就會千秋萬代,這是不可避免的權力異化。

大明對權力異化的討論始終淺嘗輒止,也是因爲很容易討論到一元專制的一元身上。

而權力必然滋生腐敗,權力越大,腐敗越多,絕對的權力,就等同於絕對的腐敗。

這也是他在《天下興亡論》裡,反覆討論的皆一專也,天下興亡繫於皇帝一身的政治制度無疑是極度危險的。

只要大明皇帝失去了理智,做出一些昏聵的決策,即便是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糾錯力量無法對皇帝失效,即便是有海瑞這樣的人,冒着天下大不韙去諫言,至高無上的皇帝,怎麼可能承認自己有錯!

皇帝不肯認錯,不肯收回成命,一意孤行,製造更大的撕裂,大明陷入內憂之中,那朝鮮戰場,倭國即便是輸了,也不至於輸掉本金,也就是倭國本土。

輸掉了回去舔傷口,等待着下一次的出擊。

精心謀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沒撈到,大明皇帝有點過於理智了,既沒有封閉九門,也沒有抓捕各大詩社的筆正,更沒有氣呼呼的去找西土城遮奢戶的麻煩。

趙夢佑想了想說道:“陛下只是覺得你的指責,有點好笑而已,主要是有點對不上,你說的很對,可你指責的內容,沒有一個跟陛下掛的上鉤,甚至不如黎牙實寫的謠讖,至少黎牙實寫的謠讖還能讓陛下生氣。”

趙夢佑清楚的記得,黎牙實說稽稅院是宗教裁判所,催繳票是贖罪券的那天,陛下是真的非常生氣,那次黎牙實被關了近一個月。

趙夢佑一直在陛下身邊,神田真一指責帝制,陛下的階級論第四卷,比神田真一過分的多,陛下的第四卷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帝制必亡,要不是先生攔着,皇帝怕是早就把第四卷寫完,並且公之於衆了。

神田真一是個很有謀劃,而且非常勇敢的人,他自詡對大明足夠的瞭解,但他對陛下了解不深。

趙夢佑笑着說道:“我只是個緹騎,你說絕對的權力註定絕對的腐敗,我十分認同你的看法,可是呢,元輔說:什麼時候說什麼話,當下的世道啊,帝制百十年內,仍然是最好的辦法,一個穩定的國朝,比一切都重要。”

神田真一面色數變,雙拳緊握,用力的一錘桌面,大聲的說道:“他老朱家的江山亡了,萬民還在!朝代可以更替,但萬民不會消失!什麼叫做穩定的國朝比一切都重要,這是什麼共識!”

“我只是個武夫,忠於陛下高於一切,我不擅長辯經。”趙夢佑想了想才說道:“但你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神田,我問你,天下是什麼?”

“天下就是萬民!”神田真一大聲的說道,這是一個很符合民爲邦本的萬金油回答,等於沒有回答。

趙夢佑嘆了口氣說道:“額,《逍遙逸聞》你知道嗎?就是宣揚有限自由的那本雜誌,筆正李贄最近剛連載完一個話題,那就是朝代更迭與人口興亡。”

“王莽篡漢之前,西漢有丁口5900餘萬,可是東漢新建,不到三千萬人,這裡面有些隱丁,你說的萬民包括不包括這些因爲戰亂死掉的萬民呢?”

“東漢末年漢桓帝時,有丁口5600餘萬,東漢末年分三國征戰不休,至西晉初年,魏66萬戶,448萬人,蜀漢28萬戶,94萬人,吳52萬戶,230萬人,總計丁口不過800萬,哪怕是加上隱丁,東漢末年的亂戰,也是死了數千萬人。”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改朝換代,要付出數以千萬計百姓的性命爲代價,所以,謀反、謀逆,謀叛爲十惡不赦之首,因爲維持國朝存續,本身就是在保護萬民仍然生活在秩序之中,而不是戰亂。”

“你意圖顛覆了大明的統治,等於要殺死大明近千萬戶的百姓,數千萬的人,所以你該死,你明白了嗎?”

世界的確是破破爛爛,但漢室江山代有忠良,一直有大丈夫挺身而出,修修補補,只要大明這條破船還能修補,就不要放棄,直到破船真的要沉沒了,到那時會如何,會死多少人,就只有天知道了。

趙夢佑吩咐緹騎找來了一本逍遙逸聞,笑着說道:“自己看看吧,做個明白鬼吧,我一個粗人都比你明白。”

忠誠,本來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無論對着自己說多少遍忠誠,也是欺騙,但李贄完成了朝代更迭與人口興亡的課題之後,趙夢佑這等武夫,都對忠誠有了具體的認知,趙夢佑對陛下的忠誠,就是對萬民的忠誠。

上報天子下救黔首,報天子等於救黔首,救黔首等於報天子,這在天子英明的時候,是成立的。

“不!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神田真一看完了李贄的文章,不停地搖頭,腦袋搖的跟個撥浪鼓一樣,不停地自言自語。

