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狐威(上)

雖是觀潮的最後一天,岸上還有許多百姓,以及一些攤販。

分開百姓,沒有回去,而是到了南廂艮山門外,吳山腳下候潮門內側的瓶揚河畔,就是杭州的市舶司所在,南邊的海船碼頭也在此。

不在潮頭衝擊波上,但船主們一個個仔細地檢查着纜繩,大潮一來,這裡也多少受到潮水的衝擊,甚至能使水面陡漲起兩三尺高。

要出發的船隻也早就離開,要進港的船隻也早進了港。

不得不跟潮水走,月頭與月中是大潮,船離港要在潮水平靜之時就要離港,一旦下潮下到潮底時,潮水很急,船出江口速度雖快,可不易控制。進港也是如此,快要平潮之時進港。中潮時在潮中走,小潮時在潮頭進港,潮尾離港。不但杭州港,附近的數州,包括秀越明皆是如此。

宋朝海上貿易這時還不是最發達的時候,港口有船,但不是萬船並立,只有幾十艘。

有的裝滿了貨物,沒有卸下來,或者沒有離開。

有的是空船,象一個個龐然大物屹立在江面上。

富弼也跟了過來。

鄭朗先站在江邊看着這些船隻。

多是五百噸上下的船舶,這是正常的大船,在大運河裡運糧的糧船也漸漸向五百噸靠攏,也就是所謂的萬石大船。但還有更大的,長江裡有少數船舶達到上千噸,海上也有。

宋史記載中最大的船舶是宋徽宗出使高麗的客船,長約四十丈,深九丈,闊七丈五。浮於波上,巍如山嶽。鄭朗懷疑史書記載有誤,按照這個尺寸,排水量會達到四萬噸,載重量會達到兩萬多噸。

鄭和寶船最大的船更大,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於是有人根據這一尺寸,將深度一扣再扣,也成了小型的航空母艦。

但是木質船結構最大承受能力是在排水三千幾百噸,載重兩千幾百噸。

不知道古人,或者他的後人如何突破這個難題的。

沒看到,不置與否。

但上千噸的船,他陸續見過不少,並且船越大,出事率越低,所以它的生命終點不在江河湖海底下,而是在船塢因老化被拆卸。因此後人很難從沉船大小看到大型船隻的規模,比如打撈的南海一號,船長30.4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約4米,載重可達六百噸,排水量可達八百噸。但在他眼下所看到海船當中只能算是中大型船隻。

後面的工匠有沒有技術造出那種巨無霸,並且能使它超越木海船的極限,擋住海浪的顛簸,鄭朗不是很懷疑,記載的數據會誇大,但後世有人發掘出來長達十一米多的舵杆,兩米多的絞關木,足以證明實船的龐大,萬噸大約不可能,五千噸卻不用質疑。

不用那麼大的船,他關注的只是千噸船,只要千噸船的質量過關,下面他的一系列安排就能得以實現。

並且是最好的年代。

商業氣氛發達,前代不可能,後代也不可以。

造船技術發達,往前去幾十年,沒有那麼發達,往後去幾十年,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會陷於黨爭之中,自己站在保守黨一方,新黨會將自己一切推翻,那怕自己能爲國家一年盈利一千萬貫。照樣推!若站在新黨一方,同理。

相對而言,朝堂比較清明,趙禎也不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換成朱元璋會想了,這個人怎麼本事比我大,一想自己性命難保。

還有對方的環境……

不數,一數能數出十幾條好處。

終是匪夷所思,只要讓大家看到好處,馬上李元昊要來惡搞了,一惡搞國家更需要錢,只要需要錢,反對的人不多。所以現在不能說,讓一切成功了再稟明。

站在外面看了看,上了一艘船,也是港口裡最大的船。目測了一下,長約近十三丈,寬近四丈,深多少看不出來,還有一半的貨未卸下來。

但通過船帆,就可以證明西方人推測的木船極限很有可能不對。

西方先用單帆船,後用兩帆船,也就是加勒比海盜裡的船隻,最後纔是三帆船。

可此時宋朝的船三帆船成爲主流,甚至少數船還有四帆五帆。主帆會高達十丈,不僅有這麼高,還有轉軸讓它自由起倒,可以保持正風用帆,偏風起篷,逆風時可以從兩舷和艉部放下長櫓搖擺前進。僅一項轉軸技術,足以領先了西方人八百年。

