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

梁氏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宋朝,因爲宋朝太平靜了,並且宋朝大肆宣傳銀行擴股,也將她迷惑。若是伐國之戰,宋朝得準備多少錢帛,要麼小規模的邊境衝突,又無關痛癢。

因此將兒子囚禁起來後,迅速撲殺反樑集團。

但她想不到的是宋朝還真干涉了,派使來夏,責問梁氏此舉何爲,要求梁氏讓李秉常親政,剷除樑乙埋、仁多零丁、李巖三名西夏奸賊,以謝天下。使者是孫覺。

他是大儒胡瑗與陳襄的學生,蘇東坡、王安石、蘇頌、曾鞏的好友,又是黃庭堅的岳父,秦觀、陸佃與王令的老師,按理說這麼廣大的人脈關係應當平步青雲了。可是沒有。作爲言臣,看不慣邵亢種種的不作爲,彈劾邵亢,貶爲越州通判,作爲王安石的朋友,又反對變法中某些激進的行爲,落職廣德知軍。甚至在史上怦擊韓縝與司馬光無故割地給西夏,蔡確製造冤案,章惇人品低下、才薄望淺,又彈劾安燾才識淺陋。在他眼中,就事論事,可因爲他這個性格,這個孩子悲催了,一生到處飄……也怦擊過鄭朗。

但他爲政頗有政績,爲人也頗有膽色,所過之處,民衆多爲他建生祠,此時正擔任着秘書省少監,讓鄭朗找了出來,讓他出使西夏。

沒膽色,是不能擔任這一行使者的。

梁氏看後大怒,喝道:“這是我大夏國的事,與你們宋朝何干?”

“啓稟太后,雖是你們夏國的事,但你們夏國乃是我宋朝屬臣,豈能說不干我大宋之事!”

梁氏氣得渾身發抖,若不是擔心宋朝會借西夏危困時出兵,能當場下令將孫覺拉出去卡嚓了。未處死孫覺,讓人將孫覺轟出西夏。

這個出使很重要。當時孫覺出使西夏,許多人誤以爲鄭朗要借刀殺人,實際很錯誤的,孫覺言事不是那種攪屎棍,多是就事論事,雖然少了心機,可能算是一個良臣,鄭朗在趙頊面前不僅推薦孫覺出使,還勸趙頊以後務必重用此臣。出使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先禮後兵的過程,有了這個禮。這個兵才能名正言順。

既然梁氏不聽,朝廷下旨,涇原、環慶、鄜延三路陳北邊境,三路中除了涇原路是呂公著,略不懂軍事外,其餘兩路一是王韶,二是郭逵,皆是名震中外的將帥。

但宋朝的舉動看上去仍然很可笑,是拉了許多將士到邊境。動用的僅是陝西的駐軍,京城與其他地區未調動一人去西北,不但西夏,就是來年正月。也就是一個多月後,消息傳到契丹,遼國君臣也以爲宋朝僅是一次恫嚇。

元旦節又要來臨了。

宋朝很安靜,歌舞昇平。包括宋朝百姓有“懂行”的也在分析,皆認爲宋朝是恫嚇,但也不錯了。能主動恫嚇西夏,比以前有長進。另外就是譏笑西夏,看看西夏這些年發生了什麼,先是元昊在兒子親事上搶兒子的媳婦,然後兒子寧令哥殺死老子,逃到契丹。再到國舅沒藏訛龐幹掉妹妹沒藏太后,李諒祚幹掉舅舅沒藏訛龐。現在又輪到梁氏準備幹掉兒子。

梁氏並沒有想幹掉兒子,就算她有武則天的本事,可是武則天有四個兒子,做掉了兩個,還有兩個來緩衝,她只有一個兒子,幹掉了,如何安撫西夏百姓?

但面對宋朝咄咄逼人,還是派駐了兵士,以防萬一。雖說看上去宋朝是恫嚇,若不準備,宋朝也不會介意在西夏身上狠狠的來一口。接着章楶又來湊熱鬧,將大軍集中蘭州,劍指涼州。不過看上去,還是沒有任何出兵的企圖,再說,元旦節就要來臨,難道宋朝不過春節?