他自詡是有才之人,他覺得自己的理論無懈可擊,他覺得天下興亡皆一專耳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所以他才說,改朝換代,萬民仍在。

可李贄明明白白的告訴神田真一,改朝換代,萬民最少最少有一半,都會成爲路邊枯骨。

理論的破滅,比殺了他還難受。

“政治活動如果變得無序,註定會波及到了千家萬戶,每一個人身上。”趙夢佑重複了一句陛下自言自語的一句話,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劇烈而無目的的整治活動,會造成暴力的失控,最終危害到千家萬戶身上。

趙夢佑坐到了書桌前,開始整理案卷,等到下午時候,他將案卷和證據整理完畢,纔去了通和宮奏聞了陛下詳情。

“神田真一,瘋了。”趙夢佑告訴陛下一個消息,他面色古怪的說道:“他覺得自己是天下少有的聰明人,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完美無瑕,結果就像是泰西那些信徒,上了天堂才知道原來是地獄,神田真一,無法接受。”

朱翊鈞看完了卷宗說道:“他瘋了,還是要進解刳院的。”

“大明的勢要豪右,要感謝神田真一,朕還以爲是這些勢要豪右不滿加稅,才故意散播妖書,朕準備讓稽稅院查一查,是誰懷恨在心。”

朱翊鈞的確有理智不會發瘋,但稽稅院的緹騎們,恐怕不會那麼理智,怕是要瘋狂的稽稅,搞得人人驚懼難安。

“他還有一個地方是錯的,大明政治不是他想的那麼脆弱,有點風吹草動就要鬥得你死我活。”朱翊鈞看完了口供後,十分確定的說道:“要大明真的是他想的那樣涇渭分明,就太好了,這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明政治不是穩定,是一潭死水一樣的爛泥地。”

神田真一對大明政治的想象比較幼稚,他覺得就是涇渭分明的對立,所以只需要扔根兒火柴,就能點燃這個炸藥桶,但天下事,是一團亂麻,彼此糾纏在一起,這纔是最大的禍患。

神田真一爲了報國不惜身,但他做的事情毫無意義。

要真的能夠一聲令下,解決明確的敵人,朱翊鈞早就幹了,還能等到神田真一挑唆?

根本沒有明確的敵人,在奸臣沒有自己跳出來的時候,人人都是忠臣,個個都是忠君體國。

鬥爭卷說要清楚的知道敵人是誰,就這一件事兒,就是難如登天。

“陛下,提刑指揮使陳末奏聞了山西宣府情況,比預想的要好一些。”趙夢佑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陳末在宣府的探聞,出身宣府墩臺遠侯的陳末,回到宣府,自然有自己的人脈去打聽情況。

除了人脈之外,更多是把兩百緹騎散了出去,詢問百姓,究竟如何。

“真的給周良寅給幹成了?”朱翊鈞看完了奏疏。

周良寅沒有謊報,更沒有誇大其詞,他真的在宣府大同實現了清汰,情況比周良寅說的還要好一點,當然,言官對周良寅的批評,也不是誣告。

周良寅的清汰法,就是排除異己,把晉黨的裙帶全都清汰掉了,這裡面比較怪異的就是,周良寅是晉黨出身。

把晉黨的人都拔掉,換上了工黨的人,各縣最多的吏員,多數出身官廠。

手段狠辣且頗爲有效,周良寅打算用三年的時間,完成對整個山西的清汰,還山西一個朗朗乾坤。

“按照陳末的說法,的確是周良寅有這個本事清汰,拔掉這些個晉黨的裙帶,還有一個周良寅沒跟朝廷說的原因,那就是山西現在太窮了,窮則思變。”趙夢佑解釋了下清汰的基本環境。

山西貧窮的賦稅,已經支撐不起龐大的官吏規模了,必須要清汰。

俺答汗在嘉靖二十九年入寇京師後,大明和俺答汗的紛爭主要集中在山西大同和宣府兩地,而雁門關內諸府州縣,不得不支持宣府大同,戰爭雖然在隆慶五年議和後基本結束,但對峙的局面和高昂的邊防成本,仍然在吸山西的血。

在萬曆十年終於消滅了俺答汗,結束戰爭的那一刻,外患消失時,山西被關外戰場,給吸的千瘡百孔,並且沒有外患,各級衙門就沒有理由再讓勢要、鄉賢、商賈們認捐,過多的衙役,和各級衙門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就形成了矛盾。

戰爭狀態下,所有人都有更高的忍耐度,因爲有敵寇的威脅,畢竟敵寇真的會殺全家,搶走你的妻子和孩子。

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忍耐度就會下降,過去那些打着戰爭名義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不再被認可,山西各衙門的虧空越來越大,抗稅的情緒也在增加。

周良寅能清汰成功,也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這當然不是否定周良寅的功勞,沒他下狠手,確實不太好解決問題。

