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小戰(上)

鄭朗書奏沒有到京城,趙禎已經下令鬆開劉家的包圍。

對軍事不懂,可不能忽視京城這羣大臣的智慧。

先是賈昌朝進言,漢殺李陵母妻,陵不得歸,而漢悔之,先帝厚撫王繼忠家,卒得其用,平事未可知,而先收其族,使果存,亦不得還矣。

漢朝殺了李陵,李陵不能回到漢朝,平空折損了一員虎將。宋真宗厚賞王繼忠,王繼忠仍在契丹,但爲兩國和平起來重要的橋樑作用。

然後任布等臣子紛紛進言,更莫明其妙的是富弼,想像力豐富,說道,平引兵赴援,行不淹日,以‘奸’臣不救故,竟罵賊不食而死,宜恤其家。

敢情他將楊業的故事搬了過來。

事後鄭朗差點氣瘋了,兩人共事很長時間,鄭朗也沒有客氣,寫了一封信,狠狠地將富弼批評一頓。你是知諫院的言官,進諫可以,但要實事求是,千萬不要憑想像力進諫。

於是趙禎下詔解去劉府的包圍。

前面剛解圍,鄭朗奏到,賜平及元孫家絹五百匹,錢五百貫,布五百端。這時候鄭朗還沒有將劉平血戰真相還原出來,先做小小的賞賜,以作補償。

趙禎已經隱隱知道更多的真相。

這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最令類的領導人,不是沒有智慧,只是‘性’格寬厚仁和。

隨即下達罪己詔。

是鄭朗寫的小紙條,上面只有十五個字,吳起‘吮’膿,唐太宗哭祭。陛下,下罪己詔。

說的兩個故事,有士兵‘腿’上長了膿包,吳起親自爲士兵吸‘吮’,其母聞聽後卻號淘大哭起來,不是好事啊,吳將軍對我兒如此,一旦開戰,我兒必奮不顧身,也必定會犧牲。

李世民徵高麗無果,回來後遇到大寒天氣,凍死數千人,親自爲士兵哭祭,而民不怨,士更爲李世民所用。

三川口一戰,範雍、劉平、李士彬出現一系列指揮的錯誤,朝堂也出現了錯誤,包括趙禎在內。

因此鄭朗讓趙禎將責任攬下來,不就是罪己詔嗎?說罪己詔,僅是承認一下錯誤,百姓反而更愛戴,大臣也會更慚愧,士兵也會更感動。一道詔書,會產生許多良‘性’作用。

接着鄭朗第二道第三道奏摺呈來,速度很快,遠勝於歷史上的速度,也更接近真相。鄭朗的加速,使得一系列事件全部加速,包括王信。

黃德和的逃跑,連帶着裹走許多將士逃跑,連劉平兒子劉宜孫也被黃德和的逃軍挾帶之下,帶出戰場。黃德和逃跑至甘泉大掠百姓,有敗兵到來,黃德和問劉石所在,敗兵說,言戰時相失,不知所在,或者以爲失亡多,不敢歸,已降賊。

這是最初給黃德和聯想翩翩的由來,聽罷黃德和大喜,說,劉平降賊已明,我當奏報朝廷,你我皆轉戰有功,我會給你嘉獎。卒喜,出營揚言劉平降賊。

其實這個士兵是隨着黃德和逃跑時,從中軍一道逃出來的,隨後戰場根本一無所知。

劉平寨破,逃出來一個蕃將叫呂密的,附從黃德和,說親眼看到劉平被李元昊捉住,這是他猜測之語,以呂密的武力,能得見劉平被捉住,也在劉平附近,如何能殺出來?但黃德和更喜,厚賞呂密,又作奏摺說,賊以生兵衝破大陣,臣與劉平等阻西山爲寨,再接戰,而平敗降賊,臣等不受屈,力戰得出。

