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

“不過是安土幕府用來掩飾戰敗的把戲罷了,若是沒有幕府那些公卿、大名們的推波助瀾,一羣不登大雅之堂的買辦,一羣信奉極樂的瘋子,怎麼可能成功?”張居正聽完了王崇古的話,搖頭說道。

白雞毛運動是表象,而安土幕府掩飾戰敗,是本質。

現象出自於本質,張居正看問題,從來都不只看現象。

如果有人用各種花言巧語煽動各種風力輿論,把現象凌駕於本質之上,只讓大多數人看到現象,而不讓大多數人看到本質,那這一定是個騙局。

戚繼光的新兵法《戰爭論》的推論:軍事失敗會最快速的蔓延到政治活動之中,導致政治失敗。

而倭國的白雞毛之事,是倭國在朝鮮戰場戰敗的結果。

“兵源不足,前線士氣低迷,但是沒有足夠的兵力補充。”兵部尚書曾省吾,確定了張居正看問題的角度。

從戰報上來看,倭國在朝鮮戰場上兵力不足,接連的大敗,讓士氣萎靡不振,後方沒有足夠的兵源補充,很多攻防,都是虛應其事,有的時候還會故意投降,用鈴鐺換十幾年的飽飯。

安土幕府需要更多的武士、足輕進入戰場,即便是戰報上一再渲染是勝利轉進,但戰線在頻繁的收縮。

大明開海十五年了,倭國的商人到長崎貿易,總會帶來一些大明的戰報,這些戰報,可不像大本營軍報那樣全是大捷。

相反,被閹割了送到鮮卑平原種土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倭國。

武士、足輕們,普遍不願意進入戰場,那是送命。

白雞毛這種羞辱方式,則是激發所謂的武士精神,如果不死在戰場上,那就死在羞辱之中。

即便是在前線傷退的軍兵,也要面臨這種羞辱,以至於倭國的武士足輕,寧願戰死在前線,也不願回到家鄉面對白雞毛的羞辱。

沈鯉思索了片刻說道:“按照萬宗伯的國朝構建而言,倭國正好處於未能完成國朝構建的關鍵時間,具體而言,有一定的道德,有些小禮,而無大義,這就是此時倭國的狀態。”

“若是在大明干預之前,織田信長也好、羽柴秀吉也罷,德川家康也行,無論是誰,完成了倭國的大一統,就會完成國朝構建。”

“有了足夠的共識,打就傾盡國力,擰成一股繩,哪裡還要通過這種方式,去羞辱足輕武士,讓他們上戰場?”

“若是像別的蠻夷,國朝構建連個地基都沒有開挖,就像是印加古國,面對泰西殖民者一樣,作鳥獸散,根本沒有戰爭的說法。”

“這也是安土幕府爲何要任由白雞毛之風愈演愈烈的原因。”

禮部尚書從禮本身出發,去討論這個問題,倭國現在不上不下,才搞出了如此抽象的一幕。

再往下,根本不會有侵朝戰爭,根本組織不起來;

再往上,直接抓壯丁,哪裡還要搞白雞毛。

李幼滋聽了半天,眉頭緊蹙的說道:“按照倭國的刀狩令,倭國平民不能持有武器,而武士足輕可以持有。”

“若是那些手無寸鐵的人被羞辱,也就罷了,這些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兵,手裡有武器,還能被人如此羞辱?”

李幼滋不敢想象這一切發生在大明,真的發生了,大明建了那麼多忠烈祠,全都白建了。

“對啊,這拿着武器,還能被人羞辱?”朱翊鈞一攤手,覺得這極樂教能把這事兒做成,實在是有些神奇。

手裡拿着刀,被拿着雞毛的人羞辱,實在是天下奇聞。

若不是刑部尚書奏聞,朱翊鈞還以爲是鼓譟速勝論的謠言。

大明有些人是極爲傲慢的,大明物華天寶無所不用,軍兵訓練有素,軍備精良,就想着一個月把倭國推下海,三個月把倭國全境都佔領了。

速勝和速敗,都是不符合踐履之實的荒謬論點,國與國之間的交鋒,總是曠日持久。

王崇古回答道:“人少,倭國前線有十五萬的軍兵,還有十五萬待命,城裡的極樂教衆多,留在後方的武士足輕人少,人少,即便是憤慨,也只能自殺了。”

“最勇敢的人戰死了;不太勇敢有些心思的人,在朝鮮戰場修建的山城裡苟活;有些廉恥心的人難以忍受白雞毛的羞辱,已經準備進入戰場。”

