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十二章 後背

九百十二章 後背

交子若不出問題,確實很方便,現在採礦與冶金技術都十分落後,即便是宋朝在鄭朗推動下,一年所產的銅也不過三四萬噸,所產的鐵也不過十幾萬噸,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了,史上宋朝產銅最高峰只有一兩萬噸,鐵也不過五六萬噸。

而金屬還有其他的用途。因此貨幣不足,不僅是宋朝的困惑,更是契丹、高麗、倭國與西夏的困惑。交子出現,就將這個危機化解了。然而若不象宋朝那樣準備相對的金屬儲備,方便的背後就會發生嚴重的災難。史上宋朝貨幣系統的崩潰,民國錢幣的倒塌,都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鄭朗寧肯銀行發展速度緩慢,都沒有放鬆金屬儲備,還有就是股份制。西夏東施效顰,一一採納,也就股份制,但與宋朝全民盈利相比,梁氏的股份制只是爲樑家人謀利,就象後來民國的四大家族一樣,所謂的國家銀行,還不如說是宋家銀行。

也不能怪西夏人沒有眼光,到了民國都不懂,況且現在的西夏。

現在普遍對金屬貨幣十分看重,交子有了信譽就是錢,甚至在宋朝因爲發行量控制量森嚴,交子的價值還略略在金屬貨幣之上,但沒有了交譽它就是紙,就是一塊小帛,一塊小羊皮。

得到了消息,宋朝在過着快樂的元宵節,西夏各個銀行門口卻在排起長隊。

五千多萬緡,對西夏意味着什麼?

北宋一年國家收入在史上普遍在一億多以上,化成緡錢更少,但它卻佔據世界的六成收入以上。也就是現在整個世界一年國家收入不足兩億緡錢。在鄭朗推動下,現在宋朝最少要佔據世界收入比例的八成。而宋朝僅發行了五億幾千萬緡的交子,並且一部分交子流通到國外。宋朝貨幣仍不足,許多地區繼續因貨幣問題,用物易物。可這是宋朝,而不是西夏。若論經濟規模。此時世界最少有二十個國家經濟規模比西夏龐大,就連河湟吐蕃若統一的話,都勝過了貧困的西夏,甚至高麗與交趾不論軍事,僅論經濟基礎都不比西夏遑讓。

再對比人口,宋朝此時超過了兩千萬戶,西夏僅有七十萬戶,是宋朝的三十分之一。不說宋朝多富裕。就算差不多,兩千多萬戶擁有的交子只有五億多,七十幾萬戶的西夏擁有的交子卻達到五千多萬。

但在數日之間,因爲沒有足夠的金屬貨幣,這五千多萬緡交子全部化成了白紙一張。救市還是可以的,若是各個貴族主動將金銀交出來。迅速湊集價值兩千萬緡的金銀,銀行信譽恢復,危機就解決了。但那個貴族眼看着交子價格劇烈下跌,願意拿出金銀替國家渡過這次危機?還有,發作得這麼快,就是西夏各個貴族那麼的齊心愛國,都沒有反應時間。

前面消息傳出,後面銀行所有的銅幣與金銀就換了出去,空蕩蕩一片。其實這條計策太狠了。當然最狠的還不是這條計策,是在東方大海源源不斷的木材上。

宋朝越富裕,用木材越多,倭國山林破壞得就越嚴重,但與官方無關,皆是民間買賣,要麼平安監半官方性質插了一足。

正月還沒有結束,西夏交子與銅錢的比例兌換就達到了一百比一,也就是說以前一緡錢交子。現在僅能換回十文錢。這個比例都不足發行成本的五分之一。但就是這個比例。手中的交子都換不回來銅錢。五千多萬緡,幾乎波及到西夏整個國家各個階層。甚至還有宋朝。這些年兩國關係不是很好,多數時間宋朝斷絕了歲賜,並且關閉了互市,可是民間還有許多商人貪圖盈利,將宋朝的貨物向西夏走私,因此手中也擁有了一些西夏交子。短短半月內,這些交子就化成了一塊小破羊皮。

