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在路上(四)

鄭朗似乎懂,但是……能成麼?

二十四歲的樞密副使,破天大的例子,這個速度升下去,有可能三十歲就能擔任首相,不能再破例。

鄭朗也不想,擔任陝西的長官,他有這個資歷與能力麼?

也不想當,如今陝西牛人猛人太多,韓琦、龐籍、范仲淹,一個比一個難纏。自己說服誰聽自己的命令?

嘆息道:“真說起來,只有曹琮。”

好水川一敗,西夏人擄掠百姓返回天都山,曹琮發騎兵設伏待之,賊於是棄百姓引去。又‘誘’吐蕃爲犄角,還使西州商賈聯繫沙州鎮國王子,其派使奉書說,我本唐甥,天子實我舅也,自党項破甘涼後,於是與漢隔,今願率首領爲朝廷擊賊。

有能力,有戰功,有謀略,眼光長遠,居然看到沙州。

雖是武將,可是名將世家,是國丈,能彈伏西羣諸臣,最是適合的人選。

然而祖宗的法制,鄭朗雖說了出來,也知道不可能。

趙禎都在龍椅上搖起了頭。

鄭朗自己呵呵樂了起來,說:“別當真,你們繼續說,我年青,不懂事。”

十幾個大佬啼笑皆非。

然考慮到軍務能力,真的沒有什麼好人選。不相信,讓呂夷簡與章得象去,同樣也不合格。

呂夷簡閉目說道:“不如讓宋庠前去陝西。”

‘陰’謀,赤‘裸’‘裸’的‘陰’謀。

鄭朗心中搖頭,其實論吏治之能,至少在相位上所做的貢獻,趙禎朝呂夷簡當屬第一。

然而德‘操’很成問題。

宋庠說應當將范仲淹咔嚓,呂夷簡認爲不妥,杜衍與鄭朗也說了公道話,未殺。隨後論處罰范仲淹時,宋庠再次責備范仲淹不當與元昊通書,呂夷簡道,人臣無外‘交’,希文何敢如此。

其他人皆搖頭,呂夷簡,你變化也太大了吧。

不知道呂夷簡確實是爲了國家,還是爲了昭顯他的肚量寬大。

鄭朗在西府呆了十幾天,越呆越覺得這潭水太深,不過他也自覺,除到萬不得己的時候,他總是不開口,甚至不批閱西府奏摺。

又因爲其他的事務,宋庠與呂夷簡也發生了一些衝突。可是趙禎看到宋庠忠厚,十分喜歡,呂夷簡多有忌憚。正好借范仲淹事,數次擠兌宋庠。

晏殊老了,有資格說我沒有軍務能力,不去陝西,宋庠不能說,被呂夷簡再次擠得滿臉痛紅。

趙禎替大宋化解了難題,道:“宋庠也不知軍務。”

但鄭朗知道,要不了多久,以呂夷簡的手腕,宋庠還會被呂夷簡排斥於東府相公之外,並用朋黨將宋詳的好友鄭戩擠到杭州。

這個朋黨來得有些冤的,要知道鄭戩可是范仲淹的聯親。

眼下陳執中到了杭州,不知道鄭戩會擠到哪裡,然而鄭朗也不想鄭戩去杭州,此人頗有能力,果敢必行,然憑氣近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去了杭州未必是好事,還不如讓張觀前去杭州。

張觀不行,宋庠不行,晏殊不行,那個行?

御書房裡一陣緘默。

趙禎再次看着鄭朗,鄭朗搖頭。除了曹琮外,其他的人一個也不合適。要麼不懂軍務,要沒麼沒有資歷彈伏羣臣。

鄭朗恐怕不久也要去西北,是大佬,但不會是這個首長之官。

此事拖了下來。

鄭朗回到客棧,忽然來了十幾個大漢,這羣大漢有些古怪,年齡最大的接近五十歲,年齡小的只有二十幾歲。領首的兩人更是奇怪,其餘的人都是武士打扮,唯有這兩人是文士打扮。

“你們是……?”

“我們是王德用相公派來的。”一個文士說道。

徐徐將來意解釋,他叫劉軒睿,是慶州的儒生,‘性’格‘激’烈,中了舉子,未中進士,自元昊入侵以來,深感到國家的恥辱,決定棄筆從戎。

另一個文士是蜀地人氏常德明,與張方平一樣,喜讀兵書。

兩人在京城遊學,一拍即合。正好劉父昔年時是王德用‘門’下,於是投奔王德用。

王德用很無語,如今文人多尊貴哪,還有棄文從武的人?而且他現在小心翼翼,省怕犯下錯誤,讓文官們揪辮子,又在內陸之地,也沒有他們發揮餘地。

是故屬下的子‘女’,熱情款待,然後唏噓良久。

他是武將,國家有難,卻不能上陣殺敵,怎能不難受?

