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

本來想五一多更的,可一直感到感情太奔放,不大適合,只好沉澱着感情,只能一天更一萬來字了。

一個人是否能病重,主要兩個方面,一個自身的調理,一個是心情。自身調理,鄭朗已用活生生的例子,證明小丸子不能吃,至少含有金石成份的小丸子不能吃。這件事對道教打擊很大,但與鄭朗無關,如果趙禎能多活一個十年八年,就是得罪所有釋老,他也願意。第二個再三說動靜結合,他在宮中還真沒有什麼耳目,可有一個最好的耳目,趙念奴,時與趙禎書信來往,不可能指望趙禎去做廣播體操或者跑步,打太極拳,但偶爾也散散步。有時候批閱奏摺稍晚,也吃夜宵,還是十分吝,隨便着就一碗湯喝,連羊肉都捨不得吃,更不要說什麼山珍海味。但比以前那種苦逼的生活要好一些。

心情上有利有弊,羣臣全部要扶立皇嗣,趙禎心情低落,不過黃河竣工,這是封建史上的盛事,不要提長城、阿房宮與隋朝大運河,那個工程雖大,是不顧百姓死活興修出來的,兩相根本不能比擬。趙念奴帶着兒子進宮,經過自己一年教育,一個更懂事的外孫子進宮,會使趙禎更開心。

大約皇上會多活上幾年。

因此漸漸不翹望東方,甚至開始準備徵召學生。

召進士不大可能,召舉子,宋朝有多少舉子?那是幾十萬!

老年的,中年的,少年的。

並且名額如此之少,幾大先生,二程等人不會放在韓琦眼中,但在士林界還有些影響的,甚至京城各大書社就能買到他們所撰寫的書籍。況且還有一個鄭朗呢,只召收幾十名士子,一旦選中,說不定也是科舉之舉第二條好出路。

無數舉子從四面八方到來,不過讓他們很失望,幾個先生把關,逐一挑選,不但看其談吐。還要答他們出的試題,來者多,中者更少,落選者比例不亞於省試考。

也不能說五先生刻意爲難,首先名額真的不多,其次鄭朗說過。是共同學習,甚至可能讓這些舉子加入到撰寫儒學當中來,不要說資質差,就是資質好,對經義不精通者,也立即刷下去。

有時候鄭朗也偶爾過來看一看。

最終能挑中的人,可以說每一個學子,都可以到各地學堂擔任先生。至少拋除詩詞歌賦以及駢文外,對經義的理解上。甚至許多進士都不及被挑中的學子。

但是鄭朗想錯了。

趙禎的病主要原因,還是嘉祐初年那場大病將身體削弱了,隨後以又拼命地造子,牀事頻繁,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危害?更不要說趙禎那個可憐巴巴的羸弱身體。小丸子與合理的飲食,在裡面起作用,若是從少年時就努力使飲食合理,作用會更大,這時候略過晚了。

心情更是神馬。不大好說的。

就是說心情。對趙禎其實不是很有利。

趙念奴無心中聽來一些話,對趙禎說了。大臣的背叛讓他很失望。

心中惦念着兩件事,第一件事乃是西夏,實際契丹自耶律洪基手中起,大幅度衰落,可是在宋朝君臣眼中,仍然強大無比,幽雲十六州那是連宋太宗都無法完成的事,況且後人。對幽雲十六州,趙禎只是抱着一份奢想,真正想的是收復西夏失地。至少將疆域恢復到宋太宗年間。

但因爲河工,想要實現,也要很長時間。

他這個身體等不及的。

能等的就是黃河,國家財政惡化,可是他不知道,只看到國泰民安,若加上黃河治理妥當,內治上已經到了巔峰。黃河竣工了,黃河南北鞭炮放了好幾天。

在那一刻,趙祉內心深處忽然產生一種能放手的想法。

這個對趙禎身體肌能很不利的,儘管它很玄奧,但確確實實存在。

六月初,趙禎病重。

皇上病重,大臣不安,相問,趙禎傳旨,諸宰相被帶到皇帝寢宮,福寧殿西閣,這是天下最尊貴的人居室,因爲兩府大臣多有變動,許多宰執從未進來過。

挑開帷簾,大臣一起看呆了,從帷簾到被褥,暗淡的顏色又破又舊,布料粗鄙,而且看樣子許多都沒有更換。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四等戶人家的臥室也未必如此寒酸。

趙禎已經醒過來,看着幾位宰相,說了一句:“朕居宮中,自奉止如此爾。就是如此,也是民之膏血,豈可輕費哉?”

