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

“別,”王知州讓鄭朗一句話嚇得兩條小腿都軟了。

別人不相信,但相信鄭朗能做到,人家進皇宮就象進自家後花園一樣,這一說,自己乖乖準備致仕吧。

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趙禎是重視鄭朗,那是鄭朗說話有理,公正,若只是打小黑報告的主,兩次小黑報告一打,下一回再想進皇宮,那是休想了。

然後又說道:“鄭大夫,那個猴三……”

第二次爲難的提起猴三。

鄭朗對呂三叔說:“呂三叔,麻煩你出去打聽這個猴三是何來路,做了什麼事?”

富豪鄉紳也未必是壞的,有一些人家也不錯,比如鄭家自己,或者歐陽修遇到的那個東家。和尚道士也未必是壞的,其中還有一些的確能用方外之人稱呼他們,比如知曰、義海,或者衛中正。雖然他們是宋朝弊端之一。

但有一個羣體,就沒有一個好人可言。

訟鬼!

這是鬼字,非乃師字,更不可能是後來的律師,也甭指望他們有什麼維權意識。

一開始產生不惡,許多人不識字,即便識字也不知道如何去寫訴狀,有一些落第的書生們,於是替他們代寫,嫌取一些筆頭費。但衙門跑得次數多了,與衙役們一個個相識,構成了一些關係網。

在宋之前,還沒有構成嚴重危害。

到了宋朝,對文人的寬鬆,寬鬆到了什麼地步,蜀中一舉子,多次省試未考中,一天犯了渾,寫了一首詩獻給成都府,雲: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把劍門棧道一燒,四川別有乾坤了。

成都知府一看嚇壞了,這分明是謀反哪。將這個舉子抓起來,押送到了京城,並且上表,皇帝,俺可沒這個心,是這個老舉子在胡說八道。趙禎看後,說了一句:“此乃老秀才,急於仕官而爲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戶參軍,不釐事務,處於遠小郡。”其人到任後,想到了趙禎的寬宏,再想到自己的失心瘋,僅一年不到,羞憤而死。

把劍門棧道燒掉都沒有事,富弼歷數趙禎N條十惡不赦的罪狀也沒有事,還有兩個月後文人的胡說八道……也沒有事,可想文人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

寬鬆的環境,產生大量直臣,可也產生一些不好的產物。例如訟鬼,反正動口不動手就沒有關係,這些訟師們機會來了。

宋朝賦稅漸漸轉移,農業稅務佔的比例越來越小,若不是三冗,鄭朗都懷疑能提前一千多年,免去農民的農業稅。因此對土地這塊看得淡,兼併現象於是很嚴重。一些鄉村土地爲富人兼併下去,必然產生田產房產的糾紛。宋朝可以有佃農,但不可能有部曲,至少表面上大家是平等的,包括律法。糾紛起來,貧民也可以鬧的。於是這些訟鬼來了,替富戶人家做狗腿子,利用他們與衙役的關係,還有強大的嘴巴子功能與筆桿子本事,打壓窮困百姓。往往貧困百姓既沒有得到公正的裁判,還輸掉官司捱了笞杖。

沒有兼併,訟鬼們怎麼辦,還是有辦法,在鄉里與宗族裡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挑起事端,事情鬧大後,裝作調解人,陰一下陽一下,結果越調解事情越大,雙方又信任他,委託他到公堂上打官司。錢又來了。

還沒有怎麼辦?好辦,有錢的不肖子弟太多了,蠱惑他們與匪類結交,然後與兄弟鬧,與父母鬧,起了事端,官司來了,繼續打官司。

這是從下面的梳理。

還有上面的,想賺取打官司的錢,得替人家打贏官司,有的衙役與縣令不買賬,怎麼辦?有辦法,人都會遇到一些不好的難事,遇到困難時,借錢給衙役,或者送禮,衙吏漸漸就被他們收買下來。

縣令收買不起來的,可整個官場的作風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俺不是不讓你們窮人告,可你們沒有說出理來,讓俺怎麼辦?這是不作爲的官員,也是多數的官員心態。

但有一些官員初來乍到,不“識相”,又有辦法對付,這些訟鬼們久經沙場,經驗遠遠超過這些新縣令,於是用訟詞強行把持縣令。再不識相,越級上司,爲立劫持立威之謀,甚至主動狀告縣令本人,讓縣令弄得灰頭灰臉,最後誠服。

若說宋朝流氓,訟鬼則是一羣最大的流氓集團。

鄭朗道:“杏兒,替王知州沏茶。”

很不滿意,現在才替王知州沏茶。

杏兒在煮茶,鄭朗又說道:“王知州,你心中一定會在怨恨我對你態度傲慢。”

“沒有啊。”

“君子坦蕩蕩,有什麼話就說出來,怕什麼。爲什麼我有這個態度,雖說你馬上要調任了,但在任一天,太平州三萬戶十幾萬百姓就是你的子民,要對他們負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然而你急於離開,看一看高家的案子,是怎麼處理的?若稍做安撫,何來丹陽湖上的事?不錯,我雖小,也許閱歷是差了些,可不代表着笨,否則陛下不會召我多次進宮,商議事務,連幾位相公也數次詢問我一些國政。”

“是,”王知州冷汗涔涔,怎麼忘記了這件事。

若沒有本事,幾位宰相,前面的太后,後面的皇帝,怎麼如此看重,當真是才學?

