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狐威(下)

;

宋朝妓女種類繁多,但好的有兩種,她們都在大都市內,因爲色藝俱佳,爲了以示不同,另開別院,多是寬靜獨宇,三四廳堂,有廳有房有院有園,院有花卉山石,房設帷幕茵塌,還有侍女,曰左經右史,這些女經女史,同樣能文詞,能談吐,妙應酬,評論人物詩詞,答對有序。

也很貴,但無論多貴,求見的大人物與進士們絡繹不絕,門前經常僕馬衆多,屋內奢侈宴席不斷。

不是江杏兒,鄭州小了些,沒有足夠的排場。

就是大,以江杏兒單純的性格,癡迷於書法,卻拙於應酬,還是不行。

這是高明的美妓。

還有一類妓女,出自散雜劇之家,各自善長絲竹管絃,豔歌妙舞,以技炫人耳目,動其心神,以色技經常出入於豪強朝貴府邸宴聚,然後誘惑膏樑子弟,追其求歡,再欲迎還拒,提高身價。

後者也是宋代的主流,因此士大夫有什麼活動,廣邀名妓加入。例如蘇東坡來到杭州後,讓每位客人乘一艘船,再各領幾名妓女,選出一名隊長,到各處名勝歡鬧,夜市未散之時方纔引燭火回城,千妓迴歸,華服縱馬,踩着月光,異香撲面,光彩奪人,恍如諸仙子下界,成爲當時杭州的一大勝景。

不是蘇東坡做法是不好的,當時士大夫多如此。

或者杭州一年一度的開煮酒,都要佔呈,酒庫僱來許多有名的行首,執花鬥鼓,或捧琴瑟,衣着映照,樂器並掣,妓子娉婷嫵媚,相得益彰。再有官員子弟託着諸色果子蜜餞,親自頻頻勸酒,前有宅院諸司的虞候押番爲之開路,後又有手掣羅扇衣笈的浮浪閒客護衛,這支用官妓組成的美酒宣傳隊伍,往往引來幾萬市民觀。

史上王安石變法。爲了斂財,讓官妓坐肆作樂,誘民前來飲酒,以取酒錢……

崔嫺所說的宜兒,正是這兩類高明的美妓之一。

但是前者……

獨於一院。院於西湖邊側。

有蘭桂數株,院外西湖有蓮藕,此時半花半蓬。不是春天,卻勝過春天。

不用脂粉,香味已四散的飄在清光裡。

屋內有人,可人皆愁眉苦臉。

半晌,一個臉色黝黑的中年大漢說道:“國舅爺,你何苦與一個小女子計較?”

“張大善人,你何苦偏與我計較,”被稱爲國舅爺的漢子四十多歲。但此時同樣有些不高興。

“我雖沒有收宜兒爲義女,可當年宜兒稱呼我爲義父,也將我視爲父親……”

“笑話。她是一個妓子,如爲我的小妾,也是她的榮幸。你是她的義父,爲何要阻攔?難不成你要學那些倭人,來一個父女配?”“國舅爺”說完後,他身後幾個隨從大笑起來。

“當年……”張大善人慾言欲止。

當年的事不能全怪這位國舅爺,所謂的國舅爺乃是杭州的一個大戶李用德,並不是李用和來到杭州,若是李用和,給張大善人十個膽子,也不敢阻止的。他是李用和的宗室兄弟,李宸妃身世被趙元儼揭露之後,李用德來到京城,望李用和。並且用宗室的名義,送去大量禮物。

是宗室之情,誰敢不認?連范仲淹後來還省吃儉用,省出一筆錢,買了許多地獻給宗族作爲義田。

李用和將李用德請到府邸後敘了一敘,十分感觸地將他送離京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確也是國舅爺。

