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

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

“朕聽說李元昊爲不讓你阻撓議和,將高政送給你。

“臣立即將他斬殺。”

“你做得很好……”趙禎臉上顯出歉意,尹洙很不理解,爲什麼不將兩浙的一件公案了斷?不能了,一了會牽扯很多,一旦高衙內胡說八道,不管真假,可能牽連到宗室,首先趙元儼的兒子第一個便跑不了。反正宋朝未斷的案子也不是一件兩件,不在乎多這一件,當場斬殺,是最佳手段。但趙禎心中清楚,鄭朗不可能害怕宗室子弟的,這是主動替朝廷與自己減少負擔,同樣也是一種識大體的表現。

“陛下,莫要忘記臣還寫了中庸一書,只可惜沒有時間,不然臣想重新將此書修改。再著一本仁義。”

“仁義?”

“易經之道,陰陽轉換,陰中滋陽,陽中生陰,故說孤陰不長,孤陽不生。仁義也是如此,仁中有義,義中有仁,才能構成一個複雜的整體生存。比如忠孝,忠孝兩全固然美好,可那有那麼容易?臣這一次路過家鄉,看到幾個娘娘年老體衰,很想學一學包拯留下來服侍她們,但朝堂有事,臣不得不做一個不孝之子,忍痛來到京城。”

“不可啊,”趙禎嚇得一哆嗦,你有七個老媽,一個個服侍,最大的大媽六十多歲,最小的小媽才四十幾歲,你要服侍到那一天。

“但必須兼顧,比如臣雖不信老釋二教,幾個娘娘喜歡,只好由她們,儘量做到忠孝兩全。”

“應當如此,應當如此,”趙禎長鬆了一口氣。

“還有一種思想,利他主義者,與利己主義者,這也是一種仁義爭執的表現。”

“利他主義。利己主義?”

“利他主義便是爲了幫助別人,不惜付出自己一切。利己主義,便是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鄭朗做了簡單的闡述。沒有那麼簡單。西方首倡利他主義者,自康德開始,以後有諸多學者陸續提出與完善這種理論。但最早提出這種理論的卻是來自中國的墨家,儒家中有類似的理論,不多。

趙禎懷疑地問:“有卿所說的利他主義者嗎?”

“有,古代的墨家,朝中也有一人。范仲淹!他已經無限接近這種利他主義者。”

“益否?”

“個體爲了生存,必須爲了自己,利己主義者是人的本能,是核心所在,個體驅動社會整體的發展。但相比於各種惡劣的環境,敵國的侵佔,又要整體配合,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後天環境。兩者走向極端。皆不是很有益。所以孟子痛斥墨子是牲畜之言,夫子贊成子路受牛,正是一種利他與利己的調和。臣以爲陛下做得就很好。將二者適度的調和得當,才體現了這個仁字。”

“卿過獎了,”趙禎羞澀地說。

他已經聽明白了這幾種思想理論,已經逐漸在構成鄭朗的仁義核心。可他還沒有弄懂,鄭朗這本未出來的仁義書,將會是對整個西夏是戰是和,以及未來那場龍虎鬥的總結……

“朕還是希望你做一名良臣。”

儒家學說雖好,可多難哪,看一看新了一本中庸,鄭朗花了多長時間。現在又要重修,這個仁義憋了這麼多年,現在纔出來一個影子。況且後面還有更龐大的禮樂,以及忠恕、聖智等等。再加上孝順他那麼多的媽媽,也不要做臣子,根本就沒那時間做臣子。

但一份不安的情緒忽然纏繞在他心頭。鄭朗對權利不貪婪。這是趙禎最欣賞的地方,可正是這種不貪,卻讓他隱隱覺得很不安。

太監端上來飯菜,是便宴,除非宮宴,在趙禎的便宴裡很難吃到精美的食物。

幾碟普通的小菜,趙禎沒有喝酒,鄭朗更不善飲酒,君子食不語,二人默默吃飯。福康公主忽然放下筷子問道:“鄭學士,你是我的守護騎士嗎?”

“這個,這個……”鄭朗尷尬的不能回答。越往後越不能回答,以前小,特殊情況,這樣說不要緊,以後這個俏麗的小公主越長越大,一旦直接說俺就是你的守護騎士,會十分曖昧的。

趙禎終於放下筷子,大笑,說道:“他就是。”

“什麼叫守護騎士。”

“他會守護你的幸福。”

“那,那鄭學士,可以經常來宮中教我寫字嗎?”

“這個不行,除非你父皇召見,否則臣不能隨便入宮,”鄭朗毫不猶豫的拒絕道。不象小時候,僅是一舉子,又小,經常進宮沒有忌諱。如今血氣方剛之時,又是當朝宰相,經常進宮,會讓人說閒話的。就是小時候,因爲進宮的次數多,還招來了範諷的彈劾。何苦?

