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

如今的黃河,單純用堵與疏來治,肯定不行了。比如鄭朗的計劃看似是以束水衝沙爲主,其實還有注水、引水、導水、排水、分水、蓄水、灌水等等,束水僅是一部分。

計劃雖好,用工用財太過龐大。

朝臣爭來爭去,最終還是三種意見,第一種是主流,引水東流,賈昌朝提出來的,第二種是丁度提出來的,從長計議,看河水流向再做決定。第三路現在還是少數,引水北流,代表就是歐陽修。

但每一種方案都有各種細節走向。

例如重修一條東向的黃河故道,還有這個六塔河,或者小宋堵堤之法。

重修一條黃河故道在歐陽修一封奏摺彈劾下告吹,似乎說得有道理。但歐陽修還說漏了一條,重修一條黃河故道,用工用財巨大,其實是換湯不換藥,上游源頭水土在惡化,修好後幾年內肯定沒有事的,但隔了幾年,積沙重新沉澱,黃河再次成爲懸河,繼續……

也就是用錢帛幾千萬緡,有可能最少得四五千萬緡以上,幾年時間就打了水漂。

因此有了六塔河。

不可否認,富弼與文彥博也算是良臣,想國家更富更強,百姓有好日子過。但換一句話,上行下效,趙禎朝有幾個官員不想百姓有一個好日子過,自己有政績,夏竦不想?賈昌朝不想?樑適不想?倒是另一個鼎鼎大名的人物,晏殊過着逍遙翁的生活。擔待小了一點。

夏天到來,黃河時常在出事。

聽到下面的稟報,二人坐食難安。因此廣派官吏下去視察,尋找一條新的治河方案。得注意,有兩個前提。第一用工用錢得少,第二個得有效。最後採納了河渠司李仲昌的建議,六塔河。

具體做法就是在商胡埽與黃河東流故道交界處東北濮陽清豐六塔鎮,將這條河流加寬挖深,汛期到來時,用這條河來容納黃河之水,商胡埽上游河水水勢緩解。汛水過後,水流減緩。商胡埽崩潰點就能堵上,同時約束河水按故道東流,黃河水禍就能解決。

其實還是黃河東流版。

但與賈昌朝的不同,似乎兼併疏堵二法,用工估算一下,僅須三十萬壯丁,幾個月內就可以完成。用錢帛不過兩千萬緡左右。一旦修成,它可以做爲一條永久性的分水道,不管什麼時候,黃河決堤大決堤危險係數會下降到最低點,並且不影響灌溉與航運。

因此爲富弼與文彥博採納。

歐陽修聽說後。大急,上書一篇長篇大論,也不是針對富弼與文彥博的,而且將前三種治河方案統統打倒。

賈昌朝的不行,黃河含沙量增高,積重難返,返回故道是不可能的。這是歐陽修用功夫了,上次那篇奏摺就未提到此事。

丁度的是扯蛋,黃河大決堤後都快八年時間,你的最終策略呢。那不是治河,純粹是不作爲的一種敷衍。

六塔河更是扯蛋,原河只是一條寬達四五步的小河,沒有蓄水藏水的環境基礎,即便現在修寬,又能藏多少水?十條六塔河也藏不住黃河之水。一旦藏不住,六塔河崩潰,正好東北地勢平坦,好玩了,整個河北路東北地區皆成爲一片汪洋。

其實鄭朗之策也說過類似的道理。

不能說束水衝沙就是好的,一旦水泄通不得,黃河會變得很危險。因此鄭朗的束水衝沙是主旨,實際操作起來很是複雜,上游地區禁山禁林,這個比較困難,黃河上游是吐蕃與西夏,人家管你宋朝淹死多少百姓。只能治一治陝西。

中游地區束水衝沙,也不能一味束水,還設各種形式的河堤,層層阻擋,層層消解水勢。

下游修一條新的大運河,可以用來分水,澱沙、調控河淮之水,可以用來導水、蓄水,還能迅速利用新運河通過下游臨近入海處各種河流,在汛期時放開陡門,迅速使水泄入大海。

又會使廣大地區得到灌溉水源,利於航遷,商貿發展,減少物資調向河北的成本。

如果僅是一個束水衝沙,那好了,整條黃河會變成一條特大特危險的六塔河。

方案雖好,用工太大,用錢太多,無法採用。

實際這是唯一真正的辦法。

歐陽修也不大同意,修一條故道都不能採納,況且這樣龐大的工程。

他也有一個辦法,不要盯着商胡埽、郭固口,而是派官員到黃河下游地區,使水迅速泄入大海,纔是唯一的辦法。實際就是黃河北流法,黃河往東北去乃是天運,天運不可更改,順其天運,讓河疏通,危害自去。然而黃河向東北去,會給邊防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實際幾年下來,河北境內許多湖泊因黃河沙淤塞,漸漸變成平原。好處有,漸漸鹽鹼地變少了,河北東北部許多瘠地能變成良田。但是邊防如何?

