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

朱翊鈞從來沒有否認過大明寶鈔和金債券的相似性,但相似歸相似,大明寶鈔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大明貨幣缺少和流通性不足的矛盾,是適應當下大明經濟發展環境,海外貴金屬流入減少的行爲,而不是爲了戰爭。

西班牙喜歡借錢打仗,大明不借錢打仗,但喜歡欠餉。

大明皇帝、朝廷當然羨慕西班牙可以借到錢,但西班牙同樣羨慕,大明軍兵在欠餉的情況下,依舊能蕩倭平寇北拒胡虜。

費利佩很難搞明白,大明居然能欠餉一百七十年,邊方不亂,大明也很難理解,泰西居然對借錢打仗的費利佩如此畏懼。

朱翊鈞看着權天沛,非常坦誠的說道:“這十二萬兩黃金,以及金山城的穩定開拓,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費利佩鬧着給大明加稅,希望造成大明錢荒不足的惡化,進而促使貨物降價,來讓大明承擔戰爭成本。”

“但凡是他打着加關稅的名義,跟大明談判,讓大明購買他一些金債券,或者借大明的戰爭借款,大明也是可以談的,但是他先加了關稅再來,朕一旦妥協,他們就會蹬鼻子上臉。”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所以西班牙特使佩德羅,不得面聖。”

朱翊鈞解釋了下最近發生的事兒,除了選貢案還在殺人外,這就是大明的當務之急,哪怕是市場可以培養,但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失去了西班牙這個龐大的市場,大明勢要豪右,尤其是以海貿爲主的海商們,不滿情緒一定會加劇。

大明需要一個市場來消耗沿海地區工坊商品,也就是大明腹地,如果黃金敘事不那麼讓人信服,內需無法建立,這種陣痛,會持續很久,不利於萬曆維新。

而權天沛帶着黃金回到了大明,極大的增強了黃金敘事的信心,可以大幅度減緩關稅造成的惡劣影響。

朱翊鈞感謝這些海外開拓者對萬曆維新的卓越貢獻。

“臣…沒想那麼多。”權天沛聽得懂陛下講什麼,但不是那麼理解。

他不明白陛下的焦慮,也不明白大明沿海海商的不滿,更不理解大明對於培養內需的迫切,而他帶回來那麼一點點黃金,有什麼用,杯水車薪。

權天沛只是個天文生,現在是金山伯,這些事讓陛下和輔臣們去頭疼吧!

他只知道,帶回更多的黃金就對了。

“明日朕要在朝陽門外的大刑臺,監斬一百五十二家,這些人的罪行已經張榜公告,發了邸報,金山伯可以看看邸報上刊登的內容。”朱翊鈞讓馮保安排,讓剛剛回到大明的權天沛出席明日監斬。

大明要保持基本穩定,才能讓權天沛這些依靠朝廷的開拓者們沒有後顧之憂,而皇帝有理有據的行使暴力,也是穩定秩序的一部分,而且極其重要。

“臣遵旨。”權天沛再拜,離開了莫愁湖行宮。

等到權天沛走後,朱翊鈞才走出了院子,看到了堆積在院中的黃金。

權天沛已經從朝廷支取了他想要的貨物,三艘五桅過洋船、燧發火銃、虎蹲炮、艦炮等等,對於金山城而言,這些東西更加重要。

十二萬兩其實也就7500斤,半間房就能裝滿,其實沒多少。

權天沛覺得自己大賺!

