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

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

四月牡丹未謝,槐花雪始起。

鄭朗上了一諫,讓歐陽修主持談判百姓迴歸事宜。這件事有些難辦,築城實際對宋朝危害不大,人家是對付西夏的,兩城用來存放備戰物資,但能說出一個道理。盟約上清楚地寫着,邊境不可築城,不可修築壕溝,不可增兵駐守。百姓卻是宋朝需要的,畢竟理論上宋朝重視內治,人人皆在喊以人爲本。不提罷,裝聾作啞,一提這些百姓也算是宋朝子民,從西夏逃回來多不容易?

關健他們是從西夏逃來的,不是從宋境出發的百姓,甚至裡面裹着一部分西夏原住民,說不清楚。

鄭朗寫了一份國書,遞到契丹,但還不夠,想要契丹人同意,這次來使也要提出,談判難度大,但談好了便是一份不小的功勞。與契丹談判還談贏了,那怕是分釐之功,也是大功!

大家愕然。

實際相比於歐陽修的種種進諫,即便鄭朗於朝會上進行爭執,語氣也委婉得多。雖然你說錯了,也是好心一片,要深思啊,不能亂說。再看看歐陽修的奏摺,奸邪,小人,穢臣,陰險……

派歐陽修做使者,與契丹西夏談判也是最好的人選。

他做諫臣,能將滿朝上下磨得仙仙欲死,但做使者,同樣能將兩國使者折磨得痛不欲生。而趙禎朝以前諸使者當中,除富弼外,其他人都顯得偏軟,以至外交黯淡一片,屢屢失去節制。

契丹使者到,契丹王后派監門衛上將軍蕭忠孝、利州觀察使劉從順,契丹皇帝派始平節度使蕭詣、高州觀察使趙柬之來到京城賀乾元節。

歐陽修也讓鄭朗弄得仙仙欲死。

鄭朗滑不溜手,想找毛病,不容易找,即便不顧後果,讓其他人彈劾鄭朗有失朝儀。弄不好傳到民間,能與王曾、呂夷簡那次火拼比較,那誰是呂夷簡,誰是王曾?恐怕十用**說自己是呂夷簡。

含着羞憤之心。施盡全身解數,與契丹四位使者周旋。也頗有策略,不提百姓,先提築城。蕭詣只能再三解釋,契丹築城是特例,不是針對你們宋朝的,反而是爲了你們宋朝。西夏久不向貴國臣服,又提出種種百般無理的要求,俺們代你們大宋討伐西夏。

歐陽修說,不用你們契丹出手,西夏的事,俺們大宋自己解決,至於當初議和多出十萬,權當增進兩國友誼。白送你們契丹。

就怕契丹藉此邀功,以後再度提出種種無理的要求。

蕭詣也感到爲難,出征西夏多少也爲得到這十萬錢向宋朝有一個交待。更考慮的是國內,元昊小子野心勃勃,多次收留夾山諸族百姓,不但有夾山的百姓,還有北方諸韃靼各族,一旦讓元昊施反間計得手,契丹也會糜爛。以前當作掣肘宋朝的棋子,可現在漸漸尾大不掉,不能讓西夏發展下去,否則不僅成爲宋朝的危脅。也會成爲契丹的危脅。這纔有了這次準備征討契丹的計劃。

終說不出口,宋朝君臣有所懷疑也合乎情理。

扯皮大半天,歐陽修說道:“築城之事可以不問,但必須將我朝被元昊擄走的百姓釋放回來。”

“元昊桀驁不馴,我們契丹命令不聽。”

“不是,就是部分百姓自西夏逃歸我朝。沿途西夏多設關卡,只能從貴境逃歸,但你們契丹築下二城後,將我朝百姓截留,使不得歸,也是有傷兄弟之舉。我主增貴國歲幣二十萬,築城之事,已有諸臣爭執,再有截留百姓之事,我主如何向天下交待。若是貴國退讓一步,我主也能有一個挽回的餘地。”

四位契丹使者聽後,商議一會,蕭詣說道:“不是截留,有部分西夏人,我國若讓他們逃向宋朝,大軍興伐之前,便會失去大義所在。這樣,我們回去向我主稟報,派人去西南甄別,若是你們宋朝府麟百姓,逐一釋放回去如何?”