船主是一個倭人,但對倭國鄭朗也談不上什麼仇恨,他是宋人,只站在宋朝角度考慮問題,北方的鄰居們是幾百年後的大害,東邊與南邊的鄰居同樣也不是一個好鄰居。

通過通譯的翻譯,才知道這個倭人是倭國的一個貴族子弟,前後出海宋朝共達五次。

但說到這裡時,言語有些閃爍不定,倭國也需要宋朝的銅錢,可宋朝市舶司查得緊,於是泊於明州不遠的海面上,自有豪強駕小船出海,帶錢購其貨,往往得錢者,以一當十售之。然後空船進明州港或者杭州港購貨回去,錢回國後更貴,謀利也更重。

對此鄭朗並不追究。

與私鹽一樣,他們沒有錢,強行阻止,是堵水之法,堵不了的。

先是跟宋人的船隻來宋朝做生意,出海三次後,這個倭人才在泉州定製了這艘船。

提起泉州船,倭豎起了大拇指。

宋朝造船的地方很多,北方的鳳翔、密州,南方的溫、治、明、婺、蘇、潤、洪、吉、虔、撫、潭、鼎等州皆有官塢與私塢,但製造航海船隻,還是雷州、泉州與福州最好。

泉州爲翹楚,這是從唐朝積累下來的技術。而且官吏不認真,私人卻要講究信譽,私塢所制之船質量遠勝過官塢船舶。

又看了看船的內部。

船殼板很厚,用桐油與鐵釘鑲死。這是泉州船,雷州船空板穿藤約束,於藤縫中塞海上所生幹茜草,遇水則漲,舟爲之不漏,不使用任何鐵釘與桐油,同樣能遠涉重洋,也就是阿拉伯造船法。

有十三個隔水艘,一個漏水,甚至數艘漏水,船舶依不沉。

底也是尖底,這種尖底最不懼風濤,巨浪到來,搖櫓掌舵,在數丈高的大浪裡行駛若平地。

倭人又豎起大拇指。

是他對自己這艘泉州船的信任,若倒了黴,遇到一些罕見的大臺風,什麼船照樣將它打沉。還有一個缺陷,容易擱淺,船底尖,船緣部分上了灘,船主依然不知,繼續馭帆前進,風浪涌促,等到發現時,整個船已上淺灘了。而且帆一時半會放不下來,風浪繼續在催打,只要一發現,船隻十有八九會全部擱於灘礁之上。灘還要好一點,扔貨物吧,這個大海之上,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只好扔貨物,再用大篙子緩緩挪移。最怕的是擱礁,就那麼一點礁石,將船隻託了起來,浪還在打,一打一搖,搖得不好,船隻立即掀翻過來,船沉人亡。

世上沒有兩難的事,相比於擱灘的危險,風浪的危險更大,這纔是尖船底的由來。

但鄭朗從他嘴裡面還聽到一個知識。

重船好過,空船難行。船載了重後,抗浪性抗風性更強。倭人對大海也會產生畏懼的,船舷兩邊加橫木,一防側面的碰撞,二是安全水位線,過這個線後,再多的利潤,他們也不會強行裝載貨物超載。但空船一起,僅靠船尾部的壓石平穩船隻,船體多在水上面,產生阻風,船不重又更容易讓浪頭拋起來,反而越加出事。