第二道誣奏與第一道誣奏有衝突,但黃德和也不管,我說了什麼,只說劉平投降,我勸未聽,所以帶兵殺了出來,也沒有說過在西山爲寨的事。這時鄭朗已離開開封,並不知道。

如果鄭朗沒來西北,還發生一件事,不但呂密,劉平手下勇將王信也殺了出來。他倒是親眼所見劉平被抓住,但其惡劉平被抓,這是恥辱。所以一直沒有說出真相。

逃到延州後,範雍派他前去鄜州,黃德和與張宗誨問劉平下落,王信惡其被執,於是說李元昊派李金明來約和,劉平讓賬下李康往答,元昊讓劉平親自面談,劉平乘馬入賊營,從者不得入。

他不是惡意,想一想,一個堂堂的鄜延路二號長官戰爭時被抓,朝廷丟了多大的面子。這是孤身一人,無奈被捉。

黃德和便說,我已經說劉平降賊,馬上朝廷要制獄,贈你銀釵,你逃跑吧。

這時候劉平兩名手下已經從金明寨逃出,範雍也沒有反應過來,只知道王信撒了謊,派人拘拿王信。會天寒,王信寫信給劉宜孫說,我從太尉,與賊戰不利,太尉爲了將士安全入賊中與賊約和,生死不明。今天有人說太尉降賊,信當以死明之。今衣裝爲賊所掠,少有所濟,我當力保太尉一家。

爲將士約和被捉情有可願,比在戰場上活捉形象也更正面,不然劉平一家很有可能被朝廷滿‘門’抄斬。

文彥博與龐籍二人說劉平被殺害,朝廷也沒有再過問王信。畢竟那時候王信名氣還不顯,延州要認真追究,麻煩很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王信看到朝廷說劉平犧牲,西夏人也沒有宣揚劉平被捉的事,王信於是隱而不說。數年後傳出劉平也陷於賊手,那時候王信已死,也立下了赫赫戰功,朝廷就沒有追問他有沒有撒謊。

倒是王信本人因爲此事,耿耿於懷,知恥後更勇,又吸取劉平的教訓,成爲宋朝的名將。

鄭朗到來,沒有發生這麼多故事,但王信到了延州,聽到黃德和的事後,立即上書,還是說劉平約和,但證實黃德和是誣奏。

王信的話是真是假不能確認,但黃德和肯定是誣奏了,趙禎氣憤之下,命鄭朗派人立即將黃德和、呂密二人押到京城。

詔書未到三川口。

夏守贇主動請往西北,命宣徽南院使陝西馬步軍都總管兼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其在西北的兒子夏隨爲緣邊副招討使。

下明詔讓鄭朗代天子於三川口埋骨處祭拜烈士,撫卹烈士家屬,賜劉平郭遵石元孫等犧牲重將子孫官職。

但沒有想到又一場戰役在三川口發生。

……

盧守勤說道:“撤向延州城吧。”

黃龍川灘頭離延州很近,不到十里路。

鄭朗沒有理他,向探子問道:“敵人有多少,離這裡有多遠?”

“大約有三四千人,離這裡僅三十里路。”

“迎戰。”鄭朗說道。

撤離他不甘心,雖然五龍川離延州城很近,但這近三千人馬多是步兵,倉仲之下,未必能一一進城。

他心中也感到古怪,似乎史上元昊自金明寨離開後,迅速返回國內,準備發動下一次進攻。

範雍害怕他出事,蘇克青也怕他出事,察問劉平真相的同時,蘇克青率幾名‘精’乾的小卒騎馬出了土‘門’,沒有本事深入到橫山打探,但在土‘門’聽到一些消息。

元昊撤出土‘門’後,安頓擄來的百姓,自土‘門’起,漸漸解散軍隊。畢竟這麼多將士在一起,僅消耗一天就要‘浪’費大量糧草,當真象範雍奏摺裡所寫的那樣,耐飢寒?

是人總得要吃飯的,是馬總得要吃草的。

何來的這支軍隊?