朱翊鈞處理清楚了緹騎的奏聞後,拿起了桌上的塘報,朝鮮戰場出現了一些情況,出乎了戚繼光的預料,戚繼光奏聞了朝廷,告知皇帝和內閣大臣們,不必過分的憂慮。

在野外,大明的戰損比,依舊維持在個位數對千位數的可怕比例之中,一個步營可以擋得住對面三萬人的衝鋒,並且以極其微弱的戰損比,擊斃傷俘敵軍千人。

但戚繼光低估了倭寇的耐受能力,大明軍一人一日要消耗六斤的糧食,遼東軍稍微低點,也要五斤糧,但倭寇不是,倭寇一個人一天一斤糧,就能維持基本的戰線。

大明軍要只給這點糧,怕是得造反。

大明派遣了墩臺遠侯探聞倭寇營地,得到結論是忠州之糧,恐怕一個月就耗光了,結果倭寇應氏頂了三個月之久,等到了後勤補給。

這份耐受能力,戚繼光也只能佩服了。

第二個出乎預料的就是倭寇的倭式堡壘。

(倭式城堡)

大明的城池的主要構造是牆,幾乎所有的城防設計都是圍繞着牆在展開;

泰西的城堡主要構造是塔,以前是箭塔,後來是炮位;

而倭國的主要構造是路,整體設計方案,就是延長攻城方在城防火力下的暴露時間,主打一個彎彎繞繞。

倭式城堡修的跟迷宮一樣,即便是攻破了城門,上山的路上,就要面對敵人的火力,真的很難攻打。

同樣,這也是造就倭國碎片化政治格局的原因之一,這樣的城,在沒有充足火器的情況下,千餘人守城,只要不出現內鬼,幾萬人同時攻城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在野外,大明軍打倭寇,就像是大人打小孩一樣的輕鬆簡單,但在倭式城堡,大明在不動用火炮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啃下這種硬骨頭。

當然,有火炮就會變得十分簡單。

倭國的鳥銃叫鐵炮,倭國的火炮叫‘國崩’,這個意思就很明確了,只要火炮的數量足夠多,就能把這些山城徹底打崩。

這些倭式城堡是倭寇內部狗鬥了數百年的產物,是經歷了無數次實戰累積的經驗,承載了守城方的最大惡意,而倭寇在忠州、釜山等地修建了十六座這樣噁心人的山城營堡。

“羽柴秀吉還沒有轉進本土,他在釜山防禦圈裡修城堡。”朱翊鈞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凝重的說道:“這東西確實挺噁心人的。”

“戚帥不是說有辦法嗎?”馮保眉頭緊蹙的說道。

他終於理解了爲什麼當初織田信長要行緩兵之計,要跟大明約定以臨津爲界限,漢城以北歸大明,漢城以南歸倭國,意圖在漢城、仁川、忠州、釜山等地設防阻攔大明軍。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也是有倚仗的,只要大明軍不想付出巨大傷亡,就得慢慢耗,這些山城,突破瞭如此多的防線,大明軍也是勞師遠征,再無法進攻倭國本土了。

朱翊鈞笑着說道:“戚帥的想法是,一力降十會,真的要進攻,用火炮轟平這些山城。”

萬曆三大徵裡,有播州之戰的海龍屯,海龍屯也是類似的山城,而且更加易守難攻,最後還是被大明軍用火炮給攻破了。

大明皇帝朱翊鈞料敵從寬,給前線配備了過多的火炮,一度成爲了戚繼光的困擾,但現在,面對倭寇精心準備的城堡,就有了用武之地。

準備充分一點,總會有用到的時候,進攻倭國,要用足夠的火炮掃除這些個噁心人的倭式城堡。

“左右不過是費些火藥。”馮保笑着說道,只需要火藥,那就太簡單了,要人命填,陛下心疼,但用火藥炸,那就是多多益善。

大明現在一年只生產一百五十萬斤火藥,不是隻能生產這麼多,而是生產再多也沒什麼用武之地,實在不行就多開幾條生產線,把攢下來的硝石統統做成火藥,還能擴大工匠的規模。

最近熬硝仙人們,搗鼓出來一種腐蝕性很強的液體,就是用綠礬油和硝石一起熬出來的,匠人們稱之爲‘消金水’,目前還在探索如何製備。

更多的熟練工匠等於更多的生產力,這是大明總結的經驗。

十六座山城很多嗎?用火藥灌進去,要是不夠,就再加倍灌進去。

要是火藥加倍灌進去還不夠,切斷這些山城的補給,餓一年不行,就用倭奴修個城牆圍起來,圍他個三年五載,開龜殼開不了就圍,大明耗得起。

野外作戰輸給大明,就輸掉了主動權,就是輸掉了進攻能力,輸掉了機動能力。

朱翊鈞拿起了第二本奏疏,來自燕興樓交易行的王謙。

“王謙這割的也太狠了。”朱翊鈞顫抖了下,王謙的鐮刀太鋒利了,他已經學會了洗盤。

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2章 王崇古大漸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948章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唯一標準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990章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