最後就是指南針。

這艘船上則沒有,無他,出了海不遠,就有一系列的島嶼可供指明方向,大約指南針才應用沒有多久,宋船上裝配了,他國船隻還多未裝配。

鄭朗看了看船上的貨物,多是日本刀,這是倭國出口的奢侈品,還有螺鈿器物,日本紙扇,鹿茸,茯苓,香茹,杉板,羅板,少量金子,沙金與珍珠,但與宋朝一樣,船上的貨物不是一人的,他佔了主體,還有幾個倭人合夥一道前來。一爲人多保障安全,二是節約船上的空間。

又談了一下此時倭國的情況。

提前鄭朗派人蒐集了倭國的情報,加上他的記憶,此時詢問,只是印證。可此時倭國很亂,正是平安時代的末期,中央控制能力下降,各地武士集團把持着所有的資源,包括經濟與軍事。很象唐朝後來的藩鎮割居時的局面,即便這個倭人,同樣也說不清楚。

問了大半天,鄭朗在腦海裡還有一張地圖對照,富弼則聽得雲裡霧裡,根本沒有聽清楚什麼。

鄭朗談了一個時辰,直到吃中飯時才離開。

上了岸後,富弼搖頭:“夷人真乃醜陋。”

“爲何?”

“居然喜歡兄弟姐妹結爲夫妻……”將富弼氣壞了,包括那個船主的妻子也是他的妹妹,一會兒妹妹一會兒妻子,讓富弼聽得有好幾次差點跳起來。這是一個正統的士大夫,如何受得這種陋習。

鄭朗捏了一下鼻子,對此他不好表態,人家就這個人種,怎麼的?

不但民間喜歡兄妹婚,皇室也喜歡兄妹婚姻,甚至還有母子婚,父女婚,奇怪的是禁止表兄妹通婚。但他們怎麼結婚,那是人家的自由,鄭朗關心的是倭國的政治。

接着鄭朗下令,州內所有三等以上的人家,全部來到杭州城中開會。

只有他們纔有資本,也有這個力量,是褒義的說法,矛盾轉移的也是他們,杭州境內出現許多弊端,有一半是他們造成的,得將他們視野轉移出去。

命令一下,這些人家迅速向城內會合。

從鄭朗來到杭州來,發生許多古怪的事,包括那個一成半的契股。

鄭朗沒有說清,不是一成半,是萬分之一千五,細分成一萬份的。

問又問不出答案,心中知道大約因爲此事,在太平州鄭朗也做過類似的舉動,於是有了蔗糖作坊,有了各紡織作坊,還有了其他的作坊,不但太平州變得富裕起來,那些大戶人家也得到實利。

不是在內陸,此地乃杭州,更重視商業的價值。

一起來到杭州城,近萬戶人家,這也說明杭州的富裕程度。

在北門外校軍場開的會,其他地方容納不了,整整開了一天,外面讓士兵密閉起來。

到了晚上,全部散去,一臉的茫然。

有許多百姓詢問,還是如以前一樣,沒有一個人敢回答。

第二天繼續開,連續開了三天。

然後迅速散去。究竟發生了什麼,百姓皆不知道。

隨後一系列動作開始,並不大,從明州調來六艘大船,這是官船,爲朝廷從硫球進貢硫磺用的,鄭朗提前派人查了一查,選了其中質量最好的六艘過來,噸位都在五六百噸上下,還有一艘接千噸。

駛到港口來,從杭州又調過三百士兵,鄭朗除了一些館職與職官、差官外,來到杭州後還有一些兼官,寧海軍節度,這是隨杭州知府一道來的。

但杭州的軍隊很少,只有兩指揮禁軍,一曰宣毅,一曰威果,一指揮三百五十人。直到幾年後發生的那件好笑事後,江南兩浙才漸漸增加了禁軍數量。除了禁軍外,還有廂軍。

因爲對江南兩浙的不重視,雖設了寧海軍節度,但沒有正規的水軍。

沒有作用,非是長江,要維持國家穩定,陸續的設了一些水軍,這些水軍組成有禁軍,也有廂軍,包括太平州也有幾十廂兵組成的小水軍。但讓鄭朗給解散了。

出了杭州就是錢塘江,然後就是大海,對大海朝廷無能爲力。之所以設寧海軍節度,只是對市舶司的進一步重疊,便於杭州管理海市,不但管理市舶司,也是管理海上走私的。反正兼官也不用付薪酬,鄭朗身上就有好幾個兼職,包括市舶司的市舶使。