如果採納歐陽修的建議,要不了多久,河北東北部會與後世一模一樣,躍馬平川。事實未採納,楊六郎那長綠色長城也隨黃河東北流毀壞了,這才導致女真人順利南下。

因此問題變成了另一個味道。

東北流可以,東流也行,但想東北流,必須將防線推到燕山一帶,沒有湖泊的阻擋,就得利用燕山與長城做爲真正堅固的長城,阻擋遊牧民族南下。

沒有把握收復幽雲十六州,這條建議就成了自毀長城之策。

鄭朗說得很清楚。

歐陽修未完全認可,一些大臣也輕視,不過歐陽修心中產生了疑慮,故說得不清不楚。

書上,未報。

歐陽修氣壞了,他對賈昌朝很不感冒。可認爲文彥博與富弼還是不錯的,不然趙禎問他,他爲何答好。皆是黨人嘛。

這次打擊對他影響巨大。於是君子黨最後一個人也開始脫變。

爲何而去脫變,是爲了權利而去脫變!

其實之所以未同意,實際的內含乃是權利二字。

黃河乃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但中國自古以來,人口太密集了,吸乾了它的所有乳汁,也吸乾了它所有的血液。因此,自宋朝開始,它已經變成一個神志不清的母親。

可是不能否認它的地位。

對於宋朝來說,它仍然是北宋的命脈。

那怕鄭朗將兩廣所有地區變成世外桃源。荊湖南路變成魚米之鄉,夔峽地區所有部族一一歸順,永不謀叛,加在一起,都不及一條治河之功。

黃河穩,北方穩,北方穩。宋朝穩!

這是一個巨大的政績鏈,並且不象南方,需要不停地征戰,需要軍事,僅是治理。這是文臣的特長,一旦成功,文富二人地位會穩如泰山,一旦採納賈昌朝之法,賈昌朝與陳執中又會東山再起。

朝廷財政情況轉好,充足的國庫又給了修河資本。

因此圍繞着一條六塔河,從提議時開始,直到失敗,兩個龐大的政治集團一直在廝殺。

至於歐陽修,不要說你的方法也未必管用,即便管用,誰去理睬你這個孤家寡人?(又是水利,因爲不想寫一篇純粹的小白文,這些枯燥的資料使得故事內容肢離破碎,汗顏。下一篇不想寫歷史了,是一本玄幻書,自封神榜開始,歷宋金、安史之亂、三國、秦漢,再度回到封神榜,寫文武道巫仙,名字大約叫滅世傳,也非是一本小白書,大綱有了,然換型能否成功,心中慼慼)

……

對六塔河,鄭朗始終沒有表態。

現在出現六七種治理黃河的辦法,但沒有一種是正確的。

黃河爛掉了,想要治理,必須進行一場革命性的顛覆,也就是將整個黃河推翻,重新改寫。

不要說沒有這個條件,有了。兩廣漸漸平靜,荊湖南路馬上進入開發階段。再進一步的擴充銀行規模,細節性的微調,國家財政情況越來越好。最終便有了治理黃河的經濟。

大量水利工程上馬,使宋朝積累了許多有經驗的水利官員與相關技術。技術很重要的,例如海船,不一定要有多大,五百噸到一千噸之間足矣。估計幾萬噸級別的鄭和寶船大約不成,可這個噸位也足夠了。至少比布魯諾那些船要強。技術再進一步的提高,遠航太平洋彼岸不會是夢想,各種雜糧與珍貴的植物帶來,例如玉米、土豆、紅薯、花生、辣椒、金雞納樹、橡膠、地瓜,等等,宋朝就會在未來兩三百年內,變成人間天堂。

這中間要求的就是船舶技術,堅固、耐腐、抗風浪,以及水手馭船技術。

黃河也是如此。

不讓宋朝士大夫們感到很傷很痛,自己的建議就不會得到通過。

偶爾也與崔嫺在書信中提及黃河的事,崔嫺不會傻呼呼地談論,那不是婦人家做的事。

崔嫺繼續在尋找鄭家的女婿。

趙念奴的請求未寫信,不能寫,那是外戚內部的事,鄭朗插手其中,會弄得一身污水,不值,儘管她對趙念奴有好感。

可是趙念奴卻來到鄭家。

如今她是出閣的公主,偶爾來一來,屬於仕女之間的拜訪,況且鄭朗一個守護騎士,不會惹起多少爭議聲。

坐下。

趙念奴說道:“崔娘子,聽聞你家在選婿?”

雖未經人事,但爲人婦,這場親事讓她不快樂,可也讓她成長許多,說話時語氣沉穩。

崔嫺眼睛一亮,答道:“是啊。”

“可找到否?”

“沒有。”崔嫺苦笑,閨蜜雖多,可這些閨蜜多誤會崔嫺與鄭朗的意思,崔嫺說不用講究門第,不用講究其人出身。可到了閨蜜眼裡不同,鄭蘋如今在宋朝未出嫁的少女排行榜上,最少能名列前五位。沒有相關的出身與門第,能與鄭蘋身份相符麼?