“剩下的烏合之衆,就更加完全無法反抗了。”

王崇古詳細的解釋了這個問題的關鍵,戰敗或者損失巨大的戰勝,是抽骨之痛,抽掉了國朝的脊樑骨,那自然是各種妖魔鬼怪,層出不窮。

“原來如此,朕瞭解了。”朱翊鈞瞭然,李幼滋也聽明白了,這些人拿着武器,在後方沿海城鎮裡,也是弱勢的一方。

王崇古繼續說道:“極樂教的白雞毛行動,是符合他們的教義的。”

“在極樂教信衆的眼裡,對朝鮮發動的戰爭,徹底得罪了大明,讓大明徹底收緊了市舶司,在戰爭之前,倭國的商人還能在萬國城活動,戰爭之後,再也無法踏足極樂淨土了。”

“極樂教徒認爲,戰爭,絕了他們通往彼岸、極樂淨土的路,那麼發動戰爭的幕府是罪人,而參與戰爭的足輕、武士是幫兇。”

“那麼,羞辱這些傷兵、不肯上戰場的懦夫,就是理所應然的,因爲他們都是罪人,有原罪的罪人。”

朱翊鈞一聽到原罪、罪人這種話,就立刻嘴角抽動了下,這股子宗教的異味,實在是太重了!

哪怕是搞點封建主義啊!

這是真正的兜售贖罪券,各種宗教都會兜售贖罪券,窮民苦力們,辛辛苦苦、拼死拼活賺來的仨瓜倆棗,都會成贖罪券,連個心理慰藉都難以獲得。

這也是朱翊鈞對大光明教十分牴觸的原因,他的態度依舊堅定,因爲他的態度稍微鬆動點,恐怕這大光明教會在大明傳的遍地都是。

“嘖嘖,羣魔亂舞啊。”一向不怎麼愛說話,並且有點信仰水火神蒸汽機神的工部尚書汪道昆,難得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太亂了。

“陛下,應該嚴厲禁止極樂教在大明的傳播,絕對要出重拳,定爲邪祟,嚴刑重典,絕不可在大明廣泛傳播。”王崇古提到這個,就是爲了嚴格禁止極樂教在大明的傳播。

“然也,王次輔儘管動手!”朱翊鈞非常肯定的說道:“必要的時候,緹騎可以出動配合行動。”

北鎮撫司緹騎有優先執法權,稽稅院隸屬於南北鎮撫司,緹騎出動,就代表着皇帝的重拳。

比松江府叫魂術還要離譜的多,叫魂術最起碼有點捕風捉影的東西,這極樂教完全是邪祟了,比當年王仙姑的合一衆還要抽象數倍。

“臣遵旨。”王崇古俯首領命,他其實想解釋下,其實大明各地按察司也不是擺設,真的是派下了任務,這些極樂教衆成爲指標的一部分,一般用不到緹騎。

王崇古沒說出口,在官場上混,要給自己留出冗餘來。

話說大了,真的鬧大了,按察司壓不住,就得指望緹騎去了。

“工部奏聞,五月十七日,九龍大學堂,正式開始營造,國帑內帑合計出資一半,地方出資一半,目前各地巡撫反應積極,都是確保今年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明年上元節後開始招生。”張居正彙報了興文的具體情況。

和皇家理工學院一樣,分爲了四期工程營造,先把學舍、學堂營造起來,攤子鋪起來,然後其他的地方,在日後四年時間裡,不斷增設。

朱翊鈞讓馮保拿來了支票本,打開了鋼筆,寫上了小寫、大寫數字,然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將支票撕了下來,遞給了馮保說道:“內帑負擔的第一期二百萬銀,散朝後,戶部到內帑支取。”

“臣遵旨。”王國光深吸了口氣,接過了皇帝陛下的支票。

陛下打錢依舊迅速無比。

不得不說,皇帝撕支票的樣子,確實比沙阿買買提扔錢袋子要瀟灑的多,畢竟沙阿買買提扔一年也就扔個幾千兩銀子,陛下大手一揮,就是二百萬銀。

對於正經事,朱翊鈞從來都不吝嗇,花錢如流水;

但是對於不太正經的事兒,比如賞賜百藝之類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兒,那就敬謝不敏了。

戶部尚書王國光站了起來俯首說道:“陛下,大明已經實現了煤銀對流,經濟開始循環,爲大明賀,爲陛下賀。”

