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

悲傷的還在繼續悲傷。

趙曙回到京城後,不但冷落趙禎的幾個女兒,陸續地將其他的嬪妃一起逼出來,挪地方給自己子女居住。這個鄭朗顧不到的,後宮嬪妃太多了,他也無法顧全,只能將趙禎幾個後代攏在自己翅膀下,看護着她們的安全。又將幾個公主接到鄭州。

這次幾乎所有大臣沉默不言。

放在京城做什麼?受窩囊氣不成。

這一攏,就是好幾年時間,並且鄭朗也擔心,隨着最大的一出好戲上演,趙禎的後代是女兒,就是李貴也姓李,非是姓趙,但萬一那個高滔滔發生猜疑呢?

一直到趙頊上位後,這種危險纔會消失。

五月到來,四娘終於去世了,十分安詳。大娘二孃死的時候鄭朗無後代,三娘看到鄭家後代了,然而終有些遺撼,到四娘手中,高滔滔承諾讓李貴兒子賜姓鄭,鄭家後代會有真正傳人。因此死得無任何遺撼。

又一個娘娘去世,鄭朗很是憂傷。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嘉祐七年三娘去世,八年趙禎去世,今年四娘去世。

但聞者多是十分高興。

韓琦高興,四娘是鄭朗親生母親,這一回得真正丁憂三年了吧。沒有這個鬼,自己可以放手大幹一場。司馬光等人雖痛惜,但高興的心態居多,鄭朗媽媽太多了,居然將每一個媽媽當成了親媽媽,僅是一個丁憂。就成了鄭朗仕途的掣肘。還有三個媽媽,不過無論是五娘,或者六娘七娘,名份不定,出身又寒,皆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數詔奪情。

最好一起去世吧。

趙曙祈雨回來,一幕幕更大的好戲即將上演。

鄭朗沒有過問,但不是不管,秘密地將周淵從陝西召了回來。

鄭州城外也有人種水稻,但以豆類與高梁爲主。李貴帶着幾個小姑姑在高梁地裡玩耍,鄭朗站在靈棚前看着幾個孩子,又看着趙念奴,臉上浮現出笑意,趙念奴也莞爾一笑。

若用後世的話來說,兩人皆屬於悶騷的那種。明明心中皆不高興,爲了寬慰對方,每一次看到皆勉強露出笑意。

周淵風塵樸樸地從陝西回來。

侍衛不認識他,剛想上去將他攔住。鄭朗走了過去,讓侍衛退下。找了一塊石頭坐下,道:“你的信我看過了。”

此時馮高等人因爲有扶立倒戈之功,位更高權更重,手中不僅有宋朝的資源,也有西夏的資源,就聽到一些宋朝的內幕,五個人都有些擔心了。這一朝君主一朝臣的,萬一宋朝沒有收復西夏的念頭,又不重用鄭朗。自己老死在西夏不算,還未必能說得清楚。直到這時,周淵纔看到一個可怕的動向,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投靠西夏,朝不保夕,對宋朝忠心耿耿。可現在這五個人,特別是衛陽與呂毅,已經在西夏位高權重,就是迴歸宋朝。宋朝又能給他們什麼?

想到這種可能性,再有五人密信中的隱隱不滿與擔憂,周淵擔心,立寫了一封密信給鄭朗。鄭朗沒有辦法,讓周淵秘密回鄭州一敘,得當面說清楚,在信上有的不好說。

周淵道:“鄭公,你說他們……”

“應當沒有這種可能,但我朝若是就此沉淪下去,他們沒有迴歸的機會,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我就擔心這個。”

“莫急,你看到遠處那幾排建築物嗎?”

“那是鄭公爲公主殿下準備的作坊。”

“也不完全是,你來看,”說着鄭朗掏出一些契股書約,周淵盯着上面看,名義是濟寧觀的產業,實際不是,分給了四個公主,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不過沒有全部分出來,只分了五成股契,還有五成不知去向。

“是不是很奇怪?”

“傳言不對?”

“對啊,還是替幾位公主準備的,至於另外五成,我是打算用做其他用場。”

“其他用場?”