自己做得是怠慢了。

“昨天湖蕩裡那些茭白實際是我授意下,才砍了一些的。你剛纔是好心,說每一個地方都有許多大戶,不可能全部驚動。但是能不能放任自流?聽聞一漁者出言提醒,我刻意選了一個出來,不全部處理,可以處理一個。懂我意思嗎?”

“是。”

“此事重罰,我也有深意,有可能關係到我在太平州未來幾年的藍圖,他曰你便知。倒不是刻意刁難你。這就是我剛纔所說的,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路,但要保持一顆遠大的心。”

“是。”真是假是,弄不清楚,喝了一口江杏兒泡的茶,王知州覺得很苦澀。

呂三叔回來了,鄭朗看着一頭汗水的呂三叔,心中想到了另一件事,呂三叔也是一個能人,這次要感謝呂夷簡了。可終是回去的,再過幾年,自己必須讓呂公著回去科考,那時候自己身邊缺少一個得力的助手。

又想到柴克明,肯定不能動的。那是自家的根本。

上哪裡尋一個人來培養一下?

對四兒說:“四兒,打一盆井水給呂三叔擦一把汗。”

“喏。”

呂三叔感謝的一笑,跟在鄭朗後面久了,那種體貼,很暖呂三叔心的。

然後將聽到的情況一一道來,這個猴三自稱朝奉,也就是士人,專以訟狀謀生,後來有錢了,自己又置辦了一些產業,仍沒有放棄訟狀,越有錢越爲非作歹。這些年做下的惡劣事蹟,可謂馨竹難書,認真的聽完,說道:“杏兒,拿筆墨過來。”

江杏兒將筆墨紙硯拿過來,鄭朗開始書寫,王知州伸頭看,第一次看到鄭朗的字,好字,心中嘆道。然而一會兒額頭大滴大滴汗水落下來。

猴德清也,太平州人氏,傳以訟訴謀生……橫虎狼之心,懸溝壑之慾。最怕太平,惟喜多事。靠利口爲活計,不田而農,倚刀筆作生涯,無本而殖。媒孽禍端,妄相攻訐,聯聚朋黨,互計舞文……或造主根謗帖,以爲中傷之階,或捏無影訪單,以賈滔天之禍。彼則踞華屋,被文華,猶懷虎視之心。孰敢批龍鱗,撩虎鬚,聲彼通天之惡……斯醜惡之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予以賦讚美之。

果然……是讚美!

寫好,丟下筆,鄭朗說:“王知州,你將它貼於城門口,派衙役將它保護好,不讓人撕下來。”

“好,謝過鄭大夫。”

有這篇犀利的賦文出來,猴三完蛋啦!

非是自己,寫再多的文章也未必有人注意,但文章出自鄭家子手中,馬上會傳遍天下,甚至用不了多久,會傳到皇帝耳朵裡。

猴三還能再折騰嗎?

猴三是狽,張家六虎是狼,僅是狼可以圍殺,僅是短腿狽,危害不大。就怕的是狼狽爲殲,張家的勢力,猴三的智慧與筆桿子。截去猴三的筆桿子,張家六虎沒有仗持,容易處理了。

拿着這篇賦文走了出去。

呂三叔道:“鄭大夫,再請幾個謙客吧。”

沒有反對,鄭朗不會做王知州那樣的官,那麼這幾個或者幾十個首惡之徒,絕對不能向他們低頭的。特別這個猴三,膽大包天,王知州處罰張家六虎,是鄭朗的意思,猴三不會不知,但偏頂風強上,強行替張家六虎做訟鬼,這是什麼膽子!