“若如此,當須從我朝府州派出數名官吏進行甄別。”歐陽修答道。讓你們甄別,能放回來幾個人?這時代,人也是一種資源。

磨了好幾天,四位使者讓他磨得頭昏腦脹,居然同意。

趙禎嘉獎。

但在心中哭笑不得,此人擔任知諫院之職,純是一個鬧事者,可做爲使者,卻是不二人選。果然是量才施用……

朝堂和諧了。

鄭朗朝爭,痛斥歐陽修,隨後又給了他一個立功機會,還能說什麼?

但在這背後趙禎的平衡之術,也只有天知,地知,趙禎知,鄭朗知。關健是經鄭朗這一說,朝堂安靜下來,再也沒有一個大臣提水洛城的事。不敢再提,一提純是找抽。

鄭朗又上一諫,說夏收來臨,財政漸漸轉危爲安,既然屈辱議和,應當休養生民,科配重斂商稅之舉,應徐徐罷之,是徐徐,不是馬上,馬上宋朝財政依然很緊張。戰爭以來,重加的科配悉數罷去,增加的商稅徐徐消減。

這就是鄭朗的功勞。

提前備糧,迅速平定各地起義,節約大量財政,否則這時,還沒有立減科配,徐徐減免商稅,無他,財政轉不過來。不過這個功勞是隱形的,沒有對比,無人察覺。

立準。

這一詔下,國家纔到了真正恢復的時光。

而且鄭朗也在拭目以待,看他的免稅法產生多大的效果。

王安石免稅法有許多弊端地方,再加上市易法,使得免稅法效果僅限定在減少三四等戶負擔的作用上,商業價值被市易法衝消。若是沒有市易法,這些中產者釋放出來,會極大的帶動宋朝經濟繁榮。

也是隱形的,直接看看不到,最少要過五年以後。

不但免稅法,還有裁兵法,同樣要過很長時間,現在必須拿出錢來安頓退伍軍人,這個退伍費很高昂的,想要看到效果,也最少得五年後。眼下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在增加費用開支。

陸續裁,已經將京畿數路兵士裁減完畢,戰前禁兵與蕃兵,也就是正規作戰兵士的主力。幾達九十萬,經過大規模裁減後,禁兵與蕃兵數量減少到七十一萬不足。

已經與王安石變法後數字相彷彿。

但鄭朗還不滿足,想要不冗,禁兵數量得控制在六十萬到六十五萬之間。少他也沒有這個膽量,多了便會冗。

眼下禁蕃兵數量依然會成爲國家沉重的包袱。

樂觀的是廂兵,經過免稅法與進一步裁減。縮小到三十五萬人不足。等於自開戰以來的最高峰,先後裁減二十幾萬,近三十萬兵力。還得要控制,壓縮到九十萬人,宋朝冗兵的弊端便會真正漸漸消除。

已經算是不錯了。

之所以如此順利,正是因爲改良型的保甲法,京畿與河北河東陝西,募得保丁三十幾萬人。至少讓趙禎產生一個錯覺,俺的兵力沒有減少。

不但趙禎會這樣想,一些守舊的大臣也會這樣想。

這一法最巧妙的地方便是除稅。有的官員想要功績,想強行徵保,那麼稅務減少,不鼓勵徵保,保丁數量不足,面子過不去。還會有糾紛,但有了這個微妙的平衡,糾紛不會很大。即便有,也沒有人在意,全部在關注着慶曆新政呢。

近三十萬兵士減少。眼下沒有爲宋朝財政鬆壓,相反,三十幾萬保丁,或多或少地爲宋朝財政增加了一些負擔。

若沒有慶曆新政帶來的種種爭吵,宋朝正在逐步恢復中。

就在這時候,發生一件事。一件不是很大的事件,最終震動朝野。

開封城南便是陳留縣,陳留縣南鎮西側的汴河上有一座土橋。這個土橋當初沒設計好,多阻擋航道,於是遷於此地,然也沒有設計好,橋墩對着航道,漕運來往船隻依稱不便,每次過這裡時皆小心翼翼的,省怕撞到橋墩,船隻沉沒。陳留縣催綱,也就是押糧官李舜舉建議,將這座橋遷到他處。