“臣等爲大明賀,爲陛下賀。”張居正帶領羣臣,祝賀了大明,祝賀了皇帝。

這裡面有兩件事值得慶賀,第一件事,自然是王國光所說的煤銀對流,北方的煤,南方的白銀和貨形成了對流,經濟循環建立。

當煤銀對流建立起來時,當一年十二億斤的煤炭南下的時候,一道傷口終於停止流血。

自從孝宗朝的時候,南北的撕裂、對立開始加劇,因爲本來調節白銀、各種貨物的開中法徹底失效後,北方和南方互相看不順眼,南方覺得北方是吸血鬼,北方看南方是大肥羊。

(邊方銀賤谷貴、腹地銀貴谷賤困局)

大明用了整整十五年,才把這個傷口縫好,不再流血,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完全康復,那只有天知道了。

經濟的撕裂,造成了政治撕裂和共識的撕裂,其最終結果,就是多爾袞帶着北方漢人,把天下又打了一遍。

在韃清統一天下後,冊封了四位漢人,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戰功赫赫。

шωш⊕тTk án⊕c ○

而韃清的第一個漢人丞相叫洪承疇,而洪承疇即是韃清入主中原的肱骨之臣,也是崇禎朝的中流砥柱。

晉商在天啓、崇禎年間,不斷走私各種鋼鐵火羽到遼東,在韃清坐江山的時候,成了韃子王的座上賓。

洪承疇招撫江南諸省,經略五省,爲了韃清的江山社稷,可謂是披肝瀝膽。

當然韃清坐穩了江山後,這些人,全都上了貳臣傳,成了‘遭際時艱,不能爲其主臨危授命,大節有虧’的貳臣賊子,而晉商也被康熙給收割了,湊了軍餉打準噶爾。

而煤銀對流彌合了這種矛盾,畢竟北方的煤炭、棉花、機械、毛呢等等原材料都是南方的剛需。

經濟是一切的基礎,經濟循環一旦建立,南北基於經濟的撕裂就開始停止,共識重新建立。

申時行告訴姚光啓,南北當然可以較勁、可以分歧,可以競爭,甚至可以對立,但一定要對立統一。

這種對立統一一定是建立在經濟統一上,不改善經濟基礎,大明反對大明的撕裂會越發嚴重。

“當年的四百萬石漕糧,的確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但在今天回頭看,就發現,這四百萬的漕糧,同樣是這百萬漕工的枷鎖,也是運河經濟帶的枷鎖。”王國光頗爲感慨的說道。

煤銀對流就是將山西、綏遠的煤炭挖出來,在當地加工成爲焦炭,然後通過馳道運送到京師,再從京師運河南下,在渤海灣不結冰的時候,海運是更佳的選擇。

不用運河,用海運,又釋放了京杭大運河的運力,一些更加昂貴的商品,會選擇更加安全的漕運,京杭大運河這條大動脈,從來沒有如此的繁榮。

這就是第二個值得慶賀的地方,除了實現了煤銀對流之外,大明的大動脈,京杭大運河,終於再次煥發了勃勃生機。

運四百萬石漕糧的時候,因爲佔用了河道四個月的運力,導致運河兩岸其實非常的貧窮,貧窮會滋生愚昧,貧窮會滋生幫會。

運河兩岸,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個各種漕幫,各種亂七八糟的邪祟,蠱惑人心。

這些邪祟順着貨物傳的哪裡都是,朝廷根本無能爲力,一來沒有精力,二來需要愚昧來維持穩定。

這裡面的矛盾非常非常的複雜,地方官員根本無法管,而現在,隨着經濟帶的形成,幫會逐漸消失了。

衙門也不需要再依靠這些幫會催逼稅收,光是鈔關抽分,衙門的銀子多到花不完,兩岸的百姓也不需要再緊密的團結在這些漕幫的周圍,來對抗鄉賢縉紳、勢要豪右、衙門衙蠧的催逼。

本來愈演愈烈的漕幫和邪祟文化,失去了土壤,慢慢就凋零了。

林輔成、李贄在討論宗教對人的異化時,認爲:要禁止邪祟的傳播,宗教對人的影響,首先就要讓人脫離必須要逃避的環境。

朱翊鈞笑着說道:“堯帝曰:君臣同心,其利斷金;同心同德,其力斷玉。今朕訓誡爾等,務使君臣一心,共圖國是。”

“今日大明中興之功,非朕之功,愛卿皆爲中興肱骨之臣,軍工民皆爲中興血肉之基。”

大明萬曆維新取得了初步結果,全都是大明的皇帝英明!臣子盡心辦事!軍兵、工匠、百姓們的勤勞!