不知道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是說諸位宰公,你們平時奢侈無度,與朕相比,心中可有愧?還是說我一個皇帝儉樸如此,算不算一個合格的皇帝?

看到皇上,還活着,但趙禎這一問,居然無一人能回答,一個個愧疚地離開福寧殿。重臣當中,還是有人有資格回答的,一個半人,范仲淹一個,鄭朗算半個。

危險期渡過,趙禎下了一詔,詔鄭朗赴京。

沒有想到,韓琦六詔奪情,鄭朗不受,書院正是召生階段,趙禎一詔,鄭朗去立即收拾行李,趕向京城。

先行來到京城的鄭宅,這一過,鄭朗幾乎四年多時間,沒有進入此宅,略略出現新變化,北邊建起一座道觀,鄭朗知道,但對此沒有多大心情。隨後進了內宮。

趙禎從昏迷中醒來,還沒有康復,一直臥在病牀上。

鄭朗施禮。

趙禎道:“鄭卿,見你一面好難。”

“陛下,”鄭朗還能說什麼呢?桂州爲了治瘧疾,與諸位大夫討論很長時間,具體的不懂,但一些粗粗的望聞聽切,還是略知道一些。看着趙禎臉色,臉色灰暗,心中更是憂心仲仲。

“其實當年的事也不能怪你,貶職多年,也算是處罰了。”

“是。”

“什麼時候重回朝堂?”

“臣也不知道,且四娘病重。臣心中擔心,一時半會回不了朝堂。”事實是他根本就不想做趙宗實手下的大臣。當然,也沒有必要說出來。

“家事重要,可國事更重要。”

“陛下,近來國家無事,風調雨順,就是黃河也會平安很長一段時間,朝中諸相個個名震中外。多臣行,少臣也可。”鄭朗只好違心地說。名震中外倒是不假的,可真正的吏治能力與德操,鄭朗刻意不提。

“朕聽說你在修儒學?”

“準備動手修,現在仍然要醞釀,此事非同小可。陛下。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古的太遠,不提,春秋爭霸,戰國爭雄,民不聊生,以我朝之力,人口之盛,動手三十幾萬軍隊。都感到國家壓迫,但秦國僅是伐楚,就用了六十萬軍隊。更不要說長平之戰,秦趙相持三年,讓白起坑殺四十多萬趙國降卒。”

趙禎點頭。

上古史籍很少記載民生,可是能對比的,農作物產量遠不及宋朝,春秋戰國時有多少戶數,缺少史籍記載。但想來頂多與唐太宗末年相比。也就是三千萬幾百萬人口。一國攤下來又能有多少戶,幾萬人戰爭還可以。若是戰爭規模達到幾十萬之衆,再相持數年時間,不論勝負,會給百姓帶來多大的壓力,這個不用想的。

鄭朗又道:“然後自秦大一統,隨後百姓揭竿而起,漢楚爭霸,到漢朝成立,也不過平安一百來年,王莽亂政,百姓再度不安。說東漢乃是漢室,實際已經等於無形中更換了一個朝代。東漢末落,三國爭雄,十六國,南北朝,一直過了三百多年,纔到隋朝大一統,可惜又出了隋煬帝。一場隋唐演義,人口削減三分之二。”

這個說起來輕淡,但在趙禎心中不同,不由嘆了一口氣。

“唐朝看似沒有分裂過,持續了近三百年,實際沒有,自安史之亂起,國家就開始民不聊生了。又到五代十國,直到我朝,百姓才喘了一口氣。爲什麼,一個是制度,二個就是思想。一個好人君,再加上幾個賢相,國家就能大治幾十年,一旦人主不好,或者沒有賢相支持,國家就會迅速敗落。若遇到暴主奸臣當道,國家就如秦隋,立即土崩。這個比瓦解對百姓的危害更大。”

土崩就是指國家一下子走向滅亡,瓦解是漸漸走向滅亡,被諸候或者列強最終肢解。鄭朗說土崩不及瓦解,其實差不多。若想速戰速決,與其讓它瓦解,還不如讓它土崩,反而百姓經過陣痛之後,能進入一個新時代。

但不論輕重,兩者都不是一個封建王朝願意看到的,鄭朗又說道:“陛下,以臣之見,其實中國歷史史書都不用看的,僅用八個字就可以概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八字放在三國演義裡充滿了豪情,可是出自鄭朗嘴中,卻是充滿了種種的血腥,與無奈、嘆息、失望、不甘。

“臣想試一試,看看能否另外找到一條出路。”

“這個很難的。”

“臣知道很難,做一做,說不定還有希望,不做,中國包括趙氏宗室,依然在這個死亡的循環圈內掙扎。現在做還來得及,到了吏治敗壞之時,再做,什麼也來不及了。比如中晚唐,也有一些人君想有做爲,可最終結果呢?”