然而這是宋朝的祖宗法制,武將立了功,也升官,也厚賞,升到一定地步,就開始養老了,不讓你真正的碰軍權,以防武將專權的事發生。

正好聽聞鄭朗來京城,王德用這點頭腦還是有的,不可能讓鄭朗真的在京城做樞密副使,要去西北。於是讓他們前來,兩人是文士,但又有軍事天賦,正是西北最需要的人才。

然後又派來十幾個謙客。

這些家丁原來都是王德用手下的愛卒,有的人正是本身來自靈州等西夏境內,後來其境沒入西夏後,一直沒有返回。對西夏境內地形人物風俗十分熟悉。

王德用挑了挑,一股腦將他們送到鄭朗手中。

兩家是親戚關係,他子‘女’一個個不成氣,鄭朗立功上位,會照拂崔家,照拂崔家,就能順帶着在自己死後照顧自家。這些老卒跟隨自己多年,若沒有意外,最後會默默無聞的老死。於其老死,不如讓他們到戰場上真正的揚名。

這些老卒再加上王德用在西北的威望與一些人脈關係,對鄭朗也會有極大的幫助。

鄭朗愕然,最後無言地說:“謝過王相公。”

留了下來。

有多大的本事,要到西北後才能看出,才能任用。但這些人無疑是西北的活地圖,好啊,王德用這次是幫了自己。

當然,是鄭朗,其他人王德用可不敢多這事,‘弄’不好會倒黴的。

鄭朗可以將他們留下來,但沒有,直接將他們帶到軍營,與那些‘女’真人呆在一起。

外行人看不懂,包括鄭朗在內,只覺得這些‘女’真人彪悍,放在王德用這些手下眼中,立即看出不同。一個老卒叫王勇的沉聲說道:“好凶野的士兵。”

此人是党項人,跟了王德用姓氏也姓了王。暗中將党項人與這羣人做了比較,最終得出的結論。

趙保走過來問:“鄭相公,我們以後會不會做宋朝的官?”

宋朝話說得不標準,扭口,但能將意思表達。

鄭朗卻笑了,以前將他們放在倭國不知道天高地厚,放在杭州也是置於孤島之上。來到京城時久,終於知道宋朝的繁華。但這個繁華需要錢帛來享受的。想要錢帛,他們沒有本事經商,只好升官。

說道:“可以,只要你們立功,不但可以升官,我還可以派人將你們家人接到我朝來,享受這個富貴。”

“好。”趙保猛揮粗大的胳膊肘兒,將鄭朗的話傳達下去,七百幾十人歡聲雷動。

但鄭朗心中有數,這些人是做強力炮灰存在的,能活下來的僅是少數。一旦到了京城身爲武官,只要過幾年辰光,沾染貪圖享樂的風氣,那不是勇猛的‘女’真戰士,甚至連西軍都不如。

等於是一次‘性’的用具,用完了就失去作用。想用得更長久一點,就得不能讓他們沾染貪圖享樂的風氣,保持在北方的野蠻與兇狠。所以來到京城後,鄭朗一直將他們關在軍營‘操’練。也不會讓他們在京城呆很長時間,自己走,他們也要走。

無所謂。

對劉軒睿、常明德與王勇說道:“你們暫時與他們住在一起,經常‘操’練,做一個預熱,然後我帶你們去西北。”

“喏。”

時光過得很快,陝西的首長還沒有決定下來,但鄭朗知道一旦決定,他就是離開京城的時候。於是又上了一奏,關於西邊田地的事。

宋朝的軍田嚴格來分,有好幾種。

屯田,多在河北處,甚至將水稻引到北方種植,收成不高,每畝不足一石,但利在蓄水,限制戎馬,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所以漸漸沒落,隨着契丹敵意不強,這些屯田從國家直接經營方式漸漸轉換爲租佃方式耕種。

營田,例如種師衡在青澗城的墾田。將地開墾出來,僱貧困戶耕種,然後‘交’納課租。這種營田一開始有積極意義的,但從開始時就披上謀利的影子。一旦想從它身上賺錢,什麼事都變了‘性’質,漸漸暴斂於耕戶。西北之地靠耕種爲生的百姓不多,但也有,成了謀利‘性’質,會有一些武將利用軍隊的威壓,強佔民間耕地。後來范仲淹與韓琦先後上書請罷。不要這些營田所得,以免產生民族不和的矛盾,使邊境情緒緊張,百姓與朝廷產生對立。

還有弓箭手田,弓箭手不給薪水的,可是戰爭時多有危險,有時又爲了軍事任務,調離家園,損害其家,於是給其地讓其耕種,補助家用,養家餬口。

又於淮河以北選膏腴之地,設牧馬監地,當作馬場,然而多被豪強侵佔。

鄭朗說的正是營田。

寧肯國家多出一些財帛賞到西北,也不能讓營田苛剝佃戶。

不能讓它成爲百姓與朝廷的矛盾根源,只要沒有弊端,好處立即彰顯,糧食出自西北本身,與從江南運來,僅是運費,就會是天價。一斗米運到延州,有可能運費與損耗達到三四百文,是米價本身的七到八倍!