就在西夏有些麻痹大意之時,宋朝真正開始出軍。

……

大斗拔谷。

這是一條長達一百來裡的山區商道,可是道路情況十分惡劣,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最有名的乃是隋煬帝率領四十萬大軍滅吐谷渾,然後去張掖會見西域二十七國君主拜見,回來時雖是六月天氣,但在穿過大斗拔谷時,山谷忽起風雪,奇寒難擋,兵士凍死大半,連隋煬帝的愛妃張麗華與凍死在那場風雪之中。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穀道,同樣也是一條臭名昭著的穀道。

但此時在谷口忽然涌來一支又一支的軍隊。

伐夏分成兩步計劃,第一步就是河西走廊,斬其右臂,第二步纔會動用大軍,真正攻打西夏。

宋朝是沒有從其他地區調動軍隊去西北,但不是沒有兵力,特別是河湟。

此時的河湟若是春暖花開之時,鄭朗再來河湟,都認不出來了。樑乙埋兵敗,宋朝扣留了數萬戰俘,並沒有虐待,有假期,提供充足的衣食,甚至一度還讓西夏各族派人過來探看安危。但也沒有將他們白養着,河湟建設,大修道路水利橋樑,植樹造林,修堡築城,建設學堂衙門營地,就是用他們來當主要勞力的。

同時各種基礎建役修到哪裡,再請哪裡的部族百姓配合,這是造福於各部族,不算是苛民之舉,勞力問題也就有了,同時又節約了大量錢帛。當然對於勤快者還給予一些獎勵,偷懶者就要懲罰了。

此時多數道路擴大平整,同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道路,大片的荒山野嶺變成了山林或者草地,吐蕃各部族是失去了自主獨立權,但六年下來,各族百姓生活確實得以改善。

鄭朗走的時候,吐蕃各族還不能稱爲安定,因此留下八萬多禁兵與來自秦渭的蕃兵駐紮,對河湟震懾,又於各條要道處興修了大量寨砦,但幾年後,在朝廷投入大量錢帛,範純仁治理下,各部族漸漸安定下來,這些砦堡軍事作用下降,向商業性質轉換,兵士們多於城堡外屯田,減少國家供給。實際這時候河湟駐紮了那麼多軍隊,再加上各族又有三萬多蕃兵,兵力已嫌得過多。但誰能想起來呢。

不但各種禁兵,以及秦渭地區的蕃兵與當地的蕃兵,使河湟兵力達到十一萬五千多人,同時河湟各族還有五六萬民兵性質的壯丁與弓箭手。這纔是鄭朗最看重河湟的地方,一旦伐夏開始,能從河湟得到十萬左右,英勇善戰的蕃騎。

章楶開始命各蕃候召喚各部族戰士。

不是所有蕃候都那麼聽話,越是勢力弱小的蕃候。越想得到宋朝扶持,越是獻媚宋朝,還有一部分對宋朝抱有極大好感的部族,特別是熙鞏地區,對宋朝好感度最高,再加上各作監股契的盈利,這兩者很聽話的將各族壯士迅速集中起來。反正是冬閒時刻,無所謂。

但還有一部分蕃候仗着自己勢力強大,或者以前對宋朝有惡感。自尊心強,儘管宋朝給予種種優惠政策,對章楶的命令仍然陽奉陰違。這個不要緊,這筆賬等到滅夏後可以慢慢清算。關健是董氈。

青海多是高山大陵雪原。但也有少數平原谷地地帶,赤嶺以西多數地區包括唐朝有名的牛心堆、赤海與大非川地區成了戈壁灘了,還有一些水草豐美的地區,嶺東的九曲之地。邈川,湟川,以及嶺西北的浩亹川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古代因爲種植業落後,戰亂傷害極大,因此隋唐更替,隋朝的六百多萬戶到了唐朝立國時僅剩下兩百萬戶,天寶時近億百姓,到了宋朝立國時只有三百萬戶。唐朝自安史之亂後,民不聊生,吐蕃那邊也不好,雖然一度擴張到了西北,銀夏地區,但隨後崩潰,各族也有戰亂,但那一百多年間,要比中原地區戰亂危害小。再加上嶺西水土惡化,因此百姓多集中到河湟。