士大夫們看到的是西夏經濟倒塌,還沒有想到嚴重性。隨着交子失去信譽,物價開始上漲,先是一匹絹從兩千多緡交子變成兩萬緡,接着變成二十萬緡,再連着變成五十萬緡,一百萬緡。最後就是手中有銅錢,也在一萬多文錢才能買回來一匹經絹,整個西夏的商業打回到原始社會。所有作坊與市鋪一一破產,各個部族族首手中的財富全部縮水,甚至變成一無所有。

僥倖的是西夏本來經濟不是很發達,否則就是這一次變故,不用宋朝出兵,西夏就亡國了。

但危機仍超出宋朝許多大臣想像,即便西夏,一旦商業倒塌,影響也十分深遠,最簡單的百姓就算是以物易物,也未必能自我滿足,況且西夏本來物產不豐,許多生活用品要靠外地供應。然而僅一個余月時間,西夏就開始向原始社會進軍。

西夏也有人才,李清看到眼下這個局面,又想到了宋朝的一些變動,向梁氏與李秉常進諫:“陛下,太后,國家蒙受大難,而宋朝改營爲團,改團爲軍,又將章楶調到蘭州,臣以爲宋朝多半會圖謀不詭。”

此時梁氏焦頭爛額,聽後大爲不悅,怒道:“難道哀家連那個章楶也要害怕嗎?”

不是梁氏不精明,相反,這是一個十分精明強幹的女人,但她長在權謀上,而非是軍事。前線又是樑乙埋指揮,爲了隱飾其失敗,對真相多有篡改,更影響了她的判斷力。她重視鄭朗,重視王韶,但未必對章楶有多得視。

李清苦笑。

古渭城一戰,他一直是在前線的,那個宋朝宰相又象定川砦一戰一樣,自己將夏國兵力吸力,外圍交給狄青,這次卻交給了章楶,而且放權更大,也就是說那個章楶的軍事能力有可能還在狄青之上,最少與之持平。但誰能相信呢?

他還是進諫了一句:“太后,臣以爲還是要小心爲妙,加強涼州的警戒。同時派使去宋朝,將綏蘭二州劃給宋人。”

在外交路線上,李清與嵬名浪遇是一致的,以西夏國力肯定吃不下宋朝,不如交好,兩國就會平安無事。也能造福百姓,不然這個戰爭會沒完沒了。在史上看似他們這種想法不大正確,但若沒有保守派上臺,隨後童貫貪圖那個郡王調轉槍頭攻打幽雲十六州呢。現在李清還是這種外交理念,反正蘭州與綏州也收不回來了,不如將它們名正言順的交給宋朝。

宋朝有好戰派,也有苟和派,若正式表態不要綏蘭二州。苟和派佔據上風,宋朝就不能上下一致對西夏用兵。那麼苦上兩年,這次危機也就化解。

可是梁氏更加暴怒,用兵宋朝,是梁氏的本意,現在苟和。保皇派必然佔據上風,自己與樑家地位也就危險了,因此大聲喝道:“李清,你本是秦人,難道以國土獻媚於宋人!”

李清不敢作聲了。在梁氏的怒火中,他馬上就想到一個字,死。

西夏動亂不休,相信激怒了梁氏,她絕對不介意殺死自己立威。

然後他又想到了樑乙埋的無能與專權。若不是樑乙埋專權,讓李開泰替代樑永能,西夏的右路會不會全軍覆沒?那麼宋朝能不能成功地形成合圍?然而恰恰相反,因爲葫蘆川戰役樑乙埋大敗,李開泰卻成功地將部下全軍保住,樑家對李開泰更加雪藏。

想到這裡,他低下了腦袋。

梁氏眼中殺氣一顯,看到他認輸,眼中的殺氣這才消除下去。

過了兩天。李清找到另一個人。馮高,但此時的名字叫李巖。當時宋朝六大叛將。沒藏青都不思反悔,隨沒藏訛龐一路走到黑,被宋人“擊斃”,其餘五人以李巖爲首,效忠先帝,多立戰功。李諒祚死後,五大將忠於皇室,被梁氏雪藏,過了很多年了,五將年高已老,李黃主去世,可其餘四將在西夏仍然有威信。