另一個人來頭也很大,是杭州城的海客張大亮,自青年時就時常出海倭國。

在倭國宋商表現了優異的國人智慧。

北宋的航海,對宋朝實際意義不大,相反大量銅錢流失,只是可憐這些商人爲了生計,不惜冒生死之危,奔波於茫茫大海之上。因此國家是一種施捨態度,往往有海客遇難漂於臨海地區,不問國籍,多伸出援助之手助之,甚至蕃客死後,尋其家人,託使者帶信讓家人將財富領回去。這是一種大國的心態。

但倭國同樣不勝其煩。

他們制度來自唐朝,成例也是唐朝的成例,宋貨安置於鴻臚館,供給衣糧。除了徵少量的稅務,還供其衣服糧量。估計這些商人多冒用朝廷名義去的。

可來者太多,費用浩繁,也是肯定的,宋朝人自己能出海了,雖朝廷還有許多制度在限制出海的海客數量,但肯定比唐朝多。不管呢,是對中原大國的不尊重,管了又招架不住,於是限定年歲,給以定期來日之護照。

同樣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反而象明朝一樣,由於納貢的人多,成了朝廷的冗費之一。況且這是控制能力很弱的平安時代。

做法更是錯誤,誰需要你管?性象宋朝一樣,讓宋人,或者倭國自己的海客自由經商,那麼不但不會成爲負擔,反而是一項重要的創收。

也是一種時代的侷限性。

無論倭國怎麼做,出海的宋商越來越多,也不是宋朝朝廷所統計的數字,一大半人是私自出海。

有的在倭國呆的時間長,爲了滿足自己的性福,娶了二奶三奶,另成一家,養兒育女。

有的還鼓動半割據的莊園大貴族主,與倭國朝廷對抗,將海貨從官方轉向私營,長袖善舞,甚至影響着倭國的格局。

當然,還有殺人。

這樣的政局,還有海上的那些事,殺人縱貨,是避免不了的。

張大亮年青時出過多次的海,杭州多做高麗倭國生意,泉州與廣州做南海大食生意多,因此多是去的倭國。也殺過人……

並且他頭腦很智慧,在海上生死相博,無法無天,一艘船力量很小的,於是團結了一批宋人,成羣結隊出海,成了杭州海客的帶頭大哥,十分有威信。

十幾年後,已不用他親自出海。僅是他的一個號令,足以調動一大批海客。一個杭州很有頭臉的人物,在開會時,鄭朗都對他表達了三分尊重。

可停下來後,張大亮也經常反思,感到這十幾年來。殺的人太多,手中又多有財產,於是廣施博舍,多做善事,或者捐於老釋。或者賑濟寡孤,或者興辦鄉學,資助學子。時間一長。人們於是忘記其名,稱呼其張大善人。

張大亮是老派的豪強,李用德是派的豪強。有了這個國舅爺的身份,發達起來速度同樣很快,這幾年迅速斂得大筆的財富。但眼下的衝突,是兩人都不想的。

衝突的中心便是宜兒。

宜兒的父親是一個窮秀才,其母長相豔麗,被李用德僱到家中爲役。然而時間一久,兩人有了一些不好的事發生。是誰勾引了誰,沒有人說得清楚。

宜兒的父親上門討個說法。被李用德派人狠揍了一頓,然而宜兒父親是一個脾氣不好的人,一怒之下。摸了一把刀子,上門將妻子刺死,李用德刺傷,自己自殺身亡。

一家人家破了。

但這件事李用德不能付主要責任,官府斷案時僅判他給了宜兒姐弟一些錢帛,將案子了結。

爲了活命,宜兒落入娼門。

因此崔嫺說宜兒的命很苦。

她出生於書香門第,姿色不弱,又經過老鴇的精心調理,在杭州名氣越來越大。

上演了白蛇傳後,名氣更大。

但以前發生了一段故事,李用德無意中到宜兒,不知是中了其姿色,或者想到了她的母親,於是求歡。這是仇人,宜兒不答應。可她的力量太小,正好張大亮前來坊中,宜兒很機靈的拜伏於地,認其爲義父,泣不成聲。