“比如興辦義學,賑濟孤寡,救助災民,另外只讓他們佔據五成,也是有一個監督作用,以防後世當中出現不孝子,將產業敗壞。畢竟一旦立國長久,一百年後,先帝后世子孫若沒有意外,大半會繼續變成平民了。”說來很傷感的,畢竟帝王宗室從趙禎一脈向趙宗實一脈轉移,又是外戚,時間越久,越會遠離權利核心。

“到時候各人際遇不同,教育不同,有了五成股契在外面用來救災賑貧,就無法出現一人獨大,自相爭吵殘殺的情況,以全先帝之美名。不過你來信提到此事,也使我想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會從中抽出一成股契,分配於你們六人後代。”怕周淵還不清楚,鄭朗說道:“我怕引起爭議,刻意說它僅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不是很重要。實際不是,一旦這個作坊發展起來,以後一年會有幾百萬緡收益。就是今年,它的收益也不會低於二十萬緡。但在他們沒有完成任務回到宋朝之前,這些股契不能公開,至於分紅只能秘密派人交給他們的子女。”

“鄭公,不可啊,這是留給先帝幾個公主殿下的,我們怎能分這個錢帛呢?”周淵伏下說道。

“第一個你們勞苦功高,第二個是衛陽他們,這一等還要等一些年,孤身於敵國之中,風險極大,算是一種回報吧。”鄭朗淡淡地說道。這是好聽的說法,不如此鄭朗也擔心他們會產生動搖,西夏再優待,不可能一年賞賜給他們幾萬緡錢錢帛。權利會相彷彿,但這個富卻是西夏人不能賜予的,用來保證五人的忠心。

周淵說道:“那我的不能要。”

“你們六人一體,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給他們五人,又怎能少了你。你起來,我們再說正事。”

“喏。”

“唃廝囉身體如何?”

“病重去世了。”周淵淡淡說道,他並沒有鄭朗想得那麼長遠,吐蕃與宋朝和好了幾十年,因此關心的還是西夏。

“去世了?”

“剛剛去世。”

鄭朗摸着雪白的頭髮沉思。

想了好一會兒說道:“你立即着手按排斥候前去河湟。”

“鄭公是想對付吐蕃?”

“也未盡然,不過須防有變。”

“不過我們沒有西府的詔旨。”

“還好,西府乃是富弼與張昇,你就說是我的意思。他們一定會准許。”鄭朗先撫胸口道。還好,西府未失,否則局面更糟。想到這裡,忽然又說道:“若是西府宰相有變,可寫信與我聯繫。”

“富公會有變?”

“不知道啊,凡事得預留一手。”

“但是……”

“我知道你的想法,還有呂毅他們的擔心,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四年也許用不到四年。大事便可定落。那時還不是向西夏動兵之時,但到了那時。我肯定會進入朝堂。”

“爲什麼要四年?”周淵還是不解,就是丁憂也不需用四年時間,又道:“難道是五老夫人。”

“你這張烏鴉嘴!”鄭朗不悅道,又道:“非是五娘,家與國兩者之間國乃大,家乃小。若是爲了國家,即便百日之期,我也能讓朝廷奪情而出。但此時朝堂局面,你也聽聞一些。這時候出來只能自取其辱。比如富公。出也要在適當的時候出來。這個時間也許需四年。也許不需四年,三年就足矣了。”

四年時間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周淵道:“那就好,我們也擔心鄭公就此消沉也。”

“不會的,先帝臨終前讓我看好這個國家,又在駕崩時託夢給我,我怎會消沉呢。”這就是鄭朗讓周淵親自前來的原因。只能當面說,不能落於任何筆墨當中,不然會授人話柄。

至於鄭朗有什麼安排,周淵不敢問的。這一行也讓他感到十分滿意。立即離開鄭州,返回陝西。他的答覆也讓呂毅他們感到很欣慰,然後一起觀望等待……

鄭朗幾乎消失,朝堂上繼續。

韓琦開始第二步,關健的一步。

這一步關係到一個封建立國的根本所在,那就是禮。爲什麼孔夫子儒學一枝獨大,就是這個禮,有感周朝崩壞,春秋戰亂,民不聊生,於是孔子修禮。禮能運行正常,綱常也就正常,國家就不易分裂。當然,若是君臣無道,再好的禮儀也阻止不了國家走向滅亡。

韓琦便將自己凌駕於這個禮之上。

先是趙曙時不時生病,御前後殿視朝會聽政,前殿朝會,後殿兩府入奏。兩府宰執退朝後還入內東門小殿向曹太后稟報。玉璽也執於曹太后之手,當然,大的詔書必須蓋上玉璽才能生效。

一步一步進行,趙曙前去祈雨,曹太后不得不將玉璽交給趙曙臨時掌管。這便是一個機會。

趙曙求雨還,沒有立即將玉璽還給曹太后,韓琦讓趙曙端坐,取來十件奏摺,請趙曙批閱,中書每天會處理無數奏摺,想從中間挑十件比較容易解決的事務很容易的。趙曙看了看,迅速批閱完畢,蓋上玉璽。韓琦這纔將這十件公務交給太后閣。

