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2)

曾國藩無奈,遂廣貼告示,懸賞重金,詢之津城內外,以求得力之人證、物證。

然宣示半月,卻無一人揭榜指證洋人妄爲,亦無一遺失幼孩之家控告有案者。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道:啓稟曾大人,以此看來,天津孩童驟逝,無關洋人事情,確屬瘟疫所致。

曾國藩道:崇大人何意?

崇厚道:洋人槍擊在先,津民鬥殺於後,兩廂似可相抵,然暴民肆意殺戮五十餘人,此風萬不能長,吾意,擒斬七八暴民以平民憤,裁撤天津道、府、縣三官以悅洋人,賠償銀兩以撫人心。

曾國藩道:目下洋人戰船到大沽口者,已有八九號,聞後來尚且不少,洋酋之心,一目瞭然。吾等非事事圖悅洋酋以顧和局,然過錯在我,不得不勉從以全大局。

崇厚道:事不宜遲,速將擒斬流放及賠償事宜上奏朝廷。

曾國藩嘆曰:百民鬥殺,時過境遷,孰起殺心,孰下狠手,甚難甄別,惟有大刑伺候,查尋兇犯。

崇厚道:這有何難,私下可稱,殺孩壞屍、採生配藥,確屬洋人所爲,洋人罪該萬死;先前斬殺洋人者,速來衙門領賞。

曾國藩道:以此行事,愧對天津士民也!吾等密摺奏請,流放之官吏,饋贈銀兩;處斬之人犯,亦要撫卹。

曾國藩、崇厚議罷,合疏曰:臣等伏查此案起釁之由,因奸民迷拐人口,牽涉教堂,並有挖眼剖心作爲藥材等語,遂致積疑生憤,激成大變,必須確查虛實,乃能分別是非曲直,昭示公道。

臣國藩抵津以後,逐細研訊教民迷拐人口一節,王三雖經供認授藥與武蘭珍,然尚時供時翻,又其籍在天津,與武蘭珍原供在寧津者不符,亦無教堂主使之確據。

至仁慈堂查出男女一百五十餘名口,逐一訊供,均稱習教已久,其家送至堂中豢養,並無被拐情節,至挖眼剖心則全系謠傳,毫無實據。

臣國藩初入津郡,百姓攔輿遞稟數百餘人,親加推問挖眼剖心有何實據,無一能指實者,詢之天津城內外亦無一遺失幼孩之家控告有案者.

惟此等謠傳,不特天津有之,即昔年之湖南、江西,近年之揚州、天門及本省之大名、廣平,皆有檄文揭帖,或稱教堂拐騙丁口,或稱教堂挖眼剖心,或稱教堂誘污婦女。闕後各處案雖議結,總未將檄文揭帖之虛實剖辨明白。

此次詳查挖眼剖心一條竟無確據,外間紛言有眼盈壇,亦無其事。蓋殺孩壞屍、採生配藥,野番兇惡之族尚不肯爲,英法各國乃著名大邦,豈肯爲此殘忍之行?以理決之,必無是事。

天主教本系勸人爲善,聖祖仁皇帝時久經允行,倘戕害民生若是之慘,豈能容於康熙之世?即仁慈堂之設,其初意亦與育嬰堂養濟院略同,專以收恤窮民爲主,每年所費銀兩甚多,彼以仁慈爲名,而反受殘酷之謗,宜洋人之忿忿不平也。

至津民之所以積疑生憤者,則亦有故,蓋見外國之堂終年扃閉,過於秘密,莫能窺測底裡,教堂、仁慈堂皆有地窖,系從他處募工修建者。

臣等親履被燒堂址細加查勘,其爲地窖不過隔去潮溼放置煤炭,非有他用。而津民未盡目睹,但聞地窖深邃,各幼孩幽閉其中,又不經本地匠人之手,其致疑一也。

中國人民有至仁慈堂治病者,往往被留不令復出,即如前任江西進賢縣知縣魏席珍之女賀魏氏,帶女入堂治病,久而不還。其父至堂婉勸回家,堅不肯歸,因謂有藥迷喪本心,其致疑二也。

