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

朱翊鈞善,林輔成騎臉,萬曆萬曆,萬家皆戾,這是何等瘋狂的質控,朱翊鈞饒恕他了,朱翊鈞惡,殺起人來,都是血流成河。

朱翊鈞是一個矛盾的人,所以造成了一個矛盾的結果,那就是明面上狠狠地得罪了皇帝的林輔成,依舊有自己的官身,而沒有和皇帝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保莊東家們,死的死,被抄家的抄家。

說到底,林輔成是個意見簍子,他提出的意見左右不了朝局,因爲提出的觀點過於尖銳,連同爲意見簍子的馬經綸、袁宗道等人,都避而遠之,影響不了什麼風力輿論,但保莊東家們造成的危害,是極爲廣泛的,竊取新政成果,破壞新政。

這就是皇帝動了雷霆之怒的根本原因。

大明律明確規定: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年取利並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餘利計贓,重者坐贓論罪,止杖一百,如有利上起利、年月過期、迭算不休,誅。

按照大明律,最高的年息爲30%,無論多少年月,一本一利,就是利息不能超過本金,超過之後就要鞭笞,如果比較重,就會坐贓論罪,在這個情節過重的情況下,如果有複利,也就是利息上再起利息,約定的年月過了,還在迭算,就要論斬。

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般不會論斬,畢竟只是經濟犯罪,除非造成了重大惡劣影響。

萬曆三年起,開始修大明會典,而在大明會典,在利率管控這一段,大明就行了進一步的規定,那就是今後一切債負,每銀一兩,止許月息一分五釐,不得多索及息上增息。

就是月利率爲1.5%,也就年利率爲18%,不得利息上再算利息。

而萬隆莊的所有東家,都符合重者坐贓論罪、利上起利、年月過期、迭算不休以及最最重要的造成了重大惡劣影響這幾種情況,所以,誅,是符合大明律的,所以王崇古才罵他們無視王法。

“萬隆莊的保莊東家要死,可是松江府的保莊,恐怕馬上就要關門大吉了,即便是不來參加這種集會的保莊也無法倖免於難,擠兌是一種很怪的現象,只要在保莊裡投了銀子的人,看到這兩個字,就會去擠兌了。”朱翊鈞站在龍旗大纛旁,看着萬隆莊發生的一切,平靜的說道。

擠兌是信心不足,擠兌是一種很有趣的事兒,看到這兩個字,無論什麼立場的人,都要把銀子取出來,放在自己手裡才安心。

皇帝消滅了萬隆莊的債市,一定會捱罵,因爲萬隆莊的倒下,代表着朝廷開始干涉野蠻生長的保莊產業,這是一個巨大的利空消息,踩踏一定會發生,誰都想先跑,讓後跑的人承擔代價,信心一旦消散,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最快收到消息、跑得最快的一定是大戶人家,而大戶人家往往是中流砥柱,他們一走,保莊裡的銀子就被抽空了,恐慌情緒就會蔓延到全松江府,所有的保莊,都會迎來擠兌潮。

按照大明對設立在密州、松江府、漳州、廣州府的四個會同館驛的規定,會同館要保留30%的白銀總量用以承兌,其餘纔可以用於借貸、投資等盈利,而民間的保莊並沒有這類的規定。

而根據姚光啓對萬隆莊保莊的調查可以看出,大明的保莊只保留了6%左右的白銀保證承兌,剩餘的銀子都會用於放貸牟利,擠兌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在沒有進行穿透的時候,當大戶人家開始兌現,恐慌情緒還沒有蔓延的時候,主持保莊的經紀買辦就會跑路,當萬民拿着保票去取錢的時候,已經人去樓空。

承諾的鉅額利息沒拿到,連本金都要丟了。

在動手前,松江府稽稅院已經完成了對大明所有在經營的保莊的穿透,找到了所有實際控制人,經紀買辦跑路沒有關係,找實際控制的勢要豪右承兌即可。

當然,扮演了老古董、老頑固角色的朱翊鈞,破壞營商環境,不捱罵,纔是怪事。

張居正也不說話,他已經預想到了會發生的事兒,哪怕是沒有經過仔細的調研,但他對勢要豪右非常瞭解,貪婪之下,保莊裡絕對不會有足夠的白銀來應對危機。

朱翊鈞鳴金收兵,一股巨大的擠兌浪潮,在松江府出現,首先就是大明皇帝動武的地方上海縣,上海縣看皇帝動武的熱鬧,看着看着,就發現熱鬧到自己頭上了,保莊有問題,銀子不安全,意識到這一點的人,衝進了各個保莊裡開始人擠人的兌現,揮舞着手中的保票,要求把手中的保票兌現成現銀。