“爲什麼?”

“再過幾年你便知道了。”

“你是說我長大了就知道了?”

“是啊。”

“我現在也知道啊,你對我父皇最忠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還早呢,是否忠心陛下,直到蓋棺才能下結論。”

“你以後也要忠心。”

“那是,不過現在這個結論不能下。”

“那麼我以後怎麼學習寫字?”

“這樣吧,臣回去後,寫一個貼子讓你臨摹,並且將每一筆劃的寫法也講注出來,臣不進宮,你也可以學習了。”

“我還有你的玉佩。”說着,從腰間掏出那塊歐泊玉佩。

看着這個小姑娘乖巧的樣子,忽然想到她的未來,鄭朗沒由來的一陣心疚,說道:“你將這塊玉佩戴好,這也是臣承諾的一個見證。但你是公主,臣是臣子,小能說說,大了就不能再說,這當作我們心中一個約定如何?”

“好,拉鉤。”

鄭朗與小傢伙的手拉了一下鉤。

趙禎臉上也是充滿了溫情,他缺少弟兄,某些時候,將鄭朗當作一個有出息的小弟弟看的。若不是自己的女兒,鄭朗萬萬不會這樣胡鬧。忽然嘆道:“鄭卿,你對朕太放縱了。”

“陛下。十分自律,朝中大臣要求又嚴,寬鬆得度,故臣如此。但事關國家大政。臣絕對不會放縱陛下。”

“應如此,”趙禎又是大笑。

笑得諸多太監面面相覷,心裡面直嘀咕,陛下與諸臣交談甚多,可從來沒有笑過這麼多次,這個鄭行知,千萬莫得罪啊。吃過飯。君臣又談了一會,趙禎才讓鄭朗離開內宮。

鄭朗又去了中書。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中書總管全國民政事務,許多細節自己不瞭解,這必須要細看,看各地的呈奏,中書保管的文件擋案。做一個全盤瞭解,才能方便處理全國的大小事務。

直到三更。才揉了揉眼睛回家。

新宅子離皇宮不遠,就在東華門外,託嚴掌櫃購買的。一個三進三出的小院子,有一個小巧精緻的小花園,後二進乃是二層小樓,面積不是很大,但位於鬧市區,所以花了七千多貫錢纔拿下來。還是原屋主聽說是鄭朗購買,給了優惠價。

唯獨一門好處,上早朝近。

京城物價貴,也要看怎麼花,天天往樊樓跑。再養幾十個美家妓,就是身爲東西兩府長官,若沒有其他的經營,也會感到錢財不夠用的。但象鄭朗這樣的用度,即便居於京城,僅是薪酬也足以支付用度。

回到家中。崔嫺四人正在織衣服,鄭朗問道:“怎麼你們還不睡?”

“等官人回來?”

“我看了一下存擋,過幾天便能恢復正常,你們早點休息吧。”

四兒抱怨道:“官人,不能象這樣做官。”

“想做好官,就得辛苦,你想我做好官,還是做壞官?”

“別爲難四兒,”崔嫺說,又道:“今天我收到幾份請貼,有兩份你要看一看。”

說着從邊上奩抽裡抽出兩份貼子。

一份是呂夷簡送來的,請他明天晚上去他府上赴宴。還有一份卻是富弼、王拱辰、王素、餘靖、歐陽修五人聯手發來的,請他明天去樊樓赴宴。一個是權謀最深,又有推薦之恩的老臣,另一邊則是好友外加臺閣主要言臣。崔嫺看到這兩份貼子,都感到頭痛了。

“官人,怎麼辦?”

鄭朗想了想,說道:“明天去樊樓。”

比起呂夷簡,這五個人合力,更不大好惑。畢竟呂夷簡已經是日落西山。但提到了樊樓,又想到了另外一個人,不由眉頭皺了皺。

……

夕陽西下,樊樓歌舞昇平。

但樊樓的主樓做了一些改變,最下面一層騰出來,專門伺候客人喝茶聽說唱的,說唱在唐朝叫俗講,元明叫評話,後世叫說書。說話人叫舌辨,主要分爲記敘小說,與講史二類。小說多是短篇小說,靈怪、脂粉、傳奇、公案、撲刀、杆棒、神仙、妖術等,舌辨者講小說,必須有說有唱,繪聲繪色,才能吸引聽衆。講史也不是真正的歷史,多是民間的野史,比如三國志評話、薛仁貴徵東事略、五代史評話等等。藝人多來自不得志的文人組成的書會,這些文人有的負責撰寫小說野史,有的負責說唱,用來謀生,頗類似後世的寫手職業,十分辛苦,而且地位低下。

樊樓以前也有說唱,但象這樣將主樓的底層騰出來做出說唱的地方,還是幾個月前做的改動。

舌辨一拍桌案,說道:“那天天高氣爽,鄭朗於大營中對韓琦語曰,稚圭,想戰須風。韓琦擡頭望天,萬分不解,問何來風?鄭朗道,且看我行法陣,於在大帳前設法燈法器,擺下一座陰陽二儀大陣。鄭朗對韓琦語,君長,請君主陽陣。韓琦曰,不妥,定川寒乃君主地,吾乃客,請行知主陽陣。鄭朗久思,曰也罷。二人進入法陣。各位看官,爲何擺陣?”