朝廷一艘五桅過洋船賣到泰西要二十五萬銀,沒有任何火器、火藥,想買還要另外花錢,不能吃不能喝的黃金,能換到如此直觀的暴力,還獲得了大明朝廷的冊封、支持,簡直不要太賺。

這麼點黃金對大明的經濟、錢荒等,的確是杯水車薪,可源源不斷的黃金,卻極大的增強了信心。

大明現在得到了兩個穩定可以供給黃金的地方,這纔是黃金敘事能夠講下去的根本。

債券也好,寶鈔也罷,都需要信心的支持,人們相信它值錢,人們不相信它值錢,它就一文不值。

“金債券和大明寶鈔,看起來一樣,但完全不同。”馬爾庫斯誠摯的說道,他發現自己誤會了,大明皇帝做事,比費利佩靠譜多了。

費利佩在陛下面前,反而幼稚的像個吵着我不跟你玩的孩子。

“陛下,費利佩可能惱羞成怒,關閉麥哲倫海峽的通道,這可能會給大明環球商船,造成很大的困擾。”馬爾庫斯說起了費利佩可能會進一步施壓的動作。

朱翊鈞笑着說道:“他關閉了麥哲倫海峽,朕就只能將環球貿易拆成兩條線,太平洋貿易和西洋、大西洋貿易了,不必過分擔心。”

大明從來沒有把誰真正的當成友邦,因爲大明自己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指望海外番國一成不變?

所以對於大明環球貿易商隊而言,大不了就是拆成兩個航線,沒有麥哲倫海峽,新日運河沒有修建,大明依舊有辦法,實現環球貿易,只不過麻煩許多。

“大明擅長謀而後定。”馬爾庫斯聽聞,放下了自己的顧慮。

安東尼奧派他過來,除了妥善傳達他的意見之外,還有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兒,確定大明貨物是否能夠如期抵達里斯本。

“一定要小心費利佩的狗急跳牆,如果葡萄牙開始拋售金債券,他一定會買通王宮裡的人,刺殺安東尼奧,只要安東尼奧一死,葡萄牙短暫的動亂,就可以讓金債券不至於快速崩塌了。”

朱翊鈞看着馬爾庫斯說道:“費利佩又不是沒這麼幹過,尼德蘭的領袖,就被暗殺死了三個,要小心一小撮的野心勃勃之人。”

“臣謹遵聖誨。”馬爾庫斯再俯首,費利佩從來不是什麼善茬,安東尼奧自然有防範。

安東尼奧的解決辦法是,直接把自己王宮的安保,交給大明去的海防巡檢了!表現比東亞藩屬國還像藩屬國。

安東尼奧想的很明白,大明不支持他做國王,只要不讓貨物在里斯本集散,他就死定了,所以大明海防巡檢在安東尼奧眼裡是值得信任的。

泰西有着相當長遠且廣泛的習俗,宮廷衛士常常用他國僱傭兵。

金山城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而大明皇帝也將這十二萬金放在了皇莊裡,馮保專門弄了石灰噴燈打在櫥窗裡,讓黃金熠熠生輝,就是告訴所有人,大明又有一個地方可以獲得黃金了。

萬曆維新的進程,不會因爲白銀流入減少,就做出改變。

次日的清晨皇帝起了個大早,去了朝陽門外監斬,這一次又是人頭滾滾,又是血流成河,皇帝依舊沒有放下自己屠刀的想法。

南衙選貢案作爲萬曆五大案之一,引起了南衙士林的普遍注意,很快,選貢案和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聯繫在了一起。

大家赫然發現,這次選貢案和當初的南北榜案,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本質都是相同的!