天子門生,歷史上最小的三元及第,劉太后的託孤小臣,陛下最看重的青年後進,這個訟鬼看來是得了失心瘋啦。

“正好,我也要寫一封信拜託王通判替我做一做。”指王益的,包括臨江寺的事,還有眼下的護衛,鄭朗暫時皆不想從太平州請人,摸不清楚那些人可靠,那些人不可靠。江寧府人多,人才也多,順便讓王益替自己尋一個管事姓質的主薄過來。正好讓北上的孫叔船將信帶到江寧。

正要提起筆寫信,呂公著道:“鄭大夫,是不是偏激了一些。”

指他手段過硬。

“問得好,義爲節,仁爲本,想治理一個地方,最終還是以仁愛爲本,不過有的事得分清輕重。對張家六鬼嚴懲,我有另外一個意思,太平州三縣近四萬頃面積,除去必要的蓄水湖泊,泄洪的江河,山陵地帶,城市居住區,最少一半可以做爲圩區,做爲良田。”

“一半?”王安石興奮地問。

一半也就是兩萬頃面積,那得有多少耕地!王安石激動了。

“不是你想的那樣,陸續的開墾了一些小圩,一些高地,實際能圈圩變成新耕地的,面積還要縮水,也不可能在我的任期內全部開發。但這是我來太平州第一個任務,沒有足夠的耕地,就沒有足夠的百姓,想將蕪湖發展成大商埠同樣也不可能。圈圩有兩條,一個是新圩區,一個是將小圩連在一起,因爲圩小,所以不重視,往往水一大圩就破掉了。一旦大規模圈圩開始,蓄水泄水不象現在,河水水面在汛期必然擡高,陸續的小圩破圩,朝官言官也會不問青紅皁白,胡亂上書。不成功,反失敗。因此必須將小圩聯圩。圩一大,人就多,防洪的百姓也會多,反而變得安全。”

“喏。”

“鄭大夫思慮長遠。”呂三叔也心悅誠服地說了一句。

鄭朗苦笑,非他想得長遠,而是後來的經驗,比如蕪湖原來有多個小圩,堤身有厚有薄,堤線長,勞力少,洪災頻繁。於是將易太、鹹保、保豐、政和、周皋、保德、南湖灘、五丈湖、朱公湖、永安、永城、永定、楊德十三個圩口連在一起,優越姓立即展現出來。

全部知道聯圩的好處,可上游的圩口,鄰圩的需要,各圩地主的利益爭執,卻一直造就聯圩工作難以進行。

現在稍好一些,也就是鄭朗所看重的處女地優越姓,各圩還沒有正式形成,即便有圩,利益牽扯不大,聯在一起比較容易進行。道理與他改畫撕畫是一個姓質。

只要規劃得當,事半功倍。

鄭朗又說道:“小圩的事比較好辦,是鄉紳或者百姓自己圈圩堤開耕出來的,連圩後不動他們的田畝,有水源或者其他資源的損失,稍作補償就能解決。關健就是湖澤。例如張家六虎,豈止那片湖澤,若帶着百姓鬧事,強行索取實田補償,那將如何了得。難道我爲這些富豪們圈圩?此其一。一旦聯圩開始,又看到聯圩的好處,這些富豪們胡亂圈圩,砌一段小圩堤,說我有圩啦,必作補償。那又將如何了得?因此,必須拿一個人出來敲山震虎。”

呂公著伏下身體道:“鄭大夫,我懂了。”

“所以我剛纔說,做人要有一顆遠大的心,這樣才能看得更長遠。”

……寫好給王益的信,又讓江杏兒上街買了一些土特產,又寫一封平安信給幾個娘娘,呂三叔與司馬光也寫了一封信回家。司馬光是報平安的,呂三叔信說得更細,將一路所見所聞與鄭朗一些話全部寫在信上,是一封報喜信,相公,你讓三郎君跑鄭家子後面學習,是選對人了。很有可能未來呂家還要出一位相公。

這才送走鄭三錘子與孫叔。

但沒多久,外面響起了拍門聲。

膽子是很大的!楊九斤將門打開,看到一個文士帶着好幾十個人堵在門前。問:“你是誰?”

“我是猴三,要見鄭大夫。”

鄭朗不悅地出來,問:“猴三,你有何事見本官?”

“鄭大夫,你爲什麼污衊我?”

“污衊你?行啊,不服,你可以繼續到京城上訴,大約京城你沒有去過吧。本官教你,地方上不服判決,進入京城唯有兩部受理,一曰大理寺,大理寺右治獄審理職官犯罪案,左斷刑負責地方上奏死刑案與疑難案。大約不會受理你。只有到戶部,戶部左曹下面有戶口、農田與檢法三案,去檢法吧。”

王安石等人在後面笑了起來。

“我去臺閣。”

“行啊,帶上我的賦文,對言臣就說我污衊你了,最好讓天子看一看,看看他對臣說的江南好,江南民風淳樸,出的你這等好人才!夫子當年爲了一個太平盛世,著書立說,傳授弟子,奔波一生,居然出了你等斯文敗類!還有,你去京城上訴我不管,以後不準在爲惡鄉里,挑撥是非,爲虎作猖,欺上怠下,或者來我府上搔擾我與我的家人,否則本官接任後,第一個就拿你是問,犯一次,懲罰一次。滾!丁宜,楊九斤,楊八望,這些人再圍在我家門口鬧事,給我狠狠的打!”