張大亮隱約知道一些她的事,沒有立即答應。

民不與官鬥,李用德這份國舅爺的成色很輕,可畢竟是李用和的家,他多少也有些畏懼,不過心中慈悲,暗中替她遮擋了幾回。

但隨着鄭朗的到來,許多事改變了。

若沒有鄭朗到來,不會有呂公弼韓絳等人到來,不會有人會不顧後果,對私鹽隨便下手,就不會因爲害怕鄭朗的智慧,而殺人滅口。

改變的還有宜兒的命運。

李用德等得不耐煩,一個好官到來,又不好象以前那樣胡作非爲,況且還有那個前景……

於是出五千緡錢,向老鴇提出要贖宜兒出去。

如鄭朗幾個好哥們所說,只要有錢,再好的行首,那怕是一頭豬前來贖人,老鴇也動鬆口。老鴇意動,宜兒焦急之下,派了女史,也就是一個與她交好的婢女跑到張家求張大亮前來相救。

李用德冷笑一聲:“當年與我有什麼關係?張君莫要僞作,你還不是三妻四妾,聽說在倭國還有兩個小娘子。”

“但我沒有壞人家的良家婦人。”

“君沒有壞人家的良家婦人是不假,只是殺人家。”

張大亮無言以對,嘆口氣道:“若如此,我只好出六千貫贖人。”

到了這地步,張大亮騎虎難下,非是爭強好狠,他早過了這辰光,即便做善事,一出手便是幾千貫,也貴了的。

李用德再次冷笑:“張大善人當真要來個父女配。”

“他沒有認我爲義女,”宜兒道。

“他沒有將你當作義女,這麼長時間,爲什麼袒護你,難道張大善人有些古怪的嗜好?”李用德繼續咄咄逼人。

宜兒也不能回答。

不能說張大亮垂涎她的美色,根沒有碰過自己,這是在可憐她。

張大亮低聲說道:“國舅爺,不管你怎麼說了,老朽只求問心無愧,老鴇,某給你六千貫錢,贖人吧。”

“七千貫。”李用德逼迫道。

張大亮神情有些恍惚,若不顧忌對方的身份,他很有可能再度回到十幾年前,揮拳相向。咬了咬牙道:“千貫。”

“張大善人,我想不明白,就算我今天退讓一步,你將她贖回去,打算如何供養她。她除了色藝,與陪寢外,還會什麼?”

“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將她贖出來,給她籍書。讓她自謀一條生路。”

“讓她自謀生路,恐怕她連自己都養不活吧,還有一個弟弟要讀書,我好怕啊,說不定她弟弟就能高中了的。”李用德嘴上說怕,臉上都是笑嘻嘻的。

高中。那有那麼容易的。只要自己在杭州一天,她這個弟弟永遠只會低中。

“奴可以做針錢。”

但這話說出來,連張大亮也沒有當作一回事。

一入此門,又是名妓,雖然陪着笑臉相迎客人。可生活卻是很奢侈的,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有幾個妓女甘心再度回去過貧寒的生活。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固然傲氣可嘉,但爲什麼幾乎所有美妓寧肯做士大夫家沒有名氣的家妓,也不願意做貧寒人家的妻子?

什麼針錢能供得起她,那怕她眼下一小半的生活水平?

或者她手中積攢了一些私房錢,那又能做什麼?開店,除了賣笑外,她會開什麼店?

張大亮臉上陰晴不定。李用德再次說道:“我給九千貫,張君若再度出價,我始終加一千貫。隨你了,你加吧,老鴇。聽好了,讓他加,他說兩萬貫,我給兩萬一千貫。”

然後大笑,雖錢花得多了,也有些肉痛,可今天能徹底將張大亮打倒在地。

這也是一種威信。

不過他心中同樣不想,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自己身份比他好,但還是有些畏懼感。

老鴇戰戰兢兢,似乎兩虎相爭,對她是好事,可這兩虎都不是好惹的,惹了張大亮問題不要緊,關健是李用德,這是一個很徹底的小人,真加到兩萬貫,自己敢不敢收下?