壟斷科舉,壟斷獲得政治權力的渠道,從而壟斷政治權力。

這一聯繫,大家對選貢案都變得可以接受了,畢竟當年南北榜案人頭落地不計其數,現在這選貢案的規模,反而看起來有點小打小鬧了。

陛下這才殺了幾個人,沒有瓜蔓連坐,皇帝真的已經非常寬仁了。

南衙的勢要豪右、鄉賢縉紳和士林士大夫們,選擇了自己和自己和解,安慰自己,陛下比太祖高皇帝寬仁。

朱翊鈞對於這種風力輿論的改變,沒有過多的理會,因爲大宗伯沈鯉上了一本奏疏,爲皇帝陛下系統性的解釋了一件事,那就是爲何費利佩二世可以借到錢打仗,而大明不能。

在近一百年的時間裡,隨着西班牙、葡萄牙在海上的不斷開拓,尤其是富饒銀礦的開採,讓大量貴金屬涌入了泰西。

這一百年時間裡,泰西出現了一種古怪的現象,一股妖風颳遍了整個泰西,甚至連奧斯曼人都無法倖免。

這股妖風的主要特徵是:物價迅速上漲、貨幣快速貶值、出現各種假幣、投機現象氾濫成災。

沈鯉以大明最瞭解的葡萄牙舉例,在百年時間裡,一斤糧食的價格翻了整整十二倍,大明南衙一石糧才三錢銀,而在泰西,一石糧的價格就要三兩銀子之多。

日不落的榮耀,費利佩沒有和窮民苦力共享,大航海的豐厚利潤,也就是黃金和白銀,掌控在少數人的手裡,但市場上各種貨物價格的飆升,讓所有人窒息。

於是荒謬的事情發生了。

在根本不需要更多糧食、土地、貨物、人口的情況下,泰西所有肉食者都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更多的供應貨物,增加供給,減少物品價格,防止因爲‘買不起的貧民’引發的暴動和騷亂。

此時的泰西已經陷入了極度富有和極度貧困的矛盾狀態,極度富有是大量貴金屬涌入,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極度的貧困是窮民苦力買不起任何的商品,連最基本的鹽、吃、衣都無法購買。

分配可不僅僅是大明的難題,白銀堰塞,也不是大明獨有的現象,財富在大都會集中,貨物也在這些大都會集中,人們開始自發的流動,而泰西的城市管理,自古就非常的糟糕。

人口流動,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分化,也加劇了耕種人口減少,土地拋荒和糧食減產。

被稱之爲價格革命的妖風,正在席捲整個泰西。

受損害最嚴重的兩類人,第一類就是不掌握分配權力、無法享受到大航海紅利的窮民苦力,但凡是風吹草動,最先承受代價的就是他們。

第二類則是按傳統方式收取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地主。

這些舊地主,他們的實際收入,因貨幣貶值、不得不減租留下農奴、貨物需要向大城市運送,但因爲激烈競爭導致利潤微薄等等因素,大幅減少,以至於貧困破產。

以上的種種特徵,和大明在開海之後社會矛盾,表現出了極高的相似性。

舊地主們的利益切實受損,又因爲種種原因,未能在萬曆維新中完成華麗轉身,被時代的洪流所拋棄的恐懼,催促着舊地主們鋌而走險。

楊巍案、田一俊案、選貢案、池州府劫船案都是基於這種恐懼爆發。

對於泰西而言,貨幣在快速的貶值,投機之風,就吹遍了整個泰西,金債券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就有了充分的時代背景。

如果此時出現一個‘急需大量貴金屬、又能提供近乎無限的貨物、關鍵是能夠提供絲綢、茶葉等奢侈品’的地上神國,就可以解救泰西於水火之中。

因爲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貴金屬太多了導致的矛盾。

這也是費利佩要蠻橫的給大明加關稅,又要派遣使者和大帆船來到大明進貨的原因,因爲西班牙人不來,葡萄牙人、法蘭西人、尼德蘭人、英格蘭人就會來到大明。

英格蘭明知道被大明厭惡,但每年還要派出使者,明知道不會被大明皇帝接見,但還要來碰碰運氣,就是等着費利佩昏招迭出的時候,趁機取代西班牙友邦地位。

該死的法國佬似乎搶先一步,搞出了大光明教這種弔詭的東西,來獻媚大明皇帝!