鄭朗爲了使戰爭迅速結束,給了董氈許多獨立自主權,包括湟川大片地區,宗哥城、青唐城與歷精城,也允許董氈經營,同時還承認他是吐蕃精神上的領袖,也是最大的蕃候。

甚至如果宋朝昏暗,就憑藉着手中的勢力,董氈都能重新崛起。但宋朝也不是沒防範,在湟川派駐了一部分兵力,同時興修了各個砦堡扼守各條要道。

因爲湟川地區水草豐美,宗哥三城又是重要的商業城市,董氈手中還掌控着近六萬戶,三十多萬百姓。

所以章楶下令讓董氈調撥三萬軍隊配合宋朝行動。三萬兵士會產生多大幫助不得而知,這是抽走三萬兵士,不讓董氈產生一些不好的想法與條件。

但此時的董氈與彼時董氈心態不同,彼時宋朝得到河州後,並沒有任何染指湟州的想法,僅是擊斃了瘋狂反撲的鬼章。西夏那邊卻借勢在沙州向南蠶吞臣服董氈的各個勢力。因此董氈這纔出兵相助宋朝伐夏,至於董氈是真心相助,還是想宋夏兩國兩敗俱傷,讓吐蕃自固,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可是此時宋朝已經拿下了整個湟州地區,雖然宋朝對他給予了特別照顧,終是寄人籬下,作爲曾經的吐蕃之主,董氈一點想法沒有那是不可能的。西夏派使蠱惑董氈,董氈沒敢同意,但也不想直接得罪西夏。

因此章楶下令後,董氈推三阻四。

在他帶動下,湟州地區許多蕃部也在尋找藉口,不願意配合宋朝出兵。

結果緣邊四路,章楶兵臨蘭州時間最晚。

就在臘月十五這天,董氈突然接到前方的彙報,說郭成、王光祖、李浩、種樸、曲珍率領六萬宋軍,兵臨宗哥城。

董氈大驚失色,心中想到,難道宋朝恫嚇西夏是假,試探各族纔是真的,這是要對我動手了?以現在他的力量,是不敢對抗宋朝的,急忙起身,從歷精城趕到宗哥城。見了郭成的面,問道:“郭將軍,爲何大軍來到宗哥城下?”

鄭朗那個四十將排行榜出來後,多有爭議,雖然詔書未說它就是排行榜,但有了先後,無疑就是排行榜,特別是前十將,許多人認爲王光祖不能排於十大上將行列,又有人替種諤抱怨,他排名太低了,還有種誼與郭成,這兩人成名也就是一次偷機性質的狂跑,有何資格排在種諤之前。其實這個排行十分地公平。種諤軍事才能可能在劉昌祚之上,但他的私心重,性格暴戾,因此成就卻在種誼與郭成之下。在史上種諤名氣很大,但再分析他的勝負得失,也不及郭成與種誼。

但在董氈心中,郭成無疑是一個殺神。況且還有另外一個十大上將王光祖,一個十大中將李浩,還有兩個排名於四十將行列的種樸與曲珍,雖然種曲二人名不顯。但能擠入四十將行列,並且位於下將的前面,想來也不是簡單的。

董氈說話時陪着萬分小心。

郭成皺了皺眉頭道:“董氈,爲何章知州下令,你不聽?”

“郭將軍,我這就調派兵馬。”董氈無奈道。

“非要大軍親臨,你才聽命令?某看你是蕃候做到頭了。”

“郭將軍,這不是快到元旦節嗎。”董氈額頭上冒着冷汗,又說道:“郭將軍勿用擔心。兩天之內,我就調動三萬兵士,配合大宋出兵蘭州。”

“不用了,給你四天時間。調動三萬軍隊,同時調派兩萬民夫,於長寧峽谷會合,聽某安排。”

“長寧峽谷?”董氈莫明其妙。

迫於宋軍之威。董氈只好急忙調派三萬兵與兩萬民夫,於長寧峽谷會合。郭成也率領着宋軍,押運着大量物資抵達。然後派將領將董氈部下整編。

董氈不解地問:“郭將軍。意欲何爲?”

