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

和春、向榮大軍齊動,楊秀清即令石達開、羅大綱自贛返皖,一扼安慶,一守蕪湖。又令皖、鄂各分人馬,東西互動,千里奔襲,圍攻南昌。

楊秀清令畢,忽又迷茫半晌,醒後又曰:“秦日綱革職以後,尚知愧疚,即刻除卻奴名,官復原職。”

石達開接令,即召胡以晃、羅大綱、黃玉昆吃酒議事。

胡以晃嘆:“自入天京,天王身着繁華,埋頭深閨,一刻不歇。東王恃其功卓,暴戾恣睢。東王妻弟與北王兄長生隙,東王威逼北王,北王人狠,自導投名狀,五馬分屍自家兄長,美其名曰無如此不服衆。東王同庚叔與燕王牧馬人事,更是如火如荼。”

黃玉昆笑曰:“吾亦深陷其中。雞毛蒜皮之事,吾勸其叔,你已賞人家二百鞭子,就此算了。不想同庚叔踹倒刑部公案,含淚尋東王傾訴冤屈。東之惡,一發不可收。吾被杖責三百,秦日綱二百,可憐陳承鎔,仗義持言,亦吃二百,更可憐那馬伕,五馬分屍了。”

石達開道:“天國之國,一人之桃園,一人之殿堂。五載之前,處清妖之煉獄,身尚可伸;而今,已騎虎背,身不由己。今之天國,贛鄂以外,全皆風雨飄搖。北伐之軍,鳳祥、開芳被圍,東殿既不再援,又無令退,林李敗局確定。皖省蕪湖、太平、廬州,京畿鎮江、浦口,妖皆在攻。肘腋之患,江北託明阿,江南向榮,晝夜虎視。天國可戰之將士,皆聚贛鄂,能無慮乎!羅兄東征蕪湖,迎戰鄧妖紹良,此乃開端;京畿吃緊,吾等必全皆回防。”

胡以晃道:“林、李北伐,本可穩天國根本,無奈孤軍深入,一敗塗地。可恨秦日鋼,僅至舒城,爲秦妖定三少拒,就曰兵單難往。此廝,見死不救,斷非好鳥。”

羅大綱嘆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紙敕令,林李即可全身而退,三載以來,皆是癡想。秦妖定三,的確悍勇,吾戰桐、舒二城,向死而生,卻亦半載無功。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北進!非自桐、舒二城前行,病乎?”

石達開道:“北援乃添油之術,斷非良策。田家鎮大敗,秦日綱革職爲奴,戴罪自效。秦乃天王提攜,東殿必作斟酌,不日或又擢用。東殿用人用兵,飄忽遊移;東殿心思,捉摸不定。”

羅大綱道:“吾曾有上中下三策,上: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中: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後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揚州、徐州席捲山東,再出山西,會獵燕都。下:既建都天京,必多造戰船,精煉水師,扼控江道,江道通暢,半壁可保。此三策,一招未納。天下未定,乃安居一隅,互相攻訐,豈能久乎?吾輩,噍類矣!”

石達開道:“我等同類,相扶互持,來日方長。韋俊、陳玉成等力攻武昌,曾妖僅遣兩軍回援,主力仍滯九江,妖欲何爲?”

胡以晃道:“九江上啓武昌,下接安慶、天京,曾妖乃王八吃秤砣,鐵心攻下。”

石達開道:“東王命吾回駐安慶,令羅兄再返蕪湖;又曰攻其必救,再令皖、鄂之軍,兵分兩路,兜攻南昌。此地,黃文金、胡鼎文接防。如此折騰,紛雜無序,難以久持。”

胡以晃道:“攻南昌之軍,東路由皖南入贛東,西路由湖北入贛西,兩不相屬,千里遙遠,遙無呼應,難成大事。”

羅大綱嘆:“西征諸事,任由東遙。林、黃、胡皆東殿之人,九、湖、彭連做一片矣!”