而大明皇帝冷眼旁觀看着這一幕的發生,擠兌的浪潮,在第三天徹底達到了頂峰。

第一天的時候,還只有少數的消息靈通人士擠兌,第二天時候,就已經徹底陷入了流動性危機,在第三天的時候,保莊開始關門歇業,這個時侯,所有的保莊門前,擠滿了想要兌現卻不能的百姓。

陳末手裡抱着一塊鐵牌,來到了崇義坊的正啓保莊,看着門前羣情激奮的人,一時間,緹騎都擠不過去。

整條街上都擠滿了人,衙役都被擠到了外面,整個正啓保莊一個人都沒有,連門都被擠開了,裡面一片狼藉,經紀買辦已經跑了,當初許諾高額利息的人,連夜跑路。

錢沒了,人也找不到了,有人坐在地上哭爹喊娘,有的人瘋狂的破壞着正啓保莊裡的一切,更多的人則是面如死灰,不知何去何從,有人大叫着還錢,有人想去衙門報案,有人則是面紅耳赤,眼睛通紅,全部家當都在裡面,沒了,殺人的心都有了。

“皇爺還是心善啊。”陳末抓好手中的鐵牌,看着這一幕,啐了一口說道:“要是我,我就什麼都不管,人教人一萬句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行。”

陳末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爲萬曆六年,大明朝廷開始了利得稅的新政,同步推行的還有會同館驛承兌匯兌業務,在萬曆六年初步設立的時候,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那時候,松江府已經有很多錢莊了,甚至有票號在做這個承兌匯兌的業務。

萬曆六年七月十四日,松江會同館,在辦理承兌業務的時候,發現了三張假的承兌匯票,當場拒絕了承兌,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兒,哪家票號、錢莊沒有這種問題?

但這件事,在當地票號、錢莊的鼓譟之下,這個假票的消息很快就變成了大明官營的錢莊,拒絕承兌正票,一下子風力輿論就刮起來了,擠兌潮就出現了。

承兌匯兌,還不是錢莊票號,存取都需要時間驗票,本身業務就比較繁雜,再加上人羣擁擠,松江會同館,看起來岌岌可危。

大明朝廷的信譽幾乎爲零,聽聞這個消息的人,害怕自己手裡的承兌匯票真的變成廢紙一堆,爭先恐後的前往會同館進行兌現,而當地票號、錢莊的東家們,更是不斷地鼓譟風力輿論,主打一個看出殯不嫌事大。

爲了安撫人們的恐慌情緒,會同館不得不將當初收繳的三張假票,貼在了會同館的門前,並且加入了辨別說明,但是依舊沒有讓人們安靜下來,而會同館的匯通同知盛懷仁,要求會同館隨到隨兌,真票立取,在第三天的時候,會同館的白銀見底,但第四天盛懷仁等到了救星,朝廷的銀子就到了。

松江府拆解了五十萬銀的現銀,松江遠洋商行商總孫克弘拿出了五十萬銀現銀,而北衙會同館緊急調取了一百五十萬銀的現銀,在多方努力之下,會同館流動性危機解除,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在七天後,人們開始重新在會同館辦理承兌匯兌業務。

當人們去辦理的時候,才發現,會同館設立了門檻,門檻很高,低於一千兩以下的白銀匯兌,官辦票號會同館不進行辦理。

因爲擠兌出現的時候,盛懷仁發現,這些小戶的人數最多,超過八成都是小戶,而這些小戶的白銀規模,滿打滿算才佔了會同館不到兩成的匯兌規模,而會同館的衙門並不是很大,接待能力有限,不能及時辦理業務,是造成會同館擠兌現象的原因。

勢要豪右鼓譟那點風力,不值一提,主要還是會同館同時接待的客戶只有那麼點,大量的小戶,無法辦理,恐慌情緒就會加劇,甚至差一點就釀成了衝擊會同館的風波。

自那之後,會同館不再辦理一千銀以下的白銀匯兌,甚至在萬曆十二年,將這個門檻拔高到了五千銀。

一如當初有從良織娘利用自己的身份騙婚,導致官衙工坊徹底關閉了對織孃的大門,那一次的擠兌之後,會同館,承兌匯兌的便利,就成了少數人的專享,這就是現實,也是矛盾,很多經驗,都是生死危機,會同館首先要活下來,才能談以後。

陳末不覺的面前這些人可憐,他們多數都是投機客,聽信了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保莊拿了銀子要做什麼,他們一清二楚,做什麼買賣,纔能有那麼高的利息,那些天花亂墜的承諾,但凡是理智一些,怎麼會相信?