聽到李舜舉反應,開封府尹吳育派開封縣主薄李文仲與陳留知縣杜衍前來覈實情況。這個杜衍非是西府的杜衍,而是另外一個杜衍,同名不同人。李杜二人過來看了看,是不太方便。回去反應,吳育便下令拆毀此橋。

這時候出現了麻煩。

雖說是木橋,但能架在汴河上,橋也不會小,橋面高大,有數座橋墩,於是位於陸地橋面下面一側被一戶人家利用,如果拆毀此橋,他家的房屋也必將被拆毀。

這時代也有拆遷補償的,補償的形式不同,例如房屋,會給一些工料錢與地皮,讓你重新建蓋。或者佔地,也給地錢,或者另給良地。不過人們還沒有炒作地皮的慨念,政府也沒有指望地皮來賺錢,所以成本不高。

但象這戶人家屬於非法侵佔,肯定不會補償。況且房屋又造得美侖美奐,那有錢來補償?然而這戶人家是當地的大戶,還帶着一個衛尉寺丞職官在身,名叫盧士倫,正好都官員外郎王溟以前租過他家的房屋,兩人交情非淺。盧士倫送了一筆厚禮給王溟,王溟接受盧士倫賄賂後,便去找三司使王堯臣求說。他不會直接說不能動盧士倫家的房屋,而說這座土橋存在很久,沒有李舜舉說得那麼嚴重,開封府是多此一舉,浪費錢財。王堯臣與王溟是同年進士,兩人平時有素交,形式類似鄭朗與張方平。他沒有想到其中的彎彎繞繞,便對戶部判官慎鋮說不必拆橋,節約財政。

他是一個三司使,總管着多少事務?這件小事,也不會親自視察的,慎鋮不同,聽說後問了問,心中遲疑。於是耽擱下來,王溟見到王堯臣不動彈,又催問一次。王堯臣便第二次問慎鋮。慎越誤會,沒敢直接問,王司使,不是拆不拆的問題,是盧家那個房屋。以爲中間有貓膩,不敢得罪王堯臣,便說開封府已經開始強遷拆橋。

王堯臣有些來火,說了一句:“當初爲了建築此橋花費良多,僅用三十年,就忽然遷往他處,難道不怕浪費錢嗎?”

有可能他是想節約經費,這個三司使做得很苦逼的,處處缺錢用。熬了一年多時間,容易麼?想維持,必須精打細算。有可能是他不滿吳育的強橫態度。

然後殿中丞陳榮古前往現場察看,不便是存在的。但小心駛船,也不會造成船翻人亡的惡劣後果,又揣測王堯臣心意,陳榮古回來後就說無妨,沒有李舜舉說得嚴重。

這拆了一小半不拆了,吳育心中不服,彈劾陳留橋存在舞弊事件。弄到趙禎哪兒去了。趙禎再派監察御史王礪下去調查,王礪是事實求是,沒有存其他的心,下去看了看,不是因爲錢的問題,而是盧家這個宅子卡住,中間必有貓膩,便上書如實反應。趙禎還不大相信。若是其他官員還好,還有一個王堯臣呢。再派工部郎中呂覺立案偵案。

不知道盧家此時會有什麼想法,一個橋。居然驚動那麼多大佬出面……

最後盧士倫怕了,交待一小半,俺沒有賄賂,僅送了一些禮物,原來便有故交,不爲此事,禮尚往來也很正常。真相揭開,趙禎各打五十大板,王堯臣罰銅七斤,權戶部副使郭難。知陳留縣杜衍,開封縣主簿楊文仲,陳留等縣催綱、右侍禁李舜舉,並罰銅六斤,皆以公罪坐之。戶部判官、國子博士慎鉞罰銅七斤,殿中丞陳榮古罰銅十斤。都官員外郎王溟追一官,衛尉寺丞盧士倫追一官,仍罰銅十斤,並以私罪坐之。

也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鬧起來,爲一座橋,牽連這麼多大臣進去,傳出去也不大好聽。

趙禎想事情消解,卻傳到范仲淹耳朵裡,他認爲趙禎和稀泥是不對的,上了一奏。臣身爲參預大政臣子,刑名不當,臣不說則負陛下前日之訓,會成爲天下罪人,所以臣要說。

陳留橋是真宗爲損舟船,再三勘察後選定的地址,姚仲孫在三司,杜衍乞移此橋,仲孫不行。王拱辰知封府時,又請移之,拱辰不行。朝廷不知先朝有詔,許移乃失檢,三司去年又爲此橋興修,今又破材料,所以派人再三審度,乃是舉職,非有私罪。