當然,文華殿上這幫大小狐狸心照不宣的一件事就是: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

至於大明貨物究竟怎麼自由流動,利潤是否合理,君臣、士大夫們,在這個鮮花錦簇的時候,不會去過多的討論。

倭國的極樂教,看似和大明沒有任何一絲一縷的關係,不是大明人搞出來的,也不是大明人傳播的,更不是大明人故意放縱極樂教的壯大,但這一切都和大明開海有着極其緊密的聯繫。

日後即便是有人翻開史書論罪,朱翊鈞也不在乎,他活着沒人敢說,他死了…死都死了,塵歸塵土歸土,隨便說。

“朝廷現在有些地方捉襟見肘了,朕以爲可以效仿綏遠馳道,發行一些國債,借錢來修馳道,不知道戶部意下如何?”朱翊鈞看向了王國光。

大明綏遠馳道的確還沒有回本,但一千萬銀的國債已經還完了,並且戶部還在燕興樓交易行,回購了一部分當初發下去的股份,這眼看着大明財政穩健,朱翊鈞把主意,打到了國債之上。

內帑還有點銀子,但那點銀子不夠修馳道了。

“陛下,借了錢是要還的,朝廷不還,就得大明百姓還。”王國光俯首說道:“陛下,國朝不適合借錢。”

王國光不主張舉債發展,因爲他說過:負債會讓人失去自由,變成奴隸。

對於個人這句話成立,對於朝廷,這句話也成立。

“債務也是資產。”朱翊鈞看着王國光十分確認的說道:“綏遠馳道的效果,大司徒也是非常認可的。”

“朝廷舉債,借來的銀子,就是可以支配的財富,儘管這些財富需要歸還,但也是資產的一部分。”

“朝廷舉債,把借來的銀子,用在各種經營上,修建馳道、疏浚水路、興辦學堂、籌建官廠、種植園等等,爲朝廷帶來豐厚的回報,而我們要付出的僅僅是利息罷了。”

“舉債收益大於利息,就可以舉債發展。”

朱翊鈞在盡力說服大司徒和少司徒,舉債並不危險,只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大明就可以快速發展一段時間。

高速發展之後,肯定要還錢,經濟就會進入下行週期,但只要舉債的收益大於利息,那這就是良性債務了,不僅無害,還有益處。

在上行週期舉債來快速發展,只要資產的積累越多、資產回報率越高,在下行週期的時候,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那時候,頂多算是發展較爲緩慢,而不是下行,甚至可以逆週期的發展。

大明大司徒和少司徒,總是把舉債看成洪水猛獸。

“陛下已經講了很多次了,臣不是不信理論,陛下想的很對,但臣還是不能舉債。”王國光非常的強硬,他繼續說道:“臣是不相信人。”

“這舉債,就像是吸阿片一樣,起初,債務的規模還會有意控制,當嚐到了這種甜頭,就會一直舉債下去,並且借新還舊,最終債務的規模,龐大到無人可以處置,雪崩的時候,會淹沒所有人。”

借新還舊,以債養債,很有可能越滾越大,最終無法收場。

費利佩已經破產兩次了,若不是新世界的天大財富作爲支撐,恐怕,泰西萬民對他的信心,是無法支持他第三次發行債務的。

關於是否舉債發展,皇帝不止一次提起,而戶部不止一次反駁。

只要有足夠多的新興產業、足夠多的資產積累、足夠豐厚的資產回報,舉債循環發展的整體速度,要高於穩健財政政策的發展速度。

因爲舉債發展,資產累積速度更快。

綏遠馳道和綏遠礦業,當時朝廷沒有銀子,但迫切的需要修建綏遠馳道和礦業官廠,舉債後,立刻有了足夠的資金來投資。

而且數年後,回頭看,這是一筆極其成功的舉債投資,其提前獲得的收益,超過了付出的利息。

更早的完成資產累積,更早的獲利。

張學顏出列俯首說道:“陛下,舉債發展,一定會陷入上行和下行的週期,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是戶部、廷臣、陛下,必須考慮的問題。”

“那就是在下行週期的時候,如何忍住不借更多的債務,來平息人們對發展緩慢不滿?”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舉債發展速度更快,上行週期的發展,一切都欣欣向榮;但到了下行週期的時候,就會變得一地雞毛。

所有人,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習慣了高速發展帶來的海量利益,下行週期要還債的時候,經濟增速放緩,可以分配的增量利潤減少。