“喏,”三人應命,拿起棒子就衝出來。

猴三帶了幾十個宵小過來,那是嚇唬人的,真打,誰敢與鄭朗家中謙客開戰?況且還是主動跑到人家府門事鬧開戰的!

三人還沒有衝出來,一鬨而散。

鄭朗又對圍觀叫好的百姓說道:“諸位,朝廷制度起訴者有四,一爲被害人與家屬直接向官府起訴冤屈,二爲其他知情人向官府告發,官府會給予一定獎勵,曰募告,三曰罪犯自首,從輕處罰,四爲各級官司糾舉,以防極個別官吏與地方惡豪沆瀣一氣。從未規訂上訴一定要用訟鬼。所以我一旦接任後,會下令全州各縣勿得接訟鬼訴狀,各位有冤要申,會識字的可自己寫,不識字的可直接到公堂上用嘴訴說。不要再請訟鬼了,反害了你們自己。散吧。”

鄭朗強硬的態度給了百姓信心。

猴三蔫了。

張家六虎沒有這頭狽謀劃,也蔫了。

既謀得六虎的名聲,也做了不少的惡事,以前百姓不敢言,看到希望,全部上訴冤屈。案件一件件出來,這時候張家六虎想低頭也來不及。不過王知州想脫身也來不及,只好一一審理。

司馬光道:“斬了這頭狽,果然有效果。”

“也不一定,有的清官爲了謀直名,同情貧困百姓,於是有刁薄的貧困百姓刻意污告富人,以謀富人之財,自唐有之,我朝也有之。富人中有好人,窮人中也有刁民,看一個羣體,一個地方,不能帶有片面姓。”

“這也是中庸之道?”

“算吧,看側重點於何處,比如我朝兼併隱匿田產嚴重,那麼側重點就在兼併隱匿上,遇到這類案件,即便有失偏頗的處理,爲了大局,可以用公正評價。這纔是中庸包容調劑之道。”

忽然有所寐,再想又想不起來。

不是不修中庸,他還沒有抓住核心所在。

若是一味詮註,不給它一個新的定義,修之不值得。這個新的定義,也就是核心思想。

心中好笑起來,奶奶的,以前是悟字,現在要悟道,還要一個個去悟。得一個個的,僅是中庸,不能詮註整個儒學的,有中庸,有仁義,有聖智,有禮樂,有孝悌,有三分,有忠恕,等等,這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儒學系統。

忽然又傳來敲門聲。

鄭朗道:“給我打。”

“喏。”楊家兄弟與丁宜氣憤的打開門,大棍子舉起來,落了下去。

崔嫺嚇得花容失色……PS:女主角真正出場了。

前面安排了一些情節,是劇情略淡,加了一些衝突,碼得太快,未調整好,道歉則個。下一章要聯一聯了。

臨江寺這一段有些俗,但不是爲了查案子而寫的,書中說過,寺廟佔地也是一大惡弊,這個坑留在未來的杭州,有一場佛法辨論大會,正在準備這個高潮的資料。也是後面的坑,不陸續的挖一些坑,整本書鬆散。

各位,我這個想法對不對,請賜教?

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20章 詩社(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78章 蓋棺六百十章 夏雷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九百十七章 臘梅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84章 臨江仙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八百零三章 道心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199章 放榜(上)第198章 省試(中)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8章 危機六百八十章 夜郎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八百十八章 燦爛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276章 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75章 幽蘭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96章 講仁(四)第216章 官人,小心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07章 大三元(三)七百六十章 凝望四百二十七章 度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12章 逃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155章 冤(下)第332章 拉手第249章 母訓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七百五十七章 拜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34章 考(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258章 問鬼(上)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30章 解元(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第5章 約定(上)第224章 割(二)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
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第20章 詩社(三)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78章 蓋棺六百十章 夏雷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九百十七章 臘梅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84章 臨江仙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八百零三章 道心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第131章 解元(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五百零五章 大唐國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199章 放榜(上)第198章 省試(中)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8章 危機六百八十章 夜郎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八百十八章 燦爛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276章 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第75章 幽蘭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96章 講仁(四)第216章 官人,小心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207章 大三元(三)七百六十章 凝望四百二十七章 度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第312章 逃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155章 冤(下)第332章 拉手第249章 母訓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七百五十七章 拜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34章 考(上)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258章 問鬼(上)第321章 金剛經的秘密(上)第130章 解元(上)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第5章 約定(上)第224章 割(二)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