況且鄭蘋本身條件真的很不錯。要相貌有相貌,有才華有才華,舉止風儀也好。本來條件就很高了。再讓這些閨蜜們撥高,估計真的在整個大宋海選,否則這個女婿多半找不到。

崔嫺說話是白了女兒一眼。

鄭蘋只是嘻嘻地笑。

趙念奴溫聲說道:“蘋兒一定會找到一個好夫婿的。”

“聽天由命吧。”

“但是我很佩服崔娘子與鄭相公的智慧。”

“殿下。何來此言?”

“選婿……也要看對方的家人……”

“怎麼啦?”

“我的婆婆……”

崔嫺未寫信給鄭朗,但也稍稍關注,聽聞了一點,默默無語。她只能表示同情,不能干涉。

趙念奴說了一會兒話,便離開了。

這門親事對趙念奴來說,是一門很痛苦的親事。

但對李瑋來說,更痛苦。他非是象後來一些人所說那樣的暴發戶。略有些才學,雖本事不大,也不是一個真正的紈絝子弟,爲了等迎娶公主,他遲遲未婚。

婚姻來臨,趙念奴長相也讓他感到欣慰,可自洞房起。便成了一場惡夢。

不要說喝交杯酒了,更不要說做那種事了,連牀上都不讓他睡。

當然,他可以施強,丈夫強行妻子做那種事。誰會反對?可他終不是母親,趙念奴的尊貴身份,使他感到壓力。以他的平時修養,也做不出動強的手段。

因此,李瑋越來越消沉。

這一切,李母看在眼中。身爲皇上唯一活在人世間舅家的長輩,平時士大夫對李家的交口稱讚,助漲了她的市儈作風。不是說小市民是壞的,小市民往往是市儈的代言詞,也有許多好的一面。但小市民的優點在她身上沒有看出,倒是看到許多缺點。說李瑋象暴發戶更不對,但她卻是一個地道的暴發戶。

偏偏李用和已經去世,若是李用和活在人間,以李用和的爲人與性格,壓制李母,再從中調解,化開趙念奴的心結,也許她與李瑋婚姻會走向另一個結局。

李用和已死,李母還不顧大局,整天呆在駙馬府。

不要說她二人不可調和,就是平常的婆婆與兒媳婦若整天呆在一起,又有幾人能和睦相處的?然後看到兒子悶悶不樂,矛盾在迅速激化。

她越暴躁粗魯,趙念奴越反感。

在婆婆的壓制下,趙念奴彷彿都沒有了明天。

看到公主可憐,樑懷吉同情,於是彈琴唱了一曲:“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淺。”

這首詞乃是錢惟演政治失意後寫下來的,放在北宋後期不算什麼,但在北宋初期仍是北宋詞作的代表作之一,再加上他對歐陽修等文壇大家的照顧,使得這首詞在民間廣爲流傳。

樑懷吉唱它,只是感傷公主的遭遇。

趙念奴聽了後更是鬱鬱寡歡,寂寞地說道:“小吉子。”

“喏。”

“陪本宮喝一杯酒吧。”

“這個。”

“本宮想借酒澆愁。”

“殿下,借酒澆愁愁更愁啊。”

“難道你也不聽本宮的命令?”

“這個……”樑懷吉無奈了,只好陪趙念奴喝酒。趙念奴能喝什麼酒,只是幾杯下肚,便有些醉意了,樑懷吉擔心地說:“殿下,要麼回宮去找皇上訴說吧。”

“父皇,父皇好痛愛孩兒啊,”趙念奴說着大笑,然後又說道:“小吉子,你說父皇是痛愛一個死去的舅舅,還是痛愛我?”

樑懷吉不能答。

趙念奴又是咯咯地笑。

這是趙念奴第一次在駙馬府發出笑聲。

李母聽到她的笑聲,躡手躡腳地來到門外,趴在窗戶上看。看到趙念奴與樑懷吉“調笑”,又想到趙念奴與樑懷吉平時共進共出,產生誤會,大怒,一腳將門踢開,闖了進去。RQ

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84章 東風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48章 劉郎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80章 較勁第242章 揚帆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196章 折第147章 狼變羊第333章 西風烈(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01章 捉女婿(上)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326章 兼霞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700章 逆轉(上)第164章 君子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155章 冤(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284章 東風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第456章 不能答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302章 殺雞(上)第293章 點將(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第46章 花之戰·雅詞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131章 解元(下)七百零九章 上樹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306章 保護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357章 撫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294章 排陣(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19章 詩社(二)第68章 拜師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
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84章 東風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248章 劉郎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80章 較勁第242章 揚帆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196章 折第147章 狼變羊第333章 西風烈(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01章 捉女婿(上)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326章 兼霞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第700章 逆轉(上)第164章 君子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155章 冤(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284章 東風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第456章 不能答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302章 殺雞(上)第293章 點將(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第46章 花之戰·雅詞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十一章 天命第131章 解元(下)七百零九章 上樹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306章 保護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357章 撫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10章 小鳥小飛(中)第294章 排陣(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19章 詩社(二)第68章 拜師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