這三百士兵,多是禁兵,也有少量廂兵,是精心選撥出來的。

此行會有危險,因此給了賞賜,非是薪酬,薪酬國家對禁兵不薄,可因爲低層將領的貪墨,實到禁兵手中並不多。鄭朗還是不想動它,不但薪酬,還有這種貪墨。

攜帶的武器再次經過層層挑選,很長時間不打仗了,士兵忘記戰爭,武器也成了問題。賈昌朝說,今之兵器,類多詭狀,造之不精,且不適用,虛費民力。歐陽修說,鐵刃不剛,筋膠不固,長短大小,多不中度,造作之所但務充數而速了,不計所用之不堪,經歷官司又無檢責,此有器械之虛名,而無器械之實用也。

李覯直接說,或取非其時,或產非其地,備數而止,行濫固多,暴之日則焦,濡之雨則朽,以之應敵,不知其何。矧新甲之制,出於一切,次紙爲札,索麻爲縷,費則省矣,久將奪何?

兵器放在太陽下曬一曬,就酥脆了。這絕不是脆餅,越脆越美味,缺少韌性的兵器,到了戰場會發生什麼?放在雨中淋一淋,就朽腐了。用紙爲盔札,非是後來的大白紙,這時有的紙用桑皮或者楮皮製作,十分堅韌,可以當衣服,可以作蚊帳,但保暖也許有了,做盔甲肯定有問題的。爲什麼要這樣做,一上湊數字,二是省錢。

包括杭州各個禁兵與廂兵手中,手中的兵器,以及庫房裡的兵器,都有一些問題。經過精挑細選以後,質量稍稍能保障,可數量又不夠。

只能說暫時能應付此行。

但不是此行最多的一羣人,除他們外,還有一百五十名大戶人家的代表,以及他們自己挑選過來的四五百壯士。也帶着兵器,質量絕對能保障,可全部是民間的武器,甚至有的人將珍藏的倭國刀拿出來。

然後是王昭明,以及市舶司與杭州府挑出來的八名小吏,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應差役進入各部擔任吏職的。可此行他們代表的將是朝廷。以後還要做變更,暫先是應付調到船上。

船是朝廷出的,主要戰鬥力是朝廷出的,那麼貨物則是商人與大戶所出,這也經過了調查,非是象鄭朗在太平州所想的那樣,茶葉、瓷器,與絲綢、紙張。

紙張倭國從唐朝人手中得到了技術,雖次,可考慮到海上的風險,需求量不大。茶葉用的人並不多,但喜歡瓷器,以及高檔的綾羅綢緞,要高檔,低檔的人家同樣愛理不理,還有宋朝轉運過來的麝香、丁香等香料,白壇、紫壇等建材;蘇芳、丹等染料;虎、豹皮、犀牛角、瑪瑙等奢侈品。

爲使這一行成功,除了這些商品與十幾個通譯,去過倭國的海客,又從一些商鋪裡調來十幾石蔗糖。

甚至給了王昭明一本孫子兵法。

也只有鄭朗,不是鄭朗,整個宋朝沒有一個人有這能力,在開始之初將這一切籌備好。幾年後會有很多事,但那時草創完成,朝廷決定的僅是勝任的人選,以及相關的支持。

將王昭明送到碼頭邊,前來送行的人很多。

不知道情況,老百姓一個個莫明其妙,僅是出海六艘船,以前不是沒有過,爲何如此興師動衆。

王昭明手中拿着一個最大的圈子,估計這一路上就是吃飯,他也不會放下來。然而在上船之前,對鄭朗說道:“鄭府尹,我的家人,託負給你了。”