石達開道:“萬事由人不由己,人以羣居,物以類分。幹了此酒,明日各別,一路珍重。”

1855年3月初,殿右八檢點白暉懷奉楊秀清令,率兵六千,自安徽建德攻入江西饒州,連克景德、樂平、德興、弋陽。

燕王秦日綱接楊秀清分兵攻贛令,飭命韋俊遵行,韋俊躑躅月餘,遣兵兩路,一路由湖北興國攻入江西武寧,一路沿湖北通城攻入江西義寧。

兩路大軍東西攢動,進逼南昌。

贛地戰火四起,曾國藩飭令羅澤南偕李續賓、蔣益澧東征西剿,佑護南昌。又諮告胡林翼:鄂之時局,不破不立,胡兄切勿入駐武昌,隨波逐流,暫據金口,隱忍待之。

羅澤南率軍,先援饒州,於陳家山大破太平軍,克復弋陽。又援廣信,在烏石山再破太平軍。接着揮師西攻,連克興安、德興、浮樑、義寧;兵鋒而指,所向披靡。

胡林翼、李孟羣水陸並行,一路疾馳,3月6日,抵漢陽沌口。放眼四望,全皆太平軍旗幟,胡、李正自愁憂,湖廣總督楊霈飭令胡林翼速至漢川,防賊北竄。湖北巡撫陶恩培亦邀胡、李入城,攜手死守。

李孟羣道:“德安距此十萬八千里,制臺大人腿上長毛,退速飛快,腌臢之極。”

胡林翼道:“齷齪鼠輩,吾至漢川,爲爾擋賊乎?當下之勢,乃首保武昌,武昌保,乃可內固荊襄,轉圜時局。”

李孟羣道:“眼下之形,縱兵攻擊,於局無補。吾等於九江、湖口鏖戰兩月,船折器鈍,兵疲將乏,難提餘勇。武昌之地,先父殉難之所,吾自應奮發;然倉促入城,被賊圍包,無甚裨益;屯兵金口,背靠湘楚,以觀時局。”

胡林翼心有慼慼焉,一時長吁短嘆。

胡李四千大軍,過武昌而不入,秦日綱甚喜,飭令鍾廷生固守漢陽,韋俊力攻武昌,陳玉成兵進江北,牽制荊、襄、德、隨之敵。

韋俊得令,親率大軍,攻武昌月餘,不克。遂盡集火炮,猛擊武勝門,冀打通一點,強行入城。

只見韋俊一聲令下,一時間,炮子橫飛,箭矢亂放。城兵不敵,紛紛潰散,縋城而竄,鄂撫陶恩培、知府多山慌亂不堪,相攜自盡,太平軍三克武昌。

1855年4月3日,督標中軍副將王國才奉曾國藩軍令,兵至金口,斥詢胡林翼、李孟羣:“已至武昌,卻屯金口,枉自巋然,是何心思?依水師自保?吾軍兩千,爾等三四千,即刻入城,負城固守,強此百倍矣!”

胡、李充耳不聞。

王國纔不忿,獨引一軍,夜縋武昌城內,卻見戶戶關燈、家家閉門,萬籟俱寂,偶遇十幾太平軍士,國才殺之,方知武昌已失。

шшш★ ⓣⓣⓚⓐⓝ★ c o

天明,韋俊察之,率軍圍剿。

王國才殺出重圍,怒斥胡林翼:“武昌已失,君知乎?人皆曰君曠世奇才!不進何以求生!道不同不相爲謀,吾即渡江,駐紮沌口,專意漢陽。”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前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六十七章 吉爾杭阿亡命高資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九十九章 左宗棠寶慶楊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六十六章 羅澤南命殞武昌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8)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三十二章 洪秀全定都南京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前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簽約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1)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五十五章 林啓榮固守九江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十四章 道光帝草草善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二十三章 向榮官村慘敗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鴻章綿裡藏針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五十章 吳全美扼截江道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