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曾國荃進逼金陵

1862年3月中旬,曾國荃率六千新募之湘勇,進抵安慶。

曾國藩謂曾國荃道:上海爲蘇杭及外國財貨所聚,每月得釐捐六十萬金;弟若赴滬,益善益善。

曾國荃道:兄屢屢催歸,原爲赴滬事急!舍老巢勿攻,浪戰無益,逼城足以致敵。雖危,事有可爲。江寧爲賊根本,急攻江寧,賊必以全力援護,而後蘇、杭可圖。先皇遺詔,克復金陵者可封郡王。此機千載難逢,必爲兄誓死力爭,以成不世之首功。

曾國藩道:上海富甲天下,現派二人前來請兵,許每月十萬餉銀濟我,用火輪船解至上海,四日可到。餘必設法保全上海,弟若無意,李少荃即赴滬也!然其精於案牘,行軍佈陣,似有欠缺。

曾國荃道:參將程學啓,多謀善斷,剽悍戾凌,其下之開字營,兇悍無比,可補李缺。

曾國藩道:李與程皆爲皖人,或可同舟共濟。攻逆之軍,可分三方六路。左宗棠一方現已入浙,李鴻章一方行將赴滬;弟總統一方,先清後路,穩步推進。待多隆阿進至九洑洲,李續宜南下鎮江,鮑超擊破寧國,則可分頭齊進,合圍金陵。

曾國荃道:多隆阿、李續宜、袁甲三部當能攻破廬州,徹殲陳逆?

曾國藩道:安慶戰後,陳狗株守廬州,一蹶不振,現又分兵,攻豫入陝;兵聚難扼,兵分易制;如此以來,廬州必破,陳逆必亡!以此看來,安慶城破與否,實乃敵我攻防轉換之樞機。

曾國荃道:然也!安慶破前,苗沛霖圍攻壽州,李昭壽虎視江北。安慶破後,苗沛霖扼據臨淮,圍攻潁州;李昭壽擊破天長、六和,復克江浦、浦口。江之北,淮之南,軍勢大好。

曾國藩道:苗、李皆乃反覆小人。苗沛霖反覆無常,陳狗兵臨安慶,廝即諂媚示好,賺得僞王,圍攻壽州,擅殺妄爲;安慶即破,勝保復臨,我勢大極,廝必反覆。李昭壽反覆有常,苗圍壽州,邀其共進,李否之;吾破安慶,昭壽攻城略地,此乃順勢而爲。然兩浦、天長、六合既得,亦爲賊之既失,賊江北之屏障,蕩然無存矣!洪賊已遣軍四萬,渡江急救。如此,金陵上游,賊勢極衰,機有可乘。

曾國荃道:稍歇時日,吾即提兵東進。煩請兄長即刻諮飭李昭壽,相機應援。

曾國藩道:前日上疏,兩浦、六合既得,上可通吾無爲、運漕各軍之氣,下可聯袁甲三臨淮、滁州各軍之援,則江北片段既成,根基既固,然後會合下游分路歸取南岸。此之奏言,弟聽聽即可,不必當真。苗沛霖李昭壽等反覆之人,不必爲友。

曾國荃道:都興阿進駐兩浦,是何心思?

曾國藩道:去歲兩宮斬殺肅順,吾曾以爲自毀長城矣!如今觀來,兩宮之智,遠超鬚眉。江寧將軍都興阿,進駐兩浦,明爲剿洗洪賊,實爲扼制昭壽與吾等;勝保、僧格林沁兵臨江淮,亦有此意。

曾國荃道:如此,吾無近慮,必有遠危也!

曾國藩笑曰:金陵不得,洪賊不除,此皆非事。鳥、兔尚在,弓、狗得保。速傳吾令,弟與季弟,並鮑超、彭玉麟部,即刻水陸並進,劍指金陵。李鴻章部,待夷船抵達,亦即順江援滬。

曾國荃道:吾殺人如麻,彭玉麟屢忤,相得或不益彰!