李用德到張大亮始終在退,又逼迫道:“張大善人,做善事是好事,可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請認命吧。”

忽然門口響起一句:“但我的時代有沒有過去?”

話音剛了,鄭朗抱着鄭蘋走進來,身後是一大羣衙役,以及呂公弼。

“見過鄭府尹,”幾乎所有人站了起來,一一施禮。

鄭朗對身後的衙役吩咐道:“你立即到我府上,對我的幾位娘子報一聲平安,再將奶孃喊來。”

女兒餓壞了,不停的抓他手指頭往嘴裡吮。

“喏。”

鄭朗坐了下來,對宜兒說道:“前些天某還要感謝宜兒小娘子爲我表演的那出節目。”

“奴婢不敢,”宜兒眼裡閃出興奮的光亮。

鄭朗來了,她有救了。

李用德皺起眉頭,對鄭朗他很忌憚,自己這個國舅爺,在杭州還管用,可放在人家眼裡……清楚。

鄭朗道:“前些天聽到你清唱,雖用在表演那出節目上不大好兒,但歌喉倒也動聽,能否爲某唱一曲。”

“那是奴的榮幸,”宜兒眼睛越來越亮,對女史說道:“請將我那個鬆尾箏取來。”

女史取來一把古箏,宜兒彈起古箏,然後唱道:“冬衣初染遠山青……不辭多少程。”

正是當年鄭朗抄襲的《醉桃源》。

“宜娘子用錯了情,某不是你的郎,你也不是某的娘,某有妻妾四名,已經心滿意足,汝作美玉也好,做附蠅也好,與某無關。不過我府上倒需要幾個做針錢活的。”這話倒也不假,明年再度請織女過來授藝,可不能讓家中的幾個妻子再度拋頭露面,那樣子未免太辛苦。做做樣子倒可以的。不過諸人沒有聽明白,還真以爲他需要一個做針錢活的婢女,或者小妾。

張大亮已伏下,道:“多謝鄭知府了。”

“張大亮,你請起,”鄭朗將他扶了起來,又說道:“張大亮,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請問。”

“爲什麼你向善?”

“心安。”

“心安了,是不是很快樂?”

張大亮回想了一下,忽然舞蹈起來,道:“鄭知府此句正說中了小的心裡之處。每當小的幫助一人,到他們感謝的樣子,小的心中很高興,可一直沒有細想。”

“那就是快樂,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是一種快樂,可爲什麼老百姓完白蛇傳後。也快樂,不是吃,不是穿,不是住,更不是狎妓,觀者不知幾萬。能狎得起臺上十幾妓者不足百分之一。爲什麼他們全部喜歡。”

“那是娛耳目……”呂公弼道。

“是啊,這是娛耳目,做善事卻是娛心靈,心都不快樂了,何談嘴舌肌膚耳目……世上不公平的事太多。有人說我多好,錯也,我沒有那麼好。只是儘自己之能,濟之天下,自保爲先,濟之爲後。所以我時常想起范仲淹,別人做到窮獨善其身,富則濟天下,已是不錯,可範大夫卻是窮也濟之天下。何其不易……”說到這裡嘆息一聲,但是范仲淹此時的事比自己還要多,是不是自己害了他的……又說道:“故我每到一處。爲了減少麻煩,對以往之事多計往不究。一究,富者十之有三有不法之事。富者爭議會多。窮者多受其屈,一一受之,難以斷清。想清靜,只好拋開過去不提,然後給諸君利益,以利益與德操之化,勸諸君多做善事,就象張大亮一樣。”

“小的那敢當,”張大亮又伏下說道。

“敢當的,比如私鹽的事,雖是違反國家法令,但我終不是法家,是儒家,重德化,是仁是義,用仁德化,用義節之。義不是法令,以仁爲,處罰爲輔。故不喜多事也。感化諸位,再給利益,使諸君不再違法犯紀。但已揭開,礙於制度,不能將數人釋放。因之而不問,拖於利益讓諸君到,再作速判,那麼諸君會心服口服。非是爲我謀利也,乃是爲諸君,包括諸君所出……”鄭朗搖頭:“太少,我也不怪,是草創,大家不到。這中間我不會拿一文錢,或者爲了政績。笑話,若是爲了政績,不若應陛下之意,返回京城,以我之能,豈不更加有作爲?”