仁慈堂收留無依子女,雖乞丐、窮民及疾病將死者亦皆收入。彼教又有施洗之說。施洗者其人已死,而教主以水沃其額而封其目,謂可昇天堂也。

百姓見其收及將死之人,聞其親洗新屍之眼,已堪詫異。又由他處車船致送來津者動輒數十百人,皆但見其入不見其出,不明何故,其致疑三也。

堂中院落較多,或唸經,或讀書,或傭工,或醫病,分類有別,有子在前院而母在後院,母在仁慈堂而子在河樓教堂,往往經年不一相見,其致疑四也。

加以本年四五月間,有拐匪用藥迷人之事,適於是時,堂中死人過多,其掩埋又多以夜,或有兩屍三尸共一棺者。

五月初六日,河東叢冢有爲狗所發者一棺二屍。天津鎮中營遊擊左寶貴等曾經目睹死人皆由內先腐,此獨由外先腐,胸腹皆爛,腸肚外露。由是浮言大起,其致疑五也。

平日熟聞各處檄文揭帖之言,信爲確據,而又積此五疑於中,各懷恚恨。迨至拐匪牽涉教堂,叢冢洞見胸腹,而衆怒已不可遏。迨至府縣赴堂查訊王三,豐領事對官開槍,而衆怒尤不可遏。是以萬口譁噪,同時並舉,猝成鉅變。其浮囂固屬可惡,而其積疑則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今既查明根原,惟有仰懇皇上明降諭旨,通飭各省,俾知從前檄文揭帖所稱教民挖眼剖心戕害生民之說多屬虛誣,佈告天下,鹹使聞知,一以雪洋人之冤,一以解士民之惑,並請將津人致疑之由宣示一二。

天津風氣剛勁,人多好義,其僅止隨聲附和者不失爲義憤所激,自當一切置之不問。其行兇首要各犯及乘機搶奪之徒,自當捕拿嚴懲以備將來。

在中國戕官斃命尚當按名以抵,況傷害外國多命幾開邊釁,刁風尤不可長。惟當時非有倡首之人預爲糾集,正凶本無主名,津郡人心至今未靖,向來有曰混星子者結黨成羣,好亂樂禍,必須佐以兵力,乃足以資彈壓。

頃將保定銘軍三千人調扎靜海,此軍系記名臬司丁壽昌統帶。該員現署天津道缺。一俟民氣稍定,即以緝兇事件委之,該署道督同府縣辦理,當可勝任。

至武蘭珍犯供既已牽涉教堂,經臣崇厚飭令地方官赴堂查驗,實爲解釋衆疑起見。近日江南亦有教堂迷拐之謠,亦如此辦理。

其後豐大業等之死,教堂公館之焚,變起倉猝,非復人力所能禁止,唯地方釀成如此巨案,究系官府不能化導於平時,不能預防於先事。現已將道、府、縣三員均行撤任,聽候查辦,由臣國藩揀員署理。

同日另片具奏,其殺斃人口現經確查姓名實數,惟仁慈堂尚有女屍五具,未經尋獲,其餘均妥爲棺驗,交英國領事官李蔚海收存。俄國三人,已由該國領事驗明掩埋。謹開列清單,恭呈御覽。

Wωω .тtkan .CO

法國公使羅淑亞業已到津議及賠修教堂事,宜臣等擬即派員經理。餘俟議有端緒,即刻續行陳奏,其誤斃俄國之人命、誤毀英美兩國之講堂,亦俟議結另行具奏。

所有查明大概情形,謹具折先行會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
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三十五章 賴漢英西征南昌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五十二章 石鳳魁一意孤行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七十八章 王鑫橫掃千軍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七章 洪幼主殞命江西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