移橋文字,初九便送到王堯臣說,初十王溟才爲陳留請回,王堯臣先發言,問移橋利害,王溟這纔回答,非是王溟所請託而後行。

堂高則陛高,諸公卿者,所以尊天子的原因。三司使主天下大計,在天子股肱之列,有罪,則陛下自行貶廢,不可使法吏以小過而辱之。投鼠忌器,正是在此。陛下縱然有輕視近臣之意,不可外示於人。

王溟租盧家宅子,每月付房錢一千,其時已遷於辰州通判,只是暫時借住,當時王溟爲本縣守官,盧家不願收錢,王溟尚不肯,只因王礪奏,於是捉盧士倫入獄,至有虛招(意外之音是屈打成招的),豈可因一兩千錢,便使員外郎請託此事?因停止追官,或與罰銅監當,省得外邊怨說,又避免本人頻來訴冤昭雪,煩惱朝廷。

陳榮古裁定橋事,說案賬上說所損船隻五十隻,多是因風吹拂,船伕駕馭不當,以至船撞到橋墩上磕撞致損。只有五隻乃是橋而致損,可移橋時稱人命及陷沒財物事,都是虛誑之言。所以榮丁定奪,不得移橋。今王礪所奏移回原處,一違先朝詔命,二新橋始建月餘,還沒有修好,便聞損卻舟船,撞折橋柱,及水勢稍惡重載船過往更不易。

慎越是三司判官,移橋公事本屬其主管,王礪重新定奪,也派人再次探問當移不當移,並無情弊之舉。

王礪與王堯臣雖是同宗弟子,素不相喜,因此定奪,誣三司情弊。又奏慎越是堯臣所舉,必有奸謀。事實別無情弊,更無奸謀,不值得。王礪親自守定此事,當以實聞,以免風聞之失。

這件公案是當不當移橋,但在這時代,橋雖方便過往行人,然而一建,船隻必然產生諸多不便。後世的船還往橋上撞呢,況且這時代的帆船。拆有拆的理由,不拆也有不拆的道理。可在雙方的推動下,這件公案又達到一個高峰。范仲淹說話還算含蓄的,也不當說,值得嗎?並且趙禎也從之,準了范仲淹的奏摺。

范仲淹說了這麼多,有的地方刻決歪解,爭的僅是一個私罪。公罪是辦事不力導致失誤,責不重,也不失其德。私罪便是官員存私心,爲人情,或受賄,或其他故,判罰不公,應重處,並且一旦戴上私罪的帽子後,以後仕途也會受阻。

既然從之,也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不就是判罰幾斤銅嗎?值多少錢。

可是有一個王礪在裡面,歐陽修能不能放過去?其實在慶曆新政中,歐陽修起了很大的負面作用,不僅開黨爭之端,而且其人幾乎走火入魔……

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76章 幸福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89章 狐威(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四百四十章 託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九百十八章 扯皮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85章 白蛇傳(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5章 約定(上)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36章 割(五)九百零四章 春天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2章 大三元(八)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95章 講仁(三)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356章 猙獰第219章 處女地(一)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42章 花會(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19章 最神奇(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83章 美人(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60章 道(四)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99章 放榜(上)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65章 對眼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336章 小戰(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81章 四君子(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五百六十章 魔術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33章 神秘女郎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119章 解試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61章 道(五)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252章 鬥法(二)第337章 窟
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第176章 幸福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89章 狐威(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四百四十章 託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九百十八章 扯皮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85章 白蛇傳(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5章 約定(上)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236章 割(五)九百零四章 春天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2章 大三元(八)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95章 講仁(三)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356章 猙獰第219章 處女地(一)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42章 花會(下)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19章 最神奇(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83章 美人(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60章 道(四)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99章 放榜(上)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65章 對眼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336章 小戰(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81章 四君子(上)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五百六十章 魔術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73章 走鋼絲(下)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33章 神秘女郎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五百十七章 請使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119章 解試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61章 道(五)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第252章 鬥法(二)第337章 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