一拍桌子,馬上就要來一句,若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下面聽衆正聽得津津有味,一起吵鬧起來,有的人從腰間掏出錢來往上面砸,讓舌辨繼續往下講。

歐陽修一口茶水噴了出來,說道:“何來此事。”

“民間之言,何必當真,就當聽着好玩,”餘靖樂道。

“這個樊家……”王素也是搖頭。

之所以將樊樓重新改造,正是爲了宣傳鄭朗事蹟,不但免費給舌辨前來說唱,只要說鄭朗的事,說得越神奇,給的賞錢越多,於是京城幾個書社爲爭來樊樓說唱權,爭得頭破血流。

富弼也在笑,笑完說道:“只怕行知不喜啊。”

剛說完,就看到鄭朗從外面走了進來。

“來了,”歐陽修說道。

“且慢,看他聽說唱有何反應。”富弼攔住歐陽修,不讓他呼喚鄭朗。

舌辨又重新開始,繼續往下說道:“各位看官,且莫小視這風,這風大有妙用。且看鄭公與韓公施開二儀陣,妙處便來了。這個二儀陣直達天庭,二人本是天下文奎星與天璇星下凡塵的,太白金星見二位真身直通天庭,急忙來前,詢問二星有何貴幹。鄭公道,我且向天帝借風神一用。太白金星不敢怠慢,立傳風神前來。風神見到二位星君,連忙上前施禮,小神見過二位星君。鄭公道,吾且向汝借一陣風。將風神帶到定川寨,一剎那間飛沙走石,黑風大作,西夏賊營中伸手不見五指。狄青見勢喝道,鄭相公借來大風了,我們殺敵。”

鄭朗直哆嗦。

奶奶的,我還能讓風神聽命?

但老百姓不這樣想啊,有人紛紛說道:“是啊,我聽前線回來的人說,那天定川寨前是起了一道很濃的黑風,我朝大軍正是藉着這股大風殺敵的。看來舌辨說得有理,多半是借來的風。”

“是真是假的?”

“是真起的黑風,騙你不得好死。”

“胡說八道,”鄭朗忍不住說了一句。

“你是誰啊,竟然敢侮辱鄭相公。”一個客人來樊樓天天聽說唱,越發對鄭朗膜拜,不服氣地說。

鄭朗懶得辨,眼睛瞅了瞅,竟直走過來,問:“彥國兄、君貺兄、永叔兄、休業兄、安道兄,怎麼你們也在聽說唱。”

“我們正在聽舌辨講你與稚圭兄如何施展陽陰二儀陣,聽得很有趣,要麼你也坐下來聽一聽。”富弼開玩笑,說道。

“別拿我與稚圭打趣,上樓去。”

幾人走上四樓,點了酒菜,鄭朗問:“彥國兄相約我來此,有何貴幹?”

“不是我相約,而是君貺相邀行知前來樊樓,爲一事相商。”

“何事?”

“爲朝堂除一奸邪?”

鄭朗心裡面說了一句,來啦!臉上沒有表露,淡淡問:“何人。”

“夏竦!”王拱辰說道。

鄭朗差點跌倒,王拱辰是將來的“小人黨”代表,夏竦同樣如此,呂夷簡倒下,看看這朝堂亂得!

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42章 花會(下)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304章 殺雞(下)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五百七十四章 007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98章 講仁(六)九百十五章 賣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六百八十章 夜郎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231章 黃河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77章 歉書第293章 點將(中)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70章 香閨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13章 刻絲(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183章 美人(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92章 爭琴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297章 走隊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61章 道(五)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61章 慶金枝第83章 拜大神第242章 揚帆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254章 鬥法(四)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19章 詩社(二)第216章 官人,小心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八百十三章 捅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35章 考(下)第279章 天下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04章 老匹夫
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42章 花會(下)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304章 殺雞(下)九百二十一章 林花謝了春紅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五百七十四章 007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98章 講仁(六)九百十五章 賣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六百八十章 夜郎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231章 黃河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77章 歉書第293章 點將(中)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70章 香閨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第13章 刻絲(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183章 美人(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98章 陰差陽錯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92章 爭琴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297章 走隊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第61章 道(五)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218章 找朋友(下)第261章 慶金枝第83章 拜大神第242章 揚帆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254章 鬥法(四)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19章 詩社(二)第216章 官人,小心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八百十三章 捅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第35章 考(下)第279章 天下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204章 老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