曾國藩道:彭雪琴俠義心腸,豈是你我可比!此君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性猶不耽安逸。身受重傷,積勞多疾,未嘗請一日之假回籍調治。終年風濤矢石之中,雖甚病未嘗一日移居岸上。治軍經年,未嘗營一瓦之履一畝之殖。弟每戰必休,衣錦還鄉,置房籌田,亦是快哉!

曾國荃訕笑,曰:志趣不投,各得其樂矣。

曾國藩道:疆場殺伐,死生難料,世事如棋,人心叵測。彭玉麟倘若作壁上觀,吾即以楊載福替之。弟沿江北,直下巢、含、和;季弟於江南,攻魯港、南陵、蕪湖,南北並進;鮑超霆軍,圍攻寧國,遙相呼應。張運蘭部,駐守徽州,佑護後路。彭玉麟、楊載福水師,順江而下,銜連南北。各部務必齊頭並進,相互應援,切不可孤軍深入,爲敵所乘。

曾國荃道:陳玉成困於廬,李秀成正攻滬,李世賢滯於浙,陳坤書渡江援擊儀六揚州;金陵以西,賊匪極弱,或可長驅直入,一蹴而就,一勞永逸。

曾國藩道:李續賓前車之鑑,爾忘乎?

曾國荃惴惴道:兄長心思,愚弟知曉。

1862年3月24日,江蘇布政使曾國荃、記名提督鮑超、兵部侍郎彭玉麟、記名知府曾國葆,督兵五萬,浩蕩東進,進逼金陵。

四日之後,翰林編修、原按察使銜候補道李鴻章,偕五營新募之淮勇,與曾國藩贈嫁之八營,分乘七艘夷船,順江而下,依次入滬。

鴻章行前,國藩執手相告:自此以後,少荃自成一軍;淮軍興,少荃安;淮軍敗,少荃危。吾皓首窮年,僅能支撐湘勇一軍之用度;少荃淮軍之用度,只能赴滬自籌。若如浙江左公之即任疆圻,自是無缺;吾審時度勢,必速予少荃周全。

李鴻章眼噙熱淚,哽咽道:恩師大恩,鴻章沒齒不忘!

曾國藩道:沅甫起兵六載,僅克吉安、景德、安慶三城,即去道就藩,諸人皆哂,吾亦恓惶,今之東進,安知皆福?五載之前,少荃即以按察使任,此次赴滬,倘遇小挫,切勿妄自菲薄;必以練兵學戰爲性命根本,吏治夷務皆置後圖,假以時日,必定一飛沖天。

曾國荃吉字營自破安慶後,威名大震,所向皆靡,二十日之內,連克巢縣、含山、和州、裕溪口、西梁山。

曾國藩不喜反驚,急令曾國荃:速將巢、和、西梁山三處派兵守定,作爲弟軍後路根本,然後親率七八千人由採石渡渡江,駐軍太平一帶,與隔江和州、西梁山之兵互爲犄角,上可夾攻東樑、蕪湖,下可歸取金陵,似爲得勢。

曾國荃得諮,謂歸德鎮總兵蕭孚泗、參將李臣典道:季弟曾國葆,亦克舊縣、繁昌、南陵,蕪湖已乃孤城,賊逆只能坐以待斃。鮑超霆軍,鏖戰四月,殲敵逾萬,終克青陽;昨日復又攻克涇縣,皖南之寧國,亦爲孤注。彭玉麟水師,不日即進抵太平江面。江之南北,潰敵如決河。吾意,迅速休整,擇日渡河,會合彭玉麟水師,攻佔金柱關,斬斷蕪湖、金陵逆賊之聯。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七十一章 天京城血流成河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五十六章 石達開虎口拔牙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零八章 曾國藩進駐祁門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2)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6)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