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

當夜,前左大臣近衛忠熙密奏:薩摩藩主願傾鹿島之衆,釐革幕政,扼制關東;上洛勤王,提振皇威,力促公武之和睦。

孝明天皇聞悉,速召中山忠能、三條實愛、巖倉具視密議。

孝明天皇道:薩摩藩言,可信乎?

從四位上侍從巖倉具視道:啓稟陛下,安政五年,幕吏跋扈,薩摩藩即欲提兵勤王;今日舊事重提,定是綢繆已久成竹在胸。

議奏中山忠能、正親町三條實愛附議。

孝明天皇嘆曰:這藩兵入洛,處置不當,既成引狼入室之亂局。長井雅樂航海遠略之策,確屬治國之良方,奈何時不待人也!

中山忠能道:啓稟陛下,臣細觀之,長井此人,爲達一己之目的,公然忤逆天朝閉關鎖國,此大不敬也!國之興衰,不可依仗狂妄散漫之徒;強藩入洛,聆聽聖訓,護衛京畿,可爲抑制關東之良方也。

巖倉具視道:啓稟陛下,薩摩、長州藩主皆乃外樣大名,二藩各自爲政,互不統屬,俱入闕下,互爲掣肘,可保京都無恙。

孝明天皇道:速即昭告關東,薩摩藩島津久光、長州藩毛利定廣,務必各攜藩兵,駐足闕下,鎮撫浪士。

巖倉具視道:啓稟陛下,櫻田門、阪下門外激變,關東皆不了了之,浪士愈發肆虐,京都岌岌,危在旦夕。關東轉傳,費時耗力;不如一式三份,快馬同傳。

孝明天皇道:準!

朝廷違制傳敕,幕府諸老中相顧無言。

老中首座安藤信正傷未及死,一聲嘆息,掛印而去。

長州藩主毛利敬親接詔,再召家臣議商。 WWW⊙ttкan⊙¢ ○

大檢使木戶孝允道:啓稟主公,朝廷既拋航海遠略之策,定起攘夷之雄心。主公宜速率長州藩兵上洛,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利敬親道:驟然入洛,挾天子以令諸侯,必成衆矢之的。吉田松陰之皇國史觀,長井雅樂之航海略遠,皆屬循序漸進之策也。長州第一俊才久阪玄瑞何意?

木戶孝允道:啓稟主公,自安政大獄吾師吉田松陰公被幕官戕殺後,久阪玄瑞既一意尊王攘夷倒幕。

毛利敬親道:驟然轉舵,人心惶惶;茲事體大,務必從長計議。

薩摩藩家主島津久光接詔,百感交集,道:先兄上洛申訴之夙願,今終成行;公武合體若能興國,吾等何必一味倒幕攘夷!

御小納戶大久保利通道:口銜丹詔出關東,身著紫衣趨闕下,家主此行,功在千秋!啓稟家主,西鄉隆盛曾任郡方書役助十載,其後又以先主親信扈從,參與藩政。其人敬天愛民,長袖善舞,煩請家主重用之。

島津久光道:傳令,西鄉隆盛即任步兵監督,督率前隊,晝夜兼程,直趨京都,會合家老小松帶刀,掃除羈絆,打通關節,嚴陣以待。

1862年4月下旬,薩摩藩家主島津久光率兵千餘,昂揚入洛;行至京畿,細作探報,薩摩藩士有馬新七、西鄉從道、大山岩、真木和泉、田中河內等密聚京都寺田屋,意欲刺殺關白九條尚忠、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等。

島津久光怒曰:九條尚忠、酒井忠義皆乃佐幕之公卿、開國之臣子,有馬新七此舉,實乃倒幕攘夷,力促公武之決裂!有馬新七等人,肆意妄爲,危害國家,必即斬殺!

大久保利通道:啓稟家主,驟然圍殺,有傷吾藩風譽。有馬新七等,皆屬精忠組之人,其等惟西鄉隆盛馬首是瞻。家主何不速召西鄉,查問究竟。

島津久光道:速召西鄉隆盛!

少頃,西鄉隆盛至,自辯道:啓稟家主,安政五年,先主上洛,吾即上言,百餘年來,德川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諸藩困苦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德川比之天皇,實名微而衆寡。主公據有鹿島,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今若出於大義,率鹿島之衆尊王倒幕攘夷,百姓孰不簞食壺漿,以迎主公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王室可興矣。

島津久光道:公元十二世紀,鎌倉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始,至今已逾六百年之久。吾藩僅以三世之積,絕無可能成就倒幕之大業。今之上洛,只爲提振皇威,革新幕政,以促公武一體,和衷共濟。

西鄉隆盛道:啓稟家主,此機若失,抱憾終生;吾意已決,尊王倒幕,至死不渝!

島津久光道:爾如此執迷不悟,非決生死不能了結!

西鄉隆盛再陷囹圄,大久保利通憂心如焚,懇切道:啓稟家主,請治吾舉薦不力之罪。

島津久光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寺田屋之精忠組人,如何處置?

大久保利通道:啓稟家主,吾即遣奈良原繁、大山綱良、鈴木昌之助等八劍客入京勸阻,精忠組人若弗,全皆殺之!

島津久光道:立斬西鄉隆盛,精忠組既成無首之鳥,陣腳自亂。

大久保利通道:啓稟家主,萬萬不可!十餘年來,佐幕開國、尊王攘夷、鎖國倒幕、公武合體,一件件一樁樁,爾方唱罷我登場。亂世紛爭,風詭雲譎;明朝如何變幻,無人知曉。西鄉隆盛尤擅軍機,有開拓萬古之心胸,煩請家主網開一面,留待不時只需。

薩摩藩家老小松帶刀附議。

島津久光道:速將西鄉隆盛流放德之島,幽閉思過!精忠組之人,凡彌頑不化、妨礙公武合體者,殺!

小松帶刀道:啓稟家主,弒殺倒幕攘夷之藩士,吾藩必成衆矢之的,煩請家主三思而行。

大久保利通道:啓稟家主,行大事不必拘於小節,凡阻礙公武合體者,無論何人,殺無赦!

4月28日,薩摩藩鎮撫使奈良原繁率八名劍客進抵京都寺田屋,苦勸不成,揮劍便刺,有馬新七、真木和泉、田中河內介等當場斃命。

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前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
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一章 左宗棠縱橫捭闔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前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