曹太后這時候又糊塗了,其實任何事都有其兩面性,能說它好,能說它壞,以前沒有人做過思考,但現在不同,鄭朗整天就在研究這玩意兒,寫了許多文字。曹太后也看過,臨到事前,她又忘記鄭朗說的話。主要不是不想挑刺,是沒有想到危機到來。甚至她還想到鄭朗另一句話,就事論事。就事論事,這十件公函處理得不錯,一一觀看,額首道:“好,準。”

韓琦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了,皇帝乃是一個合格的皇上,與同列相賀。對曾公亮等人說道:“昭陵復土(趙禎靈柩下葬),我就相求退,顧慮皇上龍體未平,拖延到今天。皇上聽斷不倦,此誠天下大慶也。我當於簾前請白太后,請一鄉郡。須公等贊成。”

若是其他人說過了,那會亂了,但大家的反應讓韓琦十分失望,聽到他說請退,一個個翻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有的就差一點說,韓公,你是真退還是假退?若真退了,我要回家在長亭準備歡酒爲你辭行。曾公亮假假地說:‘韓公,這樣做不好吧。“

韓琦撓了一個沒趣。這些人都成了人精,不好糊弄,但有人好糊弄,又說道:“我去向太后請退。”

富弼眨着大眼睛,沒說話,但意思道,你快點去吧,俺在這裡等着你。

未真等,一個個自動離開。多少得給韓公一個面子。難道非要頂着這裡,讓韓琦退出朝堂不成?

韓琦無奈。只好倉促行事,對曹太后求退,曹太后再傻也聽出韓琦話音,讓養子出去祈雨,萬民喝萬歲,失去第一步,曹太后也心灰意冷了,說道:“相公安可退,我當居深宮。卻每日在此,迫不得己。”

韓琦大喜,又開始列數前代馬太后,鄧太后等人的事蹟,誇讚太后若今天覆闢,馬鄧不及,又再拜稱賀。說了一大堆道理,曹太后聽得不耐煩,站起來準備離開。

韓琦急了,因爲有一件事。當年丁謂權極一時,至少比他現在朝堂上威望更高,前去奏事,劉娥不作聲不作氣從簾後離去,成爲笑柄,拉起了下臺的序幕。

看來這個曹老太太也要想做這件事,於是他做了丁謂不敢做的事,對儀鑾司喝道:“撤簾!”

簾既落,能看到曹太后衣角飄於屏風之後。

說老實話,韓琦這一舉動,放在那一朝代都能誅滅九族。

范仲淹與孔道輔鬧成那樣,只是強諫,敢不敢強行給郭氏重新加上皇后冕冠,或者打一個通俗的比喻,父母親爲了房子想要假離婚,做兒子的反對,只能勸,但能不能將父母親關在小黑屋子裡,不讓他們出去辦離婚手續?

如果連這個禮都不能遵守,那麼就無法維持整個封建制度的運行。

曹太后站在屏風後面呆住了,她根本想不到韓琦敢做出這件大逆不道的事。養子敢做,那是皇帝,韓琦是什麼人,那怕是首相,也是一個臣子,趙家的一個家僕!

韓琦撤了簾,撤了,再也放下不下來了,心滿意足地離開。看到曹太后軟弱,吃不定大臣們,但能吃定曹太后。

吃定了,曹太后聽着韓琦腳步聲遠去,放聲大哭,讓兒子欺負到這份上不算,還讓一個宰相來欺負。現在怎麼辦,要麼重新放下簾子,那麼就要給韓琦定罪,給韓琦定罪,又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她有沒有應付這個麻煩的本領?

回到寢宮,哭了一夜,思前想後,終於詔書中書還政。不過她這一回總算清醒過來,不去垂簾聽政,但將玉璽扣在手中,沒有還給趙曙。

趙曙聽政。

可是更多的人看不下去。

對於還政於皇上,大家一致贊成的,但也要看怎麼還,現在皇上時不時生病,不但生病,還時不時地發神經病,生病不可怕,神經病纔可怕。並且也不能這樣還政。那有一個大臣強行喝令撤簾!

今天能撤簾,明天能做什麼?

不過韓琦清名在外,大家一起認爲韓琦這樣做,乃是趙曙授意,否則韓琦不會有這麼大膽子。事實趙曙有沒有授意,無人知道了。於是將怒火發到趙曙身上。

有個人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富弼。

他是一個老好人,也珍惜羽毛,況且他家很富,富到什麼地步,富弼退休後在洛陽置辦一個宅子,號稱洛陽第一豪宅,價值很有可能達到一百萬緡錢。但這個錢絕對是不貪污受賄而來的,富弼也不可能做出貪污受賄的事,更沒有必要去做,因爲人家本身就有那個家產。

這一回終於看不下去。

先是張昇看不下去,寫了辭表,俺老了,有病,退休吧。

他能退,富弼不能退,趙曙與韓琦做下如此種種的事,感到心虛,文彥博在外面,鄭朗在鄭州,因此安撫富弼,升官加爵。富弼借這個引起話題,說我雖說過建儲,但遠不及韓琦後來之功。如取前議絲毫之微,不足加賞,若陛下連錄臣之微勞,何不如報皇太后今日之大恩?