與晏殊說了。

晏殊有些驚訝,以前就沒有想到後果,想了想,說:“行,我立即用西府的名義命令陝西各地營田課租每畝不得超過一斗,更不得侵佔民田。”

鄭朗眉頭還是緊鎖。

“難道這樣還不行嗎?”

“晏相公,即便命令,未必有人遵從,還是請示陛下,下詔書吧,詔書比西府命令更管用。並且,算了,不說了。”

“什麼?”

鄭朗就是不回答。

他想到的更多,營田只是解決之道的一部分,若是整個陝西羌人與蕃人全部開墾呢?

授他們技術,給他們馬牛,朝廷可以出資從吐蕃等部族購回一批戰馬,將軍中不好的劣制馬匹賜賞給有功的弓箭手與忠於朝廷的蕃戶,但不准他們宰殺,而是用來耕地的,擴大耕種生產。

只要鄉兵補充,朝廷還會派兵,但沒有以前負擔沉重。只要耕地擴大,陝西糧食差距不會太大。減少專營的傷害,也不用吃一些無良商人給的黴米陳谷。

可一旦詔書下達,裡面貓膩會有很多,有的將領膽大包天,會將良馬當作劣馬,售給蕃戶,貽誤戰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詔書下達,但陝西的長官還沒有決定下來。

只要趙禎一提,準得冷場。

鄭朗看着十幾個大佬,不知說什麼好,最後說道:“陛下,臣有一策。”

“你說。”

“不如正式將陝西分成四路,以韓琦管句秦鳳路部署司事兼知秦州,范仲淹管句環慶路部署司事兼知慶州,龐籍管句鄜延路部署司事兼知延州,併兼本路馬步軍都部署、經略安撫沿邊招討使。”

“那麼渭州呢?”

“涇原路讓臣去吧,況且臣呆在西府,也有些不自在。”

十幾個大佬莞爾一笑。

一羣老頭子,最年青的也有四十多歲,鄭朗放在裡面,是讓人感到太奇怪。

但去渭州不同,雖然這一職是主管一路政軍財,鄭朗有了政績,又是以西府副相之職前去的,不顯得唐突。

實際上早想將鄭朗調到西北,就不知道如何安排,還有首官之職久而不決,也就沒有想到鄭朗的職位。

鄭朗又說道:“將陝西正式劃分四路,是權宜之計,西賊勢大,合兵一處,唯恐不及,分兵四處,更是自尋死路。如今沒有合適的領首之人擔任陝西長官,只能臨時劃分。以後想要真正剿滅西夏時,必須四路合一,統一行動。”

鄭朗提前數月還原歷史,弊端很多,宋神宗時加了臨洮路,變成五路軍隊,各不相統轄,藩鎮割據的危險沒有了,然後大敗也產生了。

但眼下對他有好處,韓琦與龐籍、范仲淹太猛,自己沒有本事說服他們,不如各幹各的。以前陝西四路概念很模糊,雖有四路之議,實際歸陝西總管,然而缺少有能力的長官,這個總管的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

既然不能發揮這個總領的功能,朝廷懸而未決,最後還不知道派了一個什麼人過去,索‘性’將這段歷史提前數月還原。

至於原來的王沿,此時爲樞密直學士、右司郎中,繼續做你的郎中吧,西北不是你玩的地方。

諸人沉思,幾個人選沒有問題,韓琦於渭州數千百姓攔馬責問,再去涇原路不合適了,而且‘激’進,放在其他三路也不大放心。范仲淹正好在耀州,換一下任,就能解決問題。龐籍也去了陝西很長時間,不是生馬子。

但是章得象狐疑地問:“範韓二人豈不是有過不罰,反而成了升遷之舉?”

“章相公,那你就找其他的人選吧。”

找誰?

除了這幾個人外,找誰都不放心!

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6章 約定(下)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170章 走鋼絲(上)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84章 臨江仙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336章 小戰(中)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18章 詩社(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07章 鄭體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99章 講仁(七)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276章 請第66章 法度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85章 第二抓·誤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252章 鬥法(二)第243章 號角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5章 約定(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301章 拼爹第278章 無敵(下)第299章 琴瑟第63章 天堂(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52章 鳴天下(一)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80章 較勁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90章 三家祖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121章 喜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九百零八章 殿下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41章 黎明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06章 求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82章 魚鱗塘第115章 高山流水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94章 講仁(二)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第124章 火
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6章 約定(下)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170章 走鋼絲(上)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84章 臨江仙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第336章 小戰(中)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第18章 詩社(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07章 鄭體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99章 講仁(七)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第276章 請第66章 法度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277章 無敵(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85章 第二抓·誤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252章 鬥法(二)第243章 號角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5章 約定(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301章 拼爹第278章 無敵(下)第299章 琴瑟第63章 天堂(上)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52章 鳴天下(一)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80章 較勁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90章 三家祖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121章 喜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九百零八章 殿下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41章 黎明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06章 求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282章 魚鱗塘第115章 高山流水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94章 講仁(二)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第124章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