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態,把全部身家壓進去,甚至借錢投入的都不算少,沒出事,嫌朝廷管得寬,管得多,出事了就找朝廷主持公道。

投機客就是爲虎作倀的倀鬼,因爲這個車馬很慢的年代裡,每一個保莊都有很鮮明的地域特徵,放錢的人都是人拉人,都是同鄉,明知道是放高利貸,放印子錢,依舊把錢給了保莊。

大明律、大明會典對利率的管控,這些人也是反對者,仍認爲朝廷管的太寬。

現在擠兌潮出現,如果是陳末來處置,他一定不管不顧,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吃了虧,才能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開路。”陳末堅決執行皇命,陛下既然要他來,他就要做好陛下交代的差事。

兩名緹騎推開了人羣,陳末帶着鐵牌來到了正啓保莊門前,站在一個凳子上,將鐵牌釘在了牆上,也沒有從凳子上下來,而是看向了所有人,隨着繡春刀飛魚服的提刑千戶出現,人羣安靜了下來。

“軍爺,這是何物?”一個膽子比較大的人,詢問陳末到底要做些什麼。

“不許叫軍爺,你可以叫我陳千戶,我是北衙提刑千戶陳末,這張告示牌上,鐫刻了正啓保莊真正的東家,上海周氏,諸位可前往討要,保莊的經紀買辦跑不掉,業務也跑不掉。”陳末可不敢別人叫他軍爺。

萬民面前自稱軍爺,被稱之爲軍爺不加糾正,要是被帶兵的庶弁將給知道了,不是脣槍舌戰,是生死難料,陳末不止處罰過一例,全副武裝十里地,一跑就是一個月。

戚繼光、俞大猷新組建的京營、水師的軍紀非常嚴格。

這上海周氏的大東家名叫周跋,人送外號周扒皮,以前松江府還沒有還田的時候,手中有田畝一千頃,可這一千頃,有三百頃在種就不錯了,其他全都拋荒了,不是周扒皮不想種,是沒人種。

因爲在他手下做事的佃戶,不死也要扒層皮,做了周扒皮的佃農,唯一活下去的辦法,就是逃亡成爲流民。

到了還田的時候,周扒皮手裡只有三百頃還了田,剩下的七百頃,周扒皮以拋荒爲由,拒不還田,上海縣衙門還沒來得及找他麻煩,他就要被羣情激奮的投機客們找麻煩了。

“走,去周家!”問話的那人用力一揮手中的保票,聲嘶力竭的喊道:“今天,必須要讓周扒皮給咱們一個交代!不給銀子,就衝了他的家門!”

陳末冷漠的看着這一幕,看着人羣離去,沒有跟上去的打算,發生了什麼事兒,他也懶得管,周扒皮被打死,那也是上海知縣的事兒,他就是來釘鐵牌的,看到人羣全部離開,陳末才抱着鐵牌去了下一家。

在稽稅院完成穿透之後,鐵牌就做好了,就等着這一幕的出現,冤有頭債有主,陳末只覺得陛下說得有理,鈔法裡的紙鈔,就是債務,朝廷欠萬民的債務,這些投機客手裡的保票,何嘗不是一種紙鈔呢?

整個松江府,在皇帝釘鐵牌的鼓譟之下,擠兌無門,憤怒的人羣向着這些勢要豪右門前涌動着。

“朕還以爲朕要被罵呢,結果這些筆桿子似乎都去討債了,沒空罵朕了。”朱翊鈞翻動着桌上的雜報,八月十五本該是半月刊出刊的日子,結果松江府地面,還發得出雜報的就沒幾家,也沒有任何松江地面的筆桿子要罵皇帝。

都挺忙的,要債都沒工夫,誰有時間罵皇帝。

“陛下,他們現在哪有那個功夫,松江巡撫申時行,上了道奏疏,要求對民間的民信局、票號、錢莊、保莊等類民坊設限,嚴厲審覈其資質,其賬目要統一交給稽稅院監察。”馮保將一本奏疏遞到了陛下面前。