昔先帝無子,立陛下爲嗣,中外皆知是皇太后密諭。又居禁中,有左右說你的壞話,或者剋扣你的供養,皇太后不敢明然主上,於是百方爲計,偷送食物之類給你。

後者事關到皇室密聞,連鄭朗都不知道,富弼知道,不大好說的,氣不過,直接將這個秘聞寫到奏摺上。

太后立陛下於倉卒中,天位遂定。無何,三兩日後,陛下以積憂成疾,天下萬務無所稟決,大臣列奏,請皇太后權同聽政,此決不是皇太后本意,蓋不得已從大臣之請也。陛下才康復,皇太后即日還政,退居深宮,此天下之人有識無識盡知,皇太后始終無所負於陛下也。

皇太后對得起先帝,但你與韓琦對不對得起先帝與皇太后!

富弼真的氣急了,從來未看到過這樣渾蛋的皇上與首相。

陛下向者服藥,天下之人自不驚怪。今陛下清明剛健,專決萬務,而祭祀孝養之闕,殊無增加,皆如故,朝廷臣僚始知陛下孝心果不至,非疾恙使之然也。臣實不諭聖意何緣而若此。若爲仁宗嘗有小惑,則陛下終不得立矣,是所惑不能害陛下大事。若爲皇太后不當垂簾,則又元因陛下服藥,從大臣之請,況復今來已盡還政於陛下矣,垂簾終不能分陛下之權也。臣潛料二大節當其時皆陛下所不樂者,不能不慊於心也。然今則二事已過,儘可釋然,豈宜蓄懷爲恨而終不可解耶?

你這個病古怪地說好就好,以前不孝行爲仍不改,看來不是因病不孝了。就算仁宗以前有什麼遲疑的地方,若真遲疑,你還能不能做皇帝。就算皇太后垂簾,也是大臣從請。現在你也做皇帝了,也聽政了,難道仇恨不放下嗎?

能逼得老實巴交的富弼說出這些話,想想就讓人啼笑皆非。

又道,。又曏者竊聞先帝諸公主,陛下易其所居,以安己女,此知者尤甚動心,亦未嘗聞陛下略加恩煦。恭惟先帝臨御天下四十二年,仁恩德澤入人骨髓,以至徧及蟲魚草木。臣事先帝亦三十餘年,自布衣擢至首相,其恩德可謂至大,今日不忍見其孀後、幼女失所如此,而臣反坐享陛下遷寵,還得安乎?仁宗與皇太后於陛下有天地之恩,而尚未聞所以爲報,臣於陛下不過有先時議論絲髮之勞,何賞之可加?陛下忘天地之大恩,錄絲髮之小勞,可謂顛倒不思之甚也!

奏章寫到這種地步,要真相有真相,要內幕有內幕,要證據有證據,要道理有道理。

書還未上,就引起羣臣譁然。

PS:宋英宗好壞我評價得很客觀,不算是壞皇帝,可他有些做法,簡直讓人無語。寫這一段時,痛並樂着,氣樂了。

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340章 難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76章 最要得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279章 天下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144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91章 爲官大道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七百九十七章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5章 約定(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318章 最神奇(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200章 放榜(中)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24章 小魔女(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九百二十四章 踏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36章 蛇書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171章 走鋼絲(中)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151章 抓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197章 省試(上)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23章 去第92章 爭琴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3章 選書第312章 刎第146章 恭賀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128章 中(中)第342章 相公第243章 號角第265章 大星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238章 出手(上)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79章 擋箭牌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8章 危機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332章 拉手第283章 宋詩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456章 不能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八百二十七章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47章 春雨
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340章 難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76章 最要得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279章 天下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11章 色賴有一第144章 衣服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91章 爲官大道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七百九十七章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5章 約定(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318章 最神奇(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200章 放榜(中)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24章 小魔女(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九百二十四章 踏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36章 蛇書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第171章 走鋼絲(中)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151章 抓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第197章 省試(上)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23章 去第92章 爭琴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3章 選書第312章 刎第146章 恭賀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128章 中(中)第342章 相公第243章 號角第265章 大星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238章 出手(上)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79章 擋箭牌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8章 危機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332章 拉手第283章 宋詩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456章 不能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八百二十七章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47章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