“出大斗拔谷!”郭成冷哼一聲,此時各個關卡已經封死,況且董氈還有五萬壯丁扣於自己手上,也不害怕董氈將消息走露。

“大斗拔谷?”董氈這一回終於知道宋朝要做什麼,可他同時也呆住了。

郭成沒有解釋,率領九萬軍隊,兩萬民夫,浩浩蕩蕩地起軍,第二天傍晚兵至浩亹川貓牛城,湟川交給董氈,但整個浩亹川卻是由宋朝直接控制的,在這裡宋朝也提前準備了一些物資。將物資會合,宋朝又迅速奔向大斗拔谷。

董氈當時驚訝萬分,是因爲這裡惡劣的地形與天氣。六月天都能飄鵝毛大雪,況且這是最冷的臘月,就算現在宋軍準備了大量棉衣棉被禦寒,冷得也讓人受不了。

不但冷,而且許多山樑道路上都結了厚厚的冰凍,人在上面行走,隨時能滑摔到懸崖峭壁之下。

軍隊於谷口停下,郭成來到前方,還沒有入谷,呼嘯的寒風吹來,就象刀子一樣在臉上刮。

一名親衛不由地哆嗦了一下,說道:“好冷。”

郭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後下令安營紮寨休息,第二天冒着漫天的風雪,強渡大斗拔谷。此時橫渡大斗拔谷,看上去幾乎象找死一樣。但宋朝提前就有了許多準備,不但準備了大量棉衣,還刻意爲戰馬準備了特製的棉服,將馬匹從上到下包裹起來,同時準備了許多防滑的鞋子,以及防滑的馬蹄鐵。還有,帶來大量原始鑽頭。利用螺旋原理,利用鑽頭在路面上鑽出一個個窪坑,減少冰塊的滑動。同時還帶來一些烈酒與辛辣的調料,讓兵士禦寒,身體回溫。

但就是這樣,一百二十里的大斗拔谷,宋軍花了四天時間才得通過,爲了通過這條惡劣的穀道,近五千名宋軍倒了下去,從董氈手中徵召的兵士與民夫同樣也倒下了三千多人。有的活活凍死了,有的滑到懸崖下活活摔死。

可最終宋軍奇蹟般地出了大斗拔谷,來到谷東。

天色黃昏,郭成下令三軍休息,又讓醫務兵給兵士治療,不但犧牲了幾千將士,也有一些兵士凍傷了。包括許多戰馬,也倒在大斗拔谷這條山道上。但這行意義非同想像,任何人也想不到宋軍敢在這個酷寒的天氣裡強渡大斗拔谷。並且要命的,又到了年關旁邊。無論涼州後方或者西邊的甘州根本就未設防。而大斗拔谷離甘州只有三百二十里地,離涼州只有三百里地,就算是步兵,搶一搶速度,三天時間足以兵臨甘州或者涼州城下。況且此時宋軍還有大量的騎兵與戰馬,速度會更快!

士兵一邊紮營,一邊派出兵士將周邊各族百姓控制起來,防止走漏消息,餘下的兵士開始歡呼。四天的路程,就象惡夢一般,許多兵士甚至產生一個想法,寧肯戰死在沙場上,也不願意再從大斗拔谷走一遭。

郭成與王光祖等將領卻面露微笑。

這一行兵士苦,他們也苦,僅四天,他們身上就長起許多凍瘡。但此時十幾員將領皆面帶得意的笑容,兵士歡呼惡夢般的行軍旅程結束了,可他們眼中卻看到天大的功績。

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第176章 幸福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94章 點將(下)第172章 走鋼絲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37章 明道九百十九章 輾壓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72章 衝動四百四十章 託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1章 小鳥小飛(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3章 選書第295章 排陣(下)第291章 吹打第198章 省試(中)第6章 約定(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294章 點將(下)第91章 爲官大道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71章 告密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268章 戲法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53章 鳴天下(二)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80章 依(上)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01章 拼爹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十二章 朋黨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九百章 逆轉中第147章 狼變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44章 衣服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31章 黃河六百十章 夏雷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29章 大中庸(中)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7章 祗園精舍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
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第176章 幸福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94章 點將(下)第172章 走鋼絲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37章 明道九百十九章 輾壓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72章 衝動四百四十章 託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11章 小鳥小飛(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3章 選書第295章 排陣(下)第291章 吹打第198章 省試(中)第6章 約定(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九百二十四章 踏第294章 點將(下)第91章 爲官大道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71章 告密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268章 戲法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53章 鳴天下(二)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80章 依(上)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01章 拼爹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十二章 朋黨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九百章 逆轉中第147章 狼變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44章 衣服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31章 黃河六百十章 夏雷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29章 大中庸(中)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317章 祗園精舍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八百六十章 鏟佃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