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

三月初十,皇榜公佈。

一甲第一名,即狀元者方仲永;一甲第二名,即榜眼者龔鼎臣;一甲第三名,即探花者文彥若……三甲第一百名,曾鞏……共計499人榮登皇榜。

有細心的看官發現了,不對呀!龔鼎臣的名次怎麼變了,與文彥若掉了個個兒?

卻是因爲趙禎在粗略定下了三鼎甲的人選後,略一琢磨:龔鼎臣這個名字起得好呀!這是拱衛我趙宋九鼎的重臣呀,可爲狀元。呃,方仲永的第一名也不好改呀!得,給他個榜眼吧,也不枉他取了這麼個吉利的名字。至於文彥若,其兄文彥博也不過是天聖五年一甲進士及第,給他個探花,也不算辱沒了他。So ,結果就變了。

有看官說了,這當皇帝的就這麼任性嗎?還講不講一點道理?仁兄,考進士是爲皇家選拔人才之用的呀,皇帝當然得挑順眼的了。再說了,這也不是在下胡扯呀。

那楊寘的狀元怎麼來的?史載:崇政殿殿試,仁宗臨軒啓封,見名喜動於色,對輔臣言:“楊寘也”。遂擢爲第一,朝內公卿相賀,以爲得人。您問我,high點在哪裡?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怎麼“楊寘”就get到了點上了呢?

黃梅戲《女駙馬》中有一句唱詞:“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大概就可以說明古代狀元的待遇了。

當了狀元后(含一二甲進士及第者),皇帝是要在東華門上高聲喊名,所謂“東華門外唱名”也。從東華門入,特許在皇宮大內騎馬者唯有三鼎甲而已。餘者,在官方名冊上或有記錄,於重要場合一概用“等人”二字代表了。

至於“瓊林宴”,就是爲新科進士們舉行的“升學宴”另加宣佈官職。

隋朝創辦的科舉制度,到了宋朝才由太祖趙匡胤正式確立了“殿試製度”並親自主持宣佈新科進士的名次,賜宴於御花園瓊林苑。

“瓊林宴”相當於國宴水平,連表演唱歌跳舞的都是宮廷樂隊,進士們不但與皇帝共飲御酒,還一起遊園賞景,對很多人來說,瓊林宴是這輩子唯一一次近距離接觸皇上的機會,說出去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無上榮耀啊!

南宋末寶佑四年(1256年)的文天祥高中狀元后也很興奮,參加瓊林宴的時候還特意賦詩一首表達心中喜悅: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

說起宋朝的科舉,不得不說一下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是科舉史上的關鍵人物,他大幅提高進士待遇,進士及第者“定其優劣爲三等”,一、二等爲進士及第,三等爲同進士出身,不用參加考試,按照等級直接授官:

第一、第二等進士,授“將作監丞(從六品下)、大理評事(正八品)”,這些是名義上的“官職”也就是寄祿官,“通判諸州”纔是實際上的“差遣”職務。

同出身進士和諸科,優等的當“判司簿尉”(從八品到從九品不等,指州判官、司戶參軍、司理參軍,縣主簿、縣令等“幕職州縣官”)。

及第進士不但起點高,提拔速度更是驚人。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所取進士中,第一名的狀元呂蒙正和數十名開外的張齊賢在6年後已位至執政,分別擔任參知政事和籤書樞密院事,兩人更是在考中進士的12年、14年後擔任宰相。從科員辦事員十幾年內幹到宰相,這是火箭101的速度呀,比明清時期的先入翰林院再入內閣的速度還要快。

換句話說,如果方仲永表現突出,政績優越,很有可能在十數年後就達到了晏殊的級別。而那時的方仲永很可能不到三十歲。如此優質的潛力股,設非晏殊的威勢所在,流行“榜下捉婿”的宋朝一干官員,非把方仲永給撕碎了不可。

當然,現在也有人想撕碎方仲永,如那位本應是狀元及第的張唐卿。

只因那張唐卿在殿試上慫恿一根筋的楊察攻訐方仲永,意圖一石二鳥除掉對他威脅最大的方仲永與楊察。不想道行太淺,被一衆修煉千年的老狐狸識破,以致弄巧成拙,僅得了個二甲第一。

雖同樣是進士及第,但一甲第一天下皆知,官家說不得還要建狀元牌坊的。至於二甲第一,您哪位?有事兒嗎?

這不,剛一見到方仲永踏入瓊林苑,張唐卿就夥同一幫人圍着方仲永“祝賀”起來。

這個說文遠兄好詩才,那個說方狀元豔福不淺,這個說方大人今後多關照,那個說宣德郎好運氣。各種各樣的酸話都有,真心祝賀的一個也無。真所謂“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也。大家都是進士,水平差不多,憑什麼你能當第一名?我比你差哪兒了?