“沈宗伯對於矛盾的理解,在朕之上,朕倒是沒有看到費利佩的迫切。”朱翊鈞看完了奏疏的前半截,對沈鯉頗爲讚賞。

大帆船貿易是基於需求,而不僅僅是行政命令。

“他站在幹岸上,旁觀者清,自然可以站着說話不腰疼,拍板的又不是他。”馮保日常給大明官員上眼藥,能說壞話,堅決不說好話,省的陛下誤會他跟士大夫同流合污。要肩負歷史考成的是陛下,不是他沈鯉,他沈鯉自然可以基於矛盾說,以一種旁觀者清的理性去考慮問題,討論現象背後的矛盾。

陛下作爲當事人,不是矛盾說修的不好,是情緒被事件所左右,影響了判斷。

而沈鯉奏疏的下半段,主要考慮的是另外一個問題,黃金是有限的、白銀是有限的、但大明對黃金、白銀的需求是無限的。

搶不如種,是陛下對開海之後國策的基本指示,沈鯉指出,這個聖訓背後的深意,就是流入大明的貴金屬規模,和大明生產力提高是匹配的。

用傳統儒學去解釋泰西價格革命的問題,就是德不配位,泰西的德行不配那麼多的黃金和白銀,用生產圖說去解釋,就是生產力的提升連貴金屬貨幣增長都無法滿足,才導致了這股妖風。

而大明的白銀流入,主要依靠貿易,而不是掠奪,導致了大明生產力提高和白銀增加相匹配,也導致大明對貴金屬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

只有深切理解了搶不如種的聖訓,才能理解貴金屬大規模流入泰西和流入大明,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姚光啓甚至搞出了孫尚禮指數來衡量物價的增長。

即便是白銀極度堰塞的松江府,這些年的糧價、鹽價等等價格,都沒有翻倍的漲,甚至糧價因爲舶來糧的涌入,呈現了一種相對於白銀降價的趨勢。

“這沈宗伯的奏疏,尤其是後半段,竭盡諂媚,動輒聖訓。”朱翊鈞認可沈鯉的觀點,但不認可他這種幾近於諂媚的奏疏風格。

說事兒就說事兒,搞得朱翊鈞像個太陽一樣閃耀,沈鯉也是,他也不怕曬傷。

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表面上看,主少國疑、大臣不附的現象已經徹底不復存在,但實際上代表着朱翊鈞已經陷入了鮮花和掌聲之中,新的信息繭房正在穩步構建,而且會越發的穩固。

馮保立刻說道:“那是因爲陛下說得對,還言簡意賅,四個字就把事情講清楚了,他洋洋灑灑寫了近萬言,才說明白。”

朱翊鈞擺手說道:“你講的不對,朕只是對過往的歷史進行了總結,他這篇奏疏,完全是他自己的理解,竭盡諂媚,動輒聖訓,反而會異化掉他的貢獻。”

“這樣,把這些諂媚之詞劃掉,發邸報就是。”

朱翊鈞劃掉了近四千字馬屁,讓這本奏疏終於順眼了許多,一共萬言,沈鯉就寫了四千字的馬屁!

以前萬士和在的時候,千言奏疏也頂多一兩百字的馬屁,即便如此,萬士和已經被罵作諂臣了,沈鯉奏疏的馬屁含量飆升到了四成之多。

在沈鯉的描述裡,朱翊鈞儼然是古來君王第一人。

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爲堯、舜,亦可爲禹湯文武,漢宣帝之勵精圖治、光武帝之雍容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仁宗之仁恕…大明將會在陛下的帶領下,永遠勝利之類的屁話。

“陛下,沈宗伯這奏疏裡,阿諛奉承確實有點太多了,但搶不如種這四個字,還是要的。”馮保有些汗顏。

馮保堂堂一個宦官,連拍馬屁這種事,都被大臣們給比下去了!

也不知道沈鯉這位骨鯁正臣,是怎麼寫出這麼多不重樣的馬屁,這可是洋洋灑灑四千字的馬屁,簡直是屁精!