四將遭到排擠,同病相憐,繼續以李巖爲首,但四將每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看到他們十分老實,樑家也未下毒手。李清找到李巖,說了一句:“李將軍,大夏國危。”

馮高一揮手道:“李清將軍,我乃三姓家奴,不想做四姓家奴,況且我年近七十,大夏國勢,與微臣無關。”

三姓指原化名一姓,第二姓是沒藏,第三姓是李。

大家沒有明說,但馮高等於是直接拒絕了李清的邀請。

李清害怕馮高告密,不敢再勸說。

但真相是……

隨後馮高將消息傳到朝廷。

西府的事與鄭朗無關,但防止消息走露,特務營直接由趙頊接手。

趙頊得到情報,將鄭朗喊來,衛陽去世,損失慘重,未來不可估量,李清在西夏影響力不及四名斥候,可名不及實權卻超過了四名斥候,手中掌有許多軍隊,李清對梁氏不滿,似乎是一個機會。

鄭朗將情報看了一遍,搖了搖頭,道:“陛下,李清反感的是梁氏,非是西夏,招撫不起來。”

“此人是一員虎將啊。”

“是啊,他以一名普通的關中人氏去了西夏,以軍功得以上位,怎能不是虎將。但這員虎將終難能爲我朝所用,不過這倒是一個機會,”鄭朗低頭想了一會,請趙頊親自寫了兩份簡短的書信。

第一封是寫給李清的:李清將軍,聞君有雅意,與我大宋友好,然夏國奸邪當道,終是不能也。夏主若掌國權,重忠於中國,朕當恢復歲賜,重開互市,救夏國百姓於水火。

你們若有本事,將權利從梁氏手中奪回來,我們宋朝會幫助你們西夏渡過難關。似乎……是,西夏與契丹交戰時,宋朝曾鼎力相助,沒藏叛亂時,狄青救助,隨後將六州之地無償交給李諒祚。

這封信讓周淵派斥候送給李清,李清怎樣想,鄭朗不管了。

還有一道命令,是寫給馮高的,能換兵權,當賣李清!

這中間內幕僅是鄭朗與趙頊知道,但西夏的情況,宋朝廟堂上的士大夫多聽說了,一個個心中慼慼。宋朝與西夏經濟不可相比,想借外部力量撬動宋朝經濟,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宋朝商業發達,城鎮百姓比例快接近百分之二十,商業支撐着宋朝一半以上的經濟收入,一旦發展類似的經濟危機,後果更嚴重。

西夏經濟的崩潰。更映得宋朝的經濟繁榮。

二月末,三司報表呈上,這一年宋朝經濟收入達到一億九千四百餘萬,其中聯營與國家的諸監收入就達到近八千兩百餘萬,坊場河渡錢近八百萬,各種商稅兩千兩百多萬,不包括其他工商業收入與鹽酒專營,直接的工商業收入就佔據了宋朝收入近七成。兩稅數量仍然很大,近四千萬,不過許多是糧是草,化成緡錢僅相當於三千萬緡,實際不足宋朝收入的六分之一。

若不是爲了備戰,理論上現在宋朝完全可以將兩稅免去。當然。這僅是一種理論,實際還是不可能的,農民除了交納兩稅,還有各州府的各種附加稅與雜稅,若想免去所有稅務,朝廷除了減少兩稅收入外,最少還要多支出六千萬緡錢。

不過宋朝的稅務已經越來越輕,雖商稅增加,但就是聯營的諸監。一年最少爲各大豪強契股帶來六千餘萬緡錢的收益,而直接的商稅不足兩千萬。僅憑這一點,就堵住了許多人的嘴巴。

同時東府的另一份數據,也證明了宋朝的發展。

宋朝戶口去年年底達到兩千一百六十萬戶,而在史上北宋大觀年間,戶數只有兩千零九十萬戶。雖中間包括河湟的戶數,河湟路一百二十萬戶,歸降的蕃羌戶就有八十多萬戶,但在史上河湟戶數也統計在冊。雖大觀年間隱戶比現在更多。但最少此時與大觀年間的戶口不遑讓多少了。而且這兩千多萬戶所佔的面積。不足三百五十萬平方公里,若不屈辱於契丹。逼於西夏,可以說元豐年間,幾乎達到中國封建統治史上的巔峰。