方仲永不擅應對這“羣雌粥粥”的場面,若是甩手而去必然是要落個“盛氣凌人”的評價的,只能勉強地應對着。再說了,儘管狀元的前途遠大,但也只是起點高一些而已,真正升官的速度也不見得就比其他人快多少。說不得這些人裡面就有不少善於鑽營之輩,將來官職在自己之上也未可知。

如那文彥若,他雖然名聲不顯,但人家的哥哥文彥博可是個牛人呀!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論手段,慢說方仲永,就是方仲永的連襟當過多年執政的富弼都未必能弄的過人家。

再如那呂璹,名字難認,名次不高。但他今年剛兩歲的兒子很厲害,呃不,將來會很厲害,那就是呂惠卿。

呂惠卿是王安石變法的二號人物,靠着王安石一路提攜才混到了參知政事的位子。但這貨在而王安石離任後卻又極力打擊王安石,甚至拿出和安石的私信來詆譭他。

是以這位在史書上的評價極差,司馬光曰:“惠卿憸巧非佳士,使安石負謗於中外者皆其所爲。”

蘇轍說:“惠卿懷張湯之辨詐,有盧杞之奸邪,詭變多端,敢行非度。”

宋神宗的評價最有意思:“惠卿進對明辨,亦似美才。”

儘管他們的親戚玩手段很厲害,但咱也有曾鞏,的弟弟曾布很厲害呀!誰怕誰?曾鞏呢?不是剛剛還在一起的嗎?這個不靠譜的傢伙,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時候,一個最令方仲永意想不到的人——楊察,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各位何必說那些酸溜溜的話?文遠兄的詩詞,休說我等,便是晏參政、宋學士只怕也要自嘆不如。

至於策論,諸位都在皇榜旁看到考卷了吧?雖說是由書吏謄寫,但內容當是無差。文遠兄於策論中詳述我朝馬政之利弊,其數字之詳實,計算之精準,實令我等只知道尋章摘句的書蟲汗顏。

更妙的是,文遠在策論中還談及從青唐購買戰馬、馴化雜交、繁育良種之法,試問哪位能有此良策?得了一甲第一,乃實至名歸也!

如此光明磊落的行爲,豈是那隻知躲在一旁煽風點火、鼓弄脣舌之輩可比?”

衆人無言以對,張唐卿也是趁人不備悄悄地隱入了黑暗中。

一直注意張唐卿舉動的方仲永冷冷地看他“隱身”,內心猶豫不已:這麼個玩意兒,時不時地跳出來噁心你一下。要不,尋機會結果了他?

此念一出,方仲永把自己嚇了一跳。我什麼時候這麼冷血了?一言不合,就想要取人性命,不是君子所爲呀?再說了,如果歷史所記不差,張唐卿也只有四年好活了,犯不着呀!且饒他一命罷!

回過神來,方仲永對出手相助的楊察拱手謝道:“多蒙隱甫兄相助,在下不勝感激!”

楊察還禮道:“文遠兄言重了。在下受小人矇蔽,於金殿上鑄下大錯,本以爲此生再無進身之階。幸官家仁慈,不以我之狂悖爲意,纔有了在下今日榮光。”

方仲永對搶了人家的名次很是不好意思,說道:“以隱甫兄之才,這狀元之名位其實應屬隱甫兄或是那張唐卿纔是。在下其實於贊畫謀略並不精通,有些取巧了。”

楊察似不經意地問道:“這其中哪裡有什麼巧可取呢?”

方仲永暗自一笑,這些人可真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呀,說道:“在下進京時,路遇一精通馬政、長於謀略之人。與其傾談數日,受益良多,是以才能在策論上言之有物。否則,以在下的見識實不足以成此雄文也。”

楊察長嘆一聲道:“時也,運也,命也!”與方仲永爭勝之心,也就完全淡去了。

少時,趙禎駕臨。

欣賞歌舞,品嚐御膳,衆新科進士獻詩。

一番花活兒後,重頭戲來了。

官家對新科進士當場授官:

一甲第一名方仲永,授將作監丞、通判台州,進朝奉郎。

一甲第二名龔鼎臣,授大理評事、通判懷州。

一甲第三名文彥若,授大理評事、任奉寧軍節度推官。

一甲第四名楊察,授大理評事、監察御史。

……

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二十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五二章 好位置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四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四十章 毒殺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
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三十五章 干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二十章 驚變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五二章 好位置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八十九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二)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四九章 誰是大英雄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七十三章 大婚(三)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四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四十章 毒殺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八十八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一)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