鄭朗一笑,道:“沒有那麼危險,都是大船,又是熟悉的航道,所以我初選便是這兩地。王內侍,幾年後你歸來,朝廷會舉行盛大的儀式歡迎你,那時估計我也回京城了,到時候與你把酒言歡。”

“要陪我喝十盞。”

這是擺明了要欺負人,十盞酒下肚,鄭朗準醉得爬不起來。

可是鄭朗笑了一笑,道:“王君此行成功,十盞又何妨。”

用了一個君字的尊稱,王昭明還能說什麼。他不是傻子,是有危險,但鄭朗與他說了那麼久,知道此行對宋朝的意義。

鄭朗將王昭明送到船上。

然後看着這六艘跟着退潮水離開港口。

其實鄭朗還有些擔心,雖不是入侵,也沒有那個力量入侵誰,自保吧,但後面元蒙兩次出擊無功,在鄭朗心中還是留下一些陰影。

這是最安全的一條航道,可是大海之上,誰又能說得準?

崔嫺託了託鄭朗的手臂說道:“回去吧。”

“嗯。”

剛回到城中,幾個衙役匆匆忙忙地跑過來,說道:“不好哪,小娘子被人搶跑了。”

“誰個小娘子。”

“府尹,你的小娘子。”

不是指鄭朗幾個妻妾,而是指鄭朗的女兒鄭蘋。

鄭朗爭切地跑回家中,家中正有幾個差役在問案,還捉住一個藝人。鄭朗上去問了事情經過。

今天送王昭明一行離開,不但他在送,幾乎所有大戶人家的家主都來到碼頭邊,但因爲鄭朗的條約,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包括他們的家人妻妾。至於船上的貨物,都是次要的。總共纔不到三萬貫,不是一家,是近萬戶人家籌集齊攤的,包括支付所請勇壯青年的費用,一戶人家也不足五貫錢。

鄭朗一家也出去送行。

只有四兒與環兒在家中鏽花,還有一個奶孃在看護鄭蘋。

奶孃也是從杭州請來的,一個老實可靠人家的中年婦人。

她坐在家中,給鄭蘋餵了奶水後,聽到外面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可家中的人少,便將鄭蘋又抱了起來,出去看熱鬧。

不遠處就是大街,大街邊上有一個耍蛇的藝人,幾條蛇讓他馴得很聽話。

真正雜技、魔術與蟲蟻的表演,還在東京城。鄭朗陪幾個娘娘看燈會時,看到一出“魚龜頂傀儡面兒舞賣糖”的表演。賣糖的人守在貯滿水的大木桶旁,有節奏的敲鑼,什麼節奏就出來什麼魚鱉鮚鯽,待它們浮上水面,賣糖人便擲以小面具,這些魚鱉鮚鯽用嘴頂着小面具,就象戴上面具似的,在水面上舞“齋郎”、“耍和尚”等節目。小動物力量小,一曲舞罷,讓它們下去,再用鑼喚另一種魚鱉上來繼續表演。

鄭朗看後很無語,知道這是用食物或者其他的一些手段,使這些低等魚類產生的條件反射,可能將魚鱉馴練到這地步,能用出神入化來形容了。

尋常人家也有,養蟲、鬥雞、溜狗、馴鷹,也屬於馴獸蟲一類。

要麼就是關撲。

各地都有關撲表演,有男有女,一些女子長得粗大,僅穿一條短褲,繫着一個胸圍子,與對手進行摔交,有時候胸圍子被對方扯掉,圍者便鬨然大笑。

趙禎也喜歡看這種關撲,他自己也撲,與宮中的太監比試,贏者得幾百錢,因爲他的仁與軟,太監不怕,十之八九是趙禎輸掉比賽,於是趙禎耍賴皮,要重來。太監不依,趙禎只好無奈之。