這兩份數據是如此的耀眼,連高滔滔看後也嘆息一聲:“皇祐之治也不如今。”

可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讓鄭朗頗爲擔心的事,三月吳充病重,辭去首相之職,隨後不久吳充去世。

還有首相,韓絳,並且韓絳與鄭朗關係不錯,但若是鄭朗離開中書,韓絳能力有限,還不能挑起大梁。就是包括呂公著與範純仁,亦是如此。

朝中還有一個人,有資歷挑起這份重擔,王珪。

王安石也行,但王安石若是再爲首相,必然激起許多矛盾,相反的,讓王安石於三司理財,倒是最合適的人選。

因此王珪迴歸中書,是謂必然。

以王珪的性格,看似影響也不大。

然而鄭朗忽然想到一件事,史上宋朝伐夏大敗,原因有三,低估了西夏人的反抗,統帥不力,後勤沒有準備好。那時的宋朝不象現在仁政,國庫很充足,甚至五路伐夏失敗後,第二年還有財力發起永樂城之戰。但爲什麼後勤不足?

史書沒有分析,有了分析鄭朗也不大相信,宋史自趙頊登基後,已經篡改得一塌糊塗。

但有一件事是無法篡改的,那時候朝堂只有唯一一個首相,王珪。與吳充不同,吳充雖略有些保守,卻是一個正人君子,而且曾做過鄭朗屬下,鄭朗與其兄吳育又是好友,因此鄭朗去了西北後,朝堂上沒有人在背後捅刀子。

可是王珪呢?

西夏經濟的崩潰,準備更充分,使得未來伐夏比史上勝機更大。但若是背後有人捅刀子,勝負就不好說了。這不是一場戰役,而是滅國之戰!

非是鄭朗疑心,這個後背在未來十分重要,關健到幾十萬將士的生死,四十多年磨劍能不能成功。將它交給王珪,鄭朗多少有些不大放心。正在他擔心的時候,趙頊已經問到這個問題:“鄭公,何人接替吳卿?”

隨着西夏經濟崩潰,伐夏已箭在弦上,不可能是鄭朗,得準備鄭朗離開朝堂後接班人事宜了。何人接替,在趙頊心中最佳人選確實也是王珪,但因爲在劉摯一事上的表現,趙頊心中同樣不大放心,所以纔有此一問。

其實問了,也證明了他在考慮王珪。

鄭朗不好說不行,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陛下,可以下詔於端午在御道舉行閱兵儀式。”

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58章 問鬼(上)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30章 後生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六十章 魔術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九百十五章 賣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95章 講仁(三)第305章 疑問品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23章 去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289章 狐威(下)第2章 修剪五百六十二章 歸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191章 橄欖枝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128章 中(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119章 解試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40章 問一(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五十七章 拜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五百章 老大一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七百零八章 惰性五百十六章 問邊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301章 拼爹第148章 銅錢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272章 衝動第193章 送(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326章 兼霞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318章 最神奇(上)七百九十七章第100章 區別(上)第263章 悲絲(上)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315章 宣戰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296章 韓信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95章 排陣(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90章 三家祖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59章 道(三)
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58章 問鬼(上)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30章 後生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五百六十章 魔術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九百十五章 賣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95章 講仁(三)第305章 疑問品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23章 去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289章 狐威(下)第2章 修剪五百六十二章 歸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第191章 橄欖枝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128章 中(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119章 解試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40章 問一(二)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五十七章 拜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五百章 老大一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七百零八章 惰性五百十六章 問邊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301章 拼爹第148章 銅錢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第203章 捉女婿(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272章 衝動第193章 送(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326章 兼霞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318章 最神奇(上)七百九十七章第100章 區別(上)第263章 悲絲(上)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315章 宣戰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296章 韓信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95章 排陣(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90章 三家祖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59章 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