李康伯說道:“要麼在哪裡迎敵?”

指了指劉平那幾座營寨,破爛不堪,但起一些作用,又有居高臨下之勢。

“休得言!”鄭朗喝道。

看似好處多,有居高臨下之勢,西夏人全部是騎兵,在五龍川這個平原上更是他們所長,但不是如此,新敗之下,士氣沒有恢復上來,一旦撤上了那座矮山上,有可能真的會大敗。

李康伯不敢言了。

鄭朗說道:“將狄青與楊文廣喊來。”

這是他最大的倚仗,兩人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否則鄭朗都想將這前來的三千四敵軍來一個包餃子。

衆人不知道鄭朗的想法,更沒有將狄青與楊文廣高看,看到鄭朗冷靜,心裡面皆想到,好大的膽子。

狄青與楊文廣帶了過來,鄭朗說道:“有一部敵軍大約三四千人,直奔我方而來,現在離這裡僅有二三十里地,你們怎麼看?”

“是否真的只有三四千人?”狄青向探子問道。

“具體人數我沒有數,但不會超過四千人。”

狄青皺眉想了一下說道:“鄭知府,末將以爲肯定敵人聽說知府來到五龍川,身邊只有三百人,金明寨已經被鑿穿,所以派了這支人馬,想將鄭知府擄走。”

讓他真猜中了。

元昊是返回去了,消耗不起。

但劉平所部的血戰,讓元昊心中慼慼,怕宋朝大軍到達,對西夏報復,將西夏勇將野利旺榮留在橫山,監視延州動靜。

此時從金明寨到土‘門’就象一個巨大的黑窟窿,蘇克青能出土‘門’打探消息,西夏的探子同樣能到延州附近打探消息。於是聽到鄭朗率領三百軍隊在五龍川查問三川口真相的事。

野利旺榮沒有感興趣,此戰已經達到目標,沒有必要爲一個宋朝知府冒險。

但軍中還有一個人,聽說後眼睛光亮起來,鼓吹鄭朗的能力,在宋朝的地位。

野利旺榮再三考慮後,反正延州似乎也沒有多少兵力了,況且中路打通,自己能迅速率兵撲向五龍川,將人抓走後再返回橫山本營。於是親自率領三千五百人馬,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了過來。

真相狄青不是上帝,肯定想不到。

只能就事論事分析,又說道:“蘇都頭(蘇克青重新被授予都頭之職)已經打探到西夏軍隊解散的消息,此時延州附近軍隊僅能自保,元昊不會象上次那次圍點打援,故作‘迷’陣。如末將猜得不錯,有可能是駐紮在橫山一部聽聞鄭知府僅率三百人於此,想偷襲立功所來,人數不會太多。”

鄭朗點頭。

狄青又說道:“派人通知保安軍,緊急關閉城‘門’,做好禦敵工作。”

保安軍大部讓石元孫帶走,狄青本人又帶了兩百人來到三川口,此時保安軍要兵無兵,要將無將,如果敵人不止這一路,而是分成了數路,其中一路撲向保安軍。保安軍一失,連慶州的大‘門’都赤‘裸’‘裸’向西夏敞開,西北有可能立刻糜爛。

“好,”鄭朗馬上吩咐斥候持他的命令前往保安軍。

速度要快,三十里地,如果是走兵要走一個多時辰,縱然小跑也得一個時辰,可是騎兵有可能一個小時要不了就撲過來了。

“再用快馬速召種師衡將軍、郭延珍將軍速分兵延州,邵元吉將軍、高延德將軍速派兵進駐保安城,以防有失。”