趙禎默然。

“陛下,你要平平安安地,這個國家還需要陛下。臣子只能起輔助作用,人主纔是真正的主導。”

“朕這身體……”趙禎眼中閃過灰暗。轉了一個話題,說道:“鄭卿,替朕撫一曲吧。”

“如果陛下願意,臣願意天天進宮替陛下撫琴。”

“那樣不好。”

“無妨,反正臣在丁憂期間,不能進入仕途,至於儒學,臣還在反思當中。閒來無事,替陛下撫琴,也是臣的榮幸。”

說着,鄭朗讓太監拿琴出來,替趙禎奏琴。

一曲了,趙禎說道:“不及年少之時清雅。”

少年時鄭朗琴技未必比現在好,可沒有心思,如何彈好琴呢。

趙禎又說道:“可是朕聽得卻很溫暖。”

“那就好。”鄭朗留了下來,每天進宮替趙禎撫一首琴曲,偶爾也說說話。

沒有人認爲鄭朗在拍馬屁,要拍馬屁也要拍趙宗實。拍一個快要死的皇上有什麼作用。只能說這二人君臣相誼,鄭朗雖在丁憂,但丁憂肯定不及皇上重要了。一時間整個京城百姓都在嘆息。

鄭朗回到家中,趙念奴帶着李貴到來。

趙念奴穿着一身道袍,雖身材窈窕,終是從仕女裙換上了道服,乍一看,有些不倫不類。但鄭朗此時也笑不出來。趙念奴問道:“鄭郎,父皇病情如何?”

“殿下,我也不大清楚。”

“你是連瘧疾也能治好的。”

鄭朗不知道怎麼回答,那種僞青蒿素起了一些作用,但不起完全作用,否則鄭朗都不會苦苦期盼金雞納樹了。兩者性質不同。趙禎病情也很複雜。身體枯褐,風眩病,還是那種很嚴重的風眩病,導致了智力下降,也是趙禎晚年執政不及中年的原因之一。並且趙禎恐怕還有其他病症在身,就是放在後世,如今的趙禎恐怕也不能完全康復,活一年是一年了。

看到鄭朗表情,趙念奴忽然撲入鄭朗懷中放聲大哭。

鄭朗說道:“奴奴。不用怕,這些天好好照料陛下,臣也呆在京城,每天進宮給陛下彈彈琴,說說話,寬慰他的心情,說不定陛下的病也能康復。你想一想,八年前陛下病情有多重,不是也好了嗎?”

正在安慰趙念奴。門房突然進來。看到這一場景,瞠目結舌。

趙念奴立即離開鄭朗懷抱。仍用手帕擦着眼淚。門房釋然,以爲公主傷心,自家相公可是宋朝頭號忠臣的,失態之舉,道:“鄭公,你三個學生要見你。”

“讓他們進來。”

司馬光與呂公著、嚴榮帶了進來。

看到趙念奴在此,面面相覷,知道內情的司馬光卻是皺了一下眉頭。

鄭朗讓他們坐下,問:“你們來有何事務?”

“時局……”司馬光警惕地看着趙念奴說道。

“不要想太多了,就是有什麼難題,最終會化解的,”鄭朗也含糊地說道。

又扭頭看着嚴榮,說道:“當初借下鉅債,乃是爲了河工。因此我上書進諫讓銀行用其利潤償還,不論什麼情況,銀行的利潤在未償還清這筆鉅債之前,勿得讓任何人挪用。一旦挪用,說不定又會讓人將矛頭指向河工之上。”

“鄭公,我知道,”嚴榮悶聲說道。

其實鄭朗寫了一個錦囊給嚴榮,說得十分詳細,也更觸目驚心,這時,只是再次囑咐一句罷了。

幾人隨便談了幾句,鄭朗含糊地回答司馬光,已經給了指示,觀望,不能急!三個學生與趙念奴離開。

六月黃河水起,不過汛情不大,對新堤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就夾帶着泥沙衝入東海。一場治河,幾乎所有老百姓都瞭解到治河的一些道理。泥沙沉澱最厲害的時候是在秋後到春天,水勢越平緩,沉澱越厲害。但這個沉澱與放河淤田性質不同的,放河淤田雖沉澱了一些河沙,更多的是淤泥。放在大河裡沉澱,淤泥讓河水稀釋沖走,所剩下的卻是鹽鹼性極重的河沙,有百害無一利。