這麼多理論,但如果要精準總結,還是搶不如種來的簡潔明瞭,但背後的深意沈鯉解釋的非常清楚,的確是新的理論。

“有理。”朱翊鈞點頭,就寫了硃批,下章內閣,發往北衙。

張居正、王崇古、沈鯉、張學顏四位閣臣不在行宮,但緊鄰莫愁湖行宮,有一處園林,叫聚賢林,是他們在南衙的辦公地點,也是他們的住所,作爲閣臣,他們出行都有緹騎保護。

“戚帥這又釣魚去了?”王崇古滿臉笑容的說道:“戚帥也是好雅興,閱江樓確實是一個極佳的釣位。”

“那不僅僅是釣位。”張居正搖頭說道:“閱江樓是當初太祖高皇帝登高望遠,察奸料敵,觀察陳友諒軍陣之處,但凡是南京有變,戚帥帶領京營可以傾瀉而下。”

閱江樓已經完工,成了大將軍駐蹕之處。

戚繼光自從皇帝到了南京後,就一直在已經修好的獅子山閱江樓,那裡緊鄰揚子江畔,確實是個不錯的釣位,但主要是爲了快速響應。

王崇古由衷的說道:“這羣南衙的宵小,之所以不敢擅動,還不是因爲戚帥領京營尚在,要不然怎麼會如此乖巧?都學會跟自己和解了,把選貢案和南北榜案並列,說服自己,陛下是寬仁的。”

萬士和說蠻夷素來如此,他們聽不懂人話,打一頓就好了,自己會和自己和解,不會和解的都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這些南衙的士紳也有點賤骨頭了,陛下好言好語好商量的時候,愣是裝傻充愣裝聾作啞,等到皇恩碎地拳打下來的時候,一個個都開始唱讚歌了。

王崇古也是反賊出身,他就和這些賤骨頭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陛下好言好語的時候,王崇古是真的聽進去了。

“皇帝不發威,都當陛下脾氣好,欺負老實人。”沈鯉看完了皇帝硃批的奏疏,遞給了張居正說道:“先生,一本奏疏,陛下改的面目全非,就這麼改,這禮部怎麼做事?”

禮部當下三個重任,第一是丁亥學制,第二是大明恩情敘事,第三是構建大明贏學。

這本奏疏沈鯉寫的可是費盡了心思,結果皇帝打了回來,把裡面關於恩情和贏的部分全都刪掉了,陛下這樣刪減,禮部真的很難做事。

“我看我還是告老還鄉吧,那高啓愚挺上進的,就讓他來吧!”沈鯉甩了甩袖子,揉了揉額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大宗伯實在是太難做了,誰愛幹誰幹,那高啓愚不是拼命想進步嗎?就他了!

“哎。”張居正看着大段大段塗黑的內容,略顯無奈,他了解自己的弟子,皇帝陛下心裡對於恩情敘事,非常牴觸,因爲陛下在寫階級論的第四卷和第五卷。

階級論前三卷是階級、分配、鬥爭,第四卷自然而然的推論是帝制消亡,當初張居正只看到了第四步就已經驚駭無比,連第二卷都不敢寫了。

而張居正從陛下的言談舉止和聖訓裡,張居正看到了第五卷,繼續鬥爭卷。

朘剝和壓迫,會呈現歷史螺旋上升、否定再否定的往復性,即便是消滅了帝制,朘剝和壓迫依舊存在,暴力鬥爭要持續進行,直至完全勝利,完全消滅朘剝和壓迫。

一個心裡裝着階級論,並且把階級論當做治國綱常的陛下,怎麼可能接受恩情敘事?