本來延州兵少,範雍前來五龍川又帶了幾百人過來,使五龍川兵力增加到幾達三千人,但延州城兵力卻更少了。

五龍川馬上要迎戰,不能分兵,所以必須從他處分出兵力,以防延州與保安軍有失。

種師衡在青澗城,青澗城是迫不得己,離延州城有兩百里路,一時半會軍隊到達不了,預防萬一,若是到關健時候,這支援軍就起到奇兵作用。

另外三部是延州東北西北部未破的重寨。

元昊破陷金明寨,遂攻安遠、塞‘門’與永平寨。

永平寨主郭延珍、監押王繼元想要斂兵藏於深山避賊之勢,指揮使史吉帥所部數百人遮住城‘門’,在馬上說道:“你們要逃,雖能保住軍隊,可城中的百姓與貯糧怎麼辦?異日有司查問彈劾,吉爲指揮使,不免於斬。願先斬吉於馬前,不然,我不讓你們此兵從行。”

王繼元王懿慚愧而返。

敵至,圍城,吉率衆拒守,保住永平寨。事後論功行賞時史吉說:“幸不喪城寨,怎麼敢論功?”

後來聽到郭遵的事蹟後,敬佩萬分,將‘女’兒嫁給了郭遵弟弟郭逵。

當然,史吉也不知道郭逵有多牛,無心之舉,卻讓‘女’兒成了副相之妻。

另一個人立的功勞更大。

元昊主力軍隊徑向延州來撲來,但攻打安遠永平寨等寨,也分去不少兵力,其中安遠寨最爲極邊,元昊分去的兵力也最多。

連破兩‘門’,安遠寨主蔡詠、奉職曹度、借職王懿戰死。攻打第三重‘門’時,都監邵元節派人拒守城‘門’,然後從後面用繩子將士兵放下去,親率將士從背後殺出,將西夏軍隊擊退,奪回失守的兩‘門’,拒守數日。敵人又於北三川口,列十餘寨,分兵出東西城及兩城之間,呼噪,叢‘射’寨城上守軍,城上諸軍發矢石擊賊,死者甚衆,遂不敢攻。

塞‘門’寨主高延德也守住塞‘門’寨不失,不過他面對的敵人規模少,幾乎未怎麼戰鬥。

這是此次元昊入侵中的亮點,讓範雍一一稟報了朝廷,但行賞還沒有下來。

三寨兵力同樣不足,不過相比於三寨,保安軍更重要,延州城又比保安軍重要,但塞‘門’寨(有人將塞‘門’寨當作土‘門’,這是不對的,塞‘門’在敷政北一百來裡處,土‘門’更在塞‘門’東北)與安遠寨皆在延州西北,不知道後方有沒有西夏軍隊,想鑿穿中部道路,到達延州會有很大風險,就象將東北的永平寨兵力調到保安軍一樣。至於分兵讓三寨擔當多大的風險,狄青也是無可奈何了,雖然事後證明是虛驚一場。

“好,”鄭朗喝道。

短短一剎那時間,狄青就安排妥當,包括延州城與保安軍的佈防。然後轉過頭來看着楊文廣,說道:“楊指揮使,你有什麼想法?”

“末將也認爲能一戰。以前夏賊寇保安軍與承平寨,不克,有諸多原因,我兩軍將士英勇,敵人雖多,諸族夾雜,軍心不齊,又用弱軍做爲損耗,折其銳,長途跋涉而來,士兵困憊,所以一擊得功。”

“不錯,”鄭朗額首。

蘇克青也說過類似諸族不齊心的話,但楊文廣分析得更全面,用弱旅做先鋒,固然死掉無所謂,反正是炮灰,不過易折其鋒芒,這種打法不是很高明的。長途跋涉而來,似乎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又道:“你指敵人想要偷襲我軍,爲了避開我們的斥候,可能是昨天開跋土‘門’,於夜急行軍而來,所以臨近,我們的斥候才聽到敵軍襲擊消息?”