這種巨大的落差,很難被所有人心平氣和的接受。

萬民的怨念會增加、萬衆一心的凝聚力會被動搖、對國朝的質疑聲浪會變大,最終會由大臣傳導到皇帝的耳朵裡,喋喋不休。

繼續發債,債務規模擴大,最終砸死所有人。

這就是戶部堅決反對的原因,無法控制的債務,還不如沒有。

“陛下,把黎牙實送回泰西吧,大明有了足夠的通事,不需要他繼續翻譯泰西的書卷了。”沈鯉立刻站了起來,俯首說道。

黎牙實給陛下講過費利佩二世來錢的路子,費利佩二世用自己手裡的黃金,發行了大量的債券,熱內亞商人趕到馬德里,將這些債券購買後,再轉手賣給其他人謀取利益。

費利佩一共兩次宣佈了破產,破產之後,就沒有必要還錢了,然後繼續發行債券。

在沈鯉看來,都怪黎牙實這個泰西人,教壞了皇帝陛下!

發債,動搖國本的舉動,陛下反覆提及,不是這個黎牙實說起,仁德的陛下,怎麼會動這個心思呢!

“度數旁通,我們舉債的規模,發展的收益,都做好了預案,不會讓債務失控。”朱翊鈞試探性的說道。

用數學作爲繮繩,將債務的規模牢牢的束縛住,用各種指數,去衡量經濟情況,控制債務規模,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也就是看起來合理。

張居正出班俯首說道:“陛下,政令,終究都是要人去推行的。”

五步蛇王崇古曾經在《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總結過當官的三件事,在王崇古看來,當官特別簡單,搞清楚三件事,這官就做好了。

分別是:下面人不滿意了,怎麼辦;上面人詢問,怎麼答;各種事兒,具體交給誰去辦。

只要把這三件事想清楚搞明白,離任的時候,收穫幾把萬民傘,輕輕鬆鬆。

而張居正的意思是,冰冷的數據,是無法束縛人的決策的。

度數旁通,頂多成爲一個參考,但無法左右人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權勢、財富,做出各種不符合規律、客觀事實的決定。

而且這些冰冷的數據,無論設計的多麼精密,最終都會爲了給政令讓步,做出修改。

粉飾太平也好,追求晉升也罷,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統計數據,都會失真。

朱翊鈞環視了一圈,廷臣沒人支持舉債發展。

“好了,繼續廷議吧。”朱翊鈞思索了下,擺了擺手,舉債之事,仍然無法通過廷議。

其實大臣們沒說出口的理由,還有一個,那就是大明皇帝不是費利佩那個西班牙國王,大明皇帝不可以失信,更不可以欠債不還,這對皇權的傷害是致命的。

費利佩二世可以失信,因爲他的權力本身就是有限的,各個地方高度自治。

但大明皇帝不能失信,大明皇帝失信天下,那就是人心啓疑,國將不國。

肩扛日月,江山系於一身,從來都不是妄言,而是現實。

其實朱翊鈞的想法也挺簡單的,債務滾得太大了,就解散朝廷,朕被奸臣矇蔽了,都是奸臣誤朕!朕一定痛改前非,肅清積弊,之後依舊我行我素。

這種法子,太常見了,比如削藩沒削明白,搞出了七國之亂,晁錯就被殺了;比如嚴嵩、嚴世蕃父子,搞得天下沸反盈天,推出去斬了,也足夠交代了。

這種把戲,不稀奇,東方有東方的玩法,西方有西方的玩法。

臣子們並不想答應,都是千年份的老狐狸,那點上不得檯面的小心思,誰也瞞不了誰。

就像陛下了解臣子那樣,臣子也非常瞭解陛下。

“吏舉法的事兒,言官們沒人反對嗎?”朱翊鈞詢問起了政令的推行。

“稟陛下。”樑夢龍出班俯首說道:“王次輔的辦法是非常有效的,兵貴神速。”

“臣昨日就給一百五十名吏員,辦了委培入學,這消息,先是在吏員口中傳開,而後官員才知道,木已成舟了,朝臣們,就不好反對了。”

官員之所以是官員,吏員之所以是吏員,就是因爲獲得信息的渠道和速度之間的巨大區別,很多風向上的變動,官員們第一時間知道,這些吏員只能依託於官員而生存。

但,這一次,吏舉法,是吏員們先知道的。

一令開天門,萬道震乾坤,這法子吏員們知道了,無不感念皇帝的恩情!

大抵就是:陛下心裡有我!

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
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819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敢將肝膽照汗青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