這也是趙禎可憐巴巴的一項比較奢侈的娛樂活動之一。

奶孃見識終歸是少,與周圍百姓看得目瞪口呆,就在這時候,忽然一個大漢從她懷中將鄭蘋搶了過去。奶孃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大漢上了驢車,瘋狂地駕着驢車而去。因爲大漢與駕車的人戴着很低的斗笠,沒有一個人看到他們的面容。

衙役接到報案後,很快將這個耍蛇的抓起來。有可能是巧合,有可能是故意的安排。但鄭朗認爲巧合的可能性很大,對方不可能知道自己會出現多長時間回來,也不會知道自家會出去多少人,更不知道奶孃會不會被吸引出去,也無從知道奶孃會不會抱自己女兒出去,況且家中還有四兒與環兒。

幾個妻妾急得六神無主,雖是女兒,也是鄭家的根,同房三年了,僅這一個寶貝女兒,讓歹人抱走,天知道能不能找回來。

四兒與環兒又是在家中的,急得一個勁的哭。

鄭朗道:“你們不要哭,讓我想一想。”

很沒有道理的。

拐賣嬰兒的事,在宋朝很多,但對象全部是男嬰,女嬰的幾乎很少。

要麼綁架勒索,但誰有這個膽量敢勒索到一個知府頭上?當真朝廷軟弱到這地步?

或者自己得罪了人。

這也不大可能的,首先是貧困的百姓,誰都知道自己心實際是向着貧困百姓的,只是手段不象黃知軍那樣粗暴。

再說大戶人家,更不可能。

自己要做的事也說了,太平州過來的一些大戶那是無條件相信,在他們心中幾乎將自己當成了半神,蔗糖作坊的大戶也相信一大半。本地的大戶人家相信,僅是一半。

可也不能說不相信,要等結果出來。這要等上三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一旦自己說對了,他們將會獲得幾十倍幾百倍的利潤。獲利以後,因爲出的錢多與少,會產生許多矛盾,但眼下卻是典型的同患難,與自己一樣,在等待着消息。

這種情況與太平州一樣,將所有人綁架起來。

誰會在這時候讓自己分心?

再說吏治,自己這近兩個月來,幾乎是無爲而治,不求有功,只力求境內不要有什麼矛盾衝突。

或者說新任官吏能力有高有低,可這一行新官員們背景雄厚無法想像,呂夷簡的兒子,韓億的兒子,晏殊的女婿,陳堯佐的門生。就是自己門中,還君子黨帶頭大哥范仲淹的兩個兒子,陳執中的未來女婿。搬那一個出來,都將杭州城這些大戶砸死了。

誰會在這時候動自己的女兒?

忽然想到一處,對幾個衙役說道:“走。”

第261章 慶金枝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八百章 光暗第312章 刎第192章 仙子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198章 省試(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54章 冤(上)第225章 法輪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92章 點將(上)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231章 黃河第283章 宋詩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第332章 拉手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284章 東風第12章 刻絲(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1章 詩社(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4章 考(上)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七百零九章 上樹第86章 第一觀(下)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53章 鬥法(三)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149章 算計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42章 問一(四)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224章 割(二)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241章 黎明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第312章 刎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256章 呂夷簡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312章 逃四百二十九章 召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52章 鳴天下(一)
第261章 慶金枝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八百章 光暗第312章 刎第192章 仙子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198章 省試(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54章 冤(上)第225章 法輪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第292章 點將(上)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231章 黃河第283章 宋詩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第332章 拉手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284章 東風第12章 刻絲(上)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1章 詩社(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4章 考(上)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七百零九章 上樹第86章 第一觀(下)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53章 鬥法(三)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149章 算計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42章 問一(四)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四百二十七章 度第224章 割(二)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241章 黎明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第312章 刎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五百二十二章 歐陽修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第256章 呂夷簡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312章 逃四百二十九章 召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52章 鳴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