“安撫使英明,末將說的正是這個意思,所以能戰。不過,不過,”楊文廣扭頭看了看身後的士兵,說道:“就怕他們士氣提不上來。”

真正的勁旅是狄青帶來的兩百士兵,自己帶來的京城士兵雖全是騎兵,沒有上過戰場。大部是劉平的手下,可全部是逃兵,楊文廣擔心的正是這一點。

鄭朗說道:“士氣不用擔心,我來,你繼續說。”

“想戰,要先派出探子,看看左右與其後有沒有敵人,以免中了埋伏。”

“好,”鄭朗再次派出斥候。

“要戰,末將有兩種戰法,一是過河,在河東一戰,萬一敵軍有大部過來,能迅速撤向延州城,也能與延州城做側應。但短處,有了退路,士兵不會死戰。要麼就在河西決戰,成背水之戰之勢,若是安撫使能讓士氣提高,此戰必勝。就怕還有敵人過來,一鼓作氣,二鼓竭,三鼓衰,我軍一戰會勝,二戰可能會失敗。”

不象正月,河面上結着厚厚的冰凍,人與馬在上面如覆平地,河水不成爲阻隔。此時河面上還有冰凍,但很薄了,不要說馬,人在上面踩都十分危險。這條小河就會成爲一道小小的天然天塹。

鄭朗思付一下,說道:“西夏國力貧弱,此戰出動了八九萬大軍,雖擄獲大量物資,然而爲了增加國力,帶走許多羌蕃百姓,擄獲的物資最多勉強供應其百姓的供給,不能持久。我猜西夏大部軍隊必然撤回。我軍新遭重創,此戰許勝不許敗,我認爲就在此處迎敵如何?”

“好。”

都在猜心思,西夏沒有後軍,在此處迎戰最好不過。

但有了後軍,在此處迎戰,西夏後面軍隊再度殺來,四周想‘抽’出一個援兵也不可能,那麼會出現嚴重的失誤。不但鄭朗,還有延州的幾個重要官員,全部有危險。

想到這裡,鄭朗說道:“範相公,你立即去延州吧。”

“這,這……”

“去!”鄭朗喝道。

範雍被他嚇着了,連忙帶着數位延州官員離開。

鄭朗也沒有指望他們,這些人放在這裡做什麼,反而礙手礙腳。

然後下令全軍集合,敵人很快就要到了,還要鼓勵士氣,鼓勵完了,還要做迎敵準備。

近三千名將士迅速集合,風更厲了。

第101章 區別(下)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274章 老貪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0章 後生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94章 講仁(二)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700章 逆轉(下)第196章 折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193章 送(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307章 鄭體第146章 恭賀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315章 宣戰五百六十二章 歸八百章 光暗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281章 依(下)八百章 光暗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55章 鬥法(五)第146章 恭賀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141章 問一(三)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55章 鳴天下(四)第262章 琥珀第357章 撫第212章 大三元(八)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796章 二更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6章 約定(下)第8章 危機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46章 嫁衣神功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94章 講仁(二)第240章 出手(下)第194章 送(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68章 戲法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124章 火第201章 捉女婿(上)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252章 鬥法(二)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208章 大三元(四)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十五章 惡化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96章 講仁(四)第8章 危機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118章 大人物(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6章 蛇書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46章 花之戰·雅詞
第101章 區別(下)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第274章 老貪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0章 後生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94章 講仁(二)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700章 逆轉(下)第196章 折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193章 送(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307章 鄭體第146章 恭賀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315章 宣戰五百六十二章 歸八百章 光暗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281章 依(下)八百章 光暗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55章 鬥法(五)第146章 恭賀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141章 問一(三)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47章 花之戰·:四翁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55章 鳴天下(四)第262章 琥珀第357章 撫第212章 大三元(八)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九十章 破趙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796章 二更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6章 約定(下)第8章 危機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九百零四章 春天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46章 嫁衣神功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94章 講仁(二)第240章 出手(下)第194章 送(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268章 戲法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124章 火第201章 捉女婿(上)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252章 鬥法(二)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208章 大三元(四)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十五章 惡化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第96章 講仁(四)第8章 危機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第118章 大人物(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36章 蛇書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46章 花之戰·雅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