因此束水衝沙高峰時還是在汛期,汛水越大,衝沙作用越大。

看到桀驁不馴的黃河居然真的被束縛起來,兩岸百姓更是響起一片謳歌聲。

利好的消息不僅於此,還有北方。

宋朝仍弄不清對象,認爲契丹纔是宋朝頭號敵人。

契丹發生一件大事,兩年前,耶律重元其子尼嚕古與蕭呼敦準備謀反,尼嚕古讓呼敦速發,稱其父重元詐病,等耶律洪基到來,謀事作亂。可當時遼國朝堂上還有一個重臣耶律仁先,此人對契丹忠心耿耿,威名赫赫,父子忌憚,進諫讓耶律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討使,以圖將耶律仁先調走。

耶律洪基準備答應,北院樞密使耶律伊遜進諫說,仁先,先帝舊臣,德冠一時,不可離開朝廷。

其實耶律洪基對耶律重元父子也感到忌憚的,悟,以耶律仁先爲南院樞密使,封許王,繼續留在京城。

父子不敢行計,開始僞裝成乖孫子。

兩年後耶律洪基漸漸鬆懈,讓耶律重元又看到一次機會。耶律洪基獵於灤河的太子山,扈從官多是重元的黨羽。一干人準備謀逆,正好被雍睦宮使耶律良僥倖暗中聽到。也不大好告密的,還沒有謀反,又擔心耶律洪基親近其父子,弄不好皇上不相信,自己腦袋就掉了。因此只能密言於太后。

遼國太后蕭撻裡稱病,將耶律洪基召回,將此事告之。

耶律洪基將耶律良召來,責問道:“你想離間我骨肉乎?”

耶律良道:“臣若妄言,甘伏斧鑕。陛下不早備,恐墮賊計。或者還有一個辦法,召呢嚕古來,若來是臣妄言,若做賊心虛不來,可以證明臣所言非虛。”

耶律洪基才相信七八分,又將耶律仁先喊來,耶律仁先說道:“此曹兇狠,臣疑之很久了。”

耶律洪基派耶律仁先暗中調查此事,耶律仁先離開時說了一句:“陛下也要提前防備。”

洪基額首,派使者召尼嚕古,尼嚕古見使者來召,知道事情泄露,命手下將使者拘禁於帳下,準備加害。幸好契丹人食肉茹血,隨身多帶着割肉用的刀子。不知道其使用了什麼方法,居然將刀子弄到手上,將反捆雙手的繩子割斷,逃出大帳,偷了一匹馬飛快地逃回行宮,以狀稟報。

耶律洪基才完全相信,可就是到這時候,他還沒有做好防備。

那邊已經開始動手,看到使者逃走,尼嚕古被逼無奈,迅速派人將蕭呼敦召來,開始聚集黨羽,強行擊殺耶律洪基。天龍八部裡最大的一幕好戲即將拉開帷幕。

第339章 放巴士第86章 第一觀(下)七百九十三章 帝王心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92章 仙子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16章 佈施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202章 捉女婿(中)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九十七章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99章 琴瑟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69章 王老虎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131章 解元(下)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242章 揚帆第283章 狐威(上)第275章 留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03章 大家(下)第80章 較勁第30章 後生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12章 刎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35章 考(下)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78章 君子守德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264章 悲絲(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01章 拼爹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30章 解元(上)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127章 中(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42章 花會(下)第151章 抓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17章 找朋友(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283章 狐威(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115章 高山流水
第339章 放巴士第86章 第一觀(下)七百九十三章 帝王心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92章 仙子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316章 佈施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202章 捉女婿(中)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九十七章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1章 小鳥小飛(下)第299章 琴瑟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69章 王老虎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131章 解元(下)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242章 揚帆第283章 狐威(上)第275章 留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03章 大家(下)第80章 較勁第30章 後生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第312章 刎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35章 考(下)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五百九十章 破趙第78章 君子守德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第264章 悲絲(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301章 拼爹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30章 解元(上)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五十章 射虎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七百四十四章 權利五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五百三十四章 功臣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127章 中(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第42章 花會(下)第151章 抓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17章 找朋友(上)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第283章 狐威(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115章 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