這本奏疏翻譯翻譯就是金融管理制度建設和探索,保險司改名爲保監司,同時,其有司職能也從官營保險擴張到了監察管理,對於內部衙門,各市舶司直屬衙門、派出衙門,進行了初步的規劃,並且會和稽稅院一道,對整個涉及白銀的產業,進行穿透式監管,務必保證松江、乃至腹地市舶司所在州府的金融穩定。

“把寧波雙嶼市舶司加上吧,寧波會同館也一同設立吧。”朱翊鈞對這個章程沒有疑惑,但他額外加上了寧波市舶司。

開海的東風始終沒有吹到浙江,朱翊鈞最終還是選擇了原諒,大明皇帝對浙江地面的心結,隨着浙江地面百頃以上勢要豪右皆數被抄家而煙消雲散。

“臣遵旨。”馮保俯首說道。

朱翊鈞硃批完了奏疏,滿是疑惑的說道:“這不是申時行自己寫的吧,他有這個本事,現在就該入閣了,先生幫他了?”

張居正是十三年年份的吏部尚書,對於制度設計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保險司到保監司的轉變,看起來就只有一字之差,可兩者天壤之別,這份奏疏裡面的制度設計,邏輯縝密,甚至連具體人員任命都在其中,比如保監司司正盛懷仁,是原來松江府會同館驛同知。

無論怎麼看,都不像是申時行自己搞定的。

“陛下聖明,的確是先生做的,陛下,先生現在貴爲太傅、宜城伯,他要是上這本奏疏,有點挾恩自重的僭越,陛下不想答應,看在先生的面子也只能答應,所以是申時行提議,先生構思,申時行代筆寫的。”馮保解釋了下,張居正不是愛惜羽毛,實在是位高權重,怕皇帝爲難,才假託申時行的名義罷了。

萬一皇帝有隔岸觀火,讓矛盾再衝突一番的想法呢?所以,申時行代筆,就剛剛好。

“先生多慮了,不過先生下手好狠。”朱翊鈞笑了笑,他跟張居正拍桌子吵架的次數也不少,張居正從來沒有挾恩自重,朱翊鈞也沒怕過張居正,新政的未來在他手裡捏着,這是張居正最珍視的東西。

當然也是朱翊鈞最重視的東西。

在規章制度上,監守自盜的處罰是斬首示衆,家人流放爪哇;金融監察體系全面和刑部、北鎮撫司衙門打通,確保銜接流暢,在造成重大惡劣影響的犯罪,最高處罰也是入解刳院。

這是大明明文法典中,唯二入解刳院的罪名,還有一個罪名是通倭。

通倭,解刳院雅間一座,現在多了一個重大惡劣影響。

至於造反屬於十惡不赦的非刑之正,那是皇帝的權力範圍。

張居正還是那個張居正,心狠手辣。

朱翊鈞全面肯定了這本奏疏的內容,保監司的制度設計已經規劃完成,萬曆十三年年底前,完成部署。

“南衙那邊情況如何了?海總憲有什麼爲難的嗎?”朱翊鈞詢問着海瑞在南衙的情況,朱翊鈞離開時留下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對南衙進行全面拆分,這個活兒,李樂幹不了,得海瑞親自出面;第二件事,則是反腐吏治,在這件事上,朝廷有點不信任應天巡撫李樂,確切地說,是張居正不信任他。

張居正也曾經懷疑過殷正茂、凌雲翼,對於到了地方的巡撫,執掌一方的封疆大吏,張居正並不是那麼的信任,他比誰都清楚,權力對人的異化,前四川巡撫羅瑤就是他的嫡系,被他親手給辦了。

李樂是不是跟地方同流合污,張居正疑罪從有,讓海瑞查一查就清楚了,身正不怕影子歪,有沒有問題,查一查再說。

“李巡撫還是那個李巡撫,積極配合海總憲,目前看沒有問題,至於南衙的拆分,算是一切順利吧。”馮保將海瑞的奏疏找了出來,放到了陛下面前說道:“南京守備太監張進說,海總憲挺難的,但奏疏裡,海總憲說一切順遂。”

馮保瞭解到的消息是海瑞經歷了一次次非常艱難的政治鬥爭,推動着政令一切穩定有序向前,但海瑞報喜不報憂,只說一切都好。

“海總憲遇到了什麼事兒?”朱翊鈞看完了奏疏,正如馮保所說,都是報喜,似乎南衙上下一心,對朝廷的政令進行了充分的執行。

“其實翻來覆去就是那些老手段,海總憲應對的行雲流水,但還是有些困難的。”馮保仔細講了講海瑞在南衙的情況,所有的危機,都因爲無法消滅海瑞本身,變得不是那麼重要,這也是海瑞沒有請求皇帝支援的原因。