說到這裡,一臉沉痛,這件事越鬧越大,已經偏了他的方向,更脫離出他的掌控,很不喜。

今天性再次話挑明一點,又道:“大家喜歡不喜歡我講故事。”

一起點頭,可覺得不妥,狀元知府說的白蛇傳大家喜歡聽,許多青樓在傳唱,可他是知府,不是講故事的人。

鄭朗無所謂,道:“老虎捉來了一隻狐狸,狐狸對老虎說,你不能吃我,上天派我來做羣獸的領袖,如果你吃掉我,就違反了上天命令,你若不相信,我走在前面,你在後面,羣獸到我,有那一個不逃跑的。老虎信以爲真,與狐狸同行,羣獸到他們,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羣獸是到自己才逃跑,還以爲到狐狸逃跑,對狐狸表示了尊重。有了老虎的支持,狐狸很快在這片森林裡作威作福,羣獸敢怒不敢言。過了一年後,幾隻野狼被獵人所逼,逃到這片森林裡避難。狐狸不知,斥責這幾隻野狼,這幾隻野狼被獵人追了好些天,正餓着了,到狐狸,以爲它是瘋了的,正好是送上口的食物。撲了過去,眨眼之間就將它咬死吃進肚子裡。”

狐假虎威出自戰國策,可鄭朗在後面加上一段。

又道:“狐狸終是狐狸,它不是一隻老虎,如果繼續保持其狡猾的能,還能有一份生機,但將自己真當作老虎,迎接它的只有一條死路。”

很淺顯的道理,鄭朗一說完,幾乎所有人一起望着李用德。

鄭朗將手指從鄭蘋嘴裡抽出來,也着李用德道:“李用德,你就是那隻變笨了的狐狸!”

李用德臉色灰白。

“我也暗示過,也許李國舅……”雖說國舅,可鄭朗臉上一臉的譏諷,鄭蘋在哭鬧,鄭朗無可奈何,只好又將手指頭塞到她嘴中,到他這個動作,大家哭笑不得,可鄭朗臉上很不悅,繼續道:“不知道我將此事寫信給陛下,陛下會不會爲你這個多冒出來的國舅而開心?我不是狼,也想做好人,可不戒意在忍無可忍之時,偶爾做一兩回鍾馗!”

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96章 折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278章 無敵(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四百三十六章 和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65章 大星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五百七十四章 007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248章 劉郎第298章 失信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296章 韓信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41章 花會(中)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275章 留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48章 銅錢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254章 鬥法(四)第125章 笑場第96章 講仁(四)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53章 鬥法(三)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64章 君子第85章 第一觀(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159章 撫琴(下)八百二十七章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49章 母訓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4章 第一米五百六十一章 追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七百零九章 上樹九百零八章 殿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54章 冤(上)第151章 抓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3章 選書
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96章 折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第278章 無敵(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四百三十六章 和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第265章 大星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五百七十四章 007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248章 劉郎第298章 失信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141章 問一(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296章 韓信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41章 花會(中)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275章 留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148章 銅錢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254章 鬥法(四)第125章 笑場第96章 講仁(四)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53章 鬥法(三)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四百十七章 渾沌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64章 君子第85章 第一觀(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159章 撫琴(下)八百二十七章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249章 母訓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4章 第一米五百六十一章 追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七百零九章 上樹九百零八章 殿下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154章 冤(上)第151章 抓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3章 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