“陛下心裡是真的裝着九州萬民啊,爲了這九州萬民,連自己都不顧了。”沈鯉一攤手,他知道問題的根結所在,陛下心裡裝着階級論,其實就是裝着九州萬民。

不僅僅是士農工商,還有佃流氓力這些窮民苦力。

讓大明再次偉大,這個大明,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的大明,是所有大明人。

皇權在萬曆開海、分封海外建立總督府的過程中,不斷的流逝着,這是大臣們看到的局面,陛下當然也看到了,但陛下根本不在乎。

“難,大家都難,就勉爲其難吧。”張居正忽然理解了申時行爲何喜歡當端水大師了,因爲很多時候,只能勉爲其難。

王崇古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陸樹聲說袁可立,說他是年輕人,說年輕人的血是熱的,這話一點都不假,陛下還是有些年輕了。”

理想國哪裡有那麼容易建成的?中國歷史明君聖主那麼多,如果真的容易建成,早就天下大同了。

年輕人氣盛是好事,但歷史發展規律就是那麼的無情。

張居正想了想說道:“其實陛下的目標並不高,萬曆維新就五個目標。”

“丁亥學制的全面普及教育、培養足夠多的專業醫生和不是那麼專業的鄉野衛生員的醫療、交通便利出行成本降低的自由流徙、商品經濟的自由僱傭生產關係、每個人都能吃飽飯。”

教育、醫療、交通、生產關係和吃飽飯。

“不高嗎?”王崇古驚駭的說道:“元輔,你自己聽聽這五個目標,不高嗎?!這裡面最容易實現的就是吃飽飯了,這還是最簡單的!”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五個目標,比蜀道還難。”

大明只有一億三千萬人,當新政開始普惠,人口爆發式增長是可以預期的,吃飽飯這個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這已經是五間大瓦房裡,最簡單的一件事了。

不能說是做夢,是做白日夢!

“試試看唄,萬一,萬一實現了呢?”張居正搓了搓手,有些不確信的說道。

王崇古攥緊了拳頭說道:“也是,萬一實現了呢?你、我,在座的諸位,都是千古流芳的大功臣了!天下大同的奠基人,嘖嘖,想一想就幹勁十足!”

作爲萬曆維新重要功臣、投獻榜頭名的王崇古,日後就沒人會在意他以前那些錯誤了,大概。

“大司徒在忙什麼?爲何一言不發?”沈鯉發現,張學顏一直沒說話,埋頭做事,面前一大堆的奏疏。

張學顏頭也不擡的說道:“晉商投獻了一千萬銀用於丁亥學制,江南迷途知返的勢要豪右們捐了一千五百萬銀,再加上抄家所獲,一共五千五百萬銀。”

“這五千五百萬銀,陛下承諾,過內帑後,全部用於丁亥學制。”

“這五年內,丁亥學制的銀子,是不缺了,你們聊,我這兒活多,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丁亥學制五年所費,有了。”

“沒事就南巡,南巡好啊!”

張學顏根本就沒在意其他閣臣們討論的內容,這次選貢案,可是拷出了5500萬銀的學餉!

戶部要趕緊入賬,趕緊送到內帑,然後再投入丁亥學制的建設之中,至少五年之內的十八座大學堂,兩京一十五省的師範學堂的銀錢,不用愁了。

張學顏一臉輕鬆的說道:“陛下聖明,這麼多銀子,說發內帑就發內帑,嘉靖年間,因爲永壽宮二十萬兩銀子,世廟和內閣吵了足足五年,隆慶二年,爲了十萬銀,先帝和內閣吵了四個月。”

“陛下信實,費利佩那等出爾反爾的傢伙,把自己說過的話當屁放,簡直是個潑皮。”

張學顏一點都不懷疑陛下會食言,銀子入了內帑,轉一圈,一定會投入丁亥學制。

陛下的信譽,可是連反賊都堅定認可,大明朝廷壓根沒有信譽可言,全靠陛下個人威信撐着。

沈鯉一伸手拿過了一本賬,看了半天,確信的說道:“那我們禮部也好乾活了,這可是天大的恩情!”

陛下不認可恩情敘事,但陛下的行爲,符合恩情敘事的需要。

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請假條高燒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
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請假條高燒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