緹騎保護之下的海瑞,只要人活着,政策就得往下推行。

“海總憲還是很厲害的,就跟你說的一樣,朕不給他拖後腿,這些傢伙,海瑞都能應對。”朱翊鈞聽完了馮保的陳述。

這裡面最危險的一次,就是有人抱着火藥衝向了海瑞的轎子,緹騎提前發現,阻攔了對方,除了行刺者,沒有人陣亡。

海瑞沒有浪費時間追查,因爲是民間用的爆竹火藥,而不是軍用的顆粒火藥,所以不存在軍械流出的可能,海瑞就沒有費力追查下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動對南衙的拆分。

江蘇在蘇州順利設衙,鳳陽的速度稍慢,但也能趕得上秋闈之前,能夠設衙。

但萬曆十三年的秋闈,仍然在應天府舉辦,下一次纔會在蘇州、鳳陽和南衙舉辦。

海瑞現在的精力都在秋闈上,因爲浙江十年禁考,許多浙江的考生,開始附籍南衙,試圖在南衙參考,但是海瑞反應非常迅速,爲了防止附籍之事發生,所有萬曆十三年之前落籍南衙諸府的考生,才能參加考試。

海瑞的奏疏,主要也是秋闈的事兒。

禁考的禁令要非常嚴格的執行下去,這是懲罰,任何膽敢冒犯皇權的行爲,都需要嚴懲以收威嚇之效。

“松江府保莊大部分都關門了,反倒是松江孫氏的保莊更加紅火了起來。”馮保說起了一個很特殊的情況,這次擠兌潮,勢要豪右不完全是輸家,還有贏家,以松江遠洋商行商總孫克弘爲首的諸多海商經營的保莊,抗住了擠兌。

“哦?孫克弘銀子這麼多的嗎?”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馮保笑着說道:“因爲遠洋商行的東家們,真的在經營保險,而不是打着保險的旗號經營錢莊票號,但萬隆莊要是比遠洋商行還賺錢,恐怕就沒人做海商了,孫克弘這個人,有點窮兇極惡。”

相比較支持更多貨幣的保莊東家,海商更傾向於更多貨物,孫克弘更是明確規定,做錢莊生意,就退出遠洋商行,松江遠洋商行的海商能賺很多很多錢,孫克弘這個人睚眥必報也是出了名,得罪了他,在松江地面很難再活下去。

單純做保險,也是能賺錢的,只不過利潤率很低,大約只有3%到5%而已。

“過幾天的閱艦式,把這個孫克弘邀請下吧。”朱翊鈞眉頭一皺,決定邀請孫克弘一起參加松江府閱艦式,大明水師會出動兩艘快速帆船,十艘五桅過洋船,二十艘三桅夾板艦、四百艘的戰座船進行閱艦式。

之所以不確定究竟是哪天,主要是看天氣,天放晴是一方面,能見度是另外一方面。

“臣遵旨。”馮保再次俯首領命。

大明從來沒有想過讓勢要豪右全都去死,大明要的是他們遵紀守法,像孫克弘這樣的商賈,朱翊鈞就很樂意支持,並且願意給更多的社會地位和眷顧。

“陛下,還有個事兒。”馮保滿是幸災樂禍的說道:“這保莊的擠兌,恐慌從保莊蔓延到了錢莊和票號,好幾個錢莊和票號都被擠兌的活不下去了,四處拆解,但四處都在擠兌,當真是好大的熱鬧。”

擠兌潮醞釀的恐慌情緒,可不僅僅是在保莊,那些看熱鬧的錢莊一起倒黴,和保莊說逃就逃不同,錢莊的東家多數都是透明的,這一下子,錢莊票號的東家們,不得不四處拆解,解決流動性危機。

“申巡撫奏聞,這沒有完成還田的勢要豪右,不能從會同館抵押拆解。”馮保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

“這讀書人都是這麼壞的嗎?!”朱翊鈞猛的瞪大了眼睛,看着馮保不可思議的說道:“這端水大師,當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

申時行搭了便車,他趁着擠兌恐慌和勢要豪右需要銀子來解決流動性危機,立刻推行還田令,那些遵從了朝廷號令還田的勢豪,可以從會同館抵押借貸,但不遵從朝廷號令的勢豪,申時行選擇了祝福。

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
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975章 學會勝利和分贓,學會戰敗和斷後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