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

天京圍解,論功行賞,洪秀全敕封劉瑲琳爲靖東主將、吳定彩爲平西主將、黃文金爲定南主將、張樂行爲徵北主將、李世賢爲天朝九門御林軍忠正京衛軍侍王。

李世賢位列王侯,甚喜,即刻奏請進軍浙江、福建,籌糧納資,開拓疆域。陳玉成忤其意,言安慶危殆,必即施救。

幹王洪仁玕道:自天京而論,西距川陝,北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唯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爲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李秀成道:幹王千歲言之有理。此戰雖勝,然僅殺妖五千,和妖主力尚在;四年之前,聖軍大破向榮妖孽,然止步于丹陽,未竟全功,遺患至今。今絕不可再蹈覆轍,窮寇必追。微臣之意,即集全軍,角逐丹陽,攻取蘇常,爾後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

洪秀全道:值此大勝,息兵三日,普天同慶。然妖孽未絕,李秀成着即督率大軍,攻取蘇常,限期一月,肅清回奏。

1860年5月18日,李秀成偕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興兵六萬,圍攻丹陽。陳玉成身先士卒,躍躍欲試。

秀成道:英兄暫歇,吾等戰僵,兄出不遲。

李秀成、楊輔清、李世賢三王聯動,合攻東門。張國樑、熊天喜誓死力拒。李秀成久攻不下,突分一軍,轉戰西門。西門兵寡,一觸即破。張國樑驚,親率一軍,奮力迴護;潰兵涌塞,不能前進;國樑策馬,踅入護城河,冀越河至西門禦敵,孰料水深馬沒,一沉不起。

國樑逝,清軍潰。李秀成、楊輔清等揮軍而上,擊殺總兵王浚、熊天喜、副將蔡其榮、知縣方濟泰以下一萬餘人。和春臨危心怯,督率殘部,遁奔常州。

太平軍覓得張國樑遺軀,肆意鞭撻。李秀成喝止,道:兩國交兵,各忠其事。生雖爲敵,死尚可爲仇乎?以禮葬之下寶塔。

陳玉成道:妖之悍者,張國樑、虎坤元、周天培、熊天喜等,俱已戰歿;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者,已惶如喪家之犬,此等殘軍不足爲懼,吾等即刻兵分兩路,馳援安慶。

李秀成道:天王軍令,期限一月,攻取蘇常,爾後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英兄即可渡江,攻揚州略全椒;吾取得蘇常,即溯江而上,與兄會歸湖北。

陳玉成道:攻成與否,期限一月,屆時吾與忠兄併力安慶。

1860年5月21日,諸王分兵,李世賢攻金壇,陳玉成北攻揚州,楊輔清輔佐秀成,合攻常州。

丹陽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驚悸,忽接江蘇糧臺查文經稟報,言常州足資堵御,蘇州十分空襲,請駐紮蘇州,以饗民望。桂清覓得藉口,即率親隨,惶急而走,常州民衆得悉,跪伏央求。桂清逃命心切,開槍擊民,奪路而去。

何桂清不辭而別,張玉良拜謁和春,愧言身在曹營。

和春哀嘆:吾等併力丹陽,或可轉圜時局,今張公已去,丹陽又失,吾等恃何禦敵?

張玉良道:江蘇藩司薛煥督率援軍,飛馳而來。常州城外,末將紮營四十餘壘,與馬得昭誓死力拒。和帥守城,爲吾等犄角。

李秀成兵至常州,先分一軍,迂迴張玉良之後,斷張、和之聯,復傾主力,圍攻張玉良大營。玉良被困重圍,反擊不能,入城不得,萬般無奈,偕馬得昭部,殺開血路,退防無錫。和春見勢不妙,亦遁滸墅關,北向三拜,自縊而亡。常州百姓誓死不降,無分老幼,盡登陴,嬰城固守。

李秀成勸降不成,即架巨炮數十座,夾火箭攻城,復令兵士由民舍蟻附而上,攻入城垣。

常州得克,李楊分兵,楊輔清率部南進,攻擊宜興;李秀成兵進無錫。

何桂清遁至蘇州城外,江蘇巡撫徐有壬恨其棄城喪師,旋即上疏彈劾,速又傳諭各門,凡總督衙門之人皆不準入城。復再飭令:添僱壯丁一萬二千名,分佈姑蘇內外,會同團練按段巡防;闔城百姓,每家一燈,五家一旗;陌生人等,嚴加盤查,謹防奸細入城。又諮飭蘇鬆太道吳煦:速晤夷人,如果藉其兵力,轉危爲安,我國圖報,唯力是視。

吳煦接令,即刻會晤英法駐上海公使,懇求協防上海。英法公使審時度勢,決議武力干涉,1860年5月26日,英法公使聯發公告,英法軍隊將適時介入,力保上海租界。

何桂清亦知其行欠妥,上疏曰:查兩江總督自金陵失守以後,即以蘇州爲駐紮之地,其以常州爲行館者,因不綰兵符,但爲金陵大營後路。大營之防,且系糧臺所在,故常有暫駐。至和春等既到常州,所調官軍皆來自大營,則軍務應歸督辦,而蘇州則毫無準備,文武大小均不知實在軍情……

何桂清於蘇州城下,彷徨時日,聽聞追兵漸近,即刻收拾行囊,奔赴上海而去。

張玉良、馬得昭接防無錫,於城內四門堅紮營壘,城外民房全皆拆光;通永鎮總兵劉季三聞,即由宜興沿水路來援;江蘇巡撫徐有壬亦遣汀洲鎮總兵曾秉忠率水師襄助。

張玉良道:聖上諭令兄弟代爲節制江南諸軍,戰事緊急,兄弟亦不客套。吾意,馬兄得昭守護無錫城池。無錫城北之高橋,橫跨五瀉河東西,五瀉河又通江陰運河,吾等水陸並行,於此抵禦賊逆。劉兄季三、曾兄秉忠偕道員史保悠、武弁鄭魁士,駐防高橋。江寧知府鄭濟美駐紮雙河尖至錢橋一線,掩護高橋後路。錫金城守備蔣志善總責各部哨巡。吾率本部,駐紮高橋對岸,呼前應後。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
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2)第四十八章 曾立昌兵敗臨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五十四章 秦日綱田家鎮慘敗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七十五章 韋志俊贛東鬥勇第一百三十六章 鮑超頓兵寧